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三人行:爱“唱”诗的爸爸是个宝
2019-07-04
一双儿女没有天赋异禀,却在爱读书的父亲的影响下,活泼开朗且阅读量甚广。10岁的儿子陈师瀚能将所读书目融于生活,作文语言生动传神;8岁的女儿陈师安则不但能在课堂上旁若无人地唱古诗词,还能像成年人一样点评书的优劣,令人欣喜不已。他们的父亲陈玉华却说:“我没想过让孩子怎么样,只想让他们热爱读书,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情。”大概就是因为这份随性和对读书的热爱,才能让孩子小小年纪就初露尖角吧!
结伴而读,
像爸爸一样“泡”在书里
/家有5000多册藏书,每天阅读3小时。你营造的阅读氛围有多好,孩子爱书就会有多深。/
今年三十多岁的陈玉华是枚资深文艺青年,结婚生子后,工作和家务丝毫没有浸染他一颗浪漫的心。儿女刚出生的那几年,他就在自己的大书架上辟出一隅作为儿童书籍的存放点。
只是,孩子们一开始并不喜欢阅读。以至于当爸爸撂下一本书给孩子,并说“这本书很好,拿去看”时,孩子没翻几页就搁下书玩游戏去了。陈玉华倒不着急,而是将豆瓣网评分9分以上的一百多本绘本都买回来,每天陪他们阅读。什么《苏斯博士经典绘本》《神奇的校车》《可爱的鼠小弟》等等,他都尽收囊中,再一一读给孩子听。
当然,仅仅陪读还不行,孩子是有样学样的,如果爸爸不读书,是很难劝说小孩爱阅读的。幸运的是,陈玉华很喜欢读书,回到家就钻进书房不出来。他家的书房不算很大,但藏书有5000多册。在书房待久了,两个小家伙就会不停地问:“爸爸,你在里面干吗?怎么还不出来?”陈玉华总会回答:“读书呀,这本书太有意思了。”久而久之,他们便有样学样也找自己喜欢的图画书读。虽然很多字还认不得,但他们很喜欢像爸爸一样“泡”在书里,还会指着绘本上的图画和简短的文字咿呀有声。
有段时间,两个孩子总缠着爸爸给他们读书、讲故事。身后跟着两个小尾巴,陈玉华干脆在家里举办了“家庭课堂”。每到晚上,他就会带孩子到卧室或者书房,声情并茂地给他们读书。两个小家伙也很配合,爸爸一声令下,他们便能迅速找好自己的位置,乖乖听讲。
有一次,陈玉华无意之间翻开一本《唐诗三百首》,立刻便被第一首唐朝七岁女子的《送兄》迷住了,于是便当着孩子们的面大声朗读起来:“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飞。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飞。”小家伙们的眼睛立刻亮了,立刻缠着爸爸教他们。见此,陈玉华“人来疯”般地跳上床头,在深情朗读的同时,时而伸手挽云并做落叶纷飞状,时而两眼放空露出蹙目忧思的模样。他演完后,孩子们也争着表演,大人小孩笑作一团。陈玉华暗喜,孩子们正在爱上读书。
爱极而唱,
有爸爸在就会学而不厌
/手抄270多首古诗词,每天早上给孩子背1首。你给孩子的是乐趣,孩子学到的是知识。/
因为自己喜欢古诗词,陈玉华常有意无意背给孩子听,但真正开始教他们读古诗词,是在儿子5岁左右时。那时候,陈玉华遇到喜欢的且觉得便于小孩子理解的古诗词,就会在早上送他们去幼儿园的路上大声朗诵出来。
更有趣的是,陈玉华还发挥了他的“强项”——唱古诗。他能将一首诗歌唱出几个曲调,然后让孩子选出一个最好的。每每此时,两个小孩就会像评委一样认真挑选,有时还要争论一番。一旦确定,他们就会让爸爸无期限地“复制”出来,供他们学习。渐渐地,女儿也学会了唱古诗,并且乐此不疲。以至于上幼儿园课念古诗时,老师需要时常提醒:“陈师安,请注意感情!”陈师安却满不在乎,看着台下一双双满含羡慕的眼睛,她百灵鸟一样的歌喉唱得更欢了。
孩子渐渐大些后,陈玉华想让他们真正接触《唐诗三百首》,但又觉得里面有些诸如边塞诗等不适合小朋友看。思来想去,他决定自己“编”一本。他从自己书架上找来十几本唐诗选集,通过收集、整理、遴选,选出了一些认为适合孩子读的古诗词,内容涉及动物、田园童趣、学习劝导、咏史评论等种类,他由浅入深编排开来,一一抄在小册子上,一个月竟积累了270多首。这些浅显易懂的诗词,迅速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有段时间,陈玉华觉得孩子们比较贪玩,他就翻出几篇关于劝学的诗词背给孩子听。背到颜真卿的《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时,两个孩子的兴趣完全被吸引过来。对于贪玩的事,陈玉华什么也没说,两个孩子却不约而同乖巧了很多。
孩子越来越大,逻辑思维能力越来越强,还能引经据典,甚至可以把家长辩得哑口无言。有一次,陈玉华不经意地问儿子成绩跟别人比怎么样,陈师瀚反问他:“我为什么要跟同学比成绩呢?我只要比之前的我有进步就好了!”小小年纪说出这么有哲理的话,让陈玉华惊讶无比。所以,当别人告诉陈玉华“孩子爱辩论,是因为到了叛逆期”时,他总是不置一词,因为他很清楚,孩子的这种理性思辨能力是来自于他超大的阅读量。
互为书友,
跟爸爸產生共鸣才有意义
/关注孩子阅读7年,每月买2次图书。你用了多少心思,就能收获多少惊喜。/
听陈玉华讲儿女小事,古诗词时常穿插其中,以至于给人一种错觉——他只教孩子古诗词。其实非也。陈玉华读书颇杂,古诗词只是他的心头好,他给孩子涉猎的图书种类很多,每月买2次图书,从古诗词到绘本故事,从名人传记到儿童小说,不一而足。
孩子爱读书,也会读书,但是如何让这种阅读习惯顺承下去,陈玉华是花了一番心思的——他要跟孩子成为书友,让孩子拥有阅读的成就感。一天,儿子看完动物小说《草地牧羊犬》,眼睛红红地跑到爸爸身边说:“爸爸,这本小说太感人了!”说完,还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了小说中感人的片段。陈玉华并没有读过那本小说,但看儿子那么认真地描述,他立刻决定去读。几天后,等他读完那本小说,向儿子动情地描述出自己的阅读感受时,儿子如找到知音一样发现了阅读的意义,无比肯定地说:“我好幸福啊,爸爸也觉得这里写得特别好!”
其实,不仅是“陪读”、寻找和孩子阅读的共鸣,陈玉华还会教孩子“横向阅读”。比如,在教孩子认识项羽时,陈玉华会将那些关于咏项羽的比较知名的诗词都找出来,并把每首诗词的写作背景分析给孩子听,孩子就会豁然开朗:“哦,原来不同的人眼里的项羽是不一样的!”这样既提升了他们的理性思辨能力,又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与记忆,可谓一举两得。
前段时间,陈玉华觉得儿子该读读历史了,于是将自己28年前读的一套60多万字的少儿版《秦汉故事》搜罗出来,没想到儿子竟然也读得津津有味。刚读完“楚汉争霸”那会儿,他还会跟爸爸分享心得:“我不喜欢刘邦这个人。他虽然成了皇帝,但做人不行……”陈玉华心中窃喜,果然父子连心呀!
某天早上,陈师安拿着漫画《百物语》扑向爸爸说:“爸爸,这本漫画太有创意了,跟其他漫画不同。”陈玉华故意问她为什么,女儿想了想,扬起小脸认真回答:“因为其他人写的都差不多,没意思。这本不一样,很幽默。”陈玉华又问:“这里面可都是鬼故事哦,你不害怕吗?”陈师安笑着回答:“不怕啊,这里面的鬼都好可爱哦!”
这样的时刻多了,陈玉华心中涌起巨大的满足感。你看,让孩子持续爱上阅读,并不是难事嘛!
(题图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