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浴火重生的古建筑
2019-07-05侯涛葛元芬王浩哲
侯涛 葛元芬 王浩哲
新圣保羅大教堂开工第一天就有好兆头,有个工人从瓦砾堆里找来一块石头,用于标记符号和方位。那块石头刚好是块墓碑,上面写着一行大字“我将再起”。
被大火摧残的巴黎圣母院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人们在扼腕痛惜的同时,开始关注如何修复这一经典建筑。纵观历史,一些国家的著名古迹也曾浴火重生。
重建英国圣保罗大教堂花了30多年
17世纪60年代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许多人尝试改变伦敦肮脏凌乱的面貌,国王查理二世也想以壮丽建筑来体现新时代,建筑师雷恩受命改建圣保罗大教堂。1666年8月27日,雷恩和主教、大石匠等人在圣保罗大教堂召开建筑会议。
就在这场会议的6天后,伦敦突然发生大火,烧了四天四夜,整座城市变成火炉。火焰落在了圣保罗大教堂的屋顶上,大火沿着屋顶蔓延,存放在教堂内的珍贵文件和书籍也被焚毁。
大火过后,有关方面决定重建圣保罗大教堂,旧教堂遗址拆迁工作于1668年展开。1670年5月,国会通过《第二重建法案》,规定从伦敦港进来的煤炭每吨征税增加至3先令,其中4.5便士划归圣保罗大教堂重建基金。
1675年6月21日,新的大教堂举行开工奠基仪式,据说开工第一天就有好兆头,有个工人从瓦砾堆里找来一块石头,用于标记符号和方位。他找到的那块石头刚好是块墓碑,上面写着一行大字“我将再起”。
雷恩认为新教堂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作品,他让工人首先铺设地基石块。地基一打好,雷恩就开始把注意力放在穹顶建造上。他希望圣保罗大教堂兼采东罗马与西罗马、文艺复兴时期和当代建筑风格,再融合自己对建筑和新哲学的理解,从而使大教堂获得重生。
到1685年,圣保罗大教堂建造工程进展顺利。然而这年2月,查理二世去世,继承王位的詹姆斯二世同国会不和,政局动荡让圣保罗大教堂建造受到一定影响。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大教堂工程暂停。
局势稳定之后,建造工程继续开工,但这时经费却成了大问题。新国王威廉三世把精力放在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争霸方面,大教堂一些建造资金也被国王挪用,致使17世纪90年代建造工程进展缓慢。1697年9月,法国同包括英格兰在内的奥格斯堡同盟签署《里斯威克条约》,英格兰在多年战争之后终于迎来和平,之后圣保罗大教堂的建造工程又逐渐步入正轨。1702年3月威廉三世去世,安妮成为女王,安妮女王像查理二世一样支持雷恩建造圣保罗大教堂。
1710年,国会宣布新的圣保罗大教堂正式建成。事实上,之后几年大教堂内部建设活动仍在继续,18世纪20年代教堂顶部还增加了雕像。1723年2月,90岁的雷恩在伦敦去世,他所设计和督造的圣保罗大教堂经历300余年历史沧桑,至今仍然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
全欧洲为重建斯特拉斯堡图书馆捐书
创建于18世纪的斯特拉斯堡市立图书馆无疑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图书馆之一,图书馆藏书丰富,独家收藏许多中世纪手稿、罕见的文艺复兴时代书籍和古罗马文物。这座图书馆常年吸引众多学者前来查找资料。1830年,它已成为法国第二大图书馆。
1870年夏季,普法战争爆发,战至8月初,奥古斯特·冯·温德尔将军指挥的普军包围斯特拉斯堡。8月23日,温德尔将军下令集中大炮轰击斯特拉斯堡标志性建筑物,图书馆成了重点炮轰目标。在持续两天的密集炮击中,图书馆遭到彻底毁灭,炮击造成的大火焚毁了馆藏40万册图书,包括3446份中世纪手抄本、数以千计古版书、数百幅名画以及考古文物,其中最著名的是中世纪百科全书式手抄本史书《快乐花园》。
斯特拉斯堡市立图书馆毁于炮火震惊了整个欧洲学术界,1870年10月30日,德国南部图书管理员卡尔·奥古斯特·贝拉克同慕尼黑宫廷图书馆学者们一道呼吁欧洲各国捐赠图书,以重建斯特拉斯堡图书馆。与此同时,新上任的斯特拉斯堡市长埃米尔·库斯也向公众呼吁捐赠图书。全欧洲都响应了捐书呼吁,在短时间内,来自巴黎、伦敦、佛罗伦萨等地超过10万册图书寄到斯特拉斯堡,这里面有不少是珍贵书籍。
1871年1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5月,德法两国签署《法兰克福条约》,根据这个条约,斯特拉斯堡被割让给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
德国吞并斯特拉斯堡后决定迅速重建市图书馆,为了加快图书馆重建进程,德国甚至把普法战争后拿到的一部分战争赔款用于重建。在建筑工人紧锣密鼓施工之际,书籍收集工作也在持续进行,德国皇帝威廉一世捐出了自己的4000册私人藏书,德国政府还拨款为图书馆购买手稿、珍贵作品以及各种设备。
1871年8月9日,新图书馆举行落成典礼,贝拉克出任馆长。在贝拉克的努力下,仅过了一年时间,馆内藏书就恢复到20万册。1872年6月19日,这家图书馆被命名为斯特拉斯堡国家和大学图书馆(简称斯特拉斯堡图书馆)。第二年,年仅32岁的斯特拉斯堡学者鲁道夫·罗伊斯来到图书馆担任领导工作,他大量购买书籍和文件增加馆藏。
到19世纪末期,斯特拉斯堡图书馆藏书达到60万册,超过战前规模。重建后的斯特拉斯堡图书馆深受德国文化影响,同战前的图书馆有很大差别。1889年~1895年,斯特拉斯堡图书馆再次进行重建,由德国建筑师奥古斯特·哈特尔和丹麦裔德国建筑师负责这项工程,新建图书馆的建筑结构充分体现了新时代风貌,追求对称设计和广场式布局。现今,斯特拉斯堡图书馆拥有藏书大约300万册,是法国第二大图书馆,藏品包括2300册古版书和5200份莎草纸等。
日内瓦歌剧院重建之后成为地标
19世纪60年代初,瑞士日内瓦声誉不断增强,要建造一个与城市发展相符的大剧院。1875年,大剧院动工开建,经过4年时间终于建成,成为当时欧洲最知名的歌剧院之一。
1951年5月1日晚,当日内瓦大剧院舞台工作人员正在准备德国歌剧家理查德·瓦格纳作曲及编剧的歌剧《女武神》第三幕时,一场可怕的大火发生了。一个布景防火试验导致大火,烧毁了舞台、舞台上方阁楼、跳板以及机械和电力装置。随后,防火幕倒塌,火势蔓延到房子里,大火焚毁了室内几乎所有东西。
1958年,日内瓦大剧院重建工程终于开工,两位建筑师——查尔斯·施普费尔(瑞士人)和马塞洛·扎韦拉尼·罗西(意大利人)负责建筑设计与督造。
在被烧毁的旧大剧院中,观众席整体形状像马蹄形,这是一种意大利风格,多层阳台和包厢三面环绕观众席。两位建筑师抛弃了意大利风格,观众席整体椭圆形被改成德国方形风格,从而使观众席的任何一个座位都可以看到舞台全貌。艺术家杰凯克·斯特雷贾恩斯基承担室内装饰任务,他创造了日内瓦大剧院的防火幕和天花板,天花板用镀银和镀金铝板建造,里面有1000多个由玻璃灯组成的“星星”,使人感觉仿佛看到了银河系群星。
1962年12月,日内瓦大剧院重新开放,成为地标之作。多位著名导演相继执掌剧院演出,大剧院在欧洲的影响力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