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谋长远
2019-07-02孙振
孙振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一些地区资源禀赋差,基础设施薄,想要平地起高楼,怎么实现?一些地区资源禀赋好,有绿水青山、茶场果园,但找市场、提产值难,短期增收见效慢,长期前景不明朗,这又该怎么办?
为了解产业扶贫方面的新探索,笔者来到安徽临泉县、金寨县进行了了解。
先天产业基础薄弱,后天想法子补强
安徽省临泉县,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县,贫困人口也最多。当初,农民种小麦,一年赚不到2000元钱,县委书记邓真晓直犯愁:“20多万贫困人口,出路在哪儿?”
村组全是泥土路,招商引资没人来。有2300多户贫困户的长官镇,党委副书记陈吉鹏也很着急:“扶贫主要靠产业。可穷乡僻壤的,谁愿意来?”
先天基础不行,后天想法子补。2014年以来,临泉县集中财政资金,修了3000多公里的路,其中2100公里通到了村组。
一边通路,一边引“凤凰”、造产业。愿意来村里投资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路水电等都给配全,审批手续也由乡里派人提供“保姆式服务”。不过,条件也有两个:环评得符合条件,用工要优先用贫困户。
各乡镇也没闲着,整合各级财政扶贫资金,在各村建扶贫车间,租给企业,一方面方便企业吸纳带动,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一方面收取租金,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
县里有要求:每个车间就业人数不能低于20人,且贫困户不能低于30%。有约束,但企业还是乐意建厂投资。“吸纳一个贫困户,政府按实发工资的30%给补贴,为啥不用贫困户?”红亿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芳说。患有先天性脑瘫的王营村村民张雷(化名),就是受益者。在张芳公司的扶贫车间里,他每天编一个竹篮吊床,活不重,能收入40块钱。
曾经上火的陈吉鹏,现在放了心。长官镇2300多户贫困人口,1300多户实现了就业脱贫。而邓真晓紧锁的眉头,也舒展了。现在,临泉县全部96个贫困村都引进了劳动密集型企业,建设了扶贫车间,产业发展从无到有。下一步,要在两三个相邻的非贫困村集中建大型的扶贫车间,吸引、培育规模以上企业,争取从有到优。
“沃野千里,可不能只产小麦。”当地负责人转变了思路,“地里大量的秸秆发酵,都是天然的养羊饲料。”依托“中原牧场”计划,当地形成了230多家养羊企业,带动约1.1万贫困户实现增收。
产业弱县,凭借后天发力补短板,正在实现发展与追赶。
做强品牌,对接产销,产品卖得俏
采茶时节,一天一个价。不到一星期,鲜叶收购价就能从几十元落到十几元。
金寨县全军村的贫困户陈绍江,却没受到影响。原来,他把鲜叶直接卖给金寨县金龙玉珠茶业有限公司,每斤16.5元,比市场价高出约一成。“以前,二道贩子使劲儿压价。”陈绍江说,“现在,茶厂开进了村里,和俺们无缝对接,就不会让中间商赚差价了。”
陈绍江还把3亩多的闲置山地流转给了公司,每年收取租金约2100元。此外,有的贫困户到公司做茶园管理,管一亩地每年能赚约1000元。还有的到茶园里打零工,每天能赚120元。
贫困户们种茶、打工,是安心了。企业,是否也这么踏实?会不会碰上销路难?在金龙玉珠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明松看来,压力不大。有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定点联系,助力销售,产销渠道是稳定的。
更重要的,是茶叶的品牌优势。“金龙玉珠的茶叶品牌、微波杀青的制茶工艺,注册了商标、申请了专利。”在制茶车间,陈明松一边介绍流程工艺,一边展示成品的密封包装,“凡是收购贫困户鲜叶制作的茶叶,都会贴上‘扶贫爱心茶的标签,目的也是为了宣传、培育品牌。”
对于扶贫爱心茶的热卖,金寨县扶贫局副局长项学军感触很深:“扶贫产业多集中在农牧业,产品雷同较多,容易过剩、滞销。根本出路,还是要靠发展品牌优势。”
在金寨县,以猕猴桃、梨等经果林为特色的“江淮果岭”,以石斛、灵芝、天麻等中药材为特色的“西山药库”,以及以六安瓜片、黄芽等为代表的“六安茶谷”,正成为当地的品牌名片,带动提升相关扶贫产业的发展与竞争力。
收购、入股、务工,多渠道助力稳定脱贫
金寨县关庙乡仙桃村村民詹必武养的猪,很是特别。
“正宗大别山黑毛猪,是用野菜、熟食喂的。这一身凝脂细肉,还带着橡树香味呢。”詹必武指着家里的一头猪说,“品质好,不愁卖。其他猪肉,每斤不到10元,黑毛猪能卖20元。”卖一头猪,就能净赚1000多元。
“短期内,要让贫困户收入提高。同时,也得‘短中求质。”项学军介绍,县里一方面选优产业,认准“大别山黑毛猪”品牌,引导贫困户养殖黑毛猪,一方面建设标准化养殖点,引导农户规范养殖。
詹必武家的猪圈,在离家约10分钟路程的村集中养殖点。在那里,18间标准化养殖猪舍干净整洁,化粪池、排水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县里牵头整合扶贫资金,在全县23个乡镇共集中建设了3000间“扶贫猪舍”,免费交给贫困户,供他们规范养殖。
短期有增收,长期咋脱贫?
以前,詹必武自家的山场都闲置着,这些年,他却先后栽种了5亩山核桃。最初没啥收益,后来逐渐有起色,去年卖了6000多元。“今年估摸着,能卖到1万元。”秘诀在哪儿?“有企业给咱传窍门,种得就顺手了。”
原来,乡镇牵头联系,詹必武和金寨县同创山核桃开发有限公司签了收购协议。每株树栽种间距多少、农药施肥量达到多少,公司会派技术员上门指导。收购时,公司还根据山核桃品质,按每斤至少高于市场价1元的价格收购。
詹必武越干越有劲儿,一个人干不过来,他就把自家闲置的8亩山场入股公司,一边到山场做工赚工资。几年后,核桃树挂果有了收益,他能和公司三七分成。
公司负责人吴崇国,也干劲十足。一方面,县里出台奖补政策,公司每帮扶1户贫困户发展产业,使其当年收入1万元以上,就一次性奖励经营主体3000元;一方面,公司培育出了一批产业工人,也让自身的山核桃生产基地稳步扩大。
“现在,俺们家脱了贫,一年能有2万多元进账。”老詹说,去年卖黑毛猪收入4000多元,卖山核桃收入6500元,和老伴兒种了1亩地天麻、茯苓,收入5500元,每年季节性务工收入1000多元。此外,通过公益性岗位做村保洁员,又有6000元。日子,确实越过越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