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种田助农增收
2019-07-01
2018年12月4日,62岁的稻农王泽兴喜滋滋地来到位于德惠市岔路口镇的天善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找到合作社负责人马旭洪,打算与合作社续约,明年继续把稻田交给合作社统一管理。
王泽兴介绍,他家共有水田3.4公顷,位于岔路口镇程家村,2018年第一年加入合作社,种植富硒水稻。“以前卖粮特别愁,贵贱不说,粮食先运走,没个两三月看不到钱。2018年不一样了,收粮当天直接款就到账,每公顷还多收入了7000元!明年我还跟着合作社干。”王泽兴激动地说。加入合作社第一年,他就比往年多赚了两万多元。“合作社种植的是最新水稻品种‘德惠一号,每公顷能增产2000公斤;采用无人机航化作业,有效降低成本;水稻收购价格每公斤高于市场价格0.5元以上。合作社成员每公顷稻田大约在七八千元左右。”马旭洪介绍,2018年合作社共流转了土地1530公顷,通过稻田养蟹与喷洒硒肥,最大限度提升米质,使普通小粒香不仅在口感上得到了最大提升,也使普通米具备了抗癌、预防多种疾病的功效。进入市场后,迅速得到了深圳与杭州市场的认可,已全部售出,其中,杭州签订1600公顷订单,全年销售额预计突破1亿元。现在,富硒功能性大米已经被市场认可,订单不断。2019年争取流转土地1万公顷,种植富硒水稻和酵素大米,持续提高土地收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助力德惠农业高质量发展。稻农实实在在增加了收入,稻米在南方市场上供不应求。对于明年扩大规模生产,马旭洪信心十足。
合作社所在的岔路口镇有着“中国水稻第一镇”的美誉。镇长刘洋介绍说,为了保证稻米的品质,降低入社农民的生产成本,加入合作社的稻田,通过无人机植保,农药和肥料的投入量均减少30%,不仅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参加合作社的稻米,全部产品可以在GS1追根溯源。消费者可以通过大米包装上的编码,查询到全部产品信息,保障了食品消費安全。“我镇还将打造万公顷数字稻米产业园。届时,岔路口镇辖区内地理信息数据与其他相关数据统一整合,实现地理信息业务数据与现有智慧产业云平台深度融合,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对此,刘洋充满自信。
(本刊通讯员 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