论新技术革新对我国高校资源配置的影响
2019-07-05李响
李响
【摘 要】随着人类历史上的多次技术革新,电视、互联网等手段很大程度改变了社会配置资源的方式。近些年来,通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兴起,也很可能为我国高校的资源配置提供一种新的方向。可能会对我国高校的价值信号释放、高校绩效评估、高校自治都起到深远影响。
【关键词】人工智能;通讯技术;高校资源配置
一、新技术革新下的技术可能性
1.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计算机社会主义
2013年在德国举办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它也许标志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第四次工业革命包括了人工智能技术,量子信息技术等等一系列全新的技术。它的出现使脑力人工有了被替代的可能。更不用说量子通讯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在这里,信息可以被实时监控,动态传输,并且实现真正的无任何附加条件的时空同步。这些技术对人们的生活而言起到的改变是无比巨大的,国内外的很多学者也已经对目前的前沿技术将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起到的作用进行了预测与判断。但是,科技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起到的改变,这只是一种表象,科技真正对人类社会的真实改变是对资源禀赋的一种重新配置。
上个世纪80年代,斯蒂芬·博丁顿出版了一本著作,叫做《计算机与社会主义》。在这本书中,斯蒂芬详细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只够超越市场直接进行生产资源的使用来满足某种社会需要,那么为使用而生产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压倒为利润而生产。”私营企业的生产目的是为了利润,获取金钱是资本家进行生产的唯一标准。在产能过剩的经济危機中,为了利益的最大化,资源的合理使用被排到了第二位。追逐利润所产生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市场周期必然出现。因此,斯蒂芬想要寻求一种市场机制以外的另外的配置资源的一种方式。配置资源的计算机可以被分成四个系统:输出系统、输入系统、控制系统、存储系统。这四个系统就像在模仿一台计算机的构造,键盘和鼠标是输入系统,显示器是输出系统,主机是控制系统,硬盘是存储系统。从技术角度来看,人类社会的市场交易可以被涵盖在这四个系统之中。生产者和消费者释放出信号,计划者接受这些信号,并用计算机进行计算,最后再将结论反馈给生产者和消费者。
2.输入与输出系统
学者冯科和杨威(2018)引入了“云计算”与“物联网”这两种概念。意为,利用“物联网”的功能,从信息通讯开始从不受时空限制的联系到任何人转变为不受任何时空限制地联系任何物体,中国政府于2009年提出的“感知中国”战略就是对这一功能的响应。同时,“云计算”功能为计算这些随时变化着的庞大信息提供了一种可能。运用“云计算”这种技术,已经有企业取得了成功,亚马逊网站最先利用大数据对顾客的行为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用于预测未来的生产活动,成功地优化了自身的物流和仓储,并且大大地降低了成本。
我国在追求信息快速传递和流通的过程中也进行了很大的努力。2016年8月16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2017年6月15日,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这一技术被我国科研人员突破。或许,就在不久的将来,当量子通讯这一技术足够成熟的时候,纵横寰宇的量子通讯网络将全面覆盖,海量的信息在其中穿梭,快速、便捷并且绝对的安全。
3.控制系统
利用经济计量等数理方式制定公共政策并配置资源的方式,被称为政策分析。这种政策分析的手法被人诟病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其运用的手法过于理性,但实际上很多的政治过程并没有那么理性。如果将理性的手法强加给非理性的事件,那么结果必然是不被取信的。斯蒂芬的《计算机与社会主义》同样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私人企业生产的目的一定是为了利润,但消费者购买不一定是为了使用。单纯的理性人假设是解释不了人类的收藏癖的。所以,为了使用而生产这本身也是一个不完善的命题。如果只关注运用技术去解决问题,而不关注人们的感受,这本身就会产生民主问题。
人工智能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或许能缓解这个问题。学者李昕等人(2013)对人工智能是否能够成功计算人类情感进行了分析,并认为,人工智能是可以对人类的情感进行获取和计算的,获取人类快速的情感变化,可以对人类的情感进行建模分析,从而做出最佳的判断和回应。2014年6月8日,计算机尤金·古斯特曼成功地让人们相信他是一个13岁的男孩,也就是说,这台人工智能通过了图灵测试。人类情感的密码边界开始渐渐模糊。通过人工智能的情感计算,一些所谓的非理性的行为或许也可以得到更加科学的解释。
通过这样的中枢控制系统,在信息得以被动态地收集并加以反馈之时,中枢系统已经对人类的行为进行了全面的建模和计算判断。
二、我国高校的资源配置
1.高校的价值信号释放
我国对高校等级的划分,从原来的“985”“211”转变为“双一流高校”,并且5年进行一次名单调整,这种变化就是政府对高校的价值判断,由原先的静态判断,转变为动态的判断。在新技术条件下,高校所释放的价值信号开始变得更加清晰起来,无论是高校的科学研究还是教学质量,只要构建起一个最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那么高校自然会对外界释放这些价值信号,但与旧时必然不同,这些信号是没有经过任何人为处理的原始的信号。这就使高等教育行业形成完全竞争市场成为了一种可能:众多的公立高校是政府拨款的需求者,但政府与高校之间的信息完全对称,政府的拨款可以落到每一个实处,资源的配置效率达到最高,从而实现真实的帕累托最优。
2.高校绩效评估
对于高校的绩效评估,第三方评价体系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绩效评价的公平公正性。但是,第三方机构也是由人组成的,依旧存在着在评价中有失偏颇的风险,即便评价人以公正的态度进行评价,也难以保证信息被真正完整的收集。新技术下的高校绩效评估可以使真正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得以实现。就像当前社会很多的行政问题都是人们通过计算机系统和界面实现操作,而抛弃了原来的纸质操作,不仅仅是为了节约资源,更是因为,计算机的数据难以被不留痕迹地篡改,极大地提高了公平性。新技术下的高校绩效评估也是如此。
3.高校管理效率的提高
技术进步的结果一定不是倒退,每一次的技术进步,人类的自由就得以进一步的解放。早在本世纪初,就在计算机技术方兴未艾之时,欧文·修斯就在《公共管理导论》中对官僚制组织进行过大胆的预测。官僚制组织并不会因为技术的革新就消失,但是它会因此而发生改变,由原有的行政等级制度所决定的科层制,开始转向了以信息的流动为基础4。这样的转变将官僚制组织的组织层级进一步的扁平化了,严格的等级制开始松动,信息的流通为官僚组织带去了一定程度上的自由。同样,高校在自身的运营过程中,如果可以保证信息被真正收集和运用,那么高校的配置资源的能力将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斯蒂芬·博丁顿.计算机与社会主义[M].华夏出版社.1989:19
[2]冯科、杨威. 信息技术革命与社会主义经济计算[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8(3).
[3]李昕等:情感计算—一个探索人类情感的神秘工具[J].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3(6).
[4]欧文·修斯.公共管理导论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