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在基层央行的实践运用
2019-07-05李天月
李天月
【摘 要】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为监管部门治理金融市场风险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方向,随着金融市场的深化和发展,该项政策在基层央行的落地和执行方面,仍需不断探索实践经验,面对其他监管部门、政府、地方法人等各方主体,基层央行仍需发挥协调各方、综合运用政策工具的能力。
【关键词】宏观审慎评估体系;信贷投放;地方法人
一、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的概念及背景
(一)概念
2015年12月29日晚,央行宣布从2016年起将现有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简称MPA),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包含了更多的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意图。MPA重点考虑资本和杠杆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流动性、定价行为、资产质量、外债风险、信贷政策执行等七大方面,并将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买入返售资产等纳入贷款监控范畴,是在混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大背景下,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避免监管真空和监管套利的重要举措,这也为央行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中担负重要职能奠定了基础。
(二)背景
承接宏观经济金融结构的变化,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也呈现多元化特征,从过去单一的表内存贷款向表外、表外多元化资产负债配置转变,自营投资、资金交易、资产管理、投资银行、跨境结算等经营行为已经将信贷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打通,银行已经实现了事实上的混业经营,同时也面对着多重风险交织叠加的环境,需要更加综合化的金融监管框架。但由于监管部门之间还存在体制隔阂和利益博弈,混业监管的框架一直建立不起来,使得银行综合经营只能以影子银行的形式出现,很多银信、银证和银保业务处于监管真空,凸显了监管体系的滞后。
二、基层央行实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做法
(一)综合评估
从过去“差别准备金+合意贷款”的局部管理机制,升级为包括资本、流动性、资产质量、定价行为、外债风险、信贷政策等在内的综合评估框架,反应了对宏观风险的全面管理,比如流动性指标管理的是流动性风险,资产质量指标管理的是信用风险,定价行为管理的是利率风险,外债指标部分反应了外汇风险等。
(二)逆周期调节
内生的调节方式是资本充足率,在经济过热期,信贷规模往往会飞速扩张,但是相对于信贷资产,资本增加速度往往是平稳的,这就会对资产规模的扩张形成牵制作用,形成逆周期效果;而另外一些指标,比如包含债券投资、买入返售等在内的广义信贷,央行可以根据宏观形势状况对其进行外生调节。相对于合意贷款急刹车式的逆周期调节方式,宏观审慎框架下的逆周期调节将更加平滑和精准。
(三)评估激励
评分高、指标稳健的银行可以被认为对宏观稳定做出了贡献,具有正的外部性,需要进行正向激励。而相反,那些评分较低且达不到某个标准的银行,则可以认为是引起宏观不稳定隐患的银行,具有负的外部性,需要进行负向激励。激励的方式可以是监管评估分级和实施差别化的准备金利率。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率市场化、打破刚兑和银行信用差异的背景下,监管评级对商业银行将越来越重要,评级高的银行在获取负债和重组并购中占据优势。
三、推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数据统计项目调整
以辖内某农商行为例,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宏观审慎评估监测数据表中,某时点末广义信贷余额为52.11亿元,一年后该行广义信贷余额为71.51亿元,广义信贷增速高达37.22%。经对比审查后发现,变动原因主要是股权及其他投资项目增长过快,由去年同期的0.006亿元新增至今年14.71亿元,而该项数据的变动原因却在于数据统计项目的调整,该家农商行并未发生新的股权投资项目。银监分局在对该农商行的现场检查中,指出该行之前一直统计在存放同业项目的表外非保本理财14.7亿元应当统计在股权及其他投资项目中,并将此作为问题要求当即整改。因此,该农商行报表中,股权及其他投资余额才突增14.7亿元。在统计项目调整的情况下,会导致同比数据失真,从而使得广义信贷增速失去参考意义。
(二)信贷投放冲动难以抑制
地方法人的贷款投放无法均分到每个月,信贷增长周期不均,根据信贷需求,基于地方法人的趋利性,信贷投放的冲动仍需要抑制。对于大额的放款,尤其是市政建设类的贷款投放,无法做到分批次分期限投放,加之贷款投放市场竞争激烈,地方法人为了尽快满足客户的融资需求,会出现当月贷款投放较同期变动较大的情况。
(三)协调成本较高
由于宏观审慎是2016年新实施的评估体系,一切实际操作都处于探索阶段,对于地方法人的信贷指导也是基于历史数据和同比增幅,在信贷需求处于阶段性较旺盛的状态时,人民银行与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对于金融形势的判断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度,基于促进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目标,各部门之间存在着沟通与协调成本,加强落实政策的滞后性。
四、更有效实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开发应用
依据不同的系统性风险来源,制定相应的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切实提高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在应对金融脆弱性和系统性风险方面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重点加强逆周期管理工具、系统性风险预警监测工具的开发应用,提高维护金融稳定的能力。
(二)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协调机制
一方面要加强“一行三会”之间的信息沟通,避免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监管政策发生冲突;另一方面是加强与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统计局等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沟通合作,提高对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与系统性风险的判断识别的共识,避免各部门在不同的政策实施在目标上的冲突,提高宏观审慎管理政策的实施效果。
(三)扩大风险监测范围
在加强对经济发展结构、收入分配等宏观经济的监测,还要关注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偿债能力、房地产市场价格走势等系统性金融风险潜伏的重灾区,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系统性风险评价指标和宏观审慎监测分析模型,为宏观审慎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林.宏观审慎管理的国际发展及我国基层央行政策选择.金融纵横.2011.12
[2]王舒敏,王婧,李世伶.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经贸实践.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