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南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婚姻权益保障意识行为的变化及意义
2019-07-05张蓉杨红丽吕婷
张蓉 杨红丽 吕婷
【摘 要】南疆地处偏远,经济落后,加之宗教、民族、风俗观念的影响,少数民族妇女婚姻权益保障问题始终较为严峻。南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比例的提升,男女平等、相互尊重等多元化的观念与传统观念的冲击,使得南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在步入婚姻之后,在自己婚姻权益保障意识及行为上也出现了较大变化。本文以南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为调研对象,深入分析其认知及行为变化的原因,从而以南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为突破口,提出少数民族妇女在婚姻权益上获得更好保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南疆;婚姻家庭权益;少数民族女大学生
南疆地区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在当地民族风俗以及宗教文化的影响下,南疆少数民族妇女在婚姻家庭当中的地位普遍偏低。在少数民族妇女当中,步入婚姻是必然的选择,除非由于女方患有疾病等客观原因难以出嫁,那么在南疆少数民族,不婚是不被认可的。这也极大程度证明对南疆少数民族妇女权益的保障问题更大程度要落脚到婚姻权益保障方面。其次,少数民族妇女在婚姻权益保护方面的意识和行为也是欠缺的,从访谈结果来看,大部分妇女受到过不同程度的打骂,在家庭生活中的劳务负担也很重,但是她们认为都是所谓的“小打小闹”正常现象,妇女对家庭全身心的付出也是理所当然的,比如,按照家人的期待生育、养育子女,承包家庭劳动和家务活动,对“自身权利”的认识较为淡漠,对权利保护的行为途径就更无从谈及。在面对所谓家暴和婚姻家庭中的不公待遇,妇女往往选择家丑不可外扬的忍气吞声,又或者和自己的亲人朋友诉诉苦。在家庭活动中,妇女无论是家庭内部事务承担和家庭经济收入责任承担上都与男性对等,但是对于家庭事务的决策上缺存在较少话语权,在已婚之后,妇女对经济支出比例有明显变化,用于家庭整体支出占绝大部分,而作为妇女个人需求的经济支出大大减少,可见,妇女对家庭的付出是极大的。
随着2015年新疆义务教育从9年提升至12年,少数民族教育程度有了加大提升,南疆少数民族女生也因此有机会获得更多教育的机会,尤其是南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对于婚姻权益保障的认知和行为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化权益保障意識更加强烈。
一、南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在婚姻权益保障方面的认知及行为的变化
(一)南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对婚姻基本权利有更明确的认知
对于享受婚姻权利的认知方面,调研结果显示,68.75%人选择结婚自由、婚姻中地位平等。对于有效婚姻的开始,43.75%的人选择依法登记之后才算婚姻,这组数据表明了大部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对于受法律保护的有效婚姻形式有了清楚的认识,这对于之前广泛存在的以宗教仪式或风俗仪式开始和终止婚姻的妇女,在法律权益保障上存在的难题有较大程度的改善。
(二)南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对于婚姻有更强的自主意识
与其父母辈没有明确理由必须结婚相比,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伴侣、婚姻都有更加明确的要求。对于选择爱和喜欢的占52.92%,不会被耻笑、传宗接代的只有2.5%。对于理想的配偶对象选择尊重和理解自己、和自己一起拼搏成长、疼爱照顾自己和有能力承担家庭开支的占调查人数的绝大多数。
(三)南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对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明确的措施方法
相比于一般少数民族妇女,南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在遇到婚姻权益受到严重侵害时,选择向村委会,居委会反应情况和寻求妇联调解都有42.91%,而到法院请求离婚有22.08%,寻求娘家人和朋友帮助4.16%。说明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对于权益损害时进行维权的方法途径比较清楚,当然在调研中,调研对象也明确了严重侵害和一般损害的界限,如果是家暴、出轨、遗弃,她们会选择上述方式,如果是家庭一般纠纷、吵架,她们仍旧更多选择和伴侣协商、让家人和朋友介入调解等私力救济的方式。这样更反映出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对不同的权益受损轻重有更明确认知,在解决方式上也更加理性恰当。
二、南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在婚姻权益保障方面的认知变化的原因分析
(一)南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择业就业能力的提升
南疆地区整体以农业经济为主,因此婚姻家庭中,女性对男性的经济依附性较强。然而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拥有了更多知识和技能,有更大可能脱离农业及其他重体力工作,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在就业择业上较之男性没有明显的劣势,四年学习积累的知识和能力有助于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在自我能力的判断和评估上有新的认识。有更强的经济能力作为底气,可以使她们在选择和经营上更加具有主动权。
(二)多元文化观念的冲击
南疆地区地处偏远,交通、信息相对闭塞,女性的眼界见识往往受到固有的环境影响。家庭、当地文化风俗、宗教观念以及民族习惯往往成为她们价值观形成的主要来源。而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和校园文化的熏陶,在其三观树立形成过程中,摆脱了闭塞单一的家庭教育、当地风俗文化教育,在大学校园,少数民族女大学生能够接收到更加多元化的信息和观念的影响,使得少数民族文化传统里面强调女性“母亲、妻子”的角色归属受到冲击,加之男女平等观念深入、法治观念和维权意识提升,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对于自身发展和未来定位有了更加多元化的选择。
(三)更多社交以及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与南疆少数民族妇女相比,高等教育使得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在知识水平、人际交往、工作能力、人脉资源各方面都有提高,在解决婚姻问题过程中他们有多种思路、不同的人脉给予他们各种各样的建议,三观的转变使他们婚姻中权益受损害各种各样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更具理性思维的少数民族女大学生能够找到更多合理合法的途径解决问题。支持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家庭往往具有更加开明的观念认识,随着对子女教育投入的增多,子女在接受教育之后知识、能力以及素养上的变化也会让少数民族家庭的家长更新观念,更多尊重子女,在婚姻权益保障问题上父母亲人也会给予更多支持。
三、南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婚姻权益保障意识行为变化的意义
(一)南疆少数民族女性受教育程度提升意义重大
接受教育的过程是对南疆少数民族妇女增长知识技能、大开眼界、开拓思维的重要途径,南疆偏远闭塞的现状使得妇女增长能力才干以及突破旧有观念的方式途径更为单一,发挥教育功能无疑是一个有效途径,因此注重宣传,重视提升南疆少数民族妇女受教育程度,为普及提供平等教育机会创造有利条件对南疆妇女地位提高、权益保护意识提升有重要意义。
(三)发挥南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对妇女权益保护的引领作用
南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在意识、行为上的先进性,以及在家庭和社会当中较高的地位应当充分发挥到少数民族妇女权益保护的环节当中。以自身权益保护为榜样,带动家庭更新妇女权益保护观念。学校及基层组织联动开展实践活动,为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深入村落社区开展《婚姻家庭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暴法》等宣传,形成女大学生自下而上,基层工作人员自上而下妇女权益保护的合力,冲击旧有风俗和思想,提升南疆少数民族妇女婚姻权益的整体保障水平。
注释:
[1] 阿勒米热·塔衣尔.乡村社会治理视角下维吾尔族农村妇女权益保障研究——基于新疆喀什疏勒县库木西力克乡的调查.经济师.2018.8
[2] 吕婷,杨红丽,张蓉.浅议高等教育对南疆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婚姻权益保障的影响.青年时代.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