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科生舞大锤

2019-07-05张宇庆姬庆庆

大学生 2019年7期
关键词:金工锤子学院

张宇庆 姬庆庆

“当一个文科生邂逅工大锤,最初真的算是一种惊吓。”人文学院社会学专业大二学生苏润原坦言第一次上工程实训课后的感受,“但尝试了一下后却变成了乐此不疲且充满惊喜的课程。”苏润原代表了许多文科生接触金工实习课后的心声。

最初金工实习课只针对机械类和近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开设, 为了促进学生人人成才、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全面提高培养质量,北京工业大学将机械工程训练列为本科生实践环节必修课,金工实习成为每位北工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一膀子力气

钢一块,这是锤子头的原型。先将锤子头固定在钳工铗上,顺时针转几圈之后拧紧,处理锤子头的时候先用锯子将锤子后部的部分锯下来,再好好打磨。对于大一新生来说,用一个锯子锯铁块的难度可想而知。“用竖锯法,将左手压住锯头防止锯的晃动,右手紧握锯柄,将锯条与铁块保持在45 度到30度之间,锯子从下往上的时候不要用力, 等锯从上往下走的时候再用力压。因为锯条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个一个的小三角, 但其实它是有倾斜度的,顺着锯的话不仅磨得效果不好而且还会磨平锯条,所以最好逆着三角的方向进行锯切。”建工学院李朝希同学总结了自己“百折不挠”后的经验。

磨锤子是机电类专业学生的入门课,早在2003 年就读北工大机电学院的汪硕峰已经博士毕业,留在北工大任教,现在还能想起当时磨锤的情景:一手握住挫把儿,一手按住挫头,让挫保持水平,用力推出,轻轻拉回……“金工课磨锤子和上其他课不一样,既要有膀子力气,还考验一个人的耐心,同时又要讲究一点技巧。掌握技巧就会轻轻松松挫下好几毫米,如果只知道吭哧吭哧蛮干的话,桌子上落下的铁屑还不如滴下汗水多。记得当时已经是十月份,已经开始穿长袖了,但每次磨完锤子出金工楼的时候,我们都迫不及待地脱掉湿透了的金工服,恨不得光着膀子回宿舍。当时和同学见面打招呼,都开玩笑说‘刚从金工楼健身回来!”

一身金工女服

1982 年, 大学刚毕业的郞洪进入北工大金工教研室,成为了一名教师,时光荏苒,今年他即将退休。对金工实习他再熟悉不过了,郞老师介绍说,原来金工教研室是和金工实习工厂、北工大电子厂同属一个单位, 当时是生产和教学相结合的形式。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到1996 年,金工教研室和电子厂分离,金工教研室开始专攻教学。

对于安排大一学生进行金工实习,郎老师道出校方的用良苦心。大一新生刚入校,往往局限于自己的小班级甚至是宿舍小团体中,而金工实习能够让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同学聚集在一起。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 此时就需要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培养“不耻下问”的求学精神。在一些课程设置上需要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 适应新的环境。

人文学院苏润原同学那段时间一有闲工夫就会穿一身酷似蓝翔装的金工服往金工楼跑, 和一大群相识或不相识的同学热火朝天地在台桌前使劲地磨。每天晚上回宿舍手都黑乎乎一片,甚至脸上也带着几条黑印,有点累,但却很开心。钻孔、打磨、锉削、淬火, 一道道工艺他都会很用心地去做。“因为这些事对我来说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尝试, 现在却幸运地体验,所以我很珍惜。”苏润原对自己磨出的锤子充满感情, 有时间还会帮着同学, 或同学的同学一把接一把磨。

计算机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大三学生马傲男说:“在过程中的收获就是锻炼了动手能力, 同时还帮助了别人,掌握了一门技能,而且和同学有了更多充分的交流。对于学业压力很大的我们来说, 磨锤子也是我们非常好的放松方式, 能够让我们在学业之余放松心情。”

纤细苗条的经管学院女生黄韦玲说:“只要没课, 我和室友就穿上蓝色的金工服戴上蓝色的帽子, 像在生产一线勤勤恳恳的女工, 匆匆忙忙往金工楼跑, 有时候是一上午或者一个下午, 时间更长的时候甚至一天。‘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更何况是打磨一块钢呢?终于,粗糙的钢铁表面被我们打磨光滑, 铁块最初的棱角也变得圆滑, 我们无比兴奋地结束了在金工楼三层的日子。”

在铸造实习期间, 实习的每一步看似简单, 但是真正操作起来却有一定难度。金工实训中心的老师们都会耐心地提示并点拨学生。“这次实习, 我学到不少金工实习的技能, 但是我真正开心的不是技能的掌握,技能的练习,而是老师教给我的自学能力、独自思考能力。”黄韦玲一边展示自己做的工大锤一边认真地说。

一种工匠精神

“金工实习课面对全校大一学生开设, 是大工科背景下工程素质培养的一个体现, 在磨锤子的过程中更多地让学生养成规范和标准的工程要求, 让学生感受到工程背后一系列的工艺要求。一把小小的金工锤蘊藏着许多知识, 学生在实操过程中感受理论指导实践, 在实践中更深层理解理论知识的过程。真正磨出一把尺寸精准的锤子, 就是要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于人文学院、经管学院、外语学院和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经历, 对于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来说,磨锤子是他们最基础的训练,在今后的学习中他们还会通过更高层次的训练持续加强工程实践能力。” 教务处高国华副处长介绍说。

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大致要经过三个阶段: 一是基本技能训练模块,以工艺训练和各门课程的实验为主要训练内容, 使学生具备最基本的动手操作技能; 二是系统集成能力训练模块, 以课程设计、实习、学生课余科技小制作为主要训练内容, 进行从设计到系统成型的训练;三是综合能力训练模块,以参加国家、省级设计大赛、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和毕业设计为平台, 进行综合能力训练, 使学生具备现代工程师的基本素质。

小小工大锤,成为北工大学子们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一个起点。作为北京市属高校唯一一所进入国家“211工程”的地方重点大学,学校本科生教育一贯着力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善于沟通、勇于创新,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道德,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使北京工業大学成为“卓越工程师的摇篮”。

责任编辑:方丹敏

猜你喜欢

金工锤子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石家庄学院金工实训中心
锤子门铃
吝啬
复肥市场 就差一锤子
植物界的小锤子
精湛的唐卡与金工技艺
高校金工实习的改革与探讨
学院掠影
浅谈金工实习的网络辅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