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协调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振兴

2019-07-02张菁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9年3期

张菁

〔摘要〕 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题中应有之义。当前,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大量农民工进城使得故乡情感淡化、乡村空心化现象影响乡村文化传承、乡村文化供给不足导致农民文化生活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均衡造成公共文化服务差距拉大等问题。我们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以复兴传统村落文化为目标,协调传统农耕文明和现代工业文明;以坚持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为宗旨,协调有效供给与需求满足;以发掘乡村地域特色文化为动力,协调区域发展和因地制宜。

〔关键词〕 协调发展理念;乡村文化振兴;传统村落文化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9)03-0069-04

协调发展理念是两点论与重点论、发展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下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坚持协调发展,要着力推动区域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1 〕。当前我国农村面临着故乡情感淡化、农民文化生活水平不高等诸多现实问题,用协调发展理念指导乡村文化振兴,对于乡村人口的回流、传统文化的继承、价值体系的重构、农民文化自觉自信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一、协调发展理念是引领乡村文化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协调与失衡相对而存在。当下,我国乡村面临着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各区域文化发展不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不同步等一系列问题。进入新时代,我国要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必须以协调发展理念指导乡村文化振兴,进而推动农村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马克思从总体性的高度观察和分析社会,认为人类社会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由多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要素、组织、子系统以及复杂的社会现象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和发展性等特征。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重点难点都在于“全面”二字,我们要遵循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使城市文化繁荣兴盛、持续发力的同时,农村文化也欣欣向荣、焕发生机。

用协调发展理念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协调城乡文化关系具有深远意义。首先,乡村可以通过引进城市优秀文化和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来丰富农村的文化资源,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培育时代新型农民,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文化基础。其次,在协调发展理念指引下,城乡文化之间借鉴优势弥补不足,实现相互融合,在市民了解农村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使农民接触到现代城市文明,进而培养城乡居民之间的信任度,为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方。

(二)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平衡并重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在一定条件下,社会意识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甚至影响社会历史进程。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知。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只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不断得到提升,才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当中。

精神力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为深沉厚重的力量。深厚的文化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作用于经济发展,激发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繁荣乡村社会。在当前实践中,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在提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补齐精神文明的发展短板,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不断丰富其精神生活,创作口碑良好的文艺作品。这对于农民个体而言,有利于获得健康有益、精美绝伦的文化体验,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对于乡村整体而言,有助于培育文明乡风,改善农村精神风貌,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三)支持农村各领域协同进步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最为持久深沉的力量。在我国农村,社会以乡土为根基,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是维系整个社会生存发展的纽带。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总目标,当下,相比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现代化发展目标,均与乡村文化密切相关。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以乡村文化为引领,农业发展为原动力,各项产业发展为新兴力,管理设施为基础,宜居生态为保障,有助于实现乡村经济、生态、文化、教育、社会等全面振兴。我们只有遵循发展总目标,不断彰显和释放乡村文化的魅力,体现和证明乡村文化的独到内涵与特质,才能将乡村文化的经济生产价值、环保生态价值、树人育德价值、社会内聚价值、生活充盈价值发挥到淋漓尽致,不断丰富农民的生活,滋养广袤的中华乡土大地。

二、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乡村文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与服务不断完善,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同时也出现了乡村文化特色产业等一系列新的经济增长点,乡村文化建设呈现出良好态势。与此同时,乡村文化在我国文化发展格局中因缺少“良方”,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大量农民工进城使得故乡情感淡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是依靠社会舆论以及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的精神力量。道德具有历史性和继承性,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演化中,乡村原有的以血缘地缘为基础的传统组织体系被打破,传统熟人社会的差序格局和礼俗秩序都不同程度地被瓦解。近年来“返乡体”作品的流行便是其缩影。生活在城乡融合背景下的进城务工人员对城市有着强烈的向往,但往往又缺乏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难以真正融入其中。进城务工人员的“乡愁”始终萦绕心间,但他们又对乡村感到陌生甚至排斥。大多数第一代农民工虽然回到农村“落叶归根”,但其与故乡的情感联系已不如早先那般紧密。特别是那些从小生活在城市却又无法扎根其中的进城务工人员后代,他们疏离家乡,接触了更多城市元素,在其眼里,乡村早已成为遥远而模糊的记忆,对故乡的情感已經很难维系。

(二)乡村空心化现象影响了乡村文化传承

从唯物史观角度看,人口因素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其数量、质量以及受教育程度等状况,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影响。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社会结构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大批青壮年劳动力纷纷流向城市,导致农村人口主要以老人、儿童、妇女为主,农村人口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年龄断层现象严重,文化传承载体普遍老龄化,特别是乡村传统手工艺的继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以“中国湖笔之都”湖州市善琏村为例,当前善琏村湖笔工人的年龄主要集中在48岁到60岁之间,最大的65岁,最小的38岁,30~40岁年富力强的中年人严重短缺,30岁以下的青年人更是几乎没有。但制笔匠人的最佳年龄是在35岁以下,一旦年龄超过50岁,体力会跟不上,只能当师傅带徒弟了。由于年轻人不愿学,继承者不愿干,当前善琏村半数以上的家庭已经将传统制笔技艺弃如敝履,制笔用的“刀具盆梳”已经成为无人问津的老古董,技艺传承濒临绝境 〔2 〕。

(三)乡村文化供给不足导致农民文化生活水平不高

现阶段,乡村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和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文化供给不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近年来,农民经济水平逐步提高,但与其相应的文化需求却得不到有效满足,政府提供的“电影下乡”“农村书屋”“文艺汇演”已难以满足农民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而企业对农村地区的文化投资兴趣不大,主要是因为投入成本高,但收效低。由于缺乏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大部分农民只能选择一些便捷的娱乐方式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的抽样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农村人口的闲逸娱乐时间增多,约有六成农民的日均闲暇时间在3小时以上,但文化消费层次却较低,从娱乐内容来看,有81.56%的人选择看电视,45.57%的人选择打牌,而打牌则难免会涉及赌博等社会问题 〔3 〕。由此可见,由于文化供给不足,农民无法获得量多质优的文化服务,只能选择这种低层次的娱乐方式来消遣时间。

(四)城乡发展不均衡造成公共文化服务差距拉大

在马克思看来,“城市已经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这个事实;而在乡村则是完全相反的情况:隔绝和分散” 〔4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绝大多数发展资金都流向了城市,导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展缓慢,城乡之间文化发展差距不断拉大。据文化部统计,1995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县级以下地区,文化机构文化事业费的比重分别占26.8%、26.7%、36%和48.3%,其中2015年比2014年下降了1.6个百分比,而县级以上地区文化投入2015年却比2014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 〔5 〕。另外,县级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馆等场地的运营维护费占去了文化事业费的很大部分。由此可见,相对城市而言,政府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不足,真正用于改善乡村基础文化设施和培养文化人才队伍的资金十分匮乏。这种发展趋势不利于实现城乡之间文化均衡发展,而农民由于文化素质不能得到有效提高,容易产生自卑感,同时也降低了文化满足感与幸福感。

三、以协调发展理念为引领的乡村文化振兴路径

只有坚持协调发展,才能解决社会各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一系列问题。坚持乡村文化的协调发展,要注重发展机会公平和资源配置均衡,着力破解乡村文化难题,在补齐发展短板、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及厚植原有优势上下功夫。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要想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就必须同时抓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重塑乡村良好精神风貌。在乡村思想文化的这片领域,农民的思想地带必须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6 〕。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要让农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知行合一。首先,要加强对农民思想的正确引导。要重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刻关注农民的思想动态和价值取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农民思想,使其在實践活动中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其次,要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乡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乡村大舞台、道德大讲堂等文化场所,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农民真正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依托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媒体开展多样化宣传,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再次,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新时代乡村文明新风尚,广泛开展学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活动,开展创建文明村镇、创建文明家庭活动,引导农村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

(二)以复兴传统村落文化为目标,协调传统农耕文明和现代工业文明

当今中国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已进入以工业化、城镇化、法治化、信息化等为特征的现代工业文明时代。现代工业文明在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造成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物化和社会伦理道德的危机。中国传统农耕文明是亿万农民的智慧结晶,是孕育中华文明的基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挖掘中国传统文明,对于丰富农民文化生活,重建乡村价值和文化自信,增强农民归属感具有重要价值。古镇村落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见证,既具有历史文化底蕴,也具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等多维价值,它是乡村文化振兴的载体与资源宝藏。复兴传统村落文化,对于重视传统文化,实现城乡文化融合发展、文化资源双向交流、优势互补具有现实意义。首先,要注重培育和提高村民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不仅要通过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来颂扬和传播村落文化中“天人合一、家国同构、以和为贵”的精髓,让村民体会到乡村文化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还要让村民增强对村落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其次,要将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契合式衔接。要弘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诚信友善、应时守则、尊老爱幼、集体至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传统文化同时,将之巧妙融入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家国情怀、敬业奉献、创新精神、保护环境、和谐社会”等理念,让农耕文明在中华大地上日久弥新,焕发生机。再次,要对村落文化进行再创造,以保持其长久的生命力。要发掘“自强、厚仁、孝悌、尚和、敦亲”等人文之魂,重构现代乡村的伦理秩序与文化生态,推进农耕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返本开新,优秀的村落文化基因永续流传。

(三)以坚持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为宗旨,协调有效供给与需求满足之间的矛盾

当前乡村文化建设成绩显著,但乡村文化有效供给与农民文化需求满足之间的矛盾依然不能忽视。国家发改委《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至2016年我国城镇人均文化消费从945.7元增长至1268.7元,人均绝对值增量323元,年均增长率10.27%;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从174.8元增长至251.8元,人均绝对值增量77元,年均增长率13.86% 〔7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人均绝对值增量不高,但其文化需求增长幅度却高于城镇,为此,我们必须以农民文化需求为中心,推进乡村文化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乡村文化供给侧改革主要从供给主体多元化、供给内容多层化、供给方式灵活化上来着手。从供给主体来说:首先,要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多元配合的有效供给体系。政府要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负主要责任,进行“放管服”改革,处理好“越位”和“缺位”的关系。其次,要发挥农民的主体创造性,把乡村文化振兴变成农民自己的事。农民既是文化的生产者也是文化的消费者,要充分调动他们直接参与文化创新的积极性。从供给内容来说:首先,切实了解新时期农民的物质文化需求,深挖乡村文化内涵,加强贴合农村本土文化内核的优质文化新产品的供给;其次,政府要培育一批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文艺工作人员和团体,鼓励其创作具有地域性、民间性、通俗性、草根性的大众文化,这些文化因为扎根乡村,农民喜闻乐见、容易接受。从供给方式来说:政府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推行“互联网+文化供给”的模式,投资建设电子阅览室、在线博物馆等设施,实现城市和文化资源双向流动,让村民掌握更多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精神生活。

(四)以发掘乡村地域特色文化为动力,协调区域发展和因地制宜

以地域特色文化为发展动力,加快特色文化优势产业链的培养与扶植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每个村落独特的自然区位因素和人文地理环境,造就了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在规划好整体区域的同时,充分利用地方的特色文化资源,实现区域文化产业集聚和“一村一品”特色文化的融合发展。要想协调好乡村文化区域发展和因地制宜,就必须发挥好各级政府的战略定位作用,引导乡村立足实际,瞄准特色,带动村民参与其中,让乡村文化真正活起来。首先,在战略层面上,政府要通过政策来引导和培育乡村文化品牌,发展当地具有地域标识性的农副产品或手工艺产品,打造当地独特文化符号,实现“一村一品”。其次,在文化结构上,借助特色小镇的开发模式来打造乡村文化产业,在发掘乡村独特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保护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多领域联运吸引外来游客,带动文化旅游产业链的繁荣。再次,在文化内容上,延续文化血脉,实现乡村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巧妙地将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联系在一起,形成特色文创产业。

〔参 考 文 献〕

〔1〕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08.

〔2〕徐 繁,宋万林.农村手艺文化濒临绝境 传承抢救迫在眉睫——浙江湖州善琏镇善璉村制笔工匠调查〔J〕.首都教育学报,2011(10):75-76.

〔3〕徐 勇.中国农村咨政报告:2010年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50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4.

〔5〕滕翠华,许 可.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问题研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6(06):37-42.

〔6〕黄坤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7-11-17(06).

〔7〕发改委报告:文化消费带动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N〕.经济日报,2018-05-22(03).

责任编辑 徐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