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亟须完善
2019-07-02
编者按:
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高速增长期,动力蓄电池也进入了大规模退役期,其回收利用潜力巨大。近日赛迪顾问发布了《2018年中国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发展白皮书》,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发展历程、国内市场规模、商业模式以及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本报摘要刊登,以饗读者。
中国自2009年开始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随着推广使用数量的快速上升,动力蓄电池陆续开始进入大规模报废期。
近年来,随着动力蓄电池回收紧迫性日益提升,国家加大了对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政策引导,力图在回收利用责任机制、回收网络体系建设、电池的综合利用方式、回收利用行业管理等方面推动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的发展。
产业链三大环节
上游电池制造及回收技术研发。近年来中国动力蓄电池产业规模快速壮大,带来大量退役动力蓄电池处理的隐患,同时,退役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日益得到高度重视。
中游回收环节。目前,伴随国内以整车企业为主体的生产责任延伸制度的建立,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已步入渠道建设的关键时期。
下游利用环节。退役车用动力蓄电池可用于家庭储能、电网储能、低等级的动力源等领域;对于不能进行梯级利用的,以及梯级利用后的二次报废动力蓄电池,则经拆解对电池壳材料、正/负极废粉、锂/镍/钴/锰金属等材料再生利用。
电池退役爆发期到来
国内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即将进入爆发期。中国新能源汽车庞大的销售量、使用量及未来持续增长的趋势,刺激了动力蓄电池规模的扩大,进而带来动力蓄电池大规模退役的隐患。
中国自2018年开始进入动力蓄电池大规模退役期,年底达7.0GWh,到2020年将有25.6GWh的动力蓄电池退役,2025年动力蓄电池退役将达174.2GWh(约200万吨),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8.2%。
联合回收模式形成
赛迪顾问认为,国内企业联合回收模式雏形逐步形成。目前,中国动力蓄电池回收领域正逐渐形成整车厂商、电池厂商以及第三方回收处理企业等多方参与的联合回收模式。其中,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承担着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主要责任,专业第三方回收企业通过与动力蓄电池厂商和整车厂商建立深度合作关系,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回收网络。
同时,我们可以参考国外成熟动力蓄电池回收模式,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生产商回收模式:回收网络由动力蓄电池生产商利用新能源汽车生产商的销售服务网络改建,新能源汽车生产商配合对动力蓄电池进行回收,回收流程为动力蓄电池生产商利用新能源汽车生产商的销售网络,以逆向物流的方式回收废旧电池。行业联盟回收模式:由行业内的动力蓄电池生产商、新能源汽车生产商或电池租赁公司组成,并共同出资设立专门的回收组织,负责动力蓄电池的回收。第三方回收模式:需要独自构建回收网络和相关物流体系,负责回收委托企业售后市场产生的废旧动力蓄电池,之后运至回收处理中心进行专业化的回收处理。
面临三大问题
回收渠道建设尚需加强。动力蓄电池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分散性,增加了回收渠道的复杂程度。汽车生产、电池生产、综合利用等企业之间尚未充分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
回收利用技术能力不足。梯级利用面临电芯集成“一致性”挑战。电池的一致性与新电池相比差距很大,对成组使用造成很大障碍。不同厂商的动力蓄电池材料、配方、规格和构造也各有不同。
激励政策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尚未成熟。相关财税激励政策不健全。动力蓄电池回收处理补贴政策薄弱。
完善回收利用体系
多重要素推动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规模持续扩大,同时,随着生产者责任制的延伸,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将进一步完善。
强制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即将出台。动力蓄电池大规模进入退役期,电池处理带来环境污染隐患,加之下游消费者较为分散,国内回收市场机制尚未成熟,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利用迫在眉睫。未来,政府将通过强制回收办法以及针对性财税支持政策,推动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快速发展。
多方参与,加快回收利用体系建立。未来,新能源汽车企业、动力电池企业、电池材料企业、第三方回收企业乃至梯级利用企业将合作共建完善的回收利用体系。
发展要素加速集聚催生大型企业。率先完成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布局的企业将获得市场、渠道等先发优势,也将最早得到政策方面的支持,进而逐渐成为行业龙头企业。未来,中国铁塔、格林美等企业将进一步集聚产业发展要素,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领域内有望出现产值规模超10亿元的超大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