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对比探讨
2019-07-05赵小平
赵小平
【摘要】 目的:探究两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行乙型肝炎病毒检查的患者100例患者进行试验分析,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对照组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体(抗-HBe)、核心抗体(抗-HBc)的阳性检查率以及诊断准确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体(抗-HBe)、核心抗体(抗-HBc)的阳性检查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应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不同免疫检验方法;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血清学标志物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3.02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3-00-02
乙型病毒肝炎在临床中又称为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主要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机体后,而导致的一种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能够存在于肝细胞中,并广泛分布于肝脏各个部位,能够对患者的肝脏造成一定损伤,从而引起肝細胞炎症、坏死、纤维化,病情严重的情况下,能够导致癌症的发生,从而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为威胁。通常情况下,乙型病毒肝炎可根据其发病程度分为两种,即急性乙型病毒肝炎和慢性乙型病毒肝炎,大部分急性乙型肝炎不需要治疗可自愈,而慢性乙型肝炎者会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并根据其不同的临床表现将其分为三种,即慢性乙肝携带者、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等,目前我国乙肝病毒携带率为7.18%,发病率相对就高,其中有超过三成的患者能够对患者的肝部造成损害,随着我国免疫计划的不断实施,乙肝疫苗在临床中不断推广和应用,我国乙肝病毒的感染力呈下降趋势,且五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的携带率不超过1%[1]。本文主要探究两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对比,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乙型病毒肝炎100例进行试验分析,将患者的住院日期作为分组依据,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对照组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试验组患者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18~62岁,平均(42.63±3.64)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17~63岁,平均(43.68±3.69)岁。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用相同的仪器检测,且患者均采取早晨空腹静脉血,取血量为3 ml,并对患者的血液进行分离,3 000 r/min离心10 min,并将血清放置于零下20 ℃的冰箱中保存,并采用相同的仪器分析,患者的血清标志物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体(抗-HBe)、核心抗体(抗-HBc),具体试剂操作应严格按照电化学发光法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并做好血清控制工作。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体(抗-HBe)、核心抗体(抗-HBc)的阳性检查率及诊断准确率。电光学发光法阳性判断标准:HBsAg浓度超过0.05 IU/ml,则可判断其为阳性;若HBeAg浓度超过10 IU/ml,则判断其为阳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抗-HBe、抗-HBc小于临界值,则可判断其呈阳性。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试验数据均行SPSS 17.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标志物阳性检出率对比
两组患者HBsAg、HBeAg、抗-HBs、抗-HBe、抗-HB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诊断率对比
试验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乙型肝炎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肝病,肝脏为患者主要病变部位,具有较为明显的传染性[2]。近年来,乙型肝炎成年患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而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乙型肝炎由于其疾病特点,应尽早诊断、尽早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重要意义,能够降低患者发生肝硬化、肝癌症等恶性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对延长患者的生命有着重要意义[3]。传统的乙型肝炎诊断方法在临床诊断中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酶联免疫吸附法及电化学发光法等在诊断乙型肝炎中发挥了明显的优势,并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4-6]。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两种检验方法相比,化学光免疫分析法具有明显的优势,该种检测方式的适用范围更广,操作更加简单,并具有能够反复检查的特点,同时,该种检验方法反应时间较短,并在检测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检测结果被患者认可,乙型肝炎在早期感染过程中,就能够从血液中检测到HBsAg,并且该种症状能够维持较长的时间,该种检验方法应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使更多的患者受益[7]。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对乙型肝炎诊断过程中主要利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进行检测,而待检测物能够与酶连接并产生特异性反应,最终能够达到检测目的,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两点:第一点,酶能够与患者体内的抗原或者抗体相连接,并形成酶标抗原或抗体,其具有抗体免疫活性,还具有酶的活性;第二点,患者体内的抗原或者抗体能够与某种固相载体表面相结合,并使其活性仍然不能受到破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是一种新型检验手段,其主要将电化学发光和免疫检测相结合,能够将患者体内的抗体通过电化学发光剂进行标记,并能够应用分离技术使患者的抗原和抗体进行分离,在临床的应用过程中具有的较高的敏感度,从而使患者的乙型肝炎的诊断率相对较高[8-9]。在对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过程中,患者的各项指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若患者的HBsAg经过检查呈阳性,那么患者此时处于感染阶段,当患者在受到HBsAgg感染时,患者体内会产生抗-HBs抗体,抗-HBs具有保护性,若检测呈阳性,说明患者已经产生免疫力,当患者已经发生乙型肝炎感染,则患者的肝细胞会分泌HBeAg,若患者检测后,该项指标呈阳性,说明患者處于活跃复制期,该期间患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在HBeAg的刺激下,患者的体内能够产生抗-HBe,若患者的抗-HBe在检测过程中呈阳性,则说明患者的乙型肝炎传染性相对减弱,说明患者的疾病在一定程度得到缓解[10-12]。从本探究可以看出,两组患者的HBsAg、HBeAg、抗-HBs、抗-HBe、抗-HBc等各项指标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试验组患者的乙型肝炎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诊断率,能够使乙型肝炎在临床中尽早诊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菊.2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比较[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36(17):156-157.
[2]叶晓云,黄明珠,黄丽霞,等.两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22):4348-4349.
[3]付林平.2种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2017,36(32):21-23.
[4]唐玉凤.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5.
[5]李粤平.HBeAg和HBVDNA动态定量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预测价值[D].广州:广州医学院,2016.
[6]王丽萍.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对照探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25(7):994-995.
[7]黄洁,吴建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与HBV-DNA的关系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25(9):1126-1128.
[8]李萍,何柯新,王会敏,等.7139例精神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检出模式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3,18(12):1919-1920.
[9]邱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用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的比较[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7):226-227.
[10]杨凡,万海英,单咏梅,等.应用Kappa检验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评估[J/OL].中华试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3,4(1):52-55.
[11]王亚东,王玮,申川,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不同免疫状态下自然杀伤细胞G2D表达及其活化意义[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7,35(1):5-10.
[12]陈慧,马瑞英,吴敏娟,等.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不同的患者肝功能相关指标及免疫功能变化分析[J].国际免疫学杂志,2017,40(4):369-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