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对不孕症实施人工授精患者自我效能 及妊娠结局影响

2019-07-05徐丽王丹萍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14期
关键词:不孕症临床护理路径心理状态

徐丽 王丹萍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不孕症实施人工授精患者的护理对其自我效能及妊娠结局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人工授精的不孕症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则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并对比两组妊娠结局、治疗依从性、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妊娠成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获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流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不孕症实施人工授精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我效能及妊娠结局,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不孕症; 人工授精; 临床护理路径; 心理状态

doi:10.14033/j.cnki.cfmr.2019.14.0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14-0-03

不孕症是临床常见的生殖缺陷疾病,其发病原因有功能性障碍,也有器质性病变,由于患者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孕症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极易使不孕症妇女产生烦躁、担忧、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对患者的治疗造成极大的影响,难以受孕[1-2]。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授精技术作为一种辅助生育技术在不孕症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人工授精主要是指将男性精液进行相关处理后经过非性交的方式注入不孕症妇女宫腔内的一种辅助生殖手段[3]。据相关研究显示,不孕症患者在接受人工授精手术治疗前与治疗后会产生较大的心理波动,而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治疗效果则会造成直接影响[4]。因此对不孕症人工授精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缓解患者心理状态,对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对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不孕症实施人工授精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其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人工授精的不孕症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符合不孕症诊断标准;(2)无沟通障碍。排除标准:(1)伴精神性疾病者;

(2)伴恶性肿瘤者;(3)伴生殖道畸形者;(4)不符合人工授精手术条件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研究组患者年龄24~38岁,平均(30.18±3.31)岁,不孕时间1~10年,平均(4.89±1.68)年。对照组患者年龄25~40岁,

平均(31.48±3.91)岁,不孕时间2~10年,平均(5.14±1.5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1)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小组成员由主治医生、责任护士及护士长组成,对患者的用药情况、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进行了解,并制定相关的护理方案,根据患者的综合情况对病情进行纠正,制定患者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护理路径包括心理干预、人工授精前干预、人工授精时干预、人工授精后干预。(2)心理干预。由于不孕症患者长期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医护人员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支持、同情和理解患者,对患者的倾诉耐心倾听,并鼓励患者将内心的疑虑说出,并为其解答,以緩解其负性情绪,积极接受治疗。(3)人工授精前干预。护理人员将人工授精的原理、授精标准、排卵数量、准备措施等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提高患者对人工授精手术的认知度及治疗依从性,同时告知患者自行绘制月经周期和体温曲线,按时进行B超、血常规、白带检查,并检测尿黄体生成激素,并叮嘱患者日常生活中控制体重、按时饮食、注意休息、保持低糖、低脂饮食,并进行适量的运动,保持愉悦的心情。(4)人工授精时干预。根据临床路径内容对手术过程进行详细讲解,指导患者全身心的放松,并在术中对患者面色、精神状态、宫颈黏液、阴道分泌物的量及性状进行密切观察,并在术中注意保暖,如果患者出现不适感或者疼痛,经及时给予适当的安慰,进而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5)人工授精后干预。在患者出院后以电话随访的方式对患者的治疗周期和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叮嘱患者按时用药及到院检查,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纠正与指导。并叮嘱患者日常生活中控制体重、按时饮食、注意休息、保持低糖、低脂饮食,并进行适量的运动,保持愉悦的心情。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在干预前后应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进行评价:该量表共有1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总分范围10~40分,得分越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越高;(2)对比两组患者成功妊娠率及妊娠结局;(3)统计治疗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及不依从,完全依从,即完全按照医生的诊疗计划主动接受治疗,遵守每次诊治时间;部分依从,即基本按照医生要求接受治疗,偶尔忘记;不依从,即未能严格按照诊疗计划接受定期治疗或治疗中断。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4)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调查表对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分共10个评分项目评分,每项分掌握(4分),部分掌握(2分),不掌握(0分),根据患者掌握程度进行计分,分值越高表健康知识掌握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所得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自我效能评分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妊娠成功率及妊娠结局对比

两组患者妊娠成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获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流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治疗依从性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不孕症患者由于长期不孕致使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情绪,这些负性情绪可影响大脑内神经递质的产生,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来引发内分泌紊乱,进而影响性腺激素与促性腺激素的正常分泌,最终对卵巢排卵造成抑制,而影响患者的治疗[5-8]。较多研究显示,在不孕症患者人工授精治疗过程中实施相应的护理对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妊娠结局[9-10]。

为了改善不孕症人工授精患者的自我效能及妊娠结局,本研究中对其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分别在人工授精前、人工授精时及人工授精后给予相应干预,使护理工作标准化和程序化,护理人员遵循路径内容对患者进行护理,避免了护理内容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进而提高了护理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同时患者也能掌握自己不了解的健康知识;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充分了解患者情况,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且整个护理过程具体化与公开化,使患者对整个治疗过程充分了解,赢得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赞许与信赖,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在患者出院后给予详细指导,并叮嘱注意事项,达到延续护理的效果[11-12]。自我效能也可被称为自我能力感,自我效能高的患者能够对自身负性情绪进行调整,能够坚持自己的行为,解决问题本身,积极面对治疗,进而能够使妊娠结局得到改善。在本研究结果中显示,研究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说明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不孕症人工授精患者的自我效能也具有积极作用。不孕患者具有较强的生理愿望,不良情绪往往会影响治疗效果,本研究中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干预,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对两组妊娠结局分析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说明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改善不孕症人工授精患者的妊娠结局,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改善负性情绪,进而使患者身体状态也得到改善,妊娠结局随之改善。良好的治疗依从也是改善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说明临床护理路径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不孕症实施人工授精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我效能及妊娠结局,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胡利霞,涂雪松.不孕症患者实施人工授精手术前后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7):964-965.

[2]蔡春娇.为采用辅助生殖技术进行治疗的不孕症患者施行预防并发症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3):47-48.

[3]王月樓,饶爱云,江娟,等.共情护理模式对腹腔镜治疗不孕症患者术后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1):2782-2783.

[4]张静梅.不孕症患者实施人工授精手术前后心理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7):183-184.

[5]柯秋金.夫精人工授精病人妊娠后特殊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18,8:977-978.

[6]魏慧娟,林小鸣,杨春梅,等.人性化照护在夫精人工授精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7,39(2):151-152.

[7]赵素英,甄秀丽,许碧莎.宫腔内人工授精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23(3):34-35.

[8]张洁,董悦芝,彭兆锋.夫精人工授精女性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12):2113-2116.

[9]杨攀攀,魏丽娜.心理咨询在行夫精人工授精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3,22(12):75-78.

[10]徐雁,梁丽笙.不同促排卵方案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宫腔内人工授精的临床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0):4217-4219.

[11]雷燕.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授精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4):32-33.

[12]张蕾,杨霓芝,刘旭生,等.国内外临床路径应用特点分析[J].中医药信息,2010,27(1):1-4.

(收稿日期:2019-01-02)

猜你喜欢

不孕症临床护理路径心理状态
不孕症治疗的八大误区介绍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自拟散瘀通管汤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40例临床观察
宫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术后妊娠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