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用消费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探究以蚂蚁花呗为例

2019-07-01郭丹妮

今日财富 2019年16期
关键词:信用风险信用消费

郭丹妮

2018年12月初,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宝又开始了“分钱”活动,“瓜分15亿”让不少人为之疯狂,“扫红包”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些人的生活常态。此次支付宝扫红包金额大幅提升,不少人一次能扫出几十块的蚂蚁花呗(以下以花呗代称)红包,被扫码对象还能得到相應数量的赏金,让花呗消费出现大额度提升。显然,这无疑是“双十二”和“双旦(诞)”来临之际的蓄势,最终目的还是为了鼓励消费。花呗只是信用消费的一个代表工具,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花呗、分期乐、京东白条等产品应运而生,在刺激消费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本文主要以花呗为例,分析信用消费中出现的问题并探究其解决方案。

花呗作为一款消费信贷产品,通过“消费贷款”的方式,刺激消费。开通花呗服务后,用户获得数额不等的消费额度,即可享受“先消费,后付款”的购物体验。在现代经济中,花呗已经成为居民消费的一个重要方式,这款贴近大众生活的金融产品,随着支付宝的广泛使用,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

虽然说,花呗在促进生产,调节消费,促进新技术更新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信用风险逐渐显现。其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造成非理性消费和过度消费

在“先花钱,后还款”的消费方式诱惑和从众、攀比、求异等消费心理的共同影响下,消费者无意中会购买大量“非必需”产品,在还款时产生巨大经济压力,逾期还款,多头贷款,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屡见不鲜。不过,信用风险的产生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取决于借贷者的收入是否稳定以及个人道德素质高低又依赖于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程度。我国至今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以至于金融服务企业无法全面准确地评判个人信用风险。同时,也存在互联网金融服务行业管理不善,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

二、产生消费欺诈行为

花呗是一种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一般情况下只用于消费支付,但部分用户对其并没有清楚的了解,在开通或使用过程中容易被人利用。例如,通过各种平台获取用户个人信息,宣传花呗额度套现的行为。2017年12月27日,相关非法经营第一案“花呗套现”最终宣判,成为我国首例因利用花呗进行非法套现而入刑的法律案件。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消费欺诈问题应该引起高度注意。

三、冲击传统借贷业务

花呗较信用卡而言,更适用于小额度消费,只需动动手指,便可在手机上完成开通,十分便捷。这些特点使花呗更为平民化,尤其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上班族和大学生群体。在淘宝这类平台的“配合”下,花呗使用范围更为广泛。互联网金融市场凭借其便捷性、创新性,已然成为了传统金融市场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

以花呗为代表的金融产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未来会继续助推信用消费的发展,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探究有效的解决措施十分必要。

(一)推进信用法治建设。政府立法部门要结合国情,尽快出台并完善有关信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来防范消费信用风险。花呗作为一种新型金融产品,要在技术和法律层面做好防范工作。在技术上遵循规范性,同时,在法律监管中履行好相关责任,创建安全的消费支付环境,敦促经营者在交易过程中遵规守法,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二)强化社会信用意识。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前提。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和教育,在全社会凝造诚实守信的氛围,才能使讲信用成为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只有公民个人信用意识提上去,才能从根本上防范消费信用风险。

(三)促进金融产品“人性化”设计。花呗的受众群体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和年轻上班族。根据受众群体的特点,花呗实行分期付款和额度管理,设计较为人性化,让消费者体验超前购物的同时不至于过度消费,而是在经济承受范围内进行选择,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众对在线支付的性能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花呗及其他金融产品要及时掌握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创新支付条件和支付方式,在满足消费者便捷性诉求的同时,提高产品使用的安全性。

(四)发展信用服务行业。通过发展征信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创新信用征集和评定的方式方法,为伺机取巧的人打“预防针”,同时也便于企业进行信用风险控制和管理。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信用消费已经成为一大主流。就目前来看,花呗作为一种新型消费借贷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互联网金融企业、政府部门和社会大众要三方合力,共同维护和促进信用消费的高效发展。当然,以小见大,其他信用消费工具也应该从花呗信用风险防范措施里找到类似的解决方案。对于花呗这类金融工具,我们应该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经济的助推作用,更好地造福于人民大众。(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信用风险信用消费
神秘的植物工厂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农户信用风险评级研究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农户信用风险评级研究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失信商人的悲剧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信用山东”微信号正式启动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