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葡萄酒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9-07-03刘松涛李茜吕雯秦萍
刘松涛 李茜 吕雯 秦萍
摘要 葡萄酒是一种具有普遍共同标准和国际认同感的产品,葡萄酒产业是一种能体现区域特色的且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本文综述了中国酿酒葡萄生产概况及气候区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分析了我国及贺兰山东麓产区葡萄酒产业的发展现状,最后提出了未来中国葡萄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以期为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酿酒葡萄;葡萄酒产业;贺兰山东麓
中图分类号 F426.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9-0241-03
Abstract Wine is a product with international popularity and world common standard,and wine industry is a kind of industry that can reflect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has great development potential.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wine grape production in China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climate regionalization index system,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wine industry in China and eastern foot of Helan Mountain,and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grape wine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in the future,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ine industry.
Key words wine grape;wine industry;eastern foot of Helan Mountain
1 中國酿酒葡萄生产概况
1.1 酿酒葡萄品种的划分
调查显示,全球有逾8 000种葡萄品种,中国有逾500种,但只有50余种葡萄品种能酿造出优质的葡萄酒。根据果实色泽,我国的酿酒葡萄大致可分为红色、白色和黑色品种。酿酒葡萄中红色品种主要有品丽珠(Cabernet Franc)、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佳丽酿(Carignan)、希哈(Syrah)、黑彼诺(Pinot Noir)、梅鹿辄(Merlot);白色品种主要有霞多丽(Chardonnay)、意斯林(Italian Riesling)、苏维浓(Sauvignon Blanc)、塞米雍(Semillon);黑色品种主要有卡本内-费朗(Ca-bernet Franc)、加美(Grmay)、内比欧露(Nebbiolo)、山吉优维烈(Sangiovese)、佳丽浓(Carignan)、格那希(Grenache)、特(Cot)、田帕尼优(Tampranillo)、金芬黛(Zinfindel)。
1.2 我国酿酒葡萄生产现状
早在3 000多年前,我国就有葡萄种植和葡萄酒生产的历史记载。随着高产葡萄品种在北方成功引种后并大面积种植,直到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我国酿酒葡萄发展才迈上一个新的台阶[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范培格博士调查发现,目前中国葡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栽培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三,葡萄产值以每年2位数的速度递增。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研究室刘凤之研究员称,近10年以来,中国葡萄栽培面积和葡萄产量呈快速上升趋势,酿酒葡萄种植增长速度保持为13%~15%[2]。
我国酿酒葡萄品种以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梅鹿辄(Merlot)、品丽珠(Cabernet Franc)、蛇龙珠(Cabernet Gern-ischet)、黑彼诺(Pinot Noir)、霞多丽(Chardonnay)、意斯林(Italian Riesling)和龙眼(Dragon eye)为主,红酒品种和白葡萄酒品种的比例约为7∶3[3]。目前,我国形成了胶东半岛、宁夏贺兰山、甘肃威武、新疆石河子等具有区域特色的著名产区,且西部产区的优势已逐步显现[4],这几个主产区的栽培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80%以上。2008年,中国酿酒葡萄种植面积约为4.06万hm2,结果园面积为3.25万hm2,总产量约45.0万t。中国葡萄酒产业也相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9年我国葡萄酒产量达到96.0万t;截止2015年,我国葡萄酒产量已达到114.8万t。
2 酿酒葡萄气候区划指标体系
2.1 中国酿酒葡萄气候区划指标体系的构建
对葡萄产区进行正确区划,对指导优质酿酒葡萄基地建设和具有地理标志的葡萄酒生产,实现葡萄种植和葡萄酒生产的最大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5]。李 华等[6-7]按照全国623个气象台站30年的平均资料,以无霜期F(划分适宜区北界的热量指标)为区划的第一指标(按照F<160 d,160 d≤F<180 d,180 d≤F<200 d,200 d≤F≤220 d,220 d
2.2 宁夏酿酒葡萄气候区划指标体系的构建
葡萄是宁夏最具区域优势的特色产业之一。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位于东经105°45′~106°47′、北纬37°43′~39°23′,属于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年均气温8.5 ℃,≥10 ℃有效积温为3 135~3 272 ℃,昼夜温差10~15 ℃,日照时数3 032 h,日照率67%,年降水量180~200 mm,无霜期180 d。该地区和法国的波尔多属于同一纬度,是种植葡萄的黄金地带。
王 华等[9]选择了无霜期、干燥度及埋土防寒线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气候区划的一级、二级和三级指标,将宁夏划分为5个区域,其中4个区域适宜葡萄的栽培种植,且1区和3区主要集中在贺兰山东麓。该地区昼夜温差大、热量充足,能满足葡萄的生长需求;空气干燥度>4.3,果实成熟期降水量较少,平均仅为118 mm,有利于葡萄果实糖分和多酚物质的合成及积累。因此,独特的气候条件保证了葡萄浆果的品质,为生产优质葡萄酒提供了充足、优质的原料。
3 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现状
葡萄酒是一个既传统又新兴的全球性产业。当今葡萄酒产业范围较广泛,酿酒葡萄栽培种植是第一产业,葡萄酒酿造是第二产业,销售推广流通服务则为第三产业,与葡萄酒相关的旅游及文化提升等是第四产业。随着社会进步且不断出现的产业升级,中国葡萄酒产业正在成为一个包含上述4个层次的综合性产业。
3.1 我国葡萄酒产业现状分析
在我国葡萄酒产业迅速发展的三十几年来,葡萄酒原料基地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引导。多数是农户分散种植,而不是集约化管理,产出的葡萄质量达不到酒厂的生产标准。原料质量不高,直接影响葡萄酒的品质和价格;同时,各产区的酿酒葡萄品种较单一,大多数为欧洲引进品种,很少有各自特色的酿酒品种;而且各产区对基础研究普遍不够重视,没有建立起具有自主品牌的特色酿酒葡萄品种资源圃,我国葡萄酒产品缺乏鲜明的个性化。
虽然中国东部和西部的葡萄酒产业各自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但目前发展形势不均衡。我国西部地区具有自然资源、气候、地理环境等方面的优势,种植面积辽阔,未来发展潜力巨大;而中东部地区的优势在于葡萄酒产业发展较早以及资金、技术、科技人才和营销模式较成熟。目前,中国葡萄酒产业呈现出明显的西移态势[10]。全国葡萄生产标准化程度总体水平不高,主产区还未建立起统一规范的生产操作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截至目前,我国的山东烟台产区、河北昌黎产区和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已是获得原产地保护的葡萄与葡萄酒产区,然而这些主产区都未建立完整统一的产区质量等级分级体系,造成葡萄酒品质良莠不齐、葡萄酒品牌混乱,很难被市场和大众认可。
3.2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概况
我国葡萄栽培种植面积最大的产区是胶东半岛和新疆产区,而贺兰山东麓产区的酿酒葡萄栽培种植面积最大,是中国最大的酿酒葡萄原料基地,发展潜力很大。截至目前,宁夏葡萄产业基地已经从2万hm2增加到4万hm2,葡萄品种从14个增加到30多个,已建成86个葡萄酒庄,年产葡萄酒近10万t,综合产值超过200亿元。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业带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以银川市、青铜峡市、农垦农场、永宁县、红寺堡为主体的产业带。
近些年来,贺兰山东麓产区的影响力、产业带动力、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宁夏独具特色的“紫色名片”。2003年,产区获得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并于2008年制定了《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标准》(GB/T 19504—2008)。如今,“賀兰山东麓”已经成为了全球葡萄酒界冉冉升起的新星,2013年宁夏产区被收录在《世界葡萄酒地图》中。2018年,“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在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百强榜中排名第14位,这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唯一进入此榜的地理标志产品。宁夏贺兰山东麓涌现出了一批葡萄酒庄,该产区的葡萄酒品牌也随之丰富多样,2018年Decanter世界葡萄酒大赛中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再次占据中国奖牌榜首位,共有88款葡萄酒获得奖牌以及嘉许奖。在此之前,宁夏葡萄酒产区曾四度被法国葡萄酒评论杂志评为“中国葡萄酒明星产区”,也曾被美国纽约时报评论为“可以产出最好的中国葡萄酒的旅游圣地”。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以“明星产区”“新兴国产区”打入了国际葡萄酒平台,受到了国际葡萄酒行业的高度关注和认可,产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随之扩大[11]。宁夏贺兰山东麓是中国最年轻的葡萄酒产区之一,也是国产葡萄酒的后起之秀。但是,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在全国葡萄酒产量中所占市场份额较小,且在进口葡萄酒市场的冲击下,当地企业产量低、销量小,葡萄酒品种单一,缺乏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同时,宁夏葡萄酒产业的科技人才培养相对滞后,导致专业技术人员不能系统有效地对贺兰山葡萄酒产业进行科学指导和有效管理。由于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起步发展较晚,从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加工、葡萄酒成品的营销推广到最终的葡萄酒产业与文化复合链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产业综合体系,严重制约了当地葡萄酒产业的发展。
4 发展对策
当前,我国葡萄酒及其相关产业迫切需要向集约化、精细化转型升级。随着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未来葡萄酒行业发展的方向仍是个性化。中国葡萄酒产业已进入发展新常态,这意味着中国葡萄及葡萄酒产业面临的国际和国内发展环境更复杂,国际市场竞争力更加激烈。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急需打造葡萄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中国葡萄酒产业向持续、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
4.1 培育适宜的优良品种,加强精细化、集约化栽培管理
结合酿酒葡萄产区气候等特点,尊重葡萄自然属性,培育和筛选适宜于该产区的品种品系;创新栽培管理模式,使园区栽培管理模式由传统分散的种植模式向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变;加强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建立健全葡萄种植管理体系,不断规范葡萄种植的技术规程和操作规范,促进葡萄园区土、肥、水等栽培管理的精准化,加大葡萄园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发投入,大力推广根域局部干燥灌溉、调亏灌溉和风-光互补节水灌溉技术,从源头提升酿酒葡萄的质量,由高产、稳产向节本、优质、绿色、高效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加强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市场调研,实现酿酒葡萄品种优良化和栽培区域多元化。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集种植、酿造、加工为一体的生产经营模式。
4.2 研发先进酿酒工艺,提升葡萄酒的品质和风格
注重提升我国葡萄酒的品质和风格,以控制成本为重点,通过降低人工成本、降低生产成本和压缩非生产性投入,进行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葡萄酒的性价比。性价比关键是“性”,无论是低、中端还是高端葡萄酒,应是相应档次品质最优、价格最低的葡萄酒[12]。同时,应重视不同葡萄酒产区和品牌的个性化培育,结合国内外市场需求,研发先进的酿酒工艺技术,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葡萄酒创新性产品,打造具有中国风范的葡萄酒品牌和中国特色的葡萄酒区域文化。
4.3 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全面发展
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力,强化和提升专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葡萄酒产业的研发能力和科技含量,加强政府、科研机构与葡萄酒庄(酒厂)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同时加大高校与生产基地之间的校企合作力度,全面推进葡萄栽培及葡萄酒产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
4.4 科学合理规划布局,拓展新型复合产业链
科学合理地布局,做好不同区域酿酒葡萄基地建设规划,从全产业链拓展出新型复合产业链,开发葡萄酒旅游、文化等相关新资源,促进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创新。在有区域特色的种植区发展生态农业,以葡萄酒庄为发展单元,集地域化品种种植、优质化葡萄生产、精细化葡萄酒酿造、特色化品牌营销、生态型特色旅游于一身;同时,利用互联网(葡萄酒+)等新型推广模式,发展葡萄体验式和观光式经济,培育葡萄酒的消费文化,促进葡萄酒文化的传播,推动葡萄酒与旅游、健康、金融和互联网等相结合的复合产业链,为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开辟新路径[13-14]。
5 参考文献
[1] 王翠梅,孙义东,孔维府.中国酿酒葡萄栽培生产历史、现状和发展展望[J].中国果菜,2007(6):6-7.
[2] 刘凤之.中国葡萄栽培现状与发展趋势[J].落叶果树,2017,49(1):1-4.
[3] 王海波,王宝亮,王孝娣,等.我国葡萄产业现状与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中国果树,2010(6):69-71.
[4] 王延才.中国葡萄酒行业现状及发展方向[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6(1):4-6.
[5] 張振文,刘延琳,贺普超.葡萄品种学[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
[6] 李华,火兴三.中国酿酒葡萄气候区划的水分指标[J].生态学杂志,2006,25(9):1124-1128.
[7] 李华,火兴三.酿酒葡萄区划热量指标的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12):69-73.
[8] 火兴三.中国酿酒葡萄气候区划指标体系及区域化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9] 王华,王兰改,宋华红,等.宁夏回族自治区酿酒葡萄气候区划[J].科技导报,2010,28(20):21-24.
[10] 张红梅,曹晶晶.中国葡萄酒产业的现状和趋势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5(2):183-187.
[11] 厚正芳,吴正强.宁夏葡萄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研讨[J].农业与技术,2017,37(24):150.
[12] 刘世松,菅蓁.中国葡萄酒产业现状剖析及发展研究[J].酿酒,2016,43(5):13-17.
[13] 刘世松,韩永奇.开启中国葡萄酒个性化与性价比的时代[J].酿酒,2015,42(4):2-6.
[14] 韩树森.牧狮葡萄酒营销策略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贺兰山东麓多年连栽葡萄引起土壤退化的机理研究”(NO.31660133)。
作者简介 刘松涛(1981-),男,湖南武冈人,硕士,讲师,从事园林植物栽培的研究工作。
*通信作者
收稿日期 2019-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