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汾河岸边有古堡

2019-07-03宋晓明

火花 2019年6期
关键词:汾河梁家古堡

宋晓明

我沿着长江走过,也沿着黄河走过,淮河也在一个春天去走了。还有汉江、洛河、澧水,都一一到过。有水就有城市、村庄。农民、渔民聚集一起,在水边建起房子,靠水而居,形成村庄、城市。

在山西我也沿着汾河走,一路城市、村庄与农田。我在一篇写汾河的散文里写过河畔的风景。山西第二大河流域古迹众多。河水上行船的时代,一路南下北上,灵石境内夏门古堡的百尺楼成了船上游人途经数县唯一能看到的画楼。画楼,我理解它是风景如画的高楼。百尺楼依山而建,巨墙高檐,檐下挂着灯笼,远远地看上去就是一道美景。这正好符合中国古人建造建筑的思维方式,把建筑修到山水林子间,与它们一起构成美丽画面。

灵石境内的汾河两岸群山连绵,有村庄的地方人多热闹。出了村庄,离开人群,两岸只有寂静的山脉。晚上行船,黢黑的悬崖峭壁令人生畏,胆小的人不敢走夜路。黑暗寂静中行走,许久,一线灯光从河水侧上方从远处投来。渐渐靠近,那是百尺楼的灯光,给船上的人带来温暖,也驱散畏惧与疲劳。船便靠岸,船上人登岸找一家酒店入住。

夏门古堡的主人姓梁,梁氏古堡位于夏门镇,便又被叫做夏门古堡。今天从夏门镇穿镇而过,现代建筑居多。一层平房、三四层甚至更高一点的楼房分布公路两侧。以前这些建筑不是主角,主角是它们背后小山上的那些老房子。高高低低的老房子布满山头,与小山一同俯视着脚下的河水。与色彩明亮的新建筑相比,老房子年代久了,有些黯然无光,特别是秋冬季节,与山上的枯草一样没了生机。

夏门人的新居如大海,包围着老宅所在的“小岛”。绕过新建筑群,进到老镇子里面,才能仔细去看古堡。爬上小山坡,走进小巷子,你就终于看清楚了。这些建筑虽已破旧,甚至有的还损毁不轻,但庙宇、店铺、老宅,种类齐全,应有尽有。这满山建筑,最为独特的就是百尺楼,与它所在的这个正对着汾河的山崖一样高。站在楼顶檐廊,可以尽观河水、群山、村庄,百尺楼成了眺望汾河峡谷风光的最佳位置。

站在古堡,汾河峡谷成了眼前风景;站在峡谷,古堡又成了眼前风景。夏门古堡古建筑群所在的夏门村被确认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古堡里,雕梁画栋的老宅、年久光滑的石板路、两侧墙壁剥落的小巷子,这些古村该具备的标志都有。如果除去村里后来新修的沿公路分布的现代民居建筑,单看古迹,覆盖了整个小山的古堡古建筑群还是形成了一定规模。

老建筑是历史文化名村一定要有的。人也是该有的,要有名人,有人有故事。夏门古村里有以御史命名的宅院。梁中靖,人称梁御史,平反一个村妇冤案使这个梁姓好官故事为人所知,梁氏古堡的名字也火了。夏门历史上有做官的人,或许也有办实业的人。今天,夏门有酒厂。有人在试着做出老百姓喜欢的酒,试着在日益城市化的今天为乡村复兴做点事。

梁家是明清时期灵石四大家族之一,家族里人才济济。静升王家在经商聚起财富之后,在汾河以东小水河畔北山上建起古堡。梁氏家族也在夏门镇小山上建起古堡。古堡修成什么样子?大大小小的宅院修满小山后,梁家人觉得在湍急河水与险峻山崖中出现的这么不平凡的自然地形人类建筑一定不能平庸。于是,一座与山齐高的百尺楼在河水最急、山势最险的地方拔地而起,高耸的巨大墙壁从崖底一直向上垂直延伸至崖顶。夏门成为一个不一般的地方,除了自然的独特地形,人工的建筑也成为河畔不朽的景观。百尺楼成了夏门的标志,就像金字塔成为埃及的标志,凯旋门成为法国的标志,故宫成为北京的标志一样。坐船沿着汾河行驶,远远望见这座颇具气势的“齐山楼”的时候,人们就都知道是夏门到了。

梁家人在历史上做官的为数众多。我们穿过门洞,沿古堡的巷子行走。宅子院门上锁,十户九空,见不到一个梁家的人。梁家人用心修了这些建筑,圆形窗户,拱形门洞,舒适的宅院形同花园。梁家现在有不少后代走出灵石,移居各地。从古堡回来后,我又去过离夏门不远的镇上的另一个村子。镇上的一个新建酒厂位于那个村子。一个蓄着胡子的中年男子是办厂子的人。被太阳晒黑的皮肤告诉人们,他是个在外奔波干事业的人。忘了问他名字,不知他是否姓梁,是否是梁氏古堡梁家后人。希望不只梁氏家族能干大事业,夏门别的姓氏的人也能,汾河峡谷里所有灵石人都能。

(本文图片摘自百度)

猜你喜欢

汾河梁家古堡
陪汾河走一走
勇闯死神堡
油品储运系统油气回收
古堡
梁家河,我心中的歌
听故事的人
汾河白鹭
汾河水韵
谈汾河流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