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静宜园来青轩园林建筑复原设计研究
2019-07-02葛嘉铭毛钰晗高雯雯冯昕碉
葛嘉铭 毛钰晗 高雯雯 冯昕碉
摘要:來青轩在香山公园香山寺下院,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来青轩是香山慈幼院建院初期的男校中学生、职业生的校舍。由多个硬山建筑组合而成的一组院落式建筑群。明万历二十八年,万历皇帝祭陵归来,见此轩之匾额后,遂书“来青轩”三个大字。目前来青轩遗址尚存部分单体建筑,其建筑院落的形式及格局仍可分辨。现用作民工临时居住用房。通过实地调研,测量数据并分析现状遗址,参考清朝古建筑营造则例有关书籍《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中国古建筑营造法式》等以及古画,古迹中的记载,参考同时期建造的古建筑。实现来青轩的复原设计。
关键词:香山;静宜园;来青轩;园林建筑;复原设计
1来青轩园林建筑复原设计意义
1.1香山静宜园
香山静宜园作为三山五园之一,自唐代开始修建,辽因葬孝章皇帝而初次被皇家所用,金朝开始在此地修建行宫,开启了香山静宜园皇家园林之路,而后清代乾隆年间静宜园的修建,使其成为地位崇高的皇家园林。接下来香山静宜园于1860年和1900年2次被毁,见证了清王朝的衰败,随后又成为教育的发源地和红色根据地目睹了新中国的成立。(图1)
1.2来青轩概况
海淀区香山来青轩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始建于明代。明万历皇帝御题“来青轩”。康熙皇帝在轩内御题“普照乾坤”,乾隆皇帝多次游幸此地,重题“来青轩”,并定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1860年毁于英法联军之手。民国时期在遗址上改建公寓。
对于来青轩的修复设计,不仅是修复来青轩建筑及其周边环境本体,更是整个香山修复的重要一环。来青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静宜园的园林艺术风格、建筑技艺、造园手法及其建筑环境的特点,静宜园承载着清朝政治、文化、建筑材料、营造技艺等多方面的信息,它的修复对研究香山静宜园的设计理念、建筑表现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3来青轩现状
静宜园作为一个山地园林,其著名的二十八景都是依照山势而建,正如《园冶》中所说“园林唯山林最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凡人事之工”。来青轩就是依照山势而建,其北部为悬崖,南部为较为平缓的地带,来青轩所在之地亦有高差,但是很巧妙地通过台地的方式化解了高差,3层之间大约总相差10m。通过构筑3层台地的方式,让每层的所有建筑都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上。来青轩底层的建筑用围墙来进行围挡,巧妙地将来青轩规划为一个独立的小院,同时也很好地规避了悬崖的危险。
2修复方法
由于来青轩建筑群已仅剩遗址部分,以及剩余古树布局,因此研究来青轩建筑群复原中,通过分析现场的遗迹,与文献、古书、古画等相结合,可更准确地复原其各建筑布局情况以及各建筑组件的尺寸,建筑的开间面阔数据等。本次复原研究中主要参考了《古建筑营造法式》、各时期古画以及同时期的园林及建筑样式,对来青轩进行部分的复原设计以弥补书籍和古画中没有提及的地方。同时也会根据《香山公园志》等历史资料的记载来修复来青轩建筑布局,外部环境及其园林景观等要素。
3来青轩景观复原
在复原来青轩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复原道路、建筑物等,还需要复原带有生命的植物。通过查阅文献,了解香山静宜园内整体的园林特色。天然的地理优势与植被资源就是香山静宜园园林的基础,同时也是重要的构成要素。香山坡地上有桧树、柏树、枫树、银杏树等植被。同时,还种有很多松树植被。园林中,有很多古树,树龄500年以上的古树231株,含侧柏、油松、圆柏、白皮松、槐树、银杏等树种。这些古树,在静宜园修建时,便已在此生长数百年之久。通过现场的实地考察,则发现在来青轩中,植被杂乱,大面积出现荒地。来青轩内的绿植的种植没有规则,很零散。同时树的大小与树龄参差不齐。部分树树冠很小,可看出并不是古树,院内古树稀少。经实地调研,来青轩内存有的树有:侧柏、古槐、青檀、悬铃木(图8)。
院内的地形特征为西高东低。根据地形的不同,可参照地形复原设计植被与建筑。文献中记载:可以用“深”“古”“幽”三字来高度概括其景观特色。“深”指的是地形上的变化,地形上的纵深程度。“古”指的是历史悠久,古柏古迹古文化很多。“幽”指的是“深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这种幽邃的意境。与文献记载清代时期的园林特征相结合,能够通过地形、人文、历史等各种因素,还原来青轩内的园林景观设计(图9)。
3.1观音阁建筑复原
观音阁为五开间面阔,三开间进深。其屋顶为歇山顶屋面,外圈有一圈柱廊。
观音阁的建筑平面为长方形,在中国古代的建筑中,大部分的建筑平面为长方形,且平面上有宽与深2个尺寸,所以要研究观音阁的宽与深。《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书中写道:每4颗柱子围成1间,1间的宽度为“面宽”,又称“面阔”,深为“进深”。在古建中,面宽的确定因素有很多,如要考虑实际的需要,与木材长短类的实际可能。古建中,进深的确定因素也有很多,不仅要考虑实际可能性,还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性。在修复五开间面阔,三开间进深的观音阁过程中,要考虑到以上因素。
观音阁屋顶为歇山顶屋面,歇山建筑是很基本且很常见的一种建筑形式。在《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介绍到:“歇山建筑屋面峻拔陡峭,四角轻盈翘起,玲珑精巧,气势非凡,它既有庑殿建筑雄浑的气势,又有攒尖建筑俏丽的风格。”所以在古代,各类型的建筑都应用到了歇山这种建筑形式,歇山在中国的古建筑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歇山形式的建筑在外形上会有很大特征,而支撑此外形的内部结构,也有很多特殊的处理方法(图10~13)。
对于复原观音阁来说,对歇山建筑山面的基本构造进行了研究。对于古建筑而言,各种建筑形式的正身部分和梁架构造都是基本相同,而差距最大之处则是山面构架的组成。在清式歇山建筑形式中,经常用到一个特殊的构件叫做踩步金,踩步金在《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记载:是歇山建筑屋顶4处出檐的前后檐,檐椽的后尾搭在前后檐的下金檀上,两山面檐椽的后尾则搭置在山面的一个既非梁又非檀的特殊构件上。此特殊物件为踩步金。踩步金能够支撑着上面的梁架檀木,又能够承接山面檐椽的后尾。所以踩步金在古建筑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它是歇山建筑山面最主要的构架之一。同样,既复原古了建筑,又了解了与一般梁架相反,与面宽方向平行的顺梁,能够承载踩步金及其以上构架以及屋面荷重的需要的趴梁,还有能够保证清式建筑风格的一致性的歇山收山法则。
3.2海棠院复原
3.2.1整体格局。海棠院大概是lOOm2左右的景观小院落,所以建筑量较少,主体建筑是一个三开间的卷棚,以及一个进入时需要经过的垂花门以及四周的围墙。但是由于人口的垂花门和围墙已经损毁,所以对围墙和垂花门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对海棠院及其周边的环境进行了改善。
3.2.2建筑细部。虽然海棠院的面积比较小,建筑比较少,在整个来青轩中占比不够大,但是依旧可以通过海棠院的建筑修复来学习当时来青轩的整体状态。根据历史图集及平面圖记载海棠院总面阔为13m,进深为6.5m,所以根据《中国古建筑营造法式》的明间和次间比例为10:8的比例推算海棠院的明间为5m,次间为4m,进而根据明间面阔5m来推算出檐柱直径为36cm,高为4m,金柱为39cm,穿插枋高36cm厚28.8cm等尺寸。
海棠院的建筑设计主要参考《古建筑营造法式》,根据现状情况推算出建筑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如图16对海棠院的主体建筑进行了拆分,其结构从下至上依次是台基、柱子、穿插枋、抱头梁、四架梁、双步梁、椽子、望板、瓦、屋面、山墙等结构。
3.2.3景观关系。海棠院面积比较小,其中建筑面积占了50%,所以只剩下一个面积比较小的小庭院,所以就对小庭院的铺装及其植物进行了复原设计(如图17),进行了地面铺装改造,并加入了一些小的汀步增加整个庭院的丰富性,建筑前方有一颗古树,对其进行了保护和利用,同时对海棠院进行了植物的补植,提升海棠院整体的景观效果(图17)。
3.3观音殿复原
3.3.1观音殿构件尺寸推算。清代官式建筑构件对尺度权衡比例上有相当严谨的规定,有相对应的计算方程式。梁思成先生将这些记载尺度权衡计算程式的工匠抄本汇编整理为《营造算例》,并申明算例服务于工匠估工算料指导施工而非服务于设计,因此参照营造算例进行辅助设计时,结合实测数据,发现基本吻合。观音殿属于六檩前后出廊硬山。观音殿长11.69m左右,宽6.81m左右,长宽比接近211,经过测量加计算,明间面宽为4.49m、次间面宽是3.952m(在这里取3.95m)。是一个规格较低的硬山式建筑。(表1)
由以上的推敲分析,观音殿的形象跃然纸上,它是带脊的硬山屋顶,六檩前后出廊小式硬山。观音殿体量小,是三开间的格局,面宽进深都比较小。它是一个中规中矩的硬山式建筑(图18)。
3.4来青轩地形
静宜园是一座山地园林,来青轩位于香山静宜园的半山腰,所以地形是不可规避的问题。但是来青轩巧妙地通过设置台地解决了高差问题,并且让每层的建筑都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同时让最高层的建筑体量较小,中层建筑体量适中,最底层建筑不仅体量大而且数量多。所以整个来青轩整体的建筑看起来很和谐。用台地来解决高差问题,同时用建筑的不同体量和植物的树干高低和冠幅大小来弱化本来较为明显的台地,本次来青轩台地的应用可谓是解决高差的一个范例。
4结语
本次复原设计,通过查找有关香山的资料、对比同时期古建筑的风格、学习经典案例等方法对来青轩及其周边环境进行了复原设计。本次复原设计中收获颇丰,不仅了解了古建筑的具体结构,同时也学习了园林建筑的整体布局。从城市规划角度来尽量保护古城和古建筑;运用3D、VR等技术虚拟复原静宜园来青轩,呼吁广大群众保护古建筑,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