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创新驱动,提升西北气象科研质量
2019-07-03◎文/张莉
◎ 文/张 莉
2013年初,王胜(前排左三)参加甘肃省气象局青年创新论坛,并荣获“青年贡献奖”。
甘肃省兰州市,地处祖国西北内陆。从单纯的地理角度而言,它是祖国的“大后方”,但对于中国干旱气象科研来说,它是祖国的第一线。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简称干旱所)就坐落在这里。作为中国气象局“一院八所”的主体之一,干旱所的主要任务是面向干旱气象科技发展的国际前沿,紧紧围绕国家、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的需求,开展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重点解决我国干旱气象业务发展中急需的科技前沿和重大关键科技问题,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作为干旱所的科研人员,王胜常年以来一直扎根西北,多次开展野外试验工作,“边研究边应用,边创新边实践”,用创新驱动了西北气象科研的进步。在科研成果转化、产学研机制创新和人才培养制度建设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科研:缩短转化周期,解决实际问题
在中国气象研究领域内,很多“急难险重”的干旱问题都是在干旱所的研究推动下得以顺利解决的。开发空中云水资源,推动人工增雨技术发展,发展干旱预测预警技术,以解决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就是干旱所从事的重点科研工作之一,王胜则有幸参与其中。
众所周知,水资源匮乏是当今全世界农业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而中国又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据了解,我国的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世界平均的四分之一,且时间、空间分布不均匀,降水量南多北少,导致水资源南丰北欠。如何解决我国长期面临的干旱灾害,增加地表、地下径流量,这不仅是国家战略的要求,也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实际需求。
常年以来,站在祁连山山麓下仰望西北大地天空的王胜,从清晨的空气中那一丝甘甜的露水里看到了缓解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干旱现状的可能。通过多次开展野外实地试验,收集数据,王胜所在研究团队分析了陆面水分凝结现象及其出现频率与局地微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了露水(霜)量及其出现频率的季节分布特征以及受降水和天气阴、晴的影响规律。同时还对比分析了降水、露水、雾水和土壤吸附水对陆面水分的贡献率,给出了半干旱区陆面水分平衡的日循环特征,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推动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究获取了大量的试验数据和基础材料,为干旱所缩短科研成果周期,解决现实问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为解决气象业务部门开展农业适应气候变化决策、服务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的实际问题,王胜所在的干旱所还对蒸渗仪自动称量系统进行了改进。据他介绍,原来的蒸渗仪为单一通道收集,他们团队在干旱所原有蒸渗仪的基础上,通过对收集数据系统的改进,将其变为了多个通道收集,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同时其维修成本低,维修方便,测量数据精度好,观看直接,便于对数据进行全面分析。目前,该产品已河南、新疆等地推广,为观测陆面蒸散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产学研:创新机制,让气象服务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气象服务一是要以政策为导向,二是要以农业现代化需求为目标。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土地农业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对于气象产品的精细化要求不断提高,产学研合作共同研究成为了国内很多气象研究所面对新形势下发展多元化气象服务产品的有力抓手。但是长久以来,国内气象产学研合作的统一协调指挥机制尚不成熟,仅靠当地气象局一己之力难以开展规模化的实验研究。
针对这一问题,王胜探索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
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合作,对干旱区陆面过程模式进行了改进;与敦煌市气象局合作,研究了稀疏植被下垫面陆面特性;与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合作,开展了黄土高原典型半干旱区凝结水形成机制研究等。这些最前沿的气象科研理论成果,通过干旱所成熟的成果转化机制,为中国的现代化农业作出了的贡献。
如今,长期坚持理论创新与应用实践相结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王胜,先后获得了甘肃省科技厅、兰州大学、国家气候中心、广州海洋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等多个部门共计100余万元的经费资助,有力地支持了干旱所发展。在理论研究的同时,获得野外研究数据超过120G,为干旱所的其他研究工作提供了便利。并且基于研究数据和研究成果,他还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12篇,出版专著1部。
实际上,自2011年中央出台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气象服务要为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供切实帮助之后,很多地方的产学研机构都被调动了起来,王胜和干旱所无疑是其中发展应用较为成功的科研机构和研究者之一。
人才培养:为中国气象研究构建人才梯队
常年来的产学研合作,不仅让王胜收获了很多最前沿的气象科研理论成果,更让他发现了一批具有其研究潜力的青年科研人员。干旱所先后与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20多名。通过科研项目合作,带动青年科研人员,帮助研究人员晋升职称,成为本领域科学研究及业务支撑的中坚力量。其中高级职称人员2人,中级职称人员3人,为干旱气象学科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其实,早在干旱所开发祁连山空中云水资源利用,推进人工增雨技术进步的时候,就已经在为气象研究人才梯队的建设谋篇布局了。据他介绍,通过该工作,干旱所培养了正研级高工或研究员5人、高级工程师或副教授15人,博士和硕士17人。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脚步日益加速,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很多中国的气象科研工作者也走出了国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就气象科研寻求我国技术支持与业务合作带去了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同时,也为很多中国的科研人员吸收国外先进气象研究技术带来了便利。如今,干旱所正在加紧进一步的人才培养规划建设,力图通过“一带一路”让这个处在其核心节点的研究所不仅在科学研究上保持国内领先,更在人才梯队建设上走向世界前沿。
创新,一直是王胜和兰州干旱所的发展“基因”。下一步,他将会通过实际项目的开发研究,将这一“基因”传承到下一代科研工作者之中。他说,是创新驱动了西北气象科研的进步,他相信创新也会驱动中国气象科研在世界上的不断成熟和进步。
在野外观测试验中,进行土壤仪器的埋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