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7-05朱晓红
朱晓红
【摘要】 目的:分析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更为严格的质量控制管理。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消毒检测达标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开展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时,有效展开质量控制工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消毒检测达标率,应当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 质量控制; 血液净化护理; 应用效果分析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1.07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1-0-02
血液净化用于治疗肾衰竭及急性水肿等疾病中,此方法需把患者的血液引出,同时净化患者血液,在实施时操作设备复杂而且繁多,并存在一定风险,这便对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有较高的要求[1]。因而在临床操作时,必须对血液净化护理开展科学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具体及科学的质量控制工作,重点防控感染系统及复用系统和反渗水系统,让热源和感染的反应发生率见效,确保血液净化工作的开展,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得到最佳结果[2]。笔者所在医院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过程当中,探讨了质量控制应用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效果,临床结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
35例。所有患者没有沟通和认知障碍,排除严重心肾肝器官功能障碍,不配合本次研究的家属和患者[3]。其中,对照组患者35例,男26例,女9例,年龄29~76岁,平均(57.35±3.27)岁;研究组患者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21~73岁,平均(52.40±2.3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均知情并同意。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基础护理法。医护人员需检测患者的睡眠质量和食物管理和运动量。
1.2.2 观察组 采用质量控制。为了保证质量管理控制的有效进行,必须制作一套明确的血液净化制度,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定,首先,制定感染管理规定,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环境管理和消毒隔离等相关规定[4]。另外,制定相关患者资料管理,在基础管理的程度上在加入患者资料管理,使医护人员可以清晰地了解血液净化患者情况,并实时更新档案信息。
对患者护理进行分组,需要包含科室护士长和品质管理员及区域责任组长,以每周一次的频率展开自查工作,与此同时进行全方面综合检查,每个月一次,组内各成员需要在检查的同时进行评分,最后召开会议讨论和分享,分析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以此制定解决处理方案[5-6]。
对环境的感染控制也是十分必要的,需要由医护人员随时保持室内的整洁和明亮,对各分区的功能进行管理,并准备充足的卫生设施[7]。此外需要严格遵守分区要求,对于第一次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需要严格进行透析治疗前的传染学指标检查[8-9]。公布阳性患者名单,让阳性患者和其他患者进行区分隔离治疗,便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的提升同时有助于医护人员的管理工作。在和患者透析治疗工作结束之后将透析机进行彻底消毒,应使用专业的含氯消毒剂对透析机外部进行消毒,如果透析机已经被血液沾染了,必须立即进行消毒工作,彻底清理血液,并对内部管路进行清洗和消毒[10]。
在透析治療过程中对医护人员的专业职业素养也有着较高要求,每月在科室内展开技能培训,并提升医护人员无菌操作技能。在内瘘穿刺工作中,操作人员需要对穿刺直径进行合理的控制,而在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过程中,必须对中心静脉导管的出口进行彻底消毒[11-12]。此外,护理人员需对一些比较特殊的患者进行着重关注和护理,发现治疗时多见的疑难问题,准确找到凝血先兆,以静脉压提升和透析器变深为准,发现先兆之后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快速处理,从而使透析中凝血发生率降低。
制定相关水处理间管理规定,由专门人员每天进行检查,落实日常管理规定并实时监督落实情况。与此同时设立专门负责人落实登记政策,相关人员需要对水处理设备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记录,详细记录和处理发现的故障和问题,及时上报问题并处理[13]。对于各项压力值及电导度和废水纯水等也需要负责人员进行管理等级。另外,安排负责人实时监控水的硬度以及游离氯含量,每周进行一次检查,每90天化学消毒一次处理系统。
在护理过程中推行小组包干措施,固定患者搭配固定护理人员,每小组分组时需要遵循新护理人员与老护理人员搭配方式,使组内实力得到均衡,每120天进行一次轮流转换[14]。护理人员主要对组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心理状态进行负责和监管,并对组内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进行定期追踪,详细记录组内患者的血压数据和肝肾功能指标及日常生活状况,通过定期的详细记录来分析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治疗疗效,对可能产生的并发症进行组内讨论,小组与小组之间也可以通过交流会的方式进行经验分享,分享各组内患者的日常情况和问题并进行解决[15]。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消毒检测达标率进行检测。(2)对两组患者护理管理质量进行评分,统一完成调查问卷,总分为100分,满意为90分以上,基本满意为80~90分,不满意为80分以下。总满意度=(满 意)+基本满 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 18.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消毒检测达标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消毒检测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血液透析患者是感染高危人群,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许多环节会出现感染的情况。患者进行透析治疗要求专业性较强并且过程复发,因此对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的技能和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16-17]。而在医院血液净化室里,需要使用到诸多仪器和设备,这些仪器和设备在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时,表现出较大的风险性和较强的技术性。在进行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时,对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开展和护理质量的控制显得格外重要,有效实施治疗控制,能够对临床出现感染的概率有效减少,最后对血液净化护理的有效率得到有效提升[18]。在具体护理操作进行的过程中,确保合理区分开清洁区域和其他区域,按照相关规定完成配液间及设备贮存间和透析准备室的准备工作。对相关的消毒设施进行加强和完善,保证血液净化室内部整洁明亮,另外还需要进行全套卫生设备的相关准备,从根本上保证降低血液净化感染率。
在血液净化透析操作前,对患者有没有感染梅毒等疾病指标开展诊断工作,对于没有诊断过的患者必须在医院急诊透析区域进行诊断治疗。调查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区分使用专机进行透析治疗,确保落实相关的分级管理工作。最后完善相关透析机消毒规定,在对患者进行透析治疗后,对相关的消毒措施进行合理选择,一旦透析机被血液污染,需要在最快时间里开展有效消毒操作,使用专业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清洁工作[19]。在本研究过程中,分析质量控制的实施效果发现,在出现护理管理质量测评和消毒检测达标率方面,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所以对于质量控制的有效操作,进而能够成功减少出现系列不良事件的概率,对护理管理质量测评结果有着显著提高,明显提升了消毒检测达标率[20],从而为顺利开展今后血液净化护理工作的基础更加坚固,使质量控制的临床使用价值不断显现出来[21]。质量控制的不断进步和改良,确定完善和有效的工作方式和政策,是每个透析工作人员始终需要讨论和分析的问题,进而加强质量控制及管理血液净化工作,严格监测和把控每个质量控制环节,贯穿预防和质量控制在整个医疗过程中,进而实现全面提升医疗护理质量,加速当今血液净化的全面发展进程[22]。
综上所述,进行血液净化护理操作的过程中,对于加大质量管理控制力度有重大意义,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能够使血液净化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保证血液净化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姚仙娥.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0(1):29-30.
[2] James M T,Grams M E,Woodward M,et al.A Meta-analysisof the Association of estimated GFR,albuminuria,diabetesmellitus,and hypertension with acute kidney injury[J].AmJ Kidney Dis,2016,66(4):602-612.
[3]吳晓华.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OL].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6):132-133.
[4] Yang L,Xing G,Wang L,et al.Acute kidney injury inChim:a cross-sectional survey[J].Lancet,2016,386(10002):1465-1471.
[5]李小君.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6,6(14):234-235.
[6]张娜.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8):18.
[7] Yuan Z,Yang,Y.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ynamic detection for serum levels of MCP-1,TNF-α and IL-8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J].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2016,9(11):1088-1091.
[8] Sehaub J A,Parikh C R.Biomarkers of acute kidney injuryand associations with short-andlong-term outcomes[J].F1000Res,2016,5(36):39.
[9]李敏,樊梅荣.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6,17(11):90-91.
[10] Liu Y M,Bao H I,Jiang Q,et al.Pregnancy-related acute kidney injury and a review of the hterature in China[J].Intern Med,2016,54(14):1695-1703.
[11]袁艳波.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观察[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3):12394.
[12] Zhang Z.Biomarkers,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sepsis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 a narrative review[J].Hearthmg Vessel,2016,7(1):64-73.
[13]肖飛霞,林斐.探讨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0):261-262.
[14]盛伟.风险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1):1741-1743.
[15]丁诺,刘洪磊.流程管理在提高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心理医生,2016,22(1):186-187.
[16] Vanmassenhove J,Veys N,Van Biesen W.Prevention andconservative management of acute kidney injury[J].Minerva aUrol Nefml,2016,68(1):58-71.
[17]张丽华,程颖.护理安全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应用的效果评价[J].临床研究,2016,24(2):126-127.
[18]巨梅.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9):150-151.
[19] Liu L,Liu Y ,Wang J,et al.Use of a knowledge-attitude-behaviour education programme for Chinese adultsundergoing maintenance haemodialysis: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2016,44(3):557-568.
[20]李杰.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管理因素的分析及对策分析[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7):7231-7232.
[21] Adat U,Usman A,Boyle J R,et al.Contrast mediuminduced acme kidney injury[J].Cardiorenal Med,2016,5(3):219-228.
[22] Noel P,Patel K,Durgampudi C,et al.Peripancreatic fat necrosis worsens acute pancreatitis independent of pancreatic necrosis via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increased in human pancreatic necrosis collections[J].Gut,2016,65(1):1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