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腺癌GGNs的多排螺旋CT诊断在判定微浸润中的价值研究

2019-07-05周文辉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腺癌螺旋玻璃

周文辉 熊 志

肺腺癌GGNs即肺腺癌磨玻璃结节,该结节在大多数吸烟者体内容易被检出,据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报道[1-2],结节的出现提示患者将在较短的时间(通常12月以内)发展为肺癌,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即结节病灶部位的磨玻璃样形似车窗玻璃上的小片水汽呈现出朦胧感,其实质是病灶点的密度高低不匀[2];而微浸润肺腺癌属于肺癌早期的一种类型,癌组织对于周围的浸润比较少,因此在此阶段行及时合理的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3]。因此本研究将对肺腺癌GGNs的多排螺旋CT(MDCT)诊断在判定微浸润中的价值进行系统评估,为患者早期防治方案的个性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肺腺癌患者,病例收集时间自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肺腺癌GGNs判定标准为:①剖胸探查术:在患者全身情况许可情况下行剖胸探查术,并根据病变情况及病理组织检查结果作出诊断;②支气管镜检查:通过支气管镜直接窥察支气管内膜及管腔的病理变化,发现疑似癌变组织取出组织作病理切片检查;③细胞学检查:患者在痰标本中找到脱落的癌细胞,并通过病理活检可判定癌细胞的组织学类型;上述三者符合任意一种,同时结合其他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查体结果即可作出诊断。排除如下类型的患者:胸膜间皮瘤、结核性病变及肺炎患者。

1.2 研究方法

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前提下对所有入选的患者行多排螺旋CT检查,为控制测量偏倚,所有入选的患者采用同样型号的多排螺旋CT仪(型号:西门子Z-SharpCAREDose4D多排螺旋CT仪)进行影像学结果采集,由该医院3名放射科医师(均为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进行结果的判读,肺磨玻璃样变的定义为肺内局灶性结节样密度增高影。另外由于后续研究分析需要,对所有入选患者采用不记名方式从该院病案统计科获得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实验室结果、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等)。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描述性统计指标(率、构成比、相对比、均数、标准差、中位数、四分位间距等)对患者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描述,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各检测结果的阳性率进行比较,采用ROC受试者特征曲线初步评估肺腺癌GGNs的多排螺旋CT诊断在判定微浸润中的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无特殊说明情况下显著性水平α=0.05,所有P值表示双侧概率。

2 结果

2.1 患者的基本资料

本研究按照1.1所述的入选标准共获得符合要求的观察对象138例,其中10例由于自身病情或家属干预等因素未能全程参与本研究,故有效观察对象128例(有效率92.75%)。患者平均年龄(49.56±16.35)岁,其中男性74例(57.81%),吸烟年限>20年的患者55例(42.97%),居住地为肺癌高发区的患者49例(38.28%),首发症状为咳嗽/咯痰的患者62例(48.44%),有肺癌家族史的患者23例(17.97%),长期暴露于厨房油烟污染的患者22例(17.19%),有高脂饮食习惯的患者26例(20.31%),自我感觉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较大者55例(42.97%),患有呼吸系统慢性炎症的患者36例(28.13%)。

2.2 患者多排螺旋CT结果对肺腺癌GGNs诊断价值评估

此处以1.1纳入病例时的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并采用多排螺旋CT结果诊断结果与其进行对比,借助筛检试验的原理评估其诊断价值。经比较显示,与金标准相比,多排螺旋CT诊断结果的灵敏度为0.955,特异度为0.389,假阳性率为0.611,假阴性率为0.045。配对χ2检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对结果分型的诊断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2.218,P>0.05),说明多排螺旋CT对肺腺癌GGNs的诊断结果接近金标准,具体结果参见表1。

表1 原始诊断结果与骨髓细胞形态学特征诊断MDS-RA结果比较/例

采用ROC受试者特征曲线初步评估多排螺旋CT结果对肺腺癌GGNs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显示,多排螺旋CT结果对肺腺癌GGNs检测结果ROC曲线下面积为0.783(95%CI:0.636~0.905),大于优质诊断价值的临界值0.6,因此总体诊断价值较为优质。具体结果见图1。

图1 患者多排螺旋CT结果对肺腺癌GGNs诊断价值的ROC曲线

2.3 患者多排螺旋CT结果对肺腺癌GGNs诊断结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可能影响患者多排螺旋CT结果对肺腺癌GGNs诊断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者多排螺旋CT结果对肺腺癌GGNs诊断结果的相关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是否患有呼吸系统慢性炎症、是否新发、吸烟年限(P均<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多排螺旋CT结果对肺腺癌GGNs诊断结果的相关因素分析/例

注:出现1≤T<5采用χ2检验校正公式,出现T<1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

3 讨论

肺磨玻璃结节的研究进展与相应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其中多层螺旋CT的成熟和发展使磨玻璃结节的早期发现及预防成为可能。磨玻璃密度影是肺内常见且非特异性的HRCT征象,是CT上表现出的密度轻度增加的一类非特异性影像学表现,但支气管血管纹理仍可显示。而 GGNs又分为纯磨玻璃密度结节及混合性伴实性成分的磨玻璃密度结节;经证实GGO的病理基础可分为肺泡腔的不完全填充或者炎性间质增厚、水肿以及纤维化等;GGNs可在良性病变中出现,比如局灶性间质纤维化、炎症或出血,大约三成的肺良性结节可见此表现;也可以表现为恶性肿瘤。据不完全统计[1,4-6]和实性结节相比肺磨玻璃结节确实有更高的概率发展为肺癌,其相应的分子机制主要是由于相应受损的肺组织的代谢活化有关信号通路被异常的启动或者关闭,使得细胞的程序性凋亡过程受到干扰,最终造成细胞周期紊乱,继而发展为癌症。本研究总体验证了多排螺旋CT结果对肺腺癌GGNs诊断中的高敏感性,但特异性程度并不是很高,换言之多排螺旋CT结果对肺腺癌GGNs诊断伴随着较高的假阳性,这也提示着多排螺旋CT结果阳性的患者是否可以确诊为肺腺癌GGNs还需结合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做出更严谨的定论。

此外,微浸润肺腺癌的由于多处于癌症的引发阶段,因此及时的干预及治疗对病情的逆转意义非常重要。有研究发现[7]微浸润肺腺癌患者在病变初期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胸膜增厚,可能与相应的炎症代偿反应有关,而这种胸膜增厚通常也可通过CT发现,而在临床上也可以作为肺腺癌GGNs的已备份参考依据。同时肺腺癌大多患者的预后状况虽然比较理想,但是据相关流行病学资料[8-12]显示仍然具有一定的复发率,而这种复发大多与病灶清除不彻底及基因突变根源性因素未得到充分的逆转有关,因此要降低肺腺癌GGNs需要对此类项目进行更加严密的监测。

在对可能影响患者多排螺旋CT结果对肺腺癌GGNs诊断结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的阶段发现,年龄、是否患有呼吸系统慢性炎症、是否新发、吸烟年限与多排螺旋CT结果的定性都存在一定关联。究其原因,首先年龄较大的患者除患病因素本身外肺部组织通常可以出现一定程度的生理性纤维化,从而对CT结果产生影响;患有呼吸系统慢性炎症则可能由于炎性渗出物或者急性炎症反应造成CT结果的影响;新发病例与陈旧病例相比,陈旧病灶大多可由于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或前期的治疗形成一定的纤维化或钙化灶,有助于推断病情;而吸烟年限较长的患者除病灶本身外还可出现一系列其他的肺部器质性病变,与不吸烟或吸烟年份较短患者的区分价值比较明显。

猜你喜欢

腺癌螺旋玻璃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玻璃中的自然之美
玻璃是怎样炼成的
旋风“螺旋丸”
益肺解毒方联合顺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影响
小鼠早期肺腺癌模型的建立
奇妙的螺旋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为什么沾水后的玻璃不宜分开?
GSNO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