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山村如何养育大企业:政企合作的实现途径

2019-07-02王堃琪巩亚萍马奥深郑晨啸周文婧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跨越式发展对比分析

王堃琪 巩亚萍 马奥深 郑晨啸 周文婧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87-02

摘 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在新型城镇化进程逐步推进的背景下,大多数农村仍面临着“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如何破解新农村发展难题,实现快速、高效、稳定的发展,关系到新农村今后的发展。基于对山东省龙口市南山村政企合作机制的调研,以南山集团为例,系统梳理了目前南山集团的发展历史及“跨越式”发展模式。通过与全国四个典型村企的对比分析,具体分析政企合作的行动策略和实现途径。并针对政企合作机制的不足之处,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维度进行总结思考。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 村企合作 对比分析 跨越式发展

一、小村如何变新城

南山村,原名前宋村,地处山东省东北部,位于山东省龙口市东江镇,西部和北部濒临渤海,隔海与天津、大连相望,常住人口1984人。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它还是一个只有260多户人家、800多人口的穷山村。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该村从兴办乡镇企业起家,从简单的手工制作起步,经过将近40多年的艰苦拼搏,村办企业南山集团形成了以铝业、纺织服饰、金融、航空、地产、健康、教育、旅游等为主导的多产业并举发展格局,已成为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进入中国大型企业500强前列的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

政府的支持和鼓励、南山的良好愿望和发展要求以及周边村致富的渴望在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相遇并融合在一起。于是,本着“强弱连带,携手共进,相兼相融,好在其中”的帮扶理念,到2008年1月,南山陆续兼并了周边36个贫困村,共有9000多户3万余人并入南山辖区,拉开了城市化帷幕。南山以“村企合一,以企带村”的形式,对周边的土地和劳动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兼并整合,在壯大企业力量和规模的同时,带动越来越多的村民从农村走向城市。

村企共同体的南山模式,使得村民与企业员工的身份合二为一,部分村民占股的体制又将员工与股东的身份合二为一,将村民个人利益与村办企业集体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集中力量办大事,使得南山村在短短四十年间实现了从小农变小康,从农村到城镇的转变,走上了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昔日的小山村则带动着周围十数个村庄逐步发展成为经济实力雄厚、社会文明进步、生态环境优美、群众安居乐业村企合一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城。

二、企业征地不合法,村户变为拆迁户

随着南山集团规模的逐渐扩大、土地需求面积的需求增多,集团先后兼并了50多个行政村。但是在兼并行政村的过程中,兼并村庄的合法性、拆迁村庄的村民安置问题、并村之后的福利待遇问题日益凸显。伴随整个兼并过程的是村民利益与企业利益,企业利益与村落利益的冲突。

2013年,南山集团在合并其他村的问题上出现合法性问题。黄山馆镇位于龙口、招远、莱州三市交界处,地域面积30.57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人口1.13万人。龙口市黄山馆镇的村民位于206国道以北,靠近海边的耕地和宅基地被当地的南山集团强行征收,并已被南山集团规划为其航空产业园的所在地。从2013年3月20日之后,黄山馆镇下辖的14个行政村陆续被“合并”,这一工作由南山集团主导,而剩下的7个行政村也将在下一阶段被南山兼并。但是村民只收到了一份名为《关于黄山馆镇迁村并点有关情况的说明》和相关的迁村并点方案及相关政策信息,说明中表示南山集团已经与中关村发展集团达成初步意向,并具体阐述了规划的目的及实施流程,重点说明了拆迁村名的住房、就业、养老等保障及安排。

但是村民表示“之前连个会都不开,每家发一份通知和说明,上面连个章也没有,还写着‘内部资料仅供参考注意保存”。很明显,此宣传文件并非政府官方文件,且征地和拆迁的工作并不是以当地政府为主导的,南山集团在此征收土地、拆迁旧房是存在合法性问题的。

从根据其制定的房产置换政策上看,征收的耕地均没有补偿款,置换的楼房并不能买卖,只有使用权。村民们也只能按照南山的安排到南山集团下属的企业工作。

三、村企合作正当时,政府监管不可缺

黄山馆镇作为此次矛盾纠纷涉及到的主要区域,基础设施和住宅区十分落后,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也都较差。为了推进龙口市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龙口市住建部与2013年就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以及棚户区改造等问题做出了崭新的城乡规划设计,通过与南山集团的达成政企合作推进规划,决定将部分黄山馆镇村庄与南山村兼并,征用部分耕地用于人工岛开发。但是村企达成一致的同时,村民的意见没有被充分考虑在内,出现了未及时传达村民意见和诉求、社区规划、住房补贴、村民就业缺乏详细批示和保障、南山集团承包迁并改造任务时方式不当等问题。

龙口市住建部在现有基础上,改造安置采取货币补偿为主,实物安置为辅的补偿方式。对经济困难、无力购买安置住房的棚户区居民,纳入当地住房保障体系统筹解决同步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同时加强对南山集团工程进度、质量的督导、检查力度。

南山集团方面更是表示,将安置500余名黄山馆村民就业,并按约定分配企业股金,参与企业分红。教育保障方面,在黄山馆新村建设包含幼儿园、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此外,新村将逐渐配备老年公寓、社区服务中心等基础配套设施,为村民幸福提供硬件基础。至此,南山馆镇的拆迁问题的得到了解决。

四、各地模式大不同,南山发展崭头角

(一)区域市场的领跑者——上海九星村

坐落于上海西南板块的九星村,因发展商贸流通经济使九星从一个债台高筑的贫穷村庄华丽蜕变为国内新农村市场的模范基地。

九星村的发展得益于上海优越的地理区位,以及高度发达的交通系统,形成了以农村为区域中心、以市场为发展核心、以产业为支持重心的发展模式。同时,“股份下乡”“村民分红”等现代收益方式使村民成为资本市场的主人,极大地提高了村民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生产力的积极性。

同南山村的崛起类似,九星村不仅依靠村办企业的支持,更多地,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政府为九星市场开拓了一条光明大道。在用地性质合法的前提下,政府允许九星村建设大型市场流转基地,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村办企业优惠,促进商业发展。政企合作一方面实现了九星村的市场化发展,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助推经济发展速度,使九星村成为闵行区的璀璨一星。另一方面,通过九星村的自主发展和自我治理,公共服务的提供被部分转移至了村办企业,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

(二)集体经济的领头羊——江苏华西村

得益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华西村于2016年成为全国最富有的村子之一。时至今日,华西村集体村党委依旧是企业的直接控制者,以发展集体经济为主。华西村领头人吴仁宝表示,坚持政企合作和集体主义,有利于保证政府对经济的掌控能力,与此同时,华西村在土地、资金和政策上会得到更多的保护,实现经济稳定发展。

(三)红色旅游示范区——河南南街村

以“共产主义社区”文明的河南南街村,一直以来坚持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形成了“多业辅助一业上,一业带动多业兴”和“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格局。在南街村的政企合作过程中,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支撑村级企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政府对企业的未来预期出现偏差,导致政企合作遇到了困难。

五、模式思考:环环相扣,整合发力

南山集團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三方的力量:政府、企业自身以及村民社会,具体关系如下图所示:

南山村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初期主要依赖改革开放等各项政策趋好的背景,实现了跨域式发展。南山集团的崛起是跨域式发展的结果,但是相较于九星村、华西村以及南街村来讲,南山村的富足主要来源于南山集团恶崛起,或是说此过程是一种自发性过程。

六、问题与思考

(一)宏观:增强政府部门回应性支持

政府作为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者角色,就政企问题进行公共政策制定时,应当首先将村民的集体利益考虑在内,规定企业不可为的同时,也要对企业的行为加以监管与监督利用强制性力量,针对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适当的行政处罚。

将部分公共服务的职能转交给社会和企业,让其他公共机构、中介组织、社会团体和企业参与到公共物品的供给和服务中来。政府明确自己的定位,建设服务型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不仅需要转变政府职能,而且对于必须由政府承担的职能和负责提供的公共服务,也必须强调社会公众至上,以效率、服务、责任和社会公众的满意程度为公共行政绩效的评价指标,以较低的成本来提供最有效的服务。

(二)中观:整合群众自治服务性保障

村作为一种群众性自治组织,是由群众直接选举产生的非政权性质的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组织。这种自治组织是我国基层社会主义的直接民主形式。建立新型的政府和社会关系,需要大力发展和培育社会力量,增强社会自治能力,政府由过去的官僚机构真正变成公共服务的管理机构。在这些方面,“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我们建设高效政府是有其借鉴意义的。

在村企合作的过程中完善与发挥群众自治组织集体性力量,对于畅通民众意见反馈渠道、增强社会参与的积极性,都有着重要意义。

(三)微观:建设新型村落纽带化支持

村落社会的人情关系网络是有着一定的长期性与持续性的,村落社会并未因为以契约制为代表的现代性因素的进入而消除传统,反而以一种新的形式表现着传统。政企合作中要充分考虑村落网络的因素,充分运用村落社会资本力量推进工作实施。

参考文献:

[1] 王芳,陈忠暖.山东省新农村跨越式发展战略初探[A].中国农学通报,2009,25(07):292-295

[2] 张家伟.创新与组织演进: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综述[J].产业经济研究,2007(3).

[3] 丁煌:.政府的职责:“服务而非“掌舵”——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评介[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5).

[4] 徐晓晨,李华胤.浅析我国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转变——基于企业家政府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比较[J].理论观察,2013(10).

[5] 戴维·奥斯本 特德·盖布勒(著),周敦仁(译).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N].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6] 于法友.龙口市政府对南山集团的服务式管理模式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猜你喜欢

跨越式发展对比分析
戴·赫·劳伦斯《菊馨》三个版本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