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中型灌区水价探析

2019-07-05许建武

山西水利 2019年4期
关键词:水费水价水管

许建武

(山西省西山提黄灌溉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2)

山西是严重缺水的省份,日益短缺的水资源成为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修复的瓶颈之一。而灌区作为用水大户和粮食主产地,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助推作用的同时,也在消耗着稀缺的水资源,甚至多数地区出现严重的浪费现象。因此,通过对全省158处中型灌区水价进行调研和数据分析,分析全省中型灌区成本水价和执行水价,从中发现中型灌区在水价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型灌区水价改革的意见或建议,对扭转灌区用水浪费现象,提高灌区用水效率,保持各中型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1 山西省中型灌区水价现状

山西省中型灌区灌溉方式主要有两种:自流灌溉和提水灌溉。

农业灌溉水价,由成本水价和计量水价两部分组成。成本水价,指用来维持水管单位正常运转的最基本费用,其收费标准,是按补偿供水直接工资、修理费、管理费和折旧费累计平均的结果。计量水价,是按补偿水资源费、材料费等其他成本、费用以及计入规定利润和税金的原则核定的水价。

执行水价,是指实际征收的单位水费。农业灌溉水价、执行水价统一按斗口出水计量。

1.1 灌区农业灌溉水价、执行水价分析

根据统计数据,分别计算出全省及各市的平均灌溉水价和执行水价。由于阳泉市郊区的温河灌区只有0.13万hm2,平均农业灌溉水价却高达1.42元/m3,平均执行水价1.0元/m3,远远高于其它市平均水价,在数理统计中按照奇异值处理,不作统计。因此只分析研究全省10个市的中型灌区水价情况。具体数值见表1。

表1 灌区执行水价占灌溉水价的百分比单位:元/m3

从表1统计结果显示,全省平均灌溉水价为0.42元/m3,平均执行水价为0.19元/m3,执行水价占灌溉水价的45.2%。总体来看,运城市、忻州市、临汾市、大同市、晋城市、朔州市等6市,灌溉水价低于全省平均灌溉水价。太原市、长治市、晋中市、吕梁市等4市,灌溉水价高于全省平均灌溉水价。灌溉水价最高的为吕梁市,即0.68元/m3,最低的为大同市和忻州市,均为0.25元/m3。在执行水价方面,各市平均执行水价基本和全省平均执行水价持平,维持在0.2元/m3左右。平均执行水价最低为忻州市,即0.12元/m3,最高为吕梁市,即0.24元/m3。执行水价占灌溉水价的百分比多少,可以直观反映出,各市中型灌区水费征收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执行水价占灌溉水价的比例超过60%的市有:大同市、临汾市、晋城市、朔州市等4市;执行水价占灌溉水价的比例超过45%(也就是全省平均占比)的市有:忻州市、运城市;剩余的太原市、长治市、晋中市、吕梁市等4市,执行水价占灌溉水价的比例基本维持在35%左右。由此可得出:在水费征收方面,水费征收情况略好的大同市也仅为68%,仍然有32%的应收水费无法收缴。太原市水费征收仅32.8%,刚超应收水费的1/3,其余的2/3水费无法征收。

1.2 研究对象及其灌溉制度的确定

全省范围内,种植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高粱、谷类、薯类、莜麦、荞麦等,经济作物有核桃、苹果、梨、红枣、棉花、蔬菜、油料等。由于山西各市水文气象略有差别,每个地区农业结构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地区对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种植也存在很大选择空间。但在调研中发现,我省中型灌区内,主要种植作物以春玉米、冬小麦为主,占比大约在50%左右。因此,基于调研取得翔实资料的基础上,选择种植比例最高的作物春玉米和冬小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析,更具代表性和科学性。大同市、忻州市、朔州市、吕梁市、晋城市、长治市、太原市以春玉米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运城市、临汾市、晋中市以冬小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农作物的灌溉定额与气象水文年份有很大关系,同一作物,在不同水文年份,需要的灌溉水量大不相同,本文研究仅以平水年P=50%冬小麦、春玉米灌溉水量作为水价计征依据。冬小麦灌溉制度参照孙小平[1]在《山西省主要农作物优化灌溉制度的制定及其应用》一文确定:全生育期灌水次数4次,灌水定额750m3/km2,灌溉定额3000m3/km2。玉米灌溉制度参照赵印英[2]在《丘陵山区农民对灌溉水价承受能力分析》一文确定:全生育期灌水次数3~4次,灌水定额600m3/hm2,灌溉定额1800~2400m3/hm2。具体见表2。

表2 冬小麦、春玉米的灌溉制度 单位:m3/hm2

1.3 水费缺口分析

根据表2的灌溉制度,粗略估算各市中型灌区每年水费征收缺口数额。估算成果见表3。

表3 各市中型灌区水费征收缺口估算表

上表是按照整个灌区以单一的作物进行估算的水费缺口金额。如果充分考虑各灌区不同作物种植比例和各自的需水情况,如莜麦、荞麦等小杂粮属于耐旱作物,其需水量就小,而蔬菜、花卉和果树等作物需水量就大,但在调研的灌区内,二者占比基本持平,综合统筹考虑灌区需水量,选择的冬小麦和春玉米是可以代替的。因此,由表3可知:全省中型灌区水费征收缺口估算在1.33~1.55亿元左右。由此可见,绝大多数灌区靠水费征收来维持灌区管理维护运行,是远远不够的。

2 山西中型灌区水价存在问题

2.1 灌区计量设施不完善

在调研中发现,辖区内部分地方水费征收通常按照每亩灌水一次或者按照灌水小时数来计量。水费征收依据来自当地多年经验。由于缺乏精准的计量设施,导致这种粗放的水费征收模式,在灌水水量分配和水费征收时,一是计量误差有所出入,二是存在“人情水”和“送分水”等现象。从而导致用水量统计数据失真,实收水费和应收水费存在差距。

2.2 水费征收来源逐年萎缩

在调研中发现,我省冬小麦亩产一般在580~600kg左右,春玉米在650~750kg左右。每亩再去除种子费、化肥费、农药费和机械作业费等刚性灌溉开支后,再遇到类似近几年市场收购价格持续低迷,种植粮食作物的实际纯利润不能满足农户开支需求。加之在市场经济和互联网的助推下,多数农民在外打工,导致灌区有效灌溉面积保有量呈逐年下降趋势,用水量下降,水费征收来源逐步萎缩。

2.3 水价政策制定欠缺

灌区水价政策与市场经济存在脱节,水是商品的价值理念并未在广大用水户中产生共识。水管单位把水当作商品,但在水交易的过程中,往往背离其价值。供水主体和用水主体对水是商品的认识存在很大偏差,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不对称,执行水价远远达不到灌溉水价。水价偏低,形成了水资源的畸形经营,导致水管单位亏本运营,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得不到保障,年久失修,输水效率大大下降,最终导致灌溉成本越来越高,形成了无限死循环。

2.4 水费征收存在困难

部分用水户对水费征收认识不到位,甚至错误地认为水费收缴人员乱摊派乱收费,抵触情绪较为普遍。加之当地政府为了顾全大局,有些时候会利用行政手段对水管单位征收水费进行干预。而绝大多数水管单位出于各方面考虑,只能配合政府让用水户暂时缓交水费。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水费难以收取的问题。

2.5 用水户水价承受能力有限

据统计,灌区辖区内的用水户,农民占绝对主导地位。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农民收入普遍较低,客观上导致农民水价承受能力有限。若提高水价,让农民来买单,不切实际。

3 山西中型灌区水价合理化对策探讨

3.1 配备完善灌区计量设施

计量设施的配备,不仅可以节约水量,而且还能提高灌区内水资源调度水平,在防汛抗旱、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改善工作环境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灌区不同的取水和输水方式,计量设备的选型既要考虑精确度,还要结合灌区供水特征,考虑便于拆装和养护。坚决摒弃传统的水费征收经验,充分利用计量设备,精准测量水量,按量计收水费,切实做到用水户和供水户心知肚明。

3.2 加快水价改革步伐

水价改革,既有供水主体即水管单位的改革,还有用水主体即农户的改革。在体制机制方面,破除现行水管单位行政事业收费的体制机制,改革成经营性水管单位,进而能够充分调动水管单位主观能动性。要对臃杂的机构和人员进行大力精简,进一步减少或压缩水管单位的开支,让水管单位轻装上阵,由长期的“输血”单位变成“造血”单位。对用水户进行改革,吸引广大用水户参与到灌区末级渠系管理中来,参照先进地区经验,成立用水户协会,并做好顶层设计和引导,让用水户协会真正发挥作用。建立健全合理的水价形成制度,在暂且不打破用水主体长期形成的水权思想的前提下,体现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逐步让用水户接受水是有价商品的概念。准确预估或者测算,用水户对水价的承受能力,在现行水价基础上,浮动一定比率,分析用水户能否承受。要按照不同水源(地表水、地下水)分类征收等次不同的水价,提倡优先使用地表水,控制利用地下水。比照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制度,在灌区实行农业用水阶梯水价,在进一步约束用水户浪费水现象的同时,倒逼灌区在高效节水方面进行升级改造。

3.3 加大农业补偿力度

农业水价问题不单单是水管部门的事情,还牵涉与农业紧密相连的其他部门,是个综合课题。长期以来,灌区作为粮食生产功能区,农民作为种粮主体,一直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导致现在大片的耕地荒废,农民放弃土地背井离乡出外务工,农艺技术面临失传等等问题。粮食收购价格太低,种粮补贴乏力,“三农”政策红利在广大农户中得不到有效落实,加之自然灾害频发,保险理赔在广大农村还没有普及和有效实施,导致从事农业的市场主体农民存在入不敷出,甚至亏本的现象。因此,加大农业种植补贴力度,提高政府粮食收购价,全面引进保险理赔,合理引导农业结构调整,科学划分粮食生产功能区,提倡农民科学发展农业种植,这样对灌区农业水价改革,具有强力的助推作用。

猜你喜欢

水费水价水管
安奇奇与小cool龙(第五回)
西营河灌区2020年地表水水费测算探讨
基于实证数学规划模型的农业水价政策效应模拟
首席水管工
小赛和水管
没付水费
马虎的水管工
宿迁市宿豫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路径分析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水价分担模式探讨
中国各城市水价都在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