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学生社团隐性德育课程的开发
2019-07-05王洁曾坤
王洁 曾坤
【摘 要】中学学生社团是中学德育的重要阵地,是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载体。如何充分利用学生社团的优势,发挥其德育功能,是摆在德育工作面前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在分析开发中学学生社团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性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学生社团;隐性德育;中学
一、隐性德育课程与学生社团
隐性课程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家和社会学家杰克逊于1968年在其专著《课程生活》中提出的。所谓隐性课程,是指“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隐性德育课程,作为德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将隐性课程纳入德育过程,使得德育存在于课堂、学生活动乃至整个校园中。它具有以下特点:范围的广阔性,影响的间接性、潜隐性,发生作用的无意识性等。隐性德育课程区别于显性德育课程,以政治课、班会课等正规德育课程为载体,其载体具有“隐蔽性”或“无形性”,通常是在受教育者无意识的状态下潜移默化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产生影响。具体来讲,中学隐性德育课程的载体可分为:校园物质环境载体、校园活动载体、学校制度文化载体。而学生社团是校园活动载体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隐性德育的重要载体。学生社团是学生依据兴趣爱好,经过学校一定程序自愿组成,并在学校章程规制与引导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多元化的学生社团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吸引着学生的广泛参与。
二、开发中学学生社团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性
首先,开发高校学生社团隐性德育课程有利于整合德育资源,有效弥补传统德育的不足。传统德育方式,以直接灌输为主要方式,以政治课、班会课等德育课程为主要载体,具有直接性、强制性的特点。同时,传统德育方式将德育进行智育化处理,单方面注重伦理知识或道德理论、哲学理论、政治理论的等知识性德育传授,而忽视了“知”到“情、信、意、行”的转化,因此无法使受教育者把道德理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观念,并外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德育目标难以实现。而学生社团隐性德育课程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德育这一缺点,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在德育途径上,学生社团隐性德育课程走出课堂,突破了传统的德育途径。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以熏陶、潜移默化等方式塑造自身的道德品质,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第二,在德育内容上,学生社团隐性德育课程融知识性和育德性于一体,加速了“知、情、情、信、意、行”的转化过程。学生社团是在中学团委的直接领导之下,以学校德育目标为指导思想,通过自主制定社团章程对社团的性质、目标、内容、发展方向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对学生社团内部成员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使学生在学到一定德育知识的同时,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得以将德育知识转化为行为。第三,在德育形式上,学生社团隐性德育课程抛弃了单向的道德说教方式,让学生在自由平等的氛围中进行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在学生社团中,没有绝对的权威,社团成员都是平等自由的个体,可以通过相互比较、分析,自主选择他们所需的精神食粮,从而相互感染和熏陶。
其次,开发高校学生社团隐性德育课程符合当代中学生思想实际,能够提高德育实效性。在个性特征上,中学生自我意识已逐步凸显,对事物往往有独特的见解和价值判断,他们敢于质疑权威,趋同意识比较淡。同时,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甚至比自己的父辈、老师、德育工作者更加见多识广。
一方面,开发学生社团隐性德育课程有利于中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意识和自律意识。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组织,其管理约束机制相对较弱,不易让社团成员产生抵触情绪。相对于说教、训诫和规章制度,学生社团重视培养社团成员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因此社团成员更容易产生认同感,从社团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情感、体会等更容易内化为道德判断,并进一步外化為自觉行动。另一方面,开发学生社团隐性德育课程有利于发挥朋辈教育的作用。一般来说,学生社团成员年龄相近、有共同爱好,他们彼此之间有共同语言,容易产生共鸣,更容易沟通。社团成员在平等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审视自身的不足,并通过各种途径努力的完善自我,对思想行为作出相应的调整,能够达到传统灌输教育不可替代的德育效果。此外,开发学生社团隐性德育课程有利于及时疏解中学生的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使德育落到实处。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学生充分展现自身才能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舞台,增强他们对生活和学习的自信心。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与其他成员交往,满足了情感交流的需求,促进中学生健全人格的逐步培养和完善。
再次,开发学生社团隐性德育课程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社团的价值观引导,充分发挥社团的正向德育功能。课程理论研究者认为,课程总是某种价值观的载体,课程开发必须关注这种价值观。因此利用课程论的相关理论,将学生社团的隐性德育资源纳入课程开发的视野,能够使社团指导老师有意识的关注价值观,将学校理念和价值观渗透在社团活动中,克服错误价值观的不良影响,发挥社团的正向导向作用。
三、我国中学学生社团隐性德育课程开发现状
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对中学德育工作起到了显著的效果。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使得其应有的德育作用并不能够完全发挥出来。
第一,在社团管理方式上,存在家长式和放任式两个极端。社团管理方式指的是中学对社团的管理方式。部分中学对学生社团采取放任式管理,很少对学生社团进行引导,任其自生自灭。即使大多数中学在学生社团成立时要为其配备一名指导教师,其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由于近年来学生社团数量的增多,指导老师在数量上远远不足,可能存在一个老师同时指导好几个学生社团的情况。由于大多数指导老师来各班的科任老师,科任老师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无暇顾及社团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社团指导老师缺乏专业的培训,对社团工作缺乏了解,在学生社团举办活动时难以给以正确且有效的指导。此外,学校缺乏对指导老师或指导单位相关的考核和奖惩制度,难以调动指导老师的积极性。还有部分学校对学生社团进行家长式管理,对学生社团的干涉过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名存实亡,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德育目标难以实现。
第二,在社团活动上,存在形式化现象。一些中学实行“末位淘汰制”的社团管理制度,一些社团为了应付团委考核,避免被淘汰,为了开展活动而开展活动。只顾着凑足活动数量或者只注重活动效果的轰轰烈烈,而不考虑活动意义,这样社团活动就失去了原本的价值。在活动形式上,往往只有讲座、讨论会、小型比赛等传统单一的形式,缺乏创新,年年“炒剩饭”,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
四、开发中学学生社团隐性德育课程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中学对学生社团要采取民主式的管理方式,强化对学生社团的支持力度的同时,注重发扬学生的主体意识。
首先,学校领导要认识到开发高校学生社团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性,调动学校各部门为社团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如加大经费投入,提供更多的设备齐全而整洁的活动场地等。其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熟悉学生社团工作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指导老师在实际工作中要及时发现社团发展中的新动向、新问题,总结社团工作经验,及时调整工作策略。再次,学校要将社团工作业绩纳入教师工作考核体系,激发指导老师的工作动力。综合考虑指导老师的工作能力、业绩、社团活动效果、学生反馈等方面,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比如,对于优秀社团或优秀社团活动的指导老师进行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再次,学校对社团的指导要做到“指导而不领导,献策而不决策”,充分发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将学生社团真正打造成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组织。长期以来,我国一部分高校对社团的管理都停留在发布指令、命令指挥式的僵化管理理念,学生主体意识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因此,学校要更新德育理念,坚持“尊重、支持、服务、引导”的理念,一方面,要确保活动开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性,引导学生社团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德育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学生思潮。另一方面,不能一味的命令指挥,不能管的过宽过死。而要尊重中学生的自主性,帮助中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影响,并发挥提出解决方案。
第二,提高社团活动质量,打造学生社团品牌活动。高质量的社团活动是社团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开发中学学生社团隐性德育课程的关键所在。因此社团活动要树立品牌战略,力求出精品,力图打造出融思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一系列精品活动。中学团委要成立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引导学生社团根据自身需求,坚持“创新性、实效性、群体性、持续性”的基本原则,致力打造“品牌化、专业化、公益化”的多元文化格局。社团也要积发动社团成员,群策群力创新社团活动内容及形式,根据社团特点打造特色活动,增强社团活动的吸引力,以实现德育的目标。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团品牌活动要运用网络这一工具,建设网络社团文化新阵地。可以依托学生社团网站、微信公共平台、官方微博等平台,进行社团活动的宣传。同时,也可以依托这些网络平台,开展特色网络主题活动。比如志愿服务类社团,可以利用微信公共平台、官方微博进行志愿者的招募、活动现场的播报以及优秀志愿者的表扬。
第三,健全学生社团管理制度,促进学生社团规范运行。建立学生社团定期审核制度,审查社团章程的执行情况和社团活动的开展情况。对那些不符合规范、管理混乱、活动质量差的社团进行坚决取缔。其次,建立学生社团骨干的培训制度,加强社团骨干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干部在社团运行过程中进行德育工作的能力,使他们在思想上和业务上都能胜任社团的管理工作。同时,还要提升学生干部的创新能力,以适应社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还要及时调离不能胜任岗位的学生干部,避免社团内部消极情绪的滋生和蔓延。
【参考文献】
[1]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178-179
[2]于丹.高校學生社团德育功能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
[3]王志虎.高校学生社团德育功能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
[4]张晓芳,汪建兵.隐性德育课程视角下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04:70-72.
[5]张迪,李娜,张鹏辉. 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社团德育功效和建设现状探析[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03:115-117.
[6]姜东洋,王然.隐性德育课程视角下的学生社团建设[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11,01:85-87.
[7]祖霞.论高校学生社团隐性德育课程开发[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103-105.
[8]罗滢.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方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4.
[9]龚少博.高校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研究[D].长安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