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肾综合征治疗中不同血液透析方法的应用价值
2019-07-05谢潜红
谢潜红
【摘要】 目的:對比分析间断性血液透析(IHD)和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SLED)治疗心肾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2017年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心肾综合征患者中选取10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划分为SLED组50例和IHD组50例。SLED组患者采取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进行治疗,IHD组患者采取间断性血液透析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K-MB、cTnT、BNP等心功能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SLED组患者降低幅度显著大于I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GAL、SCr、Cys-C等肾功能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SLED组患者降低幅度显著大于I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CRP、IL-6等血清炎性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SLED组患者降低幅度显著大于I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性血液透析和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在心肾综合征治疗中均能够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其中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治疗方式具有更明显的临床优势,不仅能够更加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肾功能,同时能够显著控制患者的血清炎性介质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间断性血液透析; 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 心肾综合征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3.06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3-0-03
心肾综合征是临床上的一种危重急症,该疾病往往起病较急,且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1]。心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比较棘手,目前临床一致认为血液透析是心肾综合征的最佳疗法[2]。临床上主要使用的血液透析方法包括间断性血液透析(IHD)和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SLED)两种[3],但临床对于以上两种血液透析方式在心肾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一直存在争议[4]。为了进一步明确这两种血液透析方法在心肾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笔者实施了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5-2017年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心肾综合征患者中选取10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划分为SLED组和IHD组,各50例。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证实为心肾综合征患者;(2)可配合本次研究开展的患者。排除标准:(1)合并血液疾病患者;(2)合并原发性肾脏疾病患者;(3)合并恶性肿瘤疾病患者;(4)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5)合并全身感染疾病患者;(6)合并精神疾病、意识障碍、无法进行正常沟通患者。SLED组患者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43~76岁,平均(57.6±4.7)岁,原发疾病包括冠心病9例、肥厚性心肌病5例、慢性肾功能不全7例、慢性肺心病9例、糖尿病肾病1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急性肾衰竭6例。IHD组患者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45~78岁,平均(56.9±5.2)岁,原发疾病包括冠心病11例、肥厚性心肌病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慢性肾功能不全8例、慢性肺心病6例、糖尿病肾病5例、恶性高血压2例、急性肾衰竭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实施前上报并经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入组同意书,自愿参与研究。
1.2 方法
SLED组患者采取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进行治疗,透析过程中给予低血流量,血流量控制在150 ml/min,透析流量控制在200 ml/min,透析时间8 h/d。IHD组患者采取间断性血液透析进行治疗,透析过程中给予中等血流量,血流量控制在300 ml/min,透析流量控制在500 ml/min,透析时间4 h/d[5]。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4 h后心功能、肾功能和血清炎性介质水平的改善情况,其中的心功能以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B型脑钠肽(BNP)等指标进行评价[6];肾功能则以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转运载蛋白(尿NGAL)、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ys-C)等指标进行评价[7];而血清炎性介质水平则以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等指标进行评价[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炎性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TNF-α、CRP、IL-6等血清炎性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SLED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I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肾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CK-MB、cTnT、BNP等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SLED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I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尿NGAL、SCr、Cys-C等肾功能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SLED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I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心肾综合征一直以来都是临床上比较棘手的一种疾病,患者发病后主要会表现出尿量减少或无尿,在服用大量的利尿药物之后仍然无法恢复正常的尿量,长期的输液治疗会给患者造成水负荷,导致患者病情加重。而患者的心脏和肾脏功能会相互影响,患者的心力衰竭会对其肾脏灌注产生影响,造成肾损害,导致肾功能减退,易引起水肿,从而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心力衰竭[9-10]。对于这一情况,临床上最常采用的方式就是血液净化,以此来排除患者体内多余的水分。而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血液净化方式主要包括间断性血液透析和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等,其中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方式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替代患者已经发生损伤的肾脏,发挥肾脏应该发挥的作用,该血液净化方式以其自限性、持续性、稳定性和简便性,而在临床治疗中表现出了较大的应用优势,尤其是在危重患者的应用中,优势作用更加凸显[11]。该血液透析方式不仅克服了间断性血液透析的不足和缺陷,且更加经济,治疗时间更短,在紧急性代谢物清除中的应用优势明显[12]。
綜上所述,间断性血液透析和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在心肾综合征治疗中均能够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治疗方式具有更明显的临床优势,不仅能够更加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肾功能,同时能够显著控制患者的血清炎性介质水平。因此,可将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治疗作为心肾综合征患者首选的血液透析疗法进行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鹏鹏,杜伯华,邱艳萍,等.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和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对危重心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J].临床内科杂志,2012,29(8):23-24.
[2]林媚,劳美珍,区景远.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13):48-49.
[3]杜忠吉.心肾综合征应用持续性缓慢低效或间断性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J].健康大视野,2013,21(4):12-13.
[4]赵郁虹,谭艳杰.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对心肾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30):140-142.
[5]曾辉.间断性与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法治疗心肾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学,2014,35(2):79-80.
[6]张敏,罗春明,刘惠.两种血液透析方法治疗心肾综合征的疗效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1):77-78.
[7]邓昭武,兰江,熊晓荣.血液透析在心肾综合征中的应用[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5):107-108.
[8]林建.两种血液透析方法治疗心肾综合征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55-58.
[9]于江,刘宇.加味真武汤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心肾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9):1044-1045.
[10]陈宇,陈波.连续性超滤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心肾综合征112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0):239-240.
[11] Bart BA,Goldsmith S R,Lee K L,et al.Ultrafiltration in decom-penasted heart failure with cardiorenal syndrome[J].N Engl J Med,2012,367(24):2296-2304.
[12]宋文娟,刘丽红,石红梅.延时缓慢连续性超滤配合间断血液透析治疗心肾综合征的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12):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