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理论概述及价值意蕴
2019-07-05刘一贤
刘一贤
【摘 要】本文从新时期的社会背景出发,在高中生群体范围内,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的价值,高中生是国家建设的储备人才,加强和巩固新时期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对新时期高中生的成长提供科学指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克服困难,发挥优势,进而通过塑造和改造的方式加强新时期高中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切实提高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效性。能提高高中生思想认识,形成良好品德,抵御新时期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让学生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
【关键词】新时期;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当前我们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和任务,踏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得到了广泛传播、普及和认同。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科技网络的进步,各种社会思潮相互碰撞,给新时期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带来了机遇和严峻的困境。高中生是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正处于三观塑造的关键时期,身心发育不成熟,思想建设缺乏主导性,是非观念相对封闭,很容易受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导致部分高中生对社会主义产生怀疑、不信仰社会主义或者出现虚假认同。因此,厘清新时期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面临的机遇和困境,可以为进一步分析新时期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面临困境的原因及应对策略奠定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理论概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涵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从地位来讲,社会核心价值观是指在价值观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体现着价值观体系的基本价值取向、统摄和支配其它从属地位价值观的价值观,它是一种社会制度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原则,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1]从内容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价值认同是个体或组织通过生产交往活动而在价值观念上对某一或某类价值的理解、接受、认可、共享和践行。以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信仰、原则、规范为追求目标,实现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定位,并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它是社会成员对社会价值规范所采取的自觉接受、自愿遵循的态度及甚至服从。健康的价值认同,能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那么,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就是,高中生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对社会主义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理解、接受和践行,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程使高中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内化和外化的过程。新时期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能促进国家社会的发展,也能促进学生个人的进步。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容
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二、探究新时期高中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价值意蕴
(一)核心价值观认同是国家繁荣富强的稳定器
高中生是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加强高中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促进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积极的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国家繁荣富强的正确意识。传播和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的时代特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容和环境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通过探究分析新时期社会背景下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机遇和困境,去调整、充实、补充和完善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容,进一步重塑和强化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1、总结经验教训促进国家政策完善
针对新时期我国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面临的机遇和困境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哪些社会因素有利于强化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哪些会带来消极影响,弱化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进而总结经验教训发挥优势,改善、克服和转化不足。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发展中,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问题不断得到解决,但同时又会出现新的问题,我们需要对以往国家政策、教育体制进行批判继承,同时也要根据新时期的情况具体分析,实事求是,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真理是有条件,要根据社会环境和背景进行判断和选择。比如以前的政策在以前的情况下是正确的,但在新时期就可能不合适宜;目前的政策在以前的情况下是超前的、不合时宜的,在未来的情况下是落后的、消极的,但在新时期就可能是正确的、有益的。通过总结高中生社会主义价值观认同面临的机遇和困境,能进一步优化社会国家政策改革,丰富和完善高中生社会主义价值观认同的理论。国家从宏观层面重视高中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题,并予以政策支持。如设立相关研究机构、申报相关项目、开展相关活动、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等。
2、认清时代形势推动教育体制改革
根据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对我国高中生教育相关体制进行改变,以更好适应我国新时期的学情发展情况,重塑和强化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新时期全球化深入发展,西方意识形态入侵,多元社会思潮相互碰撞,使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面临新困境。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对高中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提出了新要求,同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中生的身心发展也呈现出新特点,为了加强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要对高中生教育教学管理体制进行辩证否定。主要从三个方面出发:教育决策、教学理论、管理体制。三方面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共同发挥综合作用,才能使教育体制更加适合实际情况,发挥最大的实际效益。如通过思想政治课程与其他科目协同发力,通过理论课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师引导与个人学习相结合,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等,共同提高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制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3、结合时代发展增添思政教育内容
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社会的发展进步不断地为其增添新内容,摒弃老旧的、不合时宜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物质基础的改变使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发生相应的改变,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核心,更应该为适应和促进它的经济基础服务,不断进行革新,增添新的教育内容。根据新时期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社会进步发展的要求、高中思想政治价值观教育的具体情况增添新内容,为巩固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助力。
4、合理引导舆论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在新时期影响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不同因素中多元思潮和社会舆论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这个作用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积极发挥正面作用,用正面影响负面,用正面转化负面,用正面改造负面,用正面取代和打击负面。要发挥舆论思潮正面作用,离不开科学的引导。通过政策支持开阔网络平台建构新渠道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传播功能;通过法律规范监督网络安全树立新结构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教育功能;通过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合理引导多元思潮的融合发展和社会舆论趋势,减少对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负面影响。
(二)核心价值观认同是个人进步发展的奠基石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对个人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高中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能提高思想道德认识和心理素质,指导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更好地践行,进而提升思想觉悟和科学认识,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促进国家的发展进步。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促进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高中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理解、接受可以提升思想道德认识和心理素质,给学生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指导,更好地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通过改造与塑造相结合的方式,巩固和发挥已有的积极因素,同时培养新的积极因素;矫正克服现存的消极因素;对于中间的因素应采取积极转化的态度,合理引导,长期坚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正对性的强烈震动,尽力消除“陈旧”型障碍。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坚定高中生的社会主义信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高中生对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学习、理解,能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意引导学生与价值观产生情感共鸣,形成信念,通过强化学生的意志,进而形成信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能坚定和巩固学生的社会主义信仰,信仰的形成让学生有充足动机为完善自身、发展社会积极践行,从而在实现自我的价值中实现社会价值,将社会价值融入个人的发展中,提高抵制西方意识形态入侵的能力,消除社会多元思潮的负面影响,促进以马克思主义以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的广泛传播、普及和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添砖加瓦,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助力。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增强高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和社会两个层面的内容。国家层面的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内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高中生思想政治课不仅从理论角度传播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还能督促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良好践行,进而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良好能力。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塑造高中生的社会理想人格
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课程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课程的目的使学生具有社会所需要的水平和素质,促使学生加强认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产生自我意识的分化,形成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然后用理想的自我去评价、分析、统一现在的自我,最终不断在意识的分化与统一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塑造社会理想人格。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规范高中生的日常行为实践
需要是行为产生的重要动机,但不是全部决定因素,决定人行为动机的是人的思想品性。思想品性是比需要更重要的一个动机条件。如同样需要吃美味佳肴的人,面对一桌行贿的酒席,有的产生了吃的动机和行为,而有的人则产生了锯齿的动机和行为,需要相同,动机和行为相反。这就是由于个人思想品性决定的。思想品性是法律之外规范自身行为的内在尺度,是是非曲直,明辨是非的重要因素。新时期高中生身处复杂环境,面对众多诱惑。加强对高中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强化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有利于促进内化,推动外化,严于律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实践,提高是非判断的能力。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帮助高中生做出正确的价值观判断和价值选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学生提供了两个层面的内容:科学的认识和符合时代发展的社会价值导向。不仅能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还能让学生明确价值问题。明辨是非是指分清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能对错误的加以抵制和克服。明确价值是指清楚什么是有价值的,能满足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这能对事物价值的大小作出判断,那么价值的判断也是有标准和参照物,我们要立足国家层面,顾全大局,以大家的利益为重。如走私能获利,以个人为参照,能给个人带来金钱效益,满足个人生存发展的物质需要,具有个人自我的价值,但是却违反了法律法规,损害了国家的利益,所以这个行为是违法,以国家为参照,这不具有社会价值。不是正确的价值选择。因此,我们在进行价值判断要遵循几个原则和标准。
首先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尊重个人价值、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社会价值(人的本质属性就是社会性,主要价值是社会价值)。
其次当个人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以国家集体的利益为重的行为,决策,制度等具有价值。同时是非不等于价值。对的事情不一定具有价值,有价值的一定正确,两者是所属关系。
最后个人实现要与社会理想相结合。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因而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不存在没有社会的个人价值实现,也不存在没有个人的社会价值实现。两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促进自我和社会发展。为本社会价值实现的个人实现,如贩毒、走私等最终会受到惩罚,被社会所不认可。
我们新时期的高中生首先要有是非判断,然后再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了正确的价值判断,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但是并不是价值判断正确就能做出正确合理的价值选择,比如高中生指导我们要认真学习,为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而努力,这是正确的有价值的行为,但是因为怕困难,缺乏行动力,不明确等没有良好地践行正确的价值选择。这时强化高中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首先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同时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之产生信念,加强毅力,在老师的进一步引导进行有目的的行为训练,逐渐转化为行为习惯,在生活和学习中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做出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参考文献】
[1]田海舰,邹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M].人民出版社.201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