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球规则之变

2019-07-02何松

新体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鹰眼温网发球

何松

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一向以尊重传统著称,去年10月,这项赛事做出了一次足以被载入网球运动史册的规则变更,从2019年起,过往屡屡塑造名局的长盘决胜制将被新规则替代。届时,当两位球员在决胜盘鏖战至12平后,直接进行抢七决胜。此决定一出,引起舆论的诸多热议。新赛制暗合了当今网坛规则演进的潮流。

长盘规则 推陈出新

此次温网长盘改革的初衷,首先是为了保护球员免受长时间鏖战的身体损耗。此外,为了适应电视转播的需求,温网主动控制比赛时间,减少对裁判和观众的影响,更好地适应时代。7月初,在全英草地网球俱乐部,将迎来实行新规后的第一届温网。

随着新规的实施,人们曾津津乐道的温网长盘名局将成为不可复制的经典。无论是2008年温网纳达尔险胜费德勒的惊世决赛,还是去年温网半决赛德约科维奇和纳达尔的惨烈厮杀,都将不会重现。然而,从2010年温网伊斯内尔决胜盘70比68战胜马胡的多日苦战,以及去年温网半决赛安德森和伊斯内尔长达6小时36分钟的“巨人之战”当中,人们认识到长盘决胜对球员和观众的不合理,最终促成了新规的诞生。

无独有偶,针对争议性颇高的长盘规则,如今的网球四大满贯都做出了各自的应对。澳网一向以引领潮流著称,今年采取决胜盘6比6之后抢十的赛制,大大提升了比赛的激烈程度。法网和美网分别保持了自己的决胜盘规则,法网保留决胜盘长盘决胜,为漫长的红土拉锯继续增添一份张力,美网则延续从1971年开始的决胜盘6比6之后抢七的赛制,有效地减少冗余的比赛时长,适应市场需求。至此,拥有上百年历史的四大满贯采用四种不同的决胜盘规则,颇为有趣。

在今年的墨尔本公园,女单首轮比赛,球迷有幸见证了澳网长盘新规实行后的一场抢十大战。英国新星博尔特在决胜盘和马卡洛娃战至6比6后,在第十三局误认为是抢七决胜,因而在小分7比4领先后就开始忘情庆祝胜利,甚至来到网前想和对手握手致意。在裁判的提醒下,她才迅速意识到自己的失误,重新回到底线准备下一次接发。最终,这场颇具里程碑意义的澳网抢十大战以博尔特的胜利画上了句号。

除了万众瞩目的大满贯赛场,规则改变还延伸到巡回赛双打。为了提升比赛的悬念,加快节奏,让单双打兼项的球员更有生存空间,2006年开始, ATP实施了双打每一局平分金球制,决胜盘直接进行抢十。很快,WTA也跟进推行相同的策略。如今,在业余网球比赛中,平分金球的赛制已被广泛使用。

鷹眼挑战 全面推行

长盘决胜的改变或许会在利弊两个层面引来争议,但鹰眼技术的普及使用,真真切切地把网球运动的公平性带上了更高的台阶。2004年,小威廉姆斯和卡普里亚蒂的美网四分之一决赛,成为鹰眼技术引入网球运动的重要契机。在那场比赛中,主裁多次做出了对小威明显不公正的判罚,将肉眼可见的明显界内球呼报出界。心态失衡的小威在愤怒和无奈中输掉了这场比赛。这一事件从某种程度上推动了鹰眼系统在网球比赛中的广泛使用。

鹰眼也被称为即时回放系统,它是针对裁判判罚精确性的得力辅助工具。这一技术原理并不复杂,但十分精密。这个系统由8到10个高速摄像头、4台电脑和大屏幕组成。首先,借助电脑把比赛场地内的立体空间分隔成以毫米计算的测量单位。然后,利用高速摄像头从不同角度同时捕捉网球飞行轨迹的基本数据。再通过电脑计算,将这些数据生成三维图像。最后,利用即时成像技术,通过大屏幕清晰呈现出网球的运动路线及落点。

这项技术早在2001年初问世时,便获得了英国皇家电视协会颁发的科技革新奖,2003年因广泛使用于网球转播而获全美电视最高奖艾美奖的“杰出科技贡献奖”。2006年的美网,鹰眼系统被首次用于大满贯赛事的辅助判罚。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其余大满贯赛事以及WTA、ATP赛事也相继开始使用鹰眼系统。时至今日,鹰眼已经成为网球比赛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球员们都可以通过鹰眼挑战的宝贵机会,对存在争议的判罚及时挑战,从而避免被误判影响比赛走势。2017和2018年连续两届澳网决赛,费德勒在赛点上的精彩压线好球,都通过鹰眼技术得到了确认。

现行的鹰眼规则下,每位球员在每盘拥有三次挑战机会。一旦挑战成功,球员可以依然进行三次挑战,挑战失败,则会相应失去一次挑战机会。如果打到抢七,每位球员增加一次挑战机会。

有了这项技术后,鹰眼挑战的成功率成为球迷关注的焦点。在今年2月一项有关男子球员鹰眼挑战成功率的统计中,自2006年鹰眼系统正式进入网坛以来,比利时名将戈芬凭借44%的成功率,成为挑战成功率最高的男子球员。四巨头中的德约科维奇和费德勒分列这项统计的第6和第9位。值得一提的是纳达尔的成功率只有32%,仅列第22名。不过,考虑到他在红土场的统治级地位,这份没有红土赛事的挑战成功率榜单或许难以具有充分的说服力。

如今,以法网为代表的诸多红土赛事依然拒绝引入鹰眼技术。法网组委会给出的解释是红土场可以留下清晰的球印,即使球员对落点存在异议,裁判也可以通过检查场地的印记来判断球出界与否。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一做法依然引起了诸多争议。在今年罗马大师赛的一场比赛中,福索维茨和主裁判对赛点一分的球印存在不同解读。输球后,感到委屈的福索维茨用手机记录了这一球印,并在社交网站上晒图为自己鸣冤。在2015年法网的一场焦点战中,小威和阿扎伦卡狭路相逢。小威在盘点的一记压线好球被当值主裁判定为出界,令两位球后在网前擦起了不小的火花。此外,还常常出现主裁判找不到球印或者找错球印的搞笑场面,导致判罚失误。

过于依赖裁判的肉眼判罚,自然无法和技术完备的鹰眼相提并论。一贯以保守著称的法网能否真正鼎力革新,引进鹰眼技术,成为未来网坛的重要看点。人们有理由相信,鹰眼技术的诸多优势和便利最终会覆盖所有的网球赛事,令球员在更加公平的环境下全情投入到每一场比赛中。

发球限时 热度不减

在去年的北美硬地赛季,发球计时器正式投入使用。根据规定,球员必须在赢下一分后的25秒内完成发球,否则被视为违规,但这项规定所带来的讨论至今热度不绝。

2014年美网冠军西里奇无疑是这项规定的拥趸,他发球简洁有力,认为这项新规可以节省比赛时间,避免拖延。发球准备时间较长的球员中,德约科维奇和纳达尔自然是最为响亮的两个名字,但这一次,两位巨头无论在言语还是行动中,都对这项规则持欢迎态度。

2018年美网是首项采用25秒发球计时的大满贯赛事,如果球员发球超时,第一次违规受到警告,第二次违规罚1分,更严重的处罚是直接丢掉一局。实际上,发球时间本来就是有限制的,但是这个时间只有主裁才能看见,而且执行得并不严格。从2018年美网开始,球员在场上会看到一只时钟,时间规定非常严格,倒计时的氛围给球员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当然,主裁判在严格按照规则判罚时,也会就一些场上的特殊情况做出合理的判断,如遇到多拍回合会适时延长球员的调整时间。

2019赛季,发球25秒计时新规在网球赛事中全面铺开,比赛的流畅性随之提升。

教练指导 争议不断

有关网球比赛过程中是否允许教练进场指导,至今仍然是充满争议的话题之一。去年美网女单决赛,莫拉托鲁在场外对小威做出疑似指导的手势,招致小威被罚分,新科冠军大坂直美捧杯的热度,远不及这起争议掀起的阵阵余波。

2008年以来,WTA开始允许教练在非大满贯的比赛中进场指导球员。但在大满贯赛场以及男子比赛中,至今仍不允许教练进场指导。对于这项规定,网球界人士的观点分成了明显的两派。

新科马德里皇冠赛冠军贝尔滕斯的教练斯鲁伊特曾在去年新加坡总决赛期间公开表示,教练进场指导对场上作战的球员毫无作用。连续指导大坂直美捧起美网和澳网冠军奖杯的巴金也赞同斯鲁伊特的观点,认为这项规定可能造成年轻球员对教练的依赖,影响她们正常成长。

支持这项规定的声音也不绝于耳。去年WTA总决赛冠军斯维托丽娜的教练坦言,这可以让其更多参与到比赛中,更好地应对场上瞬息万变的状况。科维托娃的教练同样持有这样的观点,认为目前的规则对教练指导的限制依然很严格。

中国球迷熟知的李娜曾多次和丈夫兼教练姜山在场上共同筹谋。除了战术方面的指导,姜山还帮助李娜在局间休息中疏解压力,成为李娜背后的最大功臣。

更多规则 仍在路上

网球运动在发展历程中,需要持续不断吐故纳新,才能真正实现与时俱进。ATP也把每年在米兰举行的新生力量总决赛作为新规则的试验田。在过去两届的比赛中,组委会大胆启用了多项新的规则,带来了广泛的关注度和热议。

首先是引入毛巾架,不再由球童们为球员递上湿漉漉的毛巾。这项规定让球童可以专注于本职工作,但对球员在比赛过程中不慎撞架的担心,也成了争议点之一。

其次是推出电子鹰眼系统的2.0版本——录像回放技术。除了传统的出界裁定,触网、二跳和过网击球也被纳入这项新技术的裁决范围。争议球的影像也可以在场外的大屏幕上实时播放。

此外,米兰新生力量总决赛还试行了诸多新规。如电子鹰眼系统替代司线,场上只保留主裁;发球擦网无需重发;每盘先得4局者胜出,3比3后直接进入抢七,五盘三胜的比赛中取消占先。比起赛场上新生代的捉对厮杀,这些新规的试行和反响更引人关注,或许未来网坛新一轮的规则变革,就来自这些试验性质的新型赛事中。

网球运动需要在保证公平竞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观赏性,吸引更多的球迷关注这项充满魅力的运动。消除比赛中可能出现的错判与误判,缩减冗余的比赛时长,球迷和球员都能享受到规则带来的利好,共同推动网球运动的健康发展,这都是催生新规的初衷。

猜你喜欢

鹰眼温网发球
论心理因素对网球发球技术的影响
吃草庆祝
6400万鹰眼变焦四摄realme X50 Pro 5G智能手机
猎击精英:鹰眼
费德勒摘温网第八冠
第53届世乒赛男单八强比赛发球技术使用情况的分析
足球鹰眼亮相体博会
鹰眼二型多旋翼无人机
发球上网的步伐
对发球的理解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