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共享单车的管理完善研究
2019-07-05楼奕
楼奕
【摘 要】共享单车作为“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的领头羊,在我国各地迅速发展和普及,并在各高校形成了较大的市场规模,极大地方便了师生的出行。然而,各地高校在校园共享单车管理过程中常陷入因维护校园秩序、整洁而限制单车入校和方便师生出行而允许入校的两难境地。同时,各地高校对共享单车进入校园的模式和具体管理措施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有必要从完善校园共享单车的管理机制、增设共享单车配套设施和相关标识、提高大学生素质等方面完善大学校园共享单车的管理,以在不妨碍大学校园管理秩序的同时推動共享单车更好地服务校园师生。
【关键词】大学校园;共享单车;运营模式;管理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开启了很多行业发展的新纪元,单车共享就是其中的典范。据《2018年中国共享单车行业研究报告》,截至2017年12月,共享单车国内用户规模已达2.21亿,占网民总体的28.6%。用户规模半年增加1.15亿,增长率达到108.1%。据预测,2018年国内共享自行车用户规模将达2.98亿人。共享单车因“随时随地随骑随行”的特性而深受在校大学生、年轻的上班族等青睐。其在大学校园的普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也因大量投放,对大学校园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何在方便大学生出行的同时,完善对大学校园共享单车的管理,成为各高校管理者不得不直面的问题。笔者拟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一、大学校园共享单车运营管理状况分析
(一)大学校园共享单车的发展状况
2016年始,共享单车规模呈现爆炸式增长,规模急剧扩张。共享单车利用多重发展机遇,逐步进入现代的共享单车运营模式。正是由于共享单车具有使用便捷、理念环保、经济实惠、共享自由度高的特点,为使用者带来了极高的用户体验。如今,大学校园成为了共享单车的主要市场之一,大学生对共享单车的依赖性在大幅度增加,共享单车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基础性校园服务的作用。
大学校园是城市共享单车市场的微形态。高校共享单车作为共享单车市场的试验领地,作为共享单车社会市场的缩影,其既具备与社会市场的共通性问题,也存在校园主体的特殊性问题。对高校共享单车的运营管理问题进行总结归纳,不仅对其自身校内交通体系的发展建设有帮助,对于共享单车社会市场的管理也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二)大学校园共享单车的管理状况
校园共享单车是企业和高校合作,在校园内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高校共享单车市场在自身优势、学生因素等条件的影响下稳健发展,单车规模日益扩大。在规模加速发展的同时,各高校对共享单车呈现出不同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模式:
一类是完全禁止共享单车进入校园。管理者从方便管理、减轻管理负担的角度出发,以共享单车进入校园将导致校园管理成本增加、破坏校园整体环境整洁及现有管理经验不足等原因拒绝共享单车进入校园。该管理模式下,校内共享单车“绝迹”,严重影响师生在校园内出行的便捷。同时,共享单车禁止入校,大量的共享单车堆积校门外,以致各地高校门口的共享单车在每天的早中晚时段和周末数量剧增,影响校门口周边车辆进出及正常通行。
二类模式是准许共享单车自由进入校园。此类模式中,高校为方便师生出行准许进入共享单车,常有放松对单车入校的管理,或者基本采取不作为的态度。但此模式会制约共享单车在校园内的有效运营,严重影响校园道路安全、通畅及校园管理的有效性,致使共享单车基础服务性作用弱化。
三类模式是有限制的准入共享单车并采取管制措施。此类高校意识到大学校园共享单车的存在价值和管理的必要性,采取划定共享单车停放区域、设置志愿者进行停放管理等措施,引导共享单车的使用者正常使用并按照要求停放,有效地促进了高校共享单车的有序运营。
二、大学校园共享单车管理完善建议
(一)结合校园功能区和道路情况,合理划定停放区域
大学校园在共享单车市场具有特殊性,高校在制定管理措施时,应结合校园功能区特性,建立与大学校园相适应且有别于社会管理模式的新型管理机制。一是应完善单车停放区域管理,在各教学楼、食堂、超市等人流量较大的功能区分别设立共享单车的指定停放点,规划停放区域,并在原有基础上依据高校共享单车的运营使用量数据情况完成一定量的停放区域增设。其次,增设校园主干道的非机动车道,确保共享单车安全出行。
(二)引导大学生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共享单车管理,并对违规停放者纳入校内诚信体系评价
仅靠运营者力量来对大学校园的共享单车进行管理是不够的。在此,一是有必要在校园内招聘大学生志愿者,吸引其参与相关管理过程,并引导共享单车的使用者按照停放区域要求等进行有序停放。其次,可以结合各高校的课外学分奖励机制,给予相关志愿者相应的课外学分,以鼓励大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这一群体。再次,将共享单车违规停放与校园环境整治政策挂钩,设立管理志愿者与信用档案机制。对违规停放进行不定期抽查,多次违停放者计入校园信用档案,将信用档案与校园隐性学分挂钩,设立具体的奖惩机制。
(三)增设共享单车破损标识,简化报修手续
大量共享单车破损车辆的无人管理也是共享单车运营管理现状的一大难题。在外观上,单车运营软件上的报修按钮可作一定的显目处理,简化单车报修所必要的填写流程。简化流程更有利于大学生及时报修,进而加快共享单车的处理速度。其次,可通过合作共享单车开发商,鼓励报修单车,设立“报修单车,免费骑行”等奖励机制。此外,还可在共享单车上增设可修改且显目的破损标识。当发现破损车辆时,使用者可通过手动调节普通车辆标识为破损车辆标识,示意车辆破损,督促管理者加快修理车辆,解决破损单车堆积问题,也令使用者碰到破损单车的几率降低。
(四)提高在校大学生用车素质和对共享经济的认识
大学生对于新兴共享事物的共享意识缺失是共享单车运营困境的根源问题。高校可加强共享精神与共享责任的宣传,通过校园新媒体制订微信推文、订阅号提醒、校报文章等的软宣传模式,将共享意识、共享素质融进学生思想。此外,在单车使用处可增设显目宣传标语,提醒学生注意规范停放、维护车辆等。
三、结语
高校共享单车在伴同着共享经济与社会共享单车的发展之下,体现出极大的符合高校大学生需求的社会价值。为此,在运营管理共享单车的过程中,校园体更应体现出包容和引导,认真分析其利弊,完善管理机制与引导模式;共享单车开发商则配合高校作出相应的特殊性开发调整,注重学生用户体验;高校大学生则应提高共享意识与自身素质,做绿色便捷校园生活的维护者与践行者。
通过本文阐述意见完善高校共享单车的管理,为各类高校丰富校园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高校学生在享受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的同时更能享受在校内外畅通的高效、快捷的骑行方式。此外,将高校有机体作为共享单车管理的试验领地,所折射的管理启发意义更可借鉴于社会管理。这是高校、学生、社会等多方面的共享单车发展的多赢局面,蕴藏着超越其本身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子轩、吴蔚:《共享单车的现状、问题以及其发展对策建议》,载《现代商业》2017年第15期。
2.张立豪:《校园共享单车管理对策研究》,载《新教育时代》2017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