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基于“听说读写”的数学语言能力

2019-07-03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南关学校郭菊萍

中学数学杂志 2019年12期
关键词:听说读写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南关学校 郭菊萍

何谓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师生实现思想交流的桥梁.长期以来,人们对语言的认知还停留在语文教学上,认为学习数学无所谓语言的参与.殊不知,数学语言不仅是体现数学思想的通用语言,还是发展数学思维的介质.娴熟地掌握数学语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驾驭数学,学好数学.而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培养数学语言的基础.

一、学会“听”,真正听懂

数学教学过程,既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又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学生学习数学,要学会倾听,更需听得得法.为提升倾听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应安排学生熟悉教材,对新授知识有一定了解,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听”的效果.数学课堂中,学生如何学会倾听呢?

1.学会倾听关键词

数学概念、公式和定理仅有寥寥数语,却能包罗万象,其中关键性字词都有准确的定位.学生在倾听中,需厘清其中的存在依据及内在关联.例如,“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这其中蕴含的关键词是“有且只有”.其中的“有”是存在的意思,而“且只有”则是仅有的意思,表示其唯一性.

2.学会倾听异同点

数学具有抽象的概念体系和严谨的语言,需要学生在对比中鉴别其差异.对于类似的知识点,学生在倾听中辨别思考,理解它们的通性和特性,进一步巩固知识.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时,可以将“一元一次方程”知识拎出来进行对比学习,引导学生掌握两者之间同中有异的特质,更好地促进对“二元一次方程”的学习吸收.

3.学会在思索中倾听

课堂中,教师经常对学生的发言、练习中的错误、问题讨论的总结、试卷中的易错问题等进行点评.在此过程中,学生需仔细倾听这些系统的内容,做到听得完整、悟出重点、理解难点、听出本质,在思索中学会概括总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倾听中需要有思索和参与,从而达到较高的学习效率[1].

二、学会“说”,清楚表述

“说”的能力培养是建立在“听”的基础之上的进一步延伸.求解一道数学题,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应该是小菜一碟.不过,若是让其讲出其中蕴含的原理,却绝非易事.数学知识的形成是有原理支撑的,厘清了原理,才是真正意义上掌握了知识.因此,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不容忽视,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语言是促进逻辑思维形成的重要方式,逻辑思维形成的过程需依托语言来实现,因此,学会数学语言就是实现了思维发展与语言发展的双赢.在数学课堂中,让学生“说”些什么内容呢?

1.学会概括关键词和概念

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时,其概念为:只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为1,两边都为整式的方程称为二元一次方程.引导学生概括其中的关键词是“两个”“二元”“一次”“整式”,在概括的基础上理解概念.

2.学会讲解方法

例如,在证明“四边形内角和定理”时,引导学生从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出发,捋顺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简洁、明了地讲解解决问题的方法.

3.学会讲述概念之间的异同点

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时,引导学生将其与“一元一次方程”进行对比,讲述其中的异同点.除此之外,要求学生讲一讲方程与函数需满足的条件、解题原理,混淆公式和漏掉负号的后果……在这林林总总的讲述中,既发展和优化了学生的数学语言,又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迁移能力,在教与学的交流互动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2].

除此之外,“说”还能发展学生对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这三类数学语言的迁移学习水平,引导学生通过“说”领悟数学知识,体验数学思想,提炼数学方法.在学生越发清晰和充分的表述下,不断延展数学思维,发展数学素养.例如,“图形与证明(一)”里的一系列文字证明题是映射数学语言转变的最佳方式.在口述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的证明题时,在画图没有错误的情况下,学生出现了这样的表述:

(1)已知图形ABCD是等腰梯形,求证:AC=BD.

(2)已知四边形ABCD中,AB=CD.求证:AC=BD.

(3)已知四边形ABCD中AD//BC,AB=CD,AD≠BC.求证:AC=BD.

同一个题目,不同的表述方式,体现出不一样的效果.哪一种语言表达更为严谨、准确呢?这也是典型的三种数学语言有机统一的体现.

三、学会“读”,读透厘清

“读”是形成数学语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反反复复的“读”中,更加准确地体会数学语言,提升数学能力.

1.学会预习中的“读”

预习是与新授知识初次会面的过程,对一些概念、知识中的关键性词语有了些许感知.教师需要钻研教材,设置一些导读材料和训练,引导学生在读中实现内容价值,在思索中体会数学语言.不过,一些学生读的价值并未真正体现,即使是读也仅仅是浮光掠影、囫囵吞枣.比如,在完成预习平面的基本性质之后,问及公理三,不少学生答道“三点确定一个平面”.显然,他们将“这三点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前提条件忽视了[3].因此,“读”的过程中应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在口与脑共同参与中,实现预习的真正价值.

2.学会课堂中的“读”

课堂中,通过“读”,发现问题,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在促进数学语言发展的同时提升数学思维,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执教完“相反数”的概念之后,安排习题:-{-[-(-5)]}=_________.不少学生一脸茫然、毫无头绪,我便要求学生将运算顺序及概念反复研读并思考.在思考加研读之后,不少学生找出答案“5为-5的相反数,所以,-(-5)=5;同理,-5为5的相反数,所以,-[-(-5)]=-5;同理,5为-5的相反数,所以,-{-[-(-5)]}=5”.

3.学会课后的“读”

很多学生认为课后阅读是语文学科的特色,数学只需解题即可.而事实上,数学语言的形成也需要课后阅读的推进.课后学生可以通过读教材、题型、刊物等,在对字、词、句子的反复推敲研读中,品悟数学,感悟数学语言的内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读的训练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品悟数学语言,领悟解题方法.透过“读”,理解数学语言中的关键所在,巩固理解新授内容,形成学习迁移,找寻出完美解题的路径,探索出其中“深藏不露”的思想方法.

3.学会“写”,条理表述

文字是直观反映语言的一种途径.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实现了更好地表达数学思想的舞台.例如:(如图1)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并将“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这一命题的条件和结论进行表述,学生经过思考,通过以下形式将其完美诠释:

(1)如图,△ABC中,AB=AC并且△BAD=∠CAD,则BD=CD.

(2)如图,△ABC中,AB=AC并且∠BAD=∠CAD,则AD⊥BC.

(3)如图,△ABC中,AB=AC并且BD=CD,则AD⊥BC.

(4)如图,△ABC中,AB=AC并且BD=CD,则∠BAD=∠CAD.

(5)如图,△ABC中,AB=AC并且AD⊥BC,则∠BAD=∠CAD.

(6)如图,△ABC中,AB=AC并且AD⊥BC,则BD=CD.

因此,“写”可以更好地表述数学语言,在写的过程中,需要简洁、精准、科学,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的形成,通过写一写更好地描绘出来.

综上所述,听、说、读、写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在对数学语言进行整合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个有机整体.在听与读的基础上学习,在说与写的保障下升华.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水平,从而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图1

猜你喜欢

听说读写
如何实现语文课堂的自主管理
数学学习也要“听、说、读、写”
对英语高考制度改革的看法和应对策略
始于精心行于精致成于精彩
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培养听说读写能力
探究初中英语听说读对促进写作能力发展的影响
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效策略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