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篆刻中使用疾涩的原因

2019-07-03

老年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切刀刀法刻刀

自东汉蔡邕提出疾涩的概念以来,疾涩就贯穿于书法、篆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之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运用与表现。篆刻艺术中的“疾”表现为冲刀法,“涩”表现为切刀法,疾涩则表现为冲、切刀法的结合。刻刀与印石的摩擦影响着篆刻艺术疾涩法的表现,疾涩互用可克服单独使用疾或涩所出现的弊病。疾涩通过使用刻刀的节节顿挫将刀力注入印石的点画线条之中,使点画线条挺拔有力并且节奏变化较为丰富。那么,篆刻使用疾涩的原因是什么呢?在此,我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刀石之摩擦

摩擦是普遍的自然现象,只要物体相互接触,并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存在,就会发生摩擦。摩擦力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接触面越大,摩擦力越大,成正比关系;摩擦力亦与压力成正比,压力越大,摩擦力也越大。所以,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是使接触面变粗糙和增大压力。刻刀“硬笔”弹性十足,可很好地增加刻刀的压力,从而增强刻刀与印石的摩擦力。印石表面越粗糙,越能增加刻刀与印石的摩擦力。刻刀深入石中,从刻刀与印石的底面接触摩擦增加到刻刀左右石面的摩擦,即摩擦面一下子增加了刀痕中刻刀的左右印石面,摩擦力自然变大。但是,为了破除石头的摩擦力即阻力,得用疾、冲刀法,这样有阻力却仍加速行进才能破除阻力,停刀时需在高速运刀时戛然而止,可使刀力深入石中,这就是常说的“势如破竹”。汉凿印是在质地坚硬的金属上一点一点地刻凿,不像我们在印石上舞刀破石那样所向披靡,所以行刀短、节奏紧密方能破除金属硬质的阻力,一个长笔画往往由许多短画组成,线条呈波浪状的凿痕。如汉《部曲将印》,其凿痕很突出,有些线条颇类似于切刀效果,堪称是切刀的鼻祖了。

《美意延年》齐白石

篆刻摩擦力的大小,还与刀的厚薄、石的软硬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刀厚即钝、石硬则摩擦力大;刀薄即锐、石软则摩擦力小。刀不可太钝,石不可太硬,否则滞刀,难以推动刀杆加速行进,刻出的线条容易出现支离琐碎等弊病,所以刻刀要定期磨,印石筛选时要避免带有砂钉的。但也有特例,吴昌硕以深厚的功力专用钝刀硬入,形成了其独树一帜的印风。

二、疾涩之互救

《溪南老人》清.吴昌硕

冲刀刻出的线条流利自然,挺劲雄浑;切刀刻出的线条峭折钝拙,苍劲古拗。疾与涩,有各自的优点也有各自的缺点。单用冲刀,易于光、扁、滑、板、弱、野,如平直呆板的线条似黑体美术字之笔画,毫无起伏变化,笔情刀趣俱失。涩刀凝重苍老,可救冲刀易于平直呆板之病。来楚生云:“冲刀人人能之,但不宜多用,多用易板刻,应时以切刀救之。”冲刀刻印时容易浮滑,刻出的线条容易轻薄无力,所以冲刀并非一冲了事,而要参以涩、切刀的方法一节一节地推进,使刻出的线条锋颖秀逸、古朴苍劲,可避免冲刀直冲不够凝重之弊。丁敬使用短刀碎切的原因是对当时光洁、妩媚印风的反叛,力挽矫揉造作之风,并同流媚的时尚印风拉开距离。

涩刀、切刀的缺点主要表现为沉着稳重有余,而潇洒飘逸不足,不能表现豪放一路的印章。用涩、切刀法刻出的线条多含蓄并有苍茫朴茂的金石气,但使用不当,易流于臃肿、凝滞而失去神采。如运刀时机械切刻,表现为呆板的锯齿形刀迹如鹤膝状,俗不忍睹;或者使刀上下颤动,把线条刻得太碎、过于屈曲扭弯,形成锯牙燕尾,呈现出冷涩奇崛的风貌,俗气可厌。

从上可见,疾与涩构成矛盾的两个方面,是一种冲突。而篆刻艺术的动人之处,正在于消解这种冲突。所以疾涩、冲切法往往结合起来使用,不能偏执一方。篆刻虽小,但更为追求天真烂漫,更要富有精神,这样才能预防匠气。来楚生云:“线光忌浮滑,线缺忌锯牙,要在不光不缺之间。”用刀疾与涩相辅相成,用刀既要涩,刀势又欲疾,刻出的线条自然苍润有神,印章才能达到浑然一体的境界。

冲切刀相互结合运用,是将冲刀、切刀的优点突出,以战胜对方各自存在的缺点,能够获得单纯使用一种刀法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两种刀法在配合运行时,以冲刀法为主或以切刀法为主,所形成的效果又不相同。以冲刀法为主,以切刀法为辅,刻出的线条多表现为雄劲苍古之态,既遒劲雄健,又不乏浑穆华滋的独到意境。以切刀法为主,以冲刀法辅之,刻出的线条多表现为遒茂劲拙之韵。疾涩、冲切结合,各展其长,各避其短,这就更能增加印面表现的艺术效果,增强其节奏雄浑之趣。如吴昌硕,其印风雄浑,既有气势又有节奏。《苦铁》一印,便是以切刀为主的冲切结合,有的笔画显得刚劲有力,有的笔画有含蓄浑朴之意;有的则是在同一笔画中,一边为冲,另一边辅之以切,如“苦”字的横画;或笔画的开头以切刀为主,中段以冲刀为主。这样就增加了笔画与笔画之间或前后与左右之间的对比,既丰富了笔画的表现力,又增加了全印章法的平稳感。

《苦铁》清.吴昌硕

猜你喜欢

切刀刀法刻刀
方捆秸秆专用高效粉碎机搅切刀的设计
内框纸U型切刀装置对提高烟包小盒质量改进与运用
UP850-N型切粒机切刀崩刃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刀法
砂性地层盾构切刀磨损预测模型研究
刻刀风骨:秦胜洲作品选
趣图
趣图
胡同里的传奇
武师授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