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市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上海市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编写组*
2019-07-04蔡迎春,冯丽,段晓林等
前 言
近年来,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高校图书馆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配合“双一流”建设发展战略,更好地反映上海市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现状以及行业发展最新动态,帮助各高校图书馆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并为图书馆主管部门进行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上海市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牵头编撰了《2017年上海市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以下简称“《发展报告》”)。
《发展报告》的编写主要以各图书馆填报的“教育部事实数据库”2017年度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同时,基于《发展报告》编写框架的需要,对于一些在该数据库里没有的数据,进行了补充了调研。补充调研主要包括2017年度各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特色资源、学术活动以及阅读推广等方面的情况。各馆提交的所有数据,均在“基础数据”部分如实体现。
上海市各类型高校图书馆共64家,2017年提交“教育部事实数据库”数据的图书馆45家,其中本科院校27家,民办本科及专科院校18家;发出补充调查问卷64份,收回23份。《发展报告》即在这些图书馆提供数据的基础上完成编撰。需要说明的是,在撰写《发展报告》的过程中,由于有些图书馆未提交相关数据,或者提供数据不完整、不准确,以及对统计口径方法方面的差异等等,报告难免存在局限和不足。
《发展报告》分为上、下编及附录部分。上编为年度报告篇,主要包括资源建设、读者服务、人力资源、硬件设施、学术研究、阅读推广等六个部分;下篇为基础数据篇,也按上述六个部分分列基础数据统计表。附录部分为年度报告中的图表索引。
《发展报告》的编撰工作,主要由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和《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编辑部承担并完成,并得到上海地区各高校图书馆鼎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真挚的感谢!
上海市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
2018年12月
摘 要
一、资源建设年度报告
主要从文献资源建设经费使用情况、当年文献购置数量、资源累积总量以及特色资源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各类型高校文献资源购置经费从最多的近4000万元到最少的15万元,呈现一个非常明显的下降趋势;当年图书购置数量最多的超过10万册,最少的仅1500余册,差别明显;在资源累积总量方面,对各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和期刊的累积量进行了分析;同时,分别对985高校及综合性大学、专业本科院校、专科院校的特色资源进行了分类介绍。
二、读者服务年度报告
主要从读者情况、文献借阅量、电子资源使用量、开馆时间、特色服务五个方面开展调研分析。提交数据的图书馆读者总人数超过67.5万,其中学生读者占比85.48%; 2017年合计借出书刊398余万册次,馆际互借6千余册次;85.11%的图书馆一周开馆7天,80.43%的图书馆一周开馆小时数不低于90小时;电子资源下载总量11848万篇次;特色服务方面,主要分析各图书馆信息服务以及开展素质教育课的情况。
三、人力资源年度报告
主要从馆员数量、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结构、馆长基本情况和部门设置七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提交数据的图书馆在编馆员1887人;男性职工总比例比前一年减少,女性职工占比达到64.21%;老中青三种年龄阶段的结构比例约为3:6:1,青年职工的人数偏少;普通本科院校中硕士馆员为在编职工主体,而民办本科及专科院校仍然以本科和大专学历馆员为主;中级职称馆员人数占比最多;正职馆长以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正高级职称、理工科背景、年龄在50-69岁之间的男性为主;新兴部门有阅读推广部、学习支持部、研究支持部、人文数据研究所等。
四、硬件设施年度报告
主要从馆舍情况、读者座位以及网络设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调研。提交有效数据的高校图书馆的馆舍总面积达937514.83平方米;座位数总计98,688个;合计网络交换机端口总数29419个;服务器总数为886台;存储总容量4487.31TB。总的来说,在硬件设施的各个方面,985或211院校与专科院校差距都较为明显。
五、学术研究年度报告
主要从论文发表、专著出版、科研项目、学术会议以及成果获奖五个方面进行调研分析。补充调查问卷回收的23家高校图书馆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83篇,出版专著6部,省部级以上的项目立项13项,结项7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项2项,主办或承办40人以上规模的会议28场。学术成果的取得和学术活动的开展,不同类型的高校图书馆间差别较大。
六、阅读推广年度报告
2017年上海高校各图书馆按照各自的客观情况开展了一系列阅读推广活动,年度报告主要从人员参与情况、阅读推广形式与内容、阅读推广宣传、阅读推广评价、阅读推广建议等方面进行分析。23所图书馆共有143.5人从事与阅读推广相关的工作,平均每馆6人;年共举办了131次(场)阅读推广活动,平均每馆举办5.7次(场);22家高校图书馆共有32个宣传媒体对该单位的阅读推广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少数图书馆还有阅读推广活动评价机制。
第一章 资源建设年度报告
主要从文献资源建设经费使用情况、当年文献购置数量、资源累积总量以及特色资源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各类型高校文献资源购置经费从最多的近4000万元到最少的15万元,呈现一个非常明显的下降趋势;当年图书购置数量最多的超过10万册,最少的仅1500余册,差别明显;在资源累积总量方面,对各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和期刊的累积量进行了分析;同时,分别对985高校及综合性大学、专业本科院校、专科院校的特色资源进行了分类介绍。
一、经费使用情况
(一)经费概况
2017年上海市各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经费,提交有效数据的共45家,其中普通)本科高校27家,民办本科4家,专科14家。总经费在3000万元以上的4家,1000-1999万元的9家,400-999万元的15家,100-399万元的7家,不足100万元的10家。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及同济大学4家985高校图书馆的经费均超过3000万元(见表1-1)。除985高校四校外,共有13所高校经费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其中包括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上海大学三所211高校。其他非211的普通高校,如上海师范大学、华大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大学文献资源购置经费排名也比较靠前,且均有较大涨幅。其他本科院校经费大部分在400-1000万之间。普通本科院校中,最少的图书馆经费仅为180万,较2016年103.4万元的经费,亦有较大涨幅。民办本科及专科院校经费基本都低于600万元,其中大部分在100万元以下,最低的图书馆经费总额仅为14.08万元。
表1-1 文献购置经费情况表(排名前10)
(二)与2016年相比经费变化情况
2016、2017两年均提交过文献资源购置经费数据的高校有39家。经过对39家高校两年经费升降的对比,可以从纵向了解上海市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经费的变化情况。
从文献资源购置总经费来看,39家高校中有31家,近80%的高校2017年度的经费高于2016年度,另有8家低于2016年度。从学校性质来看,83%的本科院校经费较2016年有所上升,73%的民办本科及专科院校经费上升。
纸质经费方面,67%的高校纸质资源经费较2016年度有所上升;电子资源经费方面,66%的高校较2016年度有所上升,另有3所高校经费持平。
无论是文献资源总经费,还是纸质资源、电子资源经费均呈现上升的高校图书馆共16家,占到全部有数据对比的39家高校的41%。
另外总经费上涨,而纸质资源经费下降的馆共9家,大部分为本科院较,仅有一所为职业专科学校。总经费、纸质资源经费、电子资源经费均下降的有3家。
(三)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经费比
在纸电占比方面,根据提交有效数据的45家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购置经费的总数计算,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平均占比为5.4:4.5,即纸质资源占到全部购书经费的54%,电子资源占到全部购书经费的45%,较之2016年4:6的纸电比,2017年纸质资源的经费有所上升,而电子资源的增幅放缓。其中电子资源占比超过70%的图书馆8家,50-70%的图书馆16家,不足50%的图书馆21家。
电子资源占比排名靠前的10所高校图书馆全部都是本科院校,其中理工类高校电子资源采购的占比普遍较高。除上海体育学院外,其余全部都是理工及医学类图书馆。其中电子资源占比超过80%的图书馆1家,为上海科技大学图书馆。同济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以及上海电力学院图书馆等七所高校电子资源占比超过70%。其他还有上海体育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占比也在60%以上。
除上述前10所图书馆外,其他本科院校电子资源经费占比大部分在40%-65%之间。占比在50%-67%的图书馆中,综合类、文科类及理工类高校基本平分秋色。本科院校中,电子资源经费所占比例最少的为20.28%。
从提交有效数据的全部45家图书馆纸电比情况来看,纸电比与学校是否为985、211关系不是十分明显,比如电子资源占比最多的前10名中,只有同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为985、211高校。
学校的学科属性,造成图书馆对电子资源不同的需求,纸电比也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特点。比如,电子资源占比最多的前10家高校多为理工类院校,不仅有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985高校,也有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电力学院等普通本科高校。而综合及文科类院校对电子资源的需求,则仅仅是略高于纸质资源,这部分高校的纸电比相对平衡。民办本科及专科院校从纸电经费占比来看,目前还是以纸质资源的购置为主。
(四)纸质资源经费情况
从经费分布来看,纸质资源购置经费1000万以上的4家,复旦大学图书馆以超过1700万元的经费远远高于其他各类高校,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经费在1000-1400万之间。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纸质经费在400-999万之间。
(1)中文纸质图书
提交有效数据的27所本科院校图书馆中,中文图书占纸质资源经费的比例平均为55.38%,其中占比较高的是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电力学院、上海公安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所购中文图书均超过其纸质资源经费的70%。占比排名前10的大部分为理工类和医学类普通本科高校图书馆;上海4家985高校中文图书的平均占比相对较少,仅为43.05%。提交有效数据的18所民办本科及专科院校图书馆中,中文图书占纸质资源经费的比例平均为76.36%。
(2)外文纸质图书
本科院校外文图书在纸质资源经费的平均占比为20.29%,其中最高的是上海政法学院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分别以80.69%和77.08%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图书馆,其次为上海科技大学图书馆,60.83%的纸质资源经费用于购买外文图书资源。排名前10的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三家985高校以及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海关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商学院等专业类型院校图书馆。
民办及专科院校外文图书在纸质资源的平均占比较低,仅为14.14%,其中最高的是上海震旦职业学院图书馆,以52.19%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图书馆。排名前5的其他院校图书馆,外文纸质图书占比均在10-20%之间。另有8家图书馆没有购买任何外文图书。
(3)中文纸质报刊
中文纸质报刊的经费相较于图书和外文报刊,占比较低,平均占比仅为6.99%。占比排名前10的高校,除上海师范大学为综合性高校外,其余全部为专业类型高校,包括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商学院、上海电力学院、上海电机学院、上海海事大学等。前10名中仅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为211高校。985高校中,中文纸质报刊平均占比只有3.66%;民办本科及专科院校中文纸质报刊平均占比为11.02%。
(4)外文纸质报刊
本科院校外文报刊的平均占比为18.28%,占比排名前10的高校中,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所985高校以及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211高校位列其中。上海大学更以超过58%的比例位列第1;民办及专科院校中,外文报刊的平均占比为7.79%,购买外文资源比例最高的是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占比25.14%,另有8家图书馆没有购买任何一种外文报刊。
985、211高校更为重视外文资源的采购,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图书馆因其外语类的学科性质及对外文文献特殊需求,尤其突出外文文献资源的采购。而其他一些普通本科院校图书馆,中文资源的采购经费占比相对较多;一些文献资源总购置经费较少的图书馆,中文报刊的投入相对更多;民办本科和专科院校对中文书刊的投入较多,而对于价格相对较高的外文书刊,购买量较少,不少图书馆甚至没有购买外文书刊。
(五)电子资源经费情况
提交有效数据的本科院校共有27家,电子资源购置经费1000万以上的5家,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购置费超过2000万,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的经费在1000-1999万之间。排名前10的图书馆电子资源经费均超过700万,除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健康医学院四家图书馆外,其余6家全部为985和211高校(见表1-2)。民办本科及专科院校图书馆中,提交有效数据的图书馆18家,其中上海杉达学院、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建桥学院三家图书馆电子资源经费超过100万。其余15家图书馆电子资源经费均未超过50万,经费不足10万的有8家。
表1-2 电子资源经费情况表(排名前10)
(1)中文资源
提交有效数据的27所本科院校图书馆中,中文资源占电子资源总经费的比例平均为16.17%,其中占比最高的是上海政法学院图书馆,其39.94%的电子资源经费都用于购买中文资源,其次为上海海关学院和上海商学院图书馆,购买中文资源的经费均超过30%。除这三所学校外,其他学校购买中文资源的经费,占比并不高,绝大多数图书馆都在10-30%之间,不足10%的11家,其中2家图书馆未购买中文资源。4家985高校的中文资源占电子资源经费的平均比例为7.6%。提交有效数据的18所民办及专科院校图书馆中,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等5家图书馆的经费全部用于购买中文电子资源。
(2)外文资源
外文资源在电子资源经费中的占比较高,27所本科院校平均占比达到47.36%,其中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占比均超过70%。27所本科高校中,有15家图书馆的外文资源经费占比超过50%,不足20%的有4家。4家985高校的外文资源占电子资源的平均比例为63.12%,高于本科院校的平均值。民办及专科院校图书馆中,有外文电子资源购买经费的仅上海兴伟学院、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等4家。
(3)其他电子资源
“其他电子资源”主要指一些非书非刊的数据库使用或检索平台,本科院校这部分电子资源的平均占比为36.47%。上海电机学院用于购买此类资源的经费占比最高,达到64.71%。低于10%的仅有1家。4家985高校的“其他电子资源”在电子资源经费中的占比平均为29.28%,低于本科院校的平均值,其中最高的复旦大学为39.63%。民办及专科院校图书馆中,“其他电子资源”占比在60%以上的图书馆有10家,其中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全部经费用于其它电子资源的购买,而未购买任何其它电子资源的图书馆有8家。
1.6 生均文献资源购置经费
在生均文献资源购置经费方面,提交有效数据的高校共41家1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填报生均文献资源购置费用为10933.85元,与实际出入较大,不计入统计。,上海科技大学图书馆以生均2975元的经费,远远高于各个院校图书馆,上海兴伟学院图书馆的生均经费也超过2000元。其他高校生均经费在1000元以上还有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政法学院、上海海关学院、上海公安学院等4家,生均经费在500-999元的8家,300-499元的12家,100-299元的11家,不足100的4家。
二、当年文献购置数量
(一) 纸质资源购置数量
提交此部分数据的高校图书馆45家,其中本科高校27家,民办本科及专科高校18家。当年购置纸质图书购置数量10万册以上的4家,其中排名第一、第二的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杉达学院两所民办院校图书馆,华东政法大学和复旦大学图书馆分列第三、四名。5-9.9万册的13家,2-4.9万册的15家,2万册以下的13家(其中不足1万册的7家)。纸质报刊购置数量超过3000份的5家,1000-2999份之间的15家,不足1000份的25家(其中2家不足100份)。
(1)图书
本科院校中,华东政法大学图书馆以超10万册的纸质图书购置数量排名第一,其余排名前6的图书馆均为985或211高校,其中复旦大学图书馆购置数量也超过10万册。排名第7-10的则是5家普通本科高校(见表1-3)。其他211高校,如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图书馆,纸质图书购书数量从2万到5万册不等。在民办本科及专科院校图书馆纸质图书的购买方面,排名前2的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和上海杉达学院,纸书购买量均超过11万册,也是当年度提供有效数据的全部44所高校中最高的。其余排名前5的民办本科及专科院校,纸书购买量在4万册左右,购置数量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电力学院图书馆等本科高校基本相当。
表1-3 纸质图书购置数量(册)(排名前10)
(2)纸质期刊
在本科院校的纸质报刊购置数量方面,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两所师范类院校购置数量最多,均超过5千份。纸刊数量最多的前10家高校,多为985、211高校,仅有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华东政法大学4所为普通本科高校(见表1-4)。位列前10的高校纸刊数量均在(或接近)2千份以上。在纸刊购置方面,民办本科及专科院校的总体采购量不大,除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以3166份的数量名列第1外,其余院校均未超过1000份,大部分院校纸刊购置总量在400份左右。
表1-4 纸质报刊购置数量(份)(排名前10)
(二)电子资源购置数量
(1)电子图书
本科院校图书馆电子图书的购置量,华东政法大学以500余万册,上海海关学院470余万册的数量分列第一、第二,上海商学院、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排名三至五位,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985、211高校位列6-10名。中文电子图书的购置数量,前10名的排序,与电子图书总量排序基本相同。而外文电子图书的购置数量,排名前10的高校,985、211与普通本科高校各占一半。在民办本科及专科院校电子图书的购置上,超过10万册的3家,其余高校均不超过2万册,且基本上都是购买中文电子图书。提交数据的18家图书馆中,有7家未购买任何电子图书,仅有1家购买外文电子图书。
(2)电子报刊
本科院校中,中文电子报刊购置最多的主要为理工类、财经类高校图书馆及综合性大学图书馆,大部分为985、211高校。其中购置量最高的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商学院都超过20万册,其余排名前5-10位的高校购置量大部分分布在2-6万册之间。外文电子报刊购置方面,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分别为25万册和16万册,超过10万册的还是上海财经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其余各校购置量均不足5万册,未购外文电子图书的图书馆有5家。在民办本科及专科院校购置过电子报刊的图书馆较少,电子资源的购置量总体较小。在提交数据的18家院校中,仅有7家有过中文电子报刊的购置,1家有外文电子报刊的购置。
表1-5 985高校及综合性大学特色资源一览表
images/BZ_13_237_306_2243_426.png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先生特色资源 84588件 电子 在建交大文库图书 1173种,1587册 纸质 否中国地方历史文献数据库 3.5万件 电子 已建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地方志和各种专业志 5793册 纸质 否和刻汉籍 1049册 纸质 否《杜鲁门口述历史全集》缩微胶片数据库 67428卷 电子 已建王智量数字图书馆 2千多 电子 已建同济文库 4419种,4480册 纸质 否古籍与特藏文献 40080种,43901册 纸质 否同济大学汽车行业信息服务平台 数据量303GB 电子 自建同济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服务平台 数据量300GB 电子 自建同济大学机构知识库 数据量162GB 电子 自建ICONDA(国际建设数据库) 965000条 电子 共建同济大学中德关系-中德人文交流数据库数据量4.16GB 电子 自建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特藏 13.5万册 纸质 在建民国文献 6万余册 纸质 在建民国教育期刊全文数据库 40万页 电子 已建近代上海方志资料数据库 26种,218册 电子 已建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数据库 电子 已建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师生作品成果库 电子 已建
三、资源累积总量(略)
四、特色资源
我们对上海市64家图书馆发出了特色资源补充调查问卷,收回问卷22家,其中提供本馆特色资源信息的图书馆15家。
(一)985高校及综合性大学特色资源
提交特色资源补充调查问卷的985高校及综合性大学共5家,除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4家985高校外,还包括上海师范大学1家综合性大学。5家高校无论在纸质资源以及电子资源馆藏方面,都各具特色。从文献类型上,既有民国文献、古籍特藏,也有外文资源、日本汉籍,既有名人手稿、赠品,也有相册、碟片、字画等特种资源;从文献内容上看,既有地方文献(方志)资源,也有本校师生成果库、学位论文库以及各种专题数据平台等。不仅内容丰富,覆盖范围广,而且资源都有一定的累积量,许多资源都经过有序的整理并已在进行字化加工(见表1-5)。
(二)专业本科院校特色资源
上述985高校及综合性高校,文献资源的特色较为丰富,涉及内容和类型也非常广泛。而东华大学、上海商学院、上海电机学院、上海海洋学院等专业类型高校,则以学科资源为其主要特色。提交“特色资源补充调查问卷”的专业类型高校共9家,有特色资源数据的图书馆8家,各家的学科特色都非常显著(见表1-6)。
表1-6 专业本科院校特色资源一览表
图书馆 名称 数量 文献类型数字化情况上海海事大学刘潜安全科学图书馆 937种,993册 纸质 否海事文献与信息集群 5214种7774册 纸质 否国际海事信息网 电子 已建教学参考信息资源数据库 电子 已建自建海事特色库 电子 已建BIMCO(波罗的海航运公会) 1 电子 购买Clarkson SIN(克拉克森海运情报网) 1 电子 购买Drewry(德鲁里航运报告) 1 电子 购买GPCI(全球港口拥塞指数报告) 1 电子 购买i-Law(原Lloyd's Law Reports扩展版) 1 电子 购买Lloyd's List(劳务日报) 1 电子 购买Marine Technology Abstracts(海事技术文摘数据库) 1 电子 购买Sea-web Ports 1 电子 购买Tradewinds(信风) 1 电子 购买中国航贸网 1 电子 购买上海海洋大学海大人文库 1554种 纸质 在建电子教参 1 电子 已建海大硕博论文 1 电子 已建
(三)专科院校特色资源
提交“特色资源补充调查问卷”并提供特色馆藏信息的专科院校共2家(见表1-7)。
表1-7 专科院校特色资源一览表
第二章 读者服务年度报告
2017年上海市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年度报告,主要从读者情况、文献借阅量、电子资源使用量、开馆时间以及特色服务五个方面进行总结。提交数据的图书馆读者总人数超过67万,其中学生读者占比85.52%;2017年合计借出书刊398余万册次,馆际互借2千余册次;电子资源下载总量11848万篇次;85.11%的图书馆一周开馆7天,80.43%的图书馆一周开馆小时数不低于90小时;特色服务方面,主要分析各图书馆信息服务以及开展素质教育课的情况。
一、读者情况
(一)读者总人数
上海市共有 43所高校图书馆提交了有效的2017年读者总人数数据。43所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总人数为675,158人,平均人数为15,701人。读者总人数达万人以上的高校图书馆共22个,占比51.16%(见表 2-1),其中20个为本科院校图书馆,2个为民办本科院校图书馆。读者总人数不足1万的高校图书馆共21个,占比48.84%,其中5个为本科院校图书馆,16个为民办本科和专科高校图书馆。
表2-1 读者总人数超过1万的高校图书馆排名情况表
images/BZ_16_1298_734_2242_823.png7 上海财经大学 28276 8 上海理工大学 27721 9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3621 10 复旦大学 22480 11 上海海事大学 20994 12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20859 13 上海海洋大学 17836 14 上海杉达学院 14971 15 上海电力学院 14243 16 上海电机学院 13857 17 上海建桥学院 13839 18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13759 19 上海健康医学院 13661 20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12666 21 上海外国语大学 11400 22 上海政法学院 11169
(二)教职工读者人数
上海市共有44所高校图书馆提交了有效的2017年高校图书馆教职工读者总人数数据。44所高校图书馆的教职工读者总人数为82,455人,平均人数为1,874人。其中,教职工读者人数在千人以上的高校共有20家,均为本科院校图书馆,占比45.45%。教职工读者人数不足千人的高校图书馆24家,其中本科院校图书馆5家,民办本科和专科院校图书馆19家,占比分别为20.83%和79.17%。
(三)学生读者人数
上海市共有43所高校图书馆提交了有效的2017年高校图书馆学生读者总人数数据。43所高校图书馆的学生读者总人数为577,414人,平均人数为13,428人。其中学生读者总人数不足万人的高校图书馆22家,占比51.16%,其中18家为民办本科和专科院校图书馆。
(四)校外读者人数
上海市共有19所高校图书馆提交了有效的2017年校外读者人数数据。其中13所为本科院校,6所为民办本科及专科院校。19所高校图书馆的校外读者总人数为29,343人。
二、文献借阅量
(一)书刊外借量
上海市共有46所高校图书馆提交了有效的2017年高校图书馆书刊外借量数据,合计借出书刊3,984,426册次,校均借出量为86,618册次,借出册次与2016年相比有所下降(见表2-2)。
表2-2 外借书刊总量表(排名前10的高校)
(二)馆际互借量
(1) 馆际互借借入量
提交有效馆际互借借入量数据的图书馆共21家,其中19家为普通本科院校图书馆,2家为民办本科院校图书馆。全年馆际互借借入量为6,642册次,校均借入量为316.29册次,与2016年相比有所下降。
(2) 馆际互借借出量
提交有效馆际互借借出量数据的图书馆共15家,其中13家为普通本科院校图书馆,2家为民办本科院校图书馆。全年馆际互借借出量为2,340册次,校均借出量为156册次,与2016年相较基本持平。
(三)文献传递量
(1)文献传递传入量
提交有效文献传递传入量数据的图书馆共26家,其中21家为普通本科院校图书馆,5家为民办本科院校图书馆。文献传递传入总量为1,355,054篇次,校均传入量为52,117.46篇次。
其中文献传递传入量最多的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图书馆,为781,543篇次。985高校与211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传入篇次普遍较少,其中传入量最多的为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为2,863篇次。
(2)文献传递传出量
提交有效文献传递传出量数据的图书馆13家,其中12家为普通本科院校图书馆,1家为民办本科院校图书馆。
文献传递传出量总为32,426篇次,校均传出量为2,494.31篇次。传出量超过1千的共4家高校图书馆,其中文献传递传出量最多的为上海交通大学学院图书馆,为19,975篇次,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以7,739篇次位列第二位,复旦大学图书馆以3,165篇次位列第三位,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以1,221篇次位列第四位,4所高校均为985和211高校。
三、电子资源使用量
上海市共有 43 所高校图书馆提交了有效的2017年电子资源使用量数据。电子资源下载总量为11,848万篇次,馆均下载量为275万余篇次。与2016年总量12,402 万余篇次,馆均318万余篇次的统计数字相比较,均有所降低。
43 所提交数据的高校图书馆中,26所为普通本科院校图书馆,合计下载量11,549万篇次,占全部高校下载量的97.48%,校均444万篇次。
其中下载量篇次超过千万的共5所高校图书馆,依次为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同济大学图书馆和上海大学图书馆,其中4所为 985 高校,1所为211高校。电子资源下载量最多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达到 188,6万余篇次,电子资源下载量最少的为10万篇次。从统计数据来看,综合类大学对电子资源的需求量、使用频率要远大于其他类高校。
四、开馆时间
(一)开馆天数
47所高校图书馆提交了有效的周开馆天数数据。各高校的周开馆天数共有3种情况,分别为一周开放7天、6天和5天。47所高校图书馆中,普通本科高校图书馆29家,只有一家开馆天数为6天,其余周开馆天数均为 7 天,一周全部开放比例达到96.55%。民办本科及专科院校图书馆18个,其中开放7天的高校图书馆12个,占比66.67%,开放6天的为4个,占比22.22%,开放5天的2个,占比11.11%。普通高校图书馆周开放率明显高于民办本科及专科高校图书馆。
(二)开馆小时数
提交有效周开馆小时数数据的高校图书馆46家,周开馆小时数总计4397.65小时,馆均95.60小时。46个高校图书馆中,周开馆时间达到 90 小时以上的37家,占比80.43%,符合《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第29条“图书馆在学校教学时间内开馆每周应不低于90小时”的要求。开馆时间作为图书馆的一项重要指标,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图书馆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
五、特色服务
(一)信息服务
提交有效信息服务业务量数据高校图书馆7家,均为普通本科院校。信息服务业务量总量为47,490项,平均值为6,784.29 项,较之2016 年 44,534的总量及3,711.17 的均值,均有所上升。信息服务业务量总量最大是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为35,482项,占比74.71%,最小为812项。
(1)查新数据
7家图书馆提交的有效查新数据总量为1,597项,均值为228.14项,较之2016年总量 1,941项,均值161.75的数据,总量有所下降,但均值有一定幅度的上升。查新总量最大的是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为373项,占比23.36%。7所高校查新总量仅是信息服务业务量总量的3.36%,在信息服务业务中一贯所占比例较小。
(2)定题服务
7家图书馆提交的有效定题服务数据总量为1,076项,平均值为153.71项,较之2016年1,176的总量及98项的均值,总量有所下降,而均值大幅上升。有定题量服务的图书馆仅5家,其中服务总量最大的是同济大学图书馆,为972项,占比90.33%。其他图书馆的定题服务量均偏少,最少的仅为10项。7所高校图书馆定题服务数据总量是业务量总量的2.26%,是信息服务业务中占比最小的一项。
(3)查收查引
7所高校提交的有效的查收查引业务总量为44,817项,平均值为6,402.43项,较之2016年41,417的总量和3,451.42的均值,总量略有增长,而均值近乎翻倍。查收查引总量最大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达到35,200项,占比78.54%,远远高于第2位的5,847项业务量。查收查引是信息服务业中比重最重的一部分工作,占整个信息服务业务总量的94.37%。
(二)素质教育课
提交信息素养课听课人数有效数据的高校图书馆39家,信息素养课听课总人数为141,868人,平均值为3,637.64人,较之2016年的133,480人的总量以及3,608人的均值,总量与平均值均略有上升,说明接受素质教育课的学生群体在逐渐增多。
同济大学入选首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近期,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为落实《“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络,联合开展了首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遴选工作。经自主申报、提交材料、初步筛选、专家初评、现场答辩、公示等环节,同济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成为首批入选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23家单位之一。
同济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于2018年正式成立,该中心挂靠图书馆。同年6月,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联盟成立,经联盟成员讨论通过,同济大学图书馆担任联盟首届理事长单位,同济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慎金花担任首届理事长。
同济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依托同济大学图书馆多年以来在知识产权服务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着力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和人才培养等工作。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将为同济大学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提供全流程的服务,支撑同济大学协同创新和优势学科建设,促进同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
(陈飒飒 同济大学图书馆)
第三章 人力资源年度报告
报告主要从馆员数量、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结构、馆长基本情况和部门设置七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提交数据的图书馆在编馆员1887人;男性职工总比例比前一年减少,女性职工占比达到64.21%;老中青三种年龄阶段的结构比例约为3:6:1,青年职工的人数相对偏少;普通本科院校中硕士馆员为在编职工主体,而民办本科及专科院校仍然以本科和大专学历馆员为主;中级职称馆员人数占比最多;正职馆长以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正高级职称、理工科背景、年龄在50-69岁之间的男性为主;新兴部门有阅读推广部、学习支持部、研究支持部、人文数据研究所等。
一、馆员数量
提交此部分数据的高校图书馆有47家,有效数据46份1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提交的数据不符合事实数据库的要求,不列入统计。,其中本科院校图书馆28家,民办本科及专科院校图书馆18家,46家图书馆上报的工作人员总数为4095人。
(一)在编馆员
提交此部分有效数据的本科院校图书馆28家,在编馆员总人数为1708人,馆均61人(2016年为61.32人),中位值45.5人,标准差51.87人。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以在编职工210人的数量位列第1,其他人数超过100人的图书馆5家,包括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以及上海师范大学。排名前10的图书馆,在编职工人数均超过50人,除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为普通本科高校外,均为985或211高校
提交此部分数据的民办本科及专科院校图书馆有18家,在编馆员总人数为179人,馆均9.94人(2016年为10.13人)。人数最多的上海杉达学院图书馆和上海建桥学院图书馆均为19人,大部分图书馆在编职工人数为5-10人。
(二)合同制职工
提交此部分有效数据的本科院校图书馆有28家,合同制职工总人数为260人,馆均9.29人(2016年为6.25人)。28家提交数据的图书馆中,18家聘用了合同制职工。其中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图书馆聘用的合同制职工人数最多,为53人;聘用10-40人的馆有8家;其他大部分馆聘用合同制职工数都在1-10人。
提交此部分有效数据的民办本科及专科院校的图书馆18家,合同制职工总人数为63人,馆均3.50人(2016年为2.38人)。其中聘用合同制职工的民办本科及专科院校图书馆有10家,最多的是上海杉达学院图书馆,聘用人数为19人;其他馆聘用人数均10人以下。另有8家馆未聘请合同制职工。
(三)临时聘用职工
提交此部分有效数据的本科院校图书馆有28家,临时聘用职工总人数为265人,馆均9.46人(2016年为11.46人)。28家本科院校图书馆中,15家聘用了临时职工。其中聘用临时职工最多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和复旦大学图书馆,分别为54人和48人;聘用人数在10-30人的有8家馆;不足10人的馆5家。另有13家图书馆未聘用临时职工。
提交此部分有效数据的民办及专科院校有18家,临时聘用职工总人数为19人,馆均1.06人(2016年为1.44人)。仅有4家图书馆聘用了临时职工,聘用人数最多的是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为12人;其余均在1-5人。
(四)勤工助学
提交此部分有效数据的本科院校图书馆有28家,勤工助学总人数为1385人,馆均49.46人(2016年为40.36人)。使用勤工助学人数最多的高校为复旦大学,人数为218人;使用人数在100-200人的馆有3家;其他学校勤工助学人数均未超过100人。没有使用勤工助学学生的图书馆有4家。
提交此部分有效数据的民办本科及专科院校图书馆有18家,勤工助学总人数为216人,馆均12人(2016年为16.31人)。上海杉达学院图书馆是使用勤工助学学生人数最多的馆,达到79人,其他院校使用人数均低于30人,其中10-30人之间5家,1-9人的9家,另有3家没有使用勤工助学学生。
二、性别结构
提交此部分数据的高校图书馆有47家,有效数据46份2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提交的数据不符合事实数据库的要求,不列入统计。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提交的男女职工人数之和与在编职工总人数不符,暂按自报数据列入统计。。其中男性职工675人,占比35.79%(2016年为37.77%);女性职工1211人,占比64.21%。无论是普通高校还是民办本科及专科学校,目前上海市高校图书馆男女性别比例不够均衡,女性职工占比很高,男性职工人数较少,并且总比例还在逐步下降。
在所有提交数据的本科院校中,男职工平均占比为39.07%,其中最高的是上海商学院图书馆,达到71.43%。男职工占比超过60%的还有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图书馆和上海海关学院图书馆。男女职工比例基本平衡的有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图书馆、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和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图书馆。男职工占比最少的是东华大学图书馆和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仅为21.67%和21.74%。
在提交数据的民办本科及专科院校中,男性职工平均占比38%,最高的是上海兴伟学院图书馆,占比达到100%。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和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男女职工比例基本平衡。另外,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没有男职工。
三、年龄结构
提交此部分数据的高校图书馆有47家,有效数据45份3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和上海公安学院图书馆提交的数据不符合事实数据库的要求,不列入统计。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提交的各年龄阶段职工人数之和与在编职工总数不符,暂按自报的数据列入统计。,总人数1878人。从职工年龄段的分段统计及所占比例来看,老中青三代人的年龄结构比例约为3:6:1,年龄结构相对合理。其中29岁及以下的新职工人数相对偏少,人数170人,占职工总人数的9.05%;其他按10年一个年龄段区分,每个年龄段人数大至都在500-600人之间,占比均在30%左右,分布较为平衡。
四、学历结构
提交此部分数据的图书馆有47家,有效数据43份4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科技大学图书馆和上海公安学院图书馆提交的数据不符合事实数据库的要求,不列入统计。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和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提交的各学历层次职工人数之和与在编职工总数不符,暂按自报的数据列入统计。,其中本科院校25家,民办本科及专科院校18家,有学历信息的馆员共1748人。
提交此部分有效数据的本科院校图书馆25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和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提交的数据不符合事实数据库的要求,不列入统计。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和上海公安学院图书馆提交的职称数据与在编职工总数不符,暂按自报的数据列入统计。家,总人数为1569人。在所有的学历结构中,硕士学位人员数量最多,本科次之,两者合计达到1142人,占比72.79%;大专及大专以下学历层次人员,也有一定的数量,占比18.8%;博士人数相对略少,占比仅有7.97%。
提交此部分有效数据的民办本科及专科院校图书馆共18家,总人数为179人。与普通本科院校不同的是,民办本科及专科院校的学历分布以本科为主,大专次之,两者合计136人,占比75.42%。硕、博士学位人员占比13.41%,高学历职工数量及占比偏低。
总体来看,2017年上海市高校图书馆馆员中硕士学历馆员人数最多,本科学历馆员人数次之,博士学历馆员人数仍然偏少。按各学历馆员所占比例来看,硕士学历馆员占比上升幅度最明显,博士学历馆员占比有小幅上升,本科馆员占比也有微弱上升,大专及以下学历馆员占比则呈下降趋势。重点本科院校(原982、211高校)的在编馆员在学历层次上高于普通本科院校图书馆,与民办本科及专科院校图书馆之间的差距更大。
五、职称结构
提交此部分数据的图书馆有47家,有效数据44份5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和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提交的数据不符合事实数据库的要求,不列入统计。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和上海公安学院图书馆提交的职称数据与在编职工总数不符,暂按自报的数据列入统计。,其中本科院校28家,民办本科及专科院校16家,有职称信息的馆员共1857人。
提交有效数据的28家本科院校图书馆总人数为1691人,其中正高职称46人,占比约3%;副高职称256人,占比约15%;中级职称人数是所有职称中最多的,达到924人,占比过半;初级及以下职称共占比约30%。
提交有效数据的民办本科及专科院校图书馆16家,总人数为166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占比约10%,中级和初级职称占比在35%左右,其他人员占比约20%。初级及其他职称的占比超过50%,这与本科院校有明显差别。
总体来看,2017年上海市高校图书馆员中,中级职称馆员人数占比数量最多,其次是初级职称馆员,副高级职称馆员和其他(职称)馆员所占比例较少,占比最小的是正高级职称馆员。从2017、2016两年的数据对比来看,除其他(职称)人员数量持续减少外,各级职称馆员的人才结构相对比较稳定。
六、馆领导情况
上海市高校图工委向全市64所高校图书馆发出馆领导信息补充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21份,其中本科院校图书馆15家,民办本科及专科院校图书馆6家。
从馆领导的情况来看,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正高级职称,年龄在50-69岁之间,理工科背景的男性馆长为高校图书馆正职馆长中的主要群体;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副高级职称,年龄在50-59岁之间,文科背景的男性馆长为高校图书馆书记中的主要群体;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副高级职称,年龄在40-49岁之间,图书馆学背景的女性馆长为高校图书馆副馆长中的主要群体。
七、部门设置
上海市高校图工委向全市64所高校图书馆发出部门设置情况信息补充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18份,其中重点本科院校(原985、211高校)6家,普通本科院校7家,民办本科及专科院校5家。
各家图书馆设置的部门名称各不相同,根据业务功能大致可以分成约34个部门。从各部门的统计数来看,传统核心部门有办公室、技术支持部、信息咨询部、采编部等。新兴部门有阅读推广部、学习支持部、研究支持部、人文数据研究所等。
125名部门负责人中,男性馆员47名,女性馆员78名,女性负责馆员占绝大多数。
共有17家馆上报了各部门的具体人数,其中在编职工1035人,临时职工226人。其中读者服务部是图书馆中临时职工占比最高的部门之一。
第四章 硬件设施年度报告
主要从馆舍情况、读者座位以及网络设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调研。提交有效数据的高校图书馆的馆舍总面积达937,514.83平方米;座位数总计98,688个;合计网络交换机端口总数29,419个;服务器总数为886台;存储总容量4,487.31TB。总的来说,在硬件设施的各个方面,985或211院校与专科院校差距都较为明显。
一、馆舍情况
2017年度,上海市共有42所高校图书馆提交了有效的馆舍面积数据。42所高校图书馆的馆舍总面积达937,514.83平方米,平均馆舍面积为22,321.78平方米。馆舍总面积在6万平方米以上的有3家,5-5.99万平方米的2家,4-4.99万平方米的3家,3-3.99万平方米的4家,2-3万平方米的8家,1-1.99万平方米的7家,1万平方米以下的15家(见图4-1)。馆舍面积大于3万平方米的,多数为985或211院校;面积小于1万平方米的,多数为专科院校。
图4-1 馆舍总面积分布图
二、读者座位
提交读者座位数有效数据的图书馆44家,座位数总计98,688个,校均2,242.91个。其中,阅览室座位总数78,686个,占比79.73%;自习室座位20,002个,占比20.27%(见表4-1)。
表4-1 读者座位情况表(排名前10)
排名读者座位总数(个) 阅览室座位数(个) 自习室座位数(个)图书馆 数量 图书馆 数量 图书馆 数量4 华东师范大学 4476 复旦大学图书馆 4067 上海电力学院 1436 5复旦大学 4425 上海师范大学 3514 上海交通大学 1389 6 上海师范大学 4199 华东师范大学 3492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1194 7上海大学 4091 上海海事大学 3333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1138 8 上海海事大学 3721 上海电机学院 3282 华东师范大学 984 9 上海电机学院 3441 华东理工大学 2593 华东理工大学 958 10 上海理工大学 3258 上海理工大学 2500 上海理工大学 758
三、网络设备
(一)网络交换机
提交有效网络交换机端口数量的高校图书馆41家,合计网络交换机端口总数29,419个,校均717.54个。其中同济大学以3,968个端口的数量位居第一,位居第二的是上海交通大学,3,100个。排名第三的是上海科技大学,3,000个。网络交换机端口数量少于100的图书馆有7所,基本为专科学校,而最少的学校仅为2个。总的来看,理工类大学网络交换机端口总数较多,其对网络的需求量和相关要求远高于其他类高校。
(二)服务器
提交有效相关数据的高校图书馆共42家,服务器总数为886台,校均服务器21.10台。42所图书馆中,服务器数量在40台以上的有7家,20-39台的10家,10-19台的9家,10台以下的16家(见图4-2)。这42家高校中,本科院校的服务器数量远多于民办及专科院校的服务器数量,而985和211高校的服务器数量又明显超过了普通高校。
图4-2 服务器数量分布图
(三)存储总容量
共有41所高校提供了存储容量的有效数据,存储总容量为4,487.31TB,校均109.45TB。存储总容量超过400TB的图书馆有2家——上海海关学院和同济大学图书馆,分别达到了432TB和400TB。300-399TB的有2家,分别为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200-299TB的有2家,上海中医药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图书馆。100-199TB的有10家,几乎都是普通高校。存储总容量低于100TB的有25家。总体来说,也呈现出普通高校的需求量多于民办本科及专科院校的现状(见图4-3)。
图4-3 存储总容量分布图
图4-4 个人电脑持有量(单位:台)
(四)个人电脑数量
2017年度,上海市共有41所高校图书馆提交了有效的个人电脑持有量的数据。其中普通本科高校25所,民办本科3所,专科13所。根据这些提交的数据统计,41所高校图书馆的共拥有个人电脑9,503台,校均231.78台。41所图书馆中,个人电脑持有数量在500台以上的有4家,400-499台的6家,300-399台的5家,200-299台的4家,100-199台的7家,100台以下的15家(见图4-4)。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华东政法大学图书馆和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的个人电脑持有量最大,超过500台。个人电脑持有量多于100台的,以本科院校居多;个人电脑持有量小于100台的,多数为专科院校。
(五)主干网带宽
2017年度,上海市共有39所高校图书馆提交了有效的主干网带宽数据。其中普通本科高校23所,民办本科2所,专科13所。根据这些提交的数据统计,39所高校图书馆的主干网带宽共103,586M,校均2,656.05M。39所图书馆中,主干网带宽为1,000M的有20家,10,000M的7家,100M的5家,其余的有6家(见图4-5)。主干网带宽最大的图书馆是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10,240M。
图4-5 主干网带宽
第五章 学术研究年度报告
主要从论文发表、专著出版、科研项目、学术会议以及成果获奖五个方面进行调研分析。补充调查问卷回收的23家高校图书馆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83篇,出版专著6部,省部级以上的项目立项13项,结项7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项2项,主办或承办40人以上规模的会议28场。学术成果的取得和学术活动的开展,不同类型的高校图书馆间差别较大。
一、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一)发文概况
(1)发文数量
提交补充调查问卷的23所高校图书馆中,有13家图书馆馆员在CSSCI期刊、北大核心期刊、SSCI期刊或SCI期刊上发表论文(见表5-1),这些图书馆仅占回收问卷图书馆的半数左右,且均为本科院校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世界一流建设高校均在其中,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数量超过10篇的有4所,其中华东师范大学最多,达19篇,其次为上海交通大学也有18篇,华东理工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分别以14篇和11篇位列三、四名,这四所高校发表的论文总数,占所有提交补充调查数据的高校发文总数的75%,可以说,这些学校承担了整个上海市高校图书馆的大部分科研论文产出。
表5-1 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量统计表
从会议的规模来看,28场会议共3700人
(2)发文参与面
2017年度各高校图书馆发表论文的参与作者57位,分别来自13家图书馆,这些图书馆的平均参与率为5%。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参与率均超过了全市平均水平,且前两者在10%以上,体现了较好的学术氛围。
(二)论文学科类别统计
从论文发表期刊的学科属性来看,被统计的83篇论文中,属于图书馆学、情报学的有76篇,占所有论文的92%,其余7篇论文中有3篇发表在与图书馆行业相关的出版事业类期刊上,3篇在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上,另有1篇发表在自然科学的期刊上,相关工业技术领域。需要指出的是,所有论文中有3篇发表在国外的期刊上,且均为SSCI来源期刊。说明上海高校图书馆馆员除了研究领域多元化,视角已朝国际化方向延伸。
(三)论文作者分析
(1)作者数量
以第一作者为对象进行统计,全部83篇论文共涉及57位作者,绝大多数作者发表了1篇论文,共42人,发文数量在两篇及以上的作者仅有15位,但他们的论文总量却与大于发表1篇论文的作者发文总数基本相当,这也使得全年的人均发文量达到1.5。
(2)高产作者
发表论文数量达3篇及以上的作者共有6人,数量最多的作者达到了5篇。从高产作者发表论文涉及的学科领域来看,全部23篇论文均属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同时观察这些高产作者的论文,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研究领域相对集中。
(3)作者职称
按高级职称(包括研究馆员、教授、副研究馆员、副编审)、中级职称(包括馆员、讲师)和初级职称(包括助理馆员)对57位作者进行区分,统计发现,在2017年全年发表论文的作者中,高级职称25人,发表论文41篇,中级职称30人,发表论文40篇,初级职称2人,发表论文2篇。显而易见,在发表论文的总数量方面,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与具有中级职称的人员基本平分秋色,只是在人均发文数量上,前者较后者略胜一筹,但均不超过2篇。
(4)作者年龄
从发表论文作者的年龄段来看,发文人数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状况,其中以年龄在31-40岁的作者最多,达31人,其发表论文的数量也是最多的,有45篇,无论发文人数占比还是发文量占比均超过被统计对象总数的一半。其次是41-50岁这一年龄段,作者人数与发文数量均居第二位,其与年龄在31-40岁之间的作者共同构成了2017年上海市高校图书馆科研论文产出的中坚力量。30岁以下的年轻馆员和50岁以上的馆员,参与科研的人数较少,分别只有4人和2人,发文数量也是最低的,分别仅有4篇和3篇。分析原因,30-50岁这一年龄段的作者正处于职业生涯和职称评定的上升期,因此参与学术研究的积极性相对较高,同样的道理,也造成了30岁以下初入职的年轻馆员和50岁以上接近职业生涯尾声的馆员参与科研的热情较低。
(四)论文合作情况
83篇论文中,独立完成的有32篇,两位及以上作者合作完成的有51篇,合作人数最多的论文达到了6人,合作论文占全部论文的61%,可见,图书馆中合作研究的现象比较普遍,进一步观察发现,某些图书馆部分馆员间进行了多次合作。
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图书馆的具体合作情况,再对发表论文超过10篇的4各高校图书馆的合作情况进行统计,可发现,各高校图书馆间论文合作的情况差别比较大。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两所理工类学校的科研合作数量明显多于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两所师范类院校,尤其是上海交通大学,不仅合作占比达到了78%,其中三人及以上合作的占比也达到了79%,而上海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论文的合作完成占比均不足半数,以个人独立完成居多,且上海师范大学的合作论文也仅限于两人合作。
另外,从职称的角度来看论文的合作情况,具有高级职称和初级职称的馆员的合作占比均高于61%的平均数,尤其是具有初级职称的馆员,其仅被统计到的两篇论文均是合作完成。而具有中级职称的馆员,虽然合作占比低于所有人员的平均数,但其合作完成的论文中,作者超过两人的有近60%,远超其它职称的馆员。
(五)发文期刊情况
2017年上海市各高校图书馆发表论文的期刊共涉及29种,其中论文发表数4篇及以上的期刊有8种,共发表论文58种,占所有论文总数的70%,发表2篇论文的期刊也有4种,其它17种期刊各只发表了1篇论文。
发表论文最多的8种期刊全部为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刊物。其中《图书馆杂志》和《现代情报》是上海高校图书馆员发表论文最多的期刊,均为12篇,分别占全部论文总数的14%,《图书情报工作》以11篇的数量紧随其后,三者刊载了上海各高校图书馆馆员42%的论文。
二、学术专著出版情况
2017年上海高校图书馆共出版专著6部,涉及高校4所,其中华东理工大学独占鳌头,出版3部,其余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图书馆各出版1部。这些著作中合作的有4部,个人独立完成的有2部。
专著内容与图书馆学相关的有3部,其中两部是关于文献整理的,一部是关于知识发现的。非图书馆学方面的专著也有3部。
三、学术会议举办情况
2017年由上海各高校图书馆主办或承办,规模在40人以上的学术会议共有28场,涉及高校10所(表5-2)。
从会议的性质来看,28场会议中半数以上为国内会议,4场为国际会议,仅面向上海本地的会议有7场,说明处在国际大都市中的上海各高校图书馆举办会议的视角除了面向本地,也在积极向国内、国际延伸。次参与,其中百人以上的会议达 15场,超过了所有会议的半数,说明上海市高校图书馆界已具有较高的办会能力与丰富的办会经验。
表5-2 主办、承办学术会议情况统计表
从会议的内容来看,有工作会议、学术研讨会、培训,还有比赛。主题也很丰富,绝大多数为图书馆行业相关主题,如古籍保护、阅读推广、图书馆管理、图书馆基础理论培训、学科服务、信息素养教育、知识服务、文献资源建设、文献检索、情报分析等等。同时,也主办(承办)了一些非图书馆行业相关的会议。这些会议在提升馆员素质、促进同行交流、扩大图书馆影响力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科研项目立、结项情况
在省部级及以上级别的科研项目的立、结项方面,2017年上海市共13项科研项目立项,涉及高校8所,其中上海师范大学最多,有3项;共7项科研项目结项,涉及高校4所,其中仅复旦大学就有4项(表5-3)。
表5-3 科研项目立、结项情况统计表
从项目的级别来看,国家级项目有4项,省部级项目16项。5个国家级项目全部都是2017年立项的项目,其中上海师范大学独占三项,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海事大学各有一项。从项目内容来看,5个项目全部是图书馆及其相关学科,且项目主持人均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
从学科门类来看,2017年立项的8项省部级项目中,学科分散,不仅有图书馆学相关的古籍保护、馆藏空间、文献计量等,也有非图书馆学科。
2017年结项的7个省部级项目,其中4项来自复旦大学图书馆,其余3项分别由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和上海海事大学完成,研究领域各不相同。
五、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2017年上海市高校图书馆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的成果有2项,一项是东华大学的“上海高校新型智库理论与实践研究”,获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颁发的项目一等奖;还有一项是由复旦大学等7家高校图书馆共同研究的项目“慧源上海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研究”。成果在2017年度“上海科学技术情报成果奖”评选中荣获二等奖。从获奖情况来看,上海高校图书馆的学术研究相对还比较薄弱,与其他学科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有影响的成果尚待出现。
总结
综合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学术会议以及科研项目等情况来看,2017年上海市高校图书馆的学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各个方面表现不一。学术会议的举办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经过几年的发展,图书馆的办会能力显著增强,会议的规模、层次与数量均显著提高。相较而言,出版学术著作及科研成果的获奖方面稍显薄弱,有待加强。各高校间学术研究能力差别明显,本科院校明显好于专科院校,各项学术研究指标统计结果基本来源于本科院校,其中,世界一流建设高校的总体状况又好于一般院校。个别普通本科院校也有不俗表现,它们在学术论文发表、学术会议举办甚至科研项目立项方面都表现出了强劲的上升势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第六章 阅读推广年度报告
根据《2017年度上海市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报告》的撰写要求,上海市高校图工委向全市64所高校图书馆发出阅读推广调查问卷,共回收问卷23份。经对23家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问卷的统计,主要从人员参与情况、阅读推广形式与内容、阅读推广宣传、阅读推广评价、阅读推广建议等方面进行分析。23所图书馆共有143.5人从事与阅读推广相关的工作,平均每馆6人;年共举办了131次(场)阅读推广活动,平均每馆举办5.7次(场);22家高校图书馆共有32个宣传媒体对该单位的阅读推广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少数图书馆还有阅读推广活动评价机制。
一、阅读推广情况
(一)人员参与情况
(1)馆员参与情况
2017年上海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图书馆馆员都积极参与,主要区别在于是专职还是兼职开展此项工作。据统计,23所图书馆共有143.5人从事与阅读推广相关的工作,平均每馆6人。11所图书馆有专职阅读推广馆员,共有32名;15所图书馆有兼职阅读推广馆员,共有109.5名;这些图书馆中,有5所既有专职阅读推广馆员,又有兼职阅读推广馆员,总人数达52人。从单个图书馆看,华东师范大学专职从事阅读推广工作的馆员最多,有5人;而阅读推广馆员最多的是华东理工大学,专职和兼职加起来共有17人;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同济大学、上海电力学院等馆从事阅读推广工作的人员都在10人及以上。从问卷填写情况看,参与阅读推广的图书馆馆员职称不尽相同,参与阅读推广的馆员中副高有6人,中级10人,另有7所图书馆未提供此项数据;从学科背景看,阅读推广馆员学科背景不一,但都依靠自己积累的知识,结合本校的情况开展阅读推广。
(2)部门参与情况
23所高校图书馆共有94个部门参与各自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平均每馆有4.09个部门参与。按照各馆参与部门数量从多到少排序,同济大学参与部门最多,有7个,即特藏部、德文图书馆、嘉定读者服务部、流通部、资源建设部、读者服务部和办公室。
各馆情况不同,参与阅读推广工作的部门也不相同,不同图书馆同样工作内容的部门名字有差异,为了便于统计,将业务内容相同且名称相近的部门进行合并后有17种部门参与了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几乎涵盖了图书馆所有部门,其中读者服务部、资源建设部和办公室三个部门的参与占到了参与部门的64.89%;有6所图书馆成立了阅读推广部;还有一些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得到校办和学生处等学校其他部门的支持。
(3)学生或学生组织参与情况
2017年上海高校开展阅读推广工作的情况看,有20所高校的阅读推广工作得到了学生或学生组织的协助。据统计,学生以勤工助学、志愿者、助管等方式参与阅读推广,有27个学生组织分别协助各自高校完成阅读推广。
(二)内容与形式
(1)阅读推广内容
据统计,23所高校图书馆2017年共举办了131次(场)阅读推广活动,平均每馆举办5.7次(场)。举办活动最多的是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图书馆,共举办了19次(场);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举办的阅读推广活动也较多,均在10次及以上;另有一些高校提供的项目较少,但提供的项目名称有读书季、毕业季、读书节系列活动等,实际上这些高校也组织了多种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
对各馆的阅读推广活动从阅读文化、资源推荐、书目推荐、服务推荐4个方面进行归类,可得2017年上海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统计分类表(表6-1)。
表6-1 阅读推广活动统计分类表
若以每个高校图书馆举办活动的数量多少排序,以举办次数超过3次,且在该馆阅读推广活动次数排名前3为依据,判定该类活动为该馆阅读推广工作的重点,若该馆各类活动均未超过3次,则以举办次数最多的活动为该馆的阅读推广工作重点;若某馆举办各类阅读推广活动最多次数相同,则均需统计在内。据统计可知,32%的高校重视阅读文化类阅读推广活动,28%的高校最重视资源推荐类阅读推广活动,最重视资源推荐和服务推荐各占20%。
(2)阅读推广激励
在阅读推广中实施一定的激励措施,调动了参与者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长久的参与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并影响周围的人关注和参与。各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依据一定的评判标准和方法均不同程度的实施了一定的激励措施。71个项目都有奖励激励措施,主要有“非实物奖励”“实物奖励”“非实物+实物”三种激励方式。其中,仅“非实物奖励”的项目有16项;仅“实物奖励”的项目有31项;也有一些项目采取“非实物+实物”相结合的激励方法,共有14项。
(3)阅读推广成本
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是从图书馆阅读氛围营造、图书馆资源和服务推广等方面挖掘切合读者需求,让读者深刻了解并吸引读者使用图书馆的过程和活动,这必然耗费一定资源,主要有人力成本、资金成本、时间成本和设备等。
从回收的问卷看,有58个项目注明了时间成本。问卷发放时要求填写项目的时间成本具体到小时,但从客观情况看,有些项目很难按小时计算,有些项目持续时间很长,如主题文化展览,主题书展等。
无论阅读推广活动举办了几个小时抑或几天,都不能否认活动从策划到最后的成功举办花费了阅读推广工作人员的大量精力和心血。有57个项目注明了人力成本,不同项目需求的人力不同,不定期举办的项目人力无法确定。
阅读推广活动也会有金钱成本,一般而言,主要是活动各类奖品、宣传费用、专家讲课费、展览制作费、其他费用等,共有59个项目填写了经费情况。投入10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4个,分别是华东理工大学的“读书月”、复旦大学的“读书节”、同济大学的“立体阅读”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贸大思客”;投入10000元以下1000元以上的项目有37个项目;低于1000元的项目有9个。
(三)阅读推广宣传
本部分主要调研了2017年上海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宣传情况,主要从宣传媒体的类别、频次、内容形式、评价和是否关注其他图书馆阅读推广等方面调研,共有22家单位填写了阅读推广宣传问卷。
从回收的问卷看,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宣传媒体不一,有的通过微博宣传、有的通过微信宣传、有的通过图书馆官网、有的通过传统的纸媒体,大多数图书馆是集中方式相结合、个别图书馆仅采用其中的一种方式。
经统计,22家高校图书馆共有32个宣传媒体对该单位的阅读推广活动进行宣传报道。用微博宣传的图书馆有6家,占比27%,用微信宣传的图书馆有16家,占比73%,用官网、海报等其他方式宣传推广的有12家,占比55%。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的图书馆有16家,有些高校还不止一个微信公众号,除官微外,有的图书馆还有分馆微信公众号,如“李政道图书馆”“嘉小图”“德文图书馆Tongji”;有的图书馆还用部门微信公众号进行阅读推广的如“闻学堂”“同济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还有图书馆用学生组织的微信公众号如“爱书小蜜蜂服务队”等。
无论通过微博、微信或者其他途径宣传阅读推广,该宣传媒体都发布了大量阅读推广相关的信息,从发布频次看,有定期发送的,也有不定期发布的。定期发布的宣传媒体信息发布的频率不尽相同,有每月发布一次的,每周发布,每周发布2-3次,更有每天更新的,如“同济大学图书馆(微博)”“同济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有的高校馆的阅读推广活发布频率上无规律可循,有内容则发布。
阅读推广内容的发布形式,主要有文本、图文、视频、音频、多媒体等。各馆因宣传媒体不同,因此发文形式也不相同。统计各高校馆发文形式(见图6-1),32宣传媒体,选择发布文本的有19个,占比59%;选择发布图文的有31个,占比97%;选择发布视频的有14个,占比44%;选择发布音频的有15个,占比47%;选择发布多媒体内容的有10个,占比31%。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一般情况高校图书馆会酌情发布各种形式的阅读推广内容,各高校图书馆几乎所有宣传媒体都会选择图文形式的内容进行发布。
图6-1 阅读推广宣传媒体发文形式
(四)阅读推广评价
本部分调查上海高校图书馆2017年阅读推广的评价机制,主要从是否有该评价因子及评价因子的重要性进行调查,要求有阅读推广评价机制的高校图书馆对照问卷中的评价因子对该馆的阅读推广打分,分数范围1-10分,其中10分认为该因子最重要。
问卷中的阅读推广评价机制包括“阅读推广的计划”“内容与形式”“读者参与”“目的”“成本”“其他”6个评价因子,各评价因子又包含若干子评价因子。
评价机制中的“阅读推广计划”包括“阅读推广计划”一个子因子,评分标准为“详细、可行的阅读推广计划”。
评价机制中的“内容与形式”包括“主题”和“形式”两个子因子,评分标准分别为“主题鲜明”和“形式新颖”。
评价机制中的“读者参与”包括“读者参与人数”“读者入馆人数”“读者入馆时间”“读者学到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读者满意度”5个子因子,评分标准分别为“读者参与人数增加”“读者入馆次数增加”“读者入馆时间延长”“读者学到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读者满意度高”。
评价机制中“目的”包括“纸质书刊利用率”“电子资源利用率”“图书馆服务内容”3个子因子,评分标准为“纸质书刊利用率提高”“电子资源利用率提高”“图书馆服务内容广而告之”。
评价机制中“成本”包括“时间”“人力”“财力”“设备”4个子因子,评分标准为“时间减少”“人力减少”“财力减少”“设备减少”。
评价机中的“其他”,由各馆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评分和评价也因各馆具体情况而定。
从回收的问卷看,仅有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电机学院3所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具有评价机制。学校数量虽少,但也分别是原“985”“211”和“一般本科”三种类型的高校。根据问卷可得三所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评价机制的雷达图(见图 6-2)。
图6-2 阅读推广评价因子(左侧三图)和子因子(右侧三图)重要性
从评价因子看,复旦大学更重视阅读推广计划和阅读推广的内容和形式;华东师范大学最重视阅读推广的目的和成本,读者参与情况也是该馆阅读推广考虑的因素之一;上海电机学院非常重视阅读推广计划和阅读推广的内容和形式。从评价子因子看,复旦大学认为有详细、可执行的阅读推广计划,同时主题鲜明、形式新颖,读者参满意度高的阅读推广活动更有效;华东师范大学认为读者满意度高、纸质书刊利用率提高才是阅读推广活动的最终目的,在阅读推广成本上,该馆认为财力和人力比时间和设备重要;上海电机学院则认为详细、可执行的阅读推广计划、主题鲜明、人是阅读推广活动顺利开展和取得成效的关键。
二、总结
2017年上海高校各图书馆按照各自的客观情况开展了一系列阅读推广活动,馆领导重视、馆内各部门相互协调、馆员积极参与、学生组织也贡献了一定的力量,多种因素相互结合致使一整年的阅读推广工作顺利完成。这些阅读推广工作有营造阅读文化氛围的,有馆藏资源和服务推荐的。各馆对各项活动进行积极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了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工作。少数图书馆还有阅读推广活动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