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结合快速康复路径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的应用研究
2019-07-05陈秀霞李淑萍
陈秀霞 李淑萍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快速康复路径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疗效。方法:选2017年4月-2018年4月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8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则给予中西结合快速康复路径。比较膝关节的关节疼痛评分、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及膝关节肿胀程度评定。结果:观察组膝关节的关节疼痛评分、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肿胀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结合快速康复路径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术后关节疼痛和肿胀,改善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西结合快速康复路径;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应用疗效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2.0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2-00-03
膝关节置换是治疗膝关节病变的终极有效方法。快速康复外科是指采用一系列经循证医学证实有效的围手术期多学科合作技术处理优化措施,最大程度减少外科应激、加快术后康复、改善预后的理念,从而提供更优质医疗效果。西医对肿胀没有确切的治疗方法,中医学者运用活血化瘀、行气利水等药物治疗术后肿胀,取得了满意效果[1-2]。本研究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中西结合快速康复路径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通过结合运用口服中药骨康方颗粒及中医四子散热熨涌泉穴护理技术消肿及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等措施,探索一个简便、廉验的康复模式,最终达到能切实减轻患者痛苦,加快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分析了中西结合快速康复路径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17年4月-2018年4月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82例。纳入标准:(1)膝关节骨关节炎;(2)年龄58~82岁,无合并严重心肺疾病。排除标准:(1)文化层次低或认知能力低下者;(2)不配合本研究者;(3)单侧肢体偏瘫者;(4)对中药过敏者。按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进行临床对照观察。观察组男4例,女37例,年龄59~82岁,平均(64.71±2.51)岁;对照组男4例,女37例,年龄58~81岁,平均(64.74±2.5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知情同意,能配合完成护理及康复训练内容。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路径。(1)术前宣教:主动充分进行康复知识教育,消除焦虑、紧张;详细介绍围手术期治疗的相关知识,指导患者主动康复训练及助行器的使用等。(2)术后镇痛:①手术关闭切口前应用鸡尾酒在关节腔内软组织周围注射。
②术后予口服塞来昔布200 mg,2次/d,以及曲马多50 mg,每晚睡前1次至出院。(3)术后肿胀:伸膝位抬高患肢35°,按照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冰敷膝部72 h。(4)术后康复锻炼:手术当天,术后6 h评估麻醉消退情况,患者完全清醒配合,自行进行股四头肌及踝关节主动伸屈运动;术后第1天,术后24 h拔除伤口引流管,床上自行股四头肌舒缩及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辅助助行器主动下地負重行走;术后第2天,床边自行膝关节主动屈伸锻炼及辅助助行器主动下地负重行走,2次/d,每次行走100 m;术后第3天,辅助助行器主动下地负重行走,3次/d,
每次行走200 m;术后第5天,辅助助行器主动下地负重行走,3次/d,每次行走300 m。(5)出院评估。评估膝关节活动情况,指导功能锻炼,复诊等注意事项,术后2周拆线。出院后15、30、60、90 d回访。
观察组则给予中西结合快速康复路径。(1)术前宣教:主动充分进行康复知识教育,消除焦虑、紧张;详细介绍围手术期治疗的相关知识,指导患者主动康复训练及助行器的使用等。(2)术后镇痛:①手术关闭切口前应用鸡尾酒在关节腔内软组织周围注射。②术后予口服塞来昔布200 mg,2次/d,以及曲马多50 mg,每晚睡前1次至出院。(3)术后肿胀:①伸膝位抬高患肢35°,术后即予冰敷膝部,方法同对照组。②肢体感觉恢复后予四子散热熨术肢涌泉穴,温度60 ℃~70 ℃,20 min/次,
2次/d。③口服中药,骨康方颗粒,2次/d,饭后服,1剂/次。(4)术后康复锻炼:手术当天,术后即刻给予持续冰袋冰敷手术膝部。术后6 h评估麻醉消退情况,患者完全清醒配合,康复治疗师床边指导进行股四头肌及踝关节主动伸屈运动;术后第1天,给予持续冰袋冰敷手术膝部。术后24 h拔除伤口引流管,康复治疗师床边指导床上行股四头肌舒缩及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辅助助行器主动下地负重行走;术后第2天,由康复治疗师床边指导膝关节主动屈伸锻炼及辅助助行器主动下地负重行走,2次/d,每次行走100 m。活动后给予持续冰袋冰敷手术膝部;术后第3天,由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辅助助行器主动下地负重行走,3次/d,每次行走200 m。活动后给予持续冰袋冰敷手术膝部;术后第5天,由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辅助助行器主动下地负重行走,3次/d,每次行走300 m。活动后给予持续冰袋冰敷手术膝部。(5)出院评估:评估膝关节活动情况,指导功能锻炼,复诊等注意事项,术后2周拆线。出院后15、30、60、
90 d回访。
1.3 观察指标
所有受试者治疗时间均以术5 d为观察终结点,采取0、1、2、3、5 d为观察点。进行膝关节的关节疼痛评定(0~10分,越低越好)、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定(采用Harris评分,0~100分,越高越好)、膝关节肿胀程度评定(肿胀值≤0.5 cm计为正常,肿胀值>0.5 cm且≤2 cm计为轻度;肿胀值>2 cm且≤4 cm计为中度;>4 cm计为重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膝关节的关节疼痛评分、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肿胀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表3。
3 讨论
膝关节炎是膝关节表面软骨磨损致使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导致患者饱受着疼痛的折磨,甚至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也给家人及社会带来负担。选择膝关节置换是治疗膝关节病变的终极有效方法,随着人工膝关节置换技术的精准化,缩短了住院时间,但如果患者行膝关节置换术后缺少可行的康复方法,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康复很容易停滞,甚至倒退。因此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人工膝关节术后的快速康复路径成为目前骨科研究的热点问题[3-4]。快速康复外科是指经循证医学证实有效的围手术期多学科合作技术优化措施,最大程度减少外科应激、加快术后康复、改善预后的理念,提供更优质医疗效果。在国外,快速康复的重要目的在于缩短住院时间。欧洲国家数据表明,传统TKA住院时间平均为6~11 d,应用快速康复程序后住院时间降至5 d。但是目前我国有部分的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为:术后疼痛和膝关节肿胀影响膝关节活动。有研究认为术后有效的疼痛管理是促使患者早期康复的必要步骤。有研究表明“鸡尾酒”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术后如肿胀明显,且持续时间长,不仅加剧局部疼痛,也影响切口愈合及康复锻炼,严重的甚至诱发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西医对肿胀没有确切的治疗方法,术后缺少统一的行之有效的指导患者康复训练的方法。近些年一些中医学者对膝关节术后患者结合运用活血化瘀、行气利水等药物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
效果[5-6]。
中医理论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老年患者多属虚实夹杂证型。同时手术创伤可致筋脉受损而致局部瘀阻[7-8]。笔者所在医院制作的骨康方颗粒为刘庆思教授的经验方,具有活血通絡消肿止痛;同时补肾壮骨,健脾益气之效。临床应用于治疗虚实夹杂的骨质疏松症方面的疗效显著,同时能够较好地缓解肿胀症状。腧穴是人体脏腑组织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涌泉穴可引气血下行,肢体的升降要穴。四子散是由本院自制而成的中药外用制剂,具行气消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使用四子散热熨涌泉穴,有效地改善局部血管微循环和有节律的运动性,在改善肢体肿胀效果明显[9-12]。
本研究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中西结合快速康复路径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通过结合运用口服中药骨康方颗粒及中医四子散热熨涌泉穴护理技术消肿及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等措施,探索一个简便、廉验的康复模式,最终达到能切实减轻患者痛苦,加快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显示,观察组膝关节的关节疼痛评分、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肿胀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中西结合快速康复路径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术后关节疼痛和肿胀,改善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顾奕,王琳,王晓峰,等.快速通道康复临床路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2015,22(3):413-415.
[2]华莹奇,张治宇,蔡郑东.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华外科杂志,2009,47(19):1505-1508.
[3]刘福存,童培建,储小兵,等.快速康复全膝关节置换的临床结果[J].中华骨科杂志,2016,36(18):1185-1190.
[4]陈巧玲,黄双英,封蕾,等.穴位按压联合温灸干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肿胀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10):990-992.
[5]古永恒,马笃军,周熙临,等.消瘀散中药封包联合冰敷防治膝镜术后关节肿胀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4,28(3):961-962.
[6]杜竑颋,王建伟,殷钰涵.中药内外兼治桡骨远端骨折后肿胀及疼痛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6):1136-1138.
[7]张庆海,刘庆思.刘庆思教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经验[J].湖南中医杂志,2011,27(3):55-56.
[8]刘海全,陈超.刘庆思教授治疗骨质疏松症经验介绍[J].新中医,2011,39(5):14.
[9]吴湘萍,陈晓东.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2):2123-2125.
[10]梁剑敏,黄晓.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及康复训练指导[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3):1217-1219.
[11]宋雯,余华晨.术中舒适护理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6):151-153,156.
[12]徐秀琴,余华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疼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8):152-15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