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宽书法风格特征

2019-07-02范琮瑜

书法赏评 2019年2期
关键词:行书苏轼书写

■范琮瑜

吴宽作为吴门书派先导之一,既是朝中重臣,又是馆阁权威,然而他的书法能另辟蹊径,在台阁体盛行期,却也在理论上能够秉持“书宗魏晋,乃为善学”的书法观,在现实中能以宋人,特别是苏轼为模仿对象,摆脱了时风影响。苏轼书法初受欧阳修的影响,少时观摩羲、献二人,中年时学习颜真卿,晚年更多关注李邕,对晋唐人的书风书理精熟于心,后来其自出新意。苏轼认为书如人一样,必有“神、气、骨、肉、血”[1]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吴宽对“二王”的推崇,重视的是“二王”书透露的“风度”“气韵”“意趣”,这样的取向恰巧与苏轼相合。[2]接下来将在吴宽与苏轼的作品中选取特点鲜明的八件作品,成四组进行对照。以同种书体,有代表性的作品为基本参考,从而阐释吴宽尚苏风格不仅从外型上,更在用笔、结构及章法处细致精到地学习苏轼的思路。

一、笔法特征

在吴宽的传世书作中,《种竹诗卷》最著名。有凝重厚实之风。

诗人叙述了半夏时节自己由城南护国寺分竹六茎种于自家庭院之事,细致地描写了竹子的姿态,畅想了与朋友一起聚会赏竹的情景,诗中引用了白居易和苏轼对竹子的评价。竹乃贤士君子,劲节、虚空、挺拔,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自己岂敢把它视作寻常草木,又“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竹令人俗”“士俗不可医”,可见其对苏轼的推崇,对竹的高度评价。此诗记种竹之事,抒爱竹深情,扬交友之道,言高雅志趣。反映出其如竹般正直、清雅、隐逸、淡然的人生态度。

苏轼行书《次辩才韵诗帖》书于元祐五年(1090)庚午年十二月十九,55岁书。写于苏轼在杭州为官一年后,共20行,计188字。行书,纸本,29厘米×47.9厘米。

辩才是苏轼的知己,也是诗友,元祐四年(1089)苏轼第二次来杭州的第二年,才与辩才相见,苏轼晚年尤其念念不忘与辩才的昔日友情,按苏轼自己的话说,是神交多于谋面。作品落笔沉着,从容,已没有十年前书写《黄州寒食诗》时的激宕。此帖是次辩才的诗韵而成。

《次辩才韵诗帖》亦称《过溪亭诗》《次韵辩才诗》《和辩才五谷并序》《辩才五谷并跋》。自书诗一首并序。自署书于元祐五年《书画记》《大观录》《钦定石渠宝笈续编》《故宫书画录》等书著录。摹刻于《墨妙轩法帖》《仁聚堂法帖》等帖。[3]《苏东坡全集》正集卷十八收录,题为《辩才老师退居龙井不复出入轼往见之常出至风篁岭左右惊曰远公复过虎溪矣辩才笑曰杜子美不云乎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因作亭岭上名曰过溪亦曰二老谨次辩才韵赋诗一首》。[4]

通过选择吴宽《种竹诗卷》与苏东坡《次辩才韵诗帖》作品对照,两者都为行书墨迹本,先从(表1)中可以看到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从吴宽书法墨迹作品中《种竹诗卷》中挑出八个字来,同时从苏轼相关书迹中找出相对应的字。

表1 苏轼选字上吴宽选字下笔法比较

可以看出,从字的体势到字的开合,有很多相同之处。与结字相比较,两人用笔的相近度更为明显,如“然”字字形上窄下宽,整体向右上抬起;“水”字最后一笔捺的处理方式,笔划位置、形态及取势,明显相近,是吴宽对苏轼书写方式的了解与习得;“去”字的竖的起笔引带,横画外连贯的折折形态也很一致。不同之处:苏轼“我”重心在下;苏轼“水”撇捺位置偏下,中轴线呈仰势;苏轼“井”字重心位置在下。

可以通过上表看到,吴宽把苏轼书写特点中的字形扁,横向空间紧密、长横、重捺、肥钩、重压、重切、中段发力、方笔、铺毫、折笔等用笔体现的淋漓尽致。从结构方面看:苏轼字体取横势,笔画偏肥,结体紧结。注重结字变化,或上重下轻,或左疏右密。从气韵中可以感受到,吴宽力求运笔生动,强调自觉体现个人面貌,其字外柔内刚,容豪迈与细腻为一体。

吴宽行书长卷《记园中草木诗卷》,纸本,一九五九年入藏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三编》著录,贮延春阁。卷书《记园中草木二十首》,见于吴宽《家藏集》卷十九。此书行气错落,气势连贯,字形欹侧中见严正,用笔浑厚,逸遒,字字气息连贯或笔断意连,或丝牵萦带,一任自然,如“雨過”二字中既有实联,也有虚连。气息连贯笔笔精到,毫不含糊。

苏轼《桤木诗卷》图1,又称《书杜工部桤木诗卷帖》(杜甫堂成诗)原台北兰千山馆藏,现寄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共7行56字。苏轼跋文:共12行103字,说明桤木易长因而农家多栽植,此卷行书结字秀润,姿态横生,笔法遒劲。墨韵生动,为其中年时意蕴丰厚之杰作。苏轼书杜甫诗,墨迹本,澄心堂纸本行书,19行,159字,此长卷纵72厘米,横85.1厘米,全卷纵29厘米,横337.4厘米。

全卷无东坡名款,钤有“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宝”“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贾谊等印章48方(未计题跋者名章)有大德、至顺、至正、洪武、永乐等年代的题跋八则。

图1 苏轼《桤木诗卷》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卷多用正锋,精神凝聚,结构圆熟,字形匀称,其墨法最有特点。在这幅作品中,苏轼以其笔墨骨肉赋其形,以其才学品性灌注其神情生气;吟物有所寓,咏诗有所悟,读杜有所思,挥毫有神助,使后人“爱玩不忍舍”。下面进行两件作品的简要分析(表2):

表2 苏轼选字上吴宽选字下笔法比较

“不”字:两字起笔尖入,按压转笔撇出,向上环绕入笔写竖笔,引带向上再写捺点,不同:吴宽字体更显扁势;

“如”字:两字起笔相同,“女”字旁中留白相近,使转上开下合,空间一致,不同:笔画末笔在吴宽书写中为下一字引带更长些;

“穜”字:两字点画重入,横画方切,点画游丝带上联接右半部分第一笔,不同:苏轼书写,左大右小,字体呈长势;吴宽此帖,左瘦右扁,呈扁势。

“人”字:两字撇画方起轻收,捺划重按,收笔,节奏一致。不同:两字开合角度轻微差别。

“落”字:上面两点呼应,居于横画右上方,长斜横,方笔起连向右上倾斜,下半部开合相宜。不同:两字笔画粗细不同,苏轼字体中下半部瘦窄,吴宽字体下半部宽绰。

“為”字:点画尖入停顿,引带后重新着力行笔,空间为开放,最后一笔引带下一字体。

二、结构特征

吴宽《唐诗三首扇面》图2,成化二十二年(1486),行书纸本,上海博物馆藏。51岁作,其结字极紧,意态闲雅,奇正相宜,笔墨更为老健,豪宕中寓妍秀,集中反应了苏轼书法风格的结体短肥。

图2吴宽 唐诗三首扇面 上海博物馆

苏轼《人来得书帖》图3,亦称《人来札》《与季常书》 (人来得书)、《新岁展庆人来得书帖》 (原件与《新岁未获展庆贴》合在一起)。行书。纸本,纵29.5厘米,横45.1厘米。共19行,193字。其中正文行书16行,信札一则,书于元丰四年至元丰六年之间(1081-1083)。此书帖是苏轼大约47岁时之作。《墨缘汇观录》《大观录》等书著录,摹刻于《快雪堂法书》《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等帖。现藏故宫博物院,见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 (十九)。

图3 苏轼《人来得书帖》 故宫博物院

《人来得书帖》是在季常之兄伯诚死后苏轼写给季常的慰问信,帖后有董其昌跋,《人来得书帖》凝重,笔法流畅,为书牍杰作。

举出各种结构特征的字为例:

独体字:“不”横撇两笔形成空间和末尾点画把右半部空白均分,“生”撇横竖画后向上引带,竖画垂直向下后翻笔锋向右上使转,最后横画收笔。笔法相同,结构相似;

半包围:“远”与“遽”,字体呈右上斜势,走之旁与主字内容空间都很分散;

上下结构:“合”与“令”字,人字开合角度一致,下半部分小而聚收;

左右结构:“斜”与“耶”字,左宽右窄,形成左右结构字形,竖画成为长笔画,都有抒情之意。

三、章法特征

吴宽《书游洞庭联句诗》图4,书于约成化十五年前后,行书纸本共四开,每开书心纵27.2厘米,横16.4厘米,时吴氏四十五、六岁,所书字大如核桃般,点画丰腴,笔墨酣畅,结字宽舒,用笔沉实有力,方圆兼施,以圆为主,运笔时抖落涩重,竖笔中锋厚重,并常像左横挑,捺笔微向右上,左倾有抬,略呈扁势,虽取法苏轼,但时有自家风貌,为吴氏精意佳构。诗中所言“贞伯”为李应祯,明季大书家。

《中山松醪赋》图5,亦称《洞庭、中山二赋卷贴》,行书。白麻纸本,七张接装,纸精墨佳,气色如新,纵28.3厘米,横306.3厘米。凡77行,共684字。其中前者行书32行,287字;后者行书35行,320;又有自题10行,85字,自作赋两首,自署书于绍圣元年(1094)闰四月廿一日。为所见其传世墨迹中字数最多者。《中山松醪赋》作於公元1093年,为苏轼晚年所作,苏轼贬往岭南,在途中遇大雨留阻襄邑 (今河南睢县)书此二赋述怀。自题云:“绍圣元年(1094)闰四月廿一日将适岭表,遇大雨,留襄邑,书此。”时年已59岁。此时,苏轼笔墨更为老健,结字极紧,意态闲雅,奇正得宜,豪宕中寓妍秀。 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

两帖真迹清初为安岐所藏,乾隆时入清内府,刻入《三希堂法帖》。溥仪逊位,被辗转藏入长春伪帝宫,1945年散失民间。1982年12月上旬发现并入藏吉林省博物馆。此卷前隔水、引首在散失时被人撕掉,造成残损。《弇州山人续稿》《古今法书苑》《书画跋跋》《东图玄览编》《平生壮观》《墨缘汇观录》《眼福编初集》《古芬阁书画记》《校理中秘书画录》等书著录。摹刻于《晚香堂苏帖》《秋碧堂法书》《敬一堂帖》《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三希堂抚本》《雪浪斋苏帖》《景苏园帖》《壮陶阁续帖》等帖。现藏吉林省博物馆,见于《中国古代书画图录》 (十六)。

图4 吴宽《书游洞庭联句诗》局部

图5苏轼《中山松醪赋》局部

两件作品都为作者亲自创作,《中山松醪赋》为苏轼抄写自作诗文,《书游洞庭联句诗》是吴宽自作诗句,通过表3得出结论一、二、三,通过表4得出结论四、五。

结论一字距:吴宽书写字距较大,重心位置高。

结论二行距:吴宽行距空间宽,呈扩展状。

结论三行气:吴宽书写中轴线为曲线。

结论四连贯性:相连,相断,笔断意连。

表5 苏轼吴宽书作章法比较一

1.相连:上下字之间游丝萦带,笔笔相连。

2.相断:字与字之间笔画独立,字字起收相断。

3.笔断意连:上下字之间虽无笔画游丝相连,但笔意连接在字势行笔当中。

结论五节奏:1.字内节奏:“山”字第一笔为重笔,第二笔由轻渐重,末笔竖为重节奏。“洞”中两字三点水与“同”字中每笔轻重均不同,吴宽对字体书写表达了自己的理解,但是轻重交替起伏不变。岭字中“山”字头第一笔重笔,“今”字撇画延长慢收,“页”字横画轻入回转,两点短而有力,横折右侧竖画偏重,末笔捺点按住收笔。2.字外节奏:字与字之间的书写表达不同,轻、中、重为节奏体现。吴宽书写节奏为: (从上至下)重轻重中重、轻中重中;苏轼书写节奏为: (从上至下)中中轻重、重重轻重。

作品令我们感到了吴宽在书写时对苏轼用笔上的透彻理解,也同时看到了在其尊崇苏轼书写意趣的基础上略有新意的书写方式。

正是吴宽高洁、谦虚、博爱的人生态度,自然地与苏轼的艺术格调相通,使他在看到四百年前的苏轼时,有了一种默契与暗合。正是这样的艺术追求,使他会不遗余力地去接触苏轼作品。除去苏东坡,其他字体一概不涉。吴宽因深刻地理解了苏轼,便积极主动地去用他的行动去表达苏轼。也不枉是这种跨百年时空俩人依然能穿越在同一思想境界的智者。故在吴宽的人生选择和处事态度的选择上都是与苏轼相似的。

在苏轼字中,他看到了文人士大夫不能言表的浩然正气与洒脱;从苏轼身上,他找到了其内心深处默然认可的大浪淘沙的取舍;看苏轼为官,他得到了近千百年来不曾遇见的豁朗心境与情怀。千年后再品味两人,吴宽与苏轼是相同的人品贵重,相近的人生格局,不同的是留给了世人耐人回味的智慧启迪。

表4 苏轼吴宽书作章法比较二

结 论

在吴宽与苏轼墨迹本的比对中,找到了吴宽与苏轼共通的人生哲学——无论从文化影响,诗文表达、书写意味上。尊其心而通其意使吴宽“肆意”的享用着苏轼这位师长给予的养分。使吴宽的一生得到了儒释道的法理点拨,安然祥瑞。

注释

[1]苏轼:《东坡题跋》卷四,见《丛书集成初编》,第80页。

[2]何亚军:《吴宽书学思想研究——以匏文家藏集书法题跋为中心》,2013年,24页。

[3]水赉佑:《苏轼书法史料集》下,上海书画出版社,201701,1474页。

[4]水赉佑:《苏轼书法史料集》下,上海书画出版社,201701,186页。

猜你喜欢

行书苏轼书写
行书纳兰性德《长相思》(35cm×35cm)
Unwritten 尚未书写
用什么书写呢?
脚踏实地
从善如流
苏 轼 行书李白仙诗
苏 轼 行书李白仙诗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