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穿刺置管引流术与腹腔镜切开置管引流术治疗肝脓肿的临床效果比较
2019-07-05葛爱青
葛爱青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穿刺置管引流术与腹腔镜切开置管引流术治疗肝脓肿的不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肝脓肿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8)与对照组(n=38),观察组予以腹腔镜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对照组予以腹腔镜切开置管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体温复常时间、白细胞复常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WBC、CRP、PCT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WBC、CRP、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肝脓肿的手术时间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患者术后恢复快,生活质量更高,是临床治疗肝脓肿的理想方法之一。
【关键词】 肝脓肿; 腹腔镜穿刺置管引流术; 腹腔镜切开置管引流术; 临床疗效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3.06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3-0-03
肝脓肿是临床外科常见的严重感染性疾病,是急性危重症,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发热及全身中毒,并发症多,消耗大,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导致患者死亡[1]。传统治疗肝脓肿的方法主要是经腹切开置管引流加抗生素联合治疗,数据资料显示,患者的生存概率可达到60%以上,但手术创伤大,并发症率及复发率较高,不能满足临床需求[2]。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置管引流及切开置管引流逐渐成为治疗肝脓肿的常用方法[3]。为比较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肝脓肿的效果,笔者选取所在医院收治的76肝脓肿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接受两组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2018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肝脓肿患者76例。纳入标准:(1)经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肝脓肿[4];(2)存在肝部疼痛、高热、寒战症状;(3)穿刺脓液经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4)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2)合并凝血系统功能障碍者;(3)合并全身性严重感染疾病者;(4)合并免疫却现象疾病者;(5)合并阿米巴性或结核性肝脓肿;(6)合并恶性肿瘤者;(7)治疗依从性差、中途退出者。征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后,按照隨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8)与对照组(n=38)。观察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32~68岁,平均(45.47±4.39)岁,脓肿直径3.32~16.44 cm,平均(8.01±2.14)cm;对照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31~69岁,平均(44.68±5.15)岁,脓肿直径3.69~16.71 cm,平均(8.17±2.59)cm。两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予以腹腔镜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患者行气管插管全麻,取头高脚底位,穿刺脐下并建立12~16 mm Hg的CO2气腹,置入腹腔镜探查肝脏及腹壁,确定脓肿位置、腹腔粘连情况等。根据脓肿位置使用0.5 cm Trocar穿刺作为主操作孔,使用超声刀分离粘连,电凝肝脏表面脓肿处1 cm2范围,使用9号穿刺针从离肝脓肿最近表皮穿刺进入,使用吸引器吸出脓液,在靠近穿刺针处皮肤做0.5 cm切口,使用0.5 cm Trocar沿穿刺针深入肝脏0.5~1 cm处,拔除穿刺锥心,从Trocar将橡皮管置入脓腔底部,有脓液流出时拔除Trocar及穿刺细针,留置引流管,外接负压引流袋固定于腹壁。
对照组予以腹腔镜切开切开置管引流术治疗,患者行气管插管全麻,取头高脚底位,于脐下作10 mm观察孔,建立12~16 mm Hg
的CO2气腹,根据脓肿位置选择操作孔,使用超声刀分离腹壁、结肠大网膜和肝脏的粘连,充分暴露脓肿,使用5号注射针头穿刺证实。电凝肝脏表面脓肿处9 cm2范围,使用电钩在已凝肝脏表明作2~3 cm切口,使用吸引器吸出脓液,并向脓腔深入吸引器,采用生理盐水冲洗脓腔,放置橡皮引流管,从穿刺孔送出。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体温复常时间、白细胞复常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采用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精神状态、总体健康,采用5级评分法,总分100分,评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5]。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早晨空腹静脉血5 ml,
3 000 r/min离心机中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后保存至-70 ℃冰箱中待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围术期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体温复常时间、白细胞复常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WBC、CRP、PCT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WBC、CRP、PCT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WBC、CRP、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以往临床上将开放性手术作为治疗肝脓肿的首选方法,但开放性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程度大,患者术后并发症多,复发率高,其康复时间明显延迟,并导致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显著下降[6-7]。随着微创诊疗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肝脓肿治疗已从开放性外科引流术向微创手术方面发展,并逐渐被微创手术取代[8]。腹腔镜微创手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肝脓肿的主要方法之一,在腹腔镜下可以直观清楚地观察患者腹腔内情况,可准确的确定病灶,减少医源性损伤,减轻创伤程度,从而提高手术治疗的针对性及有效性[9]。当前常用腹腔镜微创手术的主要有腹腔镜穿刺置管引流术及腹腔镜切开置管引流术,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和缺点[10]。因此,本研究对比腹腔镜穿刺置管引流术及腹腔镜切开置管引流术治疗肝脓肿的临床疗效,以期找到理想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手术时间、体温复常时间、白细胞复常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与腹腔镜切开置管引流相比,腹腔镜穿刺置管引流的操作时间更短,患者术后体温及白细胞计数复常时间更短,恢复效果更佳[11]。这是因为与腹腔镜切开置管引流相比,穿刺引流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可有效避免反复穿刺,减少对肝脏周围器官组织的损伤,并可彻底清除脓液,患者术后可更快恢复[12]。表2中,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WBC、CRP、PCT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WBC、CRP、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两种方法治疗后患者的血清WBC、CRP、PCT水平均有降低,但使用腹腔镜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的患者下降幅度更大,炎症状态更轻微[13]。从表3数据可知,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采用腹腔镜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肝脓肿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抑制机体产生炎症介质,降低机体炎症因子含量,促使患者身体快速康复,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4-15]。
综上所述,腹腔镜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肝脓肿的手术时间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患者术后恢复快,生活质量更高,是临床治疗肝脓肿的理想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黄洋,张伟辉.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治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8,34(3):641-644.
[2]王世宇,金景平,张亘.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脓肿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0):57-58.
[3]王峰.不同方法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6):1106-1107.
[4]郭利光.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脓肿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0):109-110.
[5]贝云枫.腹腔镜下行肝脓肿置管引流和切开引流的疗效及可行性分析[J].肝脏,2015,20(6):499,502.
[6]佘小双.腹腔镜手术切除肝脓肿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吉林医学,2015,36(8):1589.
[7]刘宇.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脓肿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5):107-108.
[8]额都,斯琴高娃.腹腔镜肝脓肿引流术治疗体会[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9(6):684-685.
[9]刘建国.腹腔镜手术治疗30例肝脓肿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37-38.
[10]額都,鲍路明.腹腔镜下切开引流治疗肝脓肿的临床报告[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2):28,30.
[11]雷圣贤,黄切玉.腹腔镜下定位穿刺引流治疗肝脓肿疗效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1):86-87.
[12]许舒波,贾俊奇,肖克来提,等.腹腔镜肝脓肿引流术13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2,17(6):422-423.
[13]邓友松,王静波,胡继,等.腹腔镜下定位穿刺引流治疗肝脓肿体会[J].肝胆外科杂志,2012,20(1):79-80.
[14]贾继峰,陈鹏.三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35-36.
[15]贾宝兴,张平.细菌性肝脓肿不同治疗方案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2):23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