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嘎山,一座极高山的阅读方式
2019-07-01李忠东
李忠东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总是喜欢封神称王。每一个地方,天有天王,地有地主,山有山神。四川是一个多山的地区,它的地貌特征就是中间一个大盆地,四周环绕着高大的山脉。难怪唐代大诗人李白要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之难,难就难在群山阻隔,所谓“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涧道之峡,车不方轨,号曰天险”。
那么,四川如此多山,谁才是蜀山之王呢?其实,古代人和现代人心目中的蜀山之王是不一样的。李白还有一句名句:“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这说明在古人眼中,蜀山之王是峨眉山。但在现代人的心目中,贡嘎山才是当之无愧的蜀山之王。
称王四大绝技
蜀山之王;
西南第一峰;
横断山最高峰;
中国最美的雪山之一;
世界上著名的高峰之一;
当这几个不同寻常的短句连缀出现时,“贡嘎山”三个字便已呼之欲出。位于四川省西部的贡嘎山,又称“木雅贡嘎”。“木雅”既是族群名称,又是地域概念。作为族群名称,它特指生活于贡嘎山地区的康巴藏族,即木雅人;作为地域概念,它又特指木雅人所生活的这个地区。“贡嘎”在藏语中是“最高的雪山”的意思。在当地人心中,贡嘎山是代表着某种精神和神性的“群山之王”,有人称它“一半在天上,一半在人间”。
贡嘎山之所以能成为蜀山之王,得益于它的高大、奇崛、惊险和神秘。贡嘎山主峰海拔7556米,在青藏高原,这一海拔高度并不算突出,因为在青藏高原的喜马拉雅山脉和喀喇昆仑山,8000米级的山峰就有14座。但在青藏高原东部,在整个西南,贡嘎山却足以傲视群雄,独领风骚—它的高度比西南地区的第二高峰,海拔6740米的梅里雪山高出816米;比四川的第二高峰,海拔6250米的四姑娘山高出1306米。可以说,贡嘎山在整个西南地区,卓尔不群,一枝独秀,无出其右。
贡嘎山不仅海拔高,而且看起来也很高。它从几百米的四川盆地边缘拔地而起,与四川盆地的高差近7000米,是地球表面除海沟以外,最深的地方之一。在这里,地形的爬升不是像台阶一样逐级完成,而是呈一条陡立的直线,山体骤然而立,在极短的距离内扶摇直上几千米,从盆地到雪山,从平原到高原,直接而迅速。也许正是受到这种视觉上的“欺骗”,20世纪30年代,声名显赫的美籍奥地利探险家约瑟夫·洛克,便一度认为贡嘎山将取代珠峰,成为世界第一高峰,并兴奋地向全世界宣布他的“新发现”。这显然是一个美丽的“乌龙”事件。
贡嘎山具有巨大的攀登难度和极高的登顶死亡率,被登山家称为“山难大全”读本。其登山死亡率远远超过珠峰的14%和K2峰(乔戈里峰)的30%,仅次于梅里雪山和雅拉雪山。同时,贡嘎山因处于华西雨屏带,峡谷纵横,群山遮拦,云雾缭绕,是最难见尊容的雪山,充满了神秘感!
罕见地貌、独特景观的荟萃地
高亢的山体,深幽的峡谷,茂密的森林,蜿蜒的冰川,碧莹的湖泊,滑润的温泉,浓郁的康巴风情,多层次、多类型的景观组合,使贡嘎山成为罕见地貌、独特景观和多彩文化的荟萃地。这里有位居世界第二,高差达1080米的海螺沟大冰瀑布;这里有青藏高原东部海拔最低、规模最大的海洋性冰川群,冰川伸入原始针叶林带可达6千米,形成“绿海银川”的奇景;这里有离中国东部最近的地热资源富集区,温泉成群,蔚为大观。
贡嘎山高大的山体和优越的物质补给为现代冰川的发育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断块山体特征、大体走向一致的山脉与之间幽深的山谷为冰川发育创造了有利的地形条件;季风带来的丰沛降水为冰川带来了丰富的补给源。据统计,目前贡嘎山区共有现代冰川74条,总面积256.02平方千米,冰川储量达0.24亿立方米。在众多冰川中,长度超过3千米、规模较大的有东麓的燕子沟冰川、海螺沟冰川、磨子沟冰川、南口关沟冰川;西麓的大小贡巴冰川;北麓的日乌切2号冰川;南麓的巴王沟冰川等。
海螺沟冰川是贡嘎山数十条冰川中规模最大、形态最美的一条,以低纬度、低海拔著称于世。冰川从上到下分为三级阶梯,最上部是粒雪盆,即冰斗,是补给区,海拔在4800米以上。第二级是大冰瀑布,高1080米,宽500~1100米,是中国最大的冰川瀑布。站在大冰瀑布之下的观景平台,傲立于苍穹的雪山、蜿蜒于丛林的冰川、高悬于崖壁的冰瀑,海螺沟的雄奇壮美一览无遗。若遇冰崩、雪崩发生,巨大的冰体从高空坠落,雪雾弥空,响声如雷,更是在美景之上又平添了刺激。最下一级是冰川舌,海拔在3700米以下,舌长5.7千米,宽0.4~0.7千米,冰体厚度100~130米。一般而言,冰川都是白色的,但海螺沟冰川表面却呈黑色,这是因为冰川在运动过程中,将大量黑色的石块夾裹在其中,从而致使冰川表面呈黑色。行走在冰川上,还可以观赏到冰洞、冰漏斗、冰裂缝和冰塔林等,也会感受到不时从冰层内发出的“咔嚓、咔嚓”声,让人毛发倒竖,肌肤收缩,心跳加快。
由于贡嘎山位于多条断裂的交会处,因此环贡嘎山多有温泉出露,其中最有意思的便是海螺沟的冰川温泉。温泉位于雪山之下,密林深处,环境极为清幽,水温介于40~80℃之间。春夏,这里雾绕青峰,各色杜鹃绽放于瑶池之畔;秋天,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红叶飘零于汤池之中;最妙是冬天,新雪初铺,四周银装素裹,雪野茫茫,瑶池中云蒸霞蔚,热气飘渺。冰与火、冷与热带给人视觉和感觉上的双重刺激,成为贡嘎山最不凡的体验。
生长、行走的雪山
贡嘎山大概是地球表面最为崎岖的地方了,从山脚下的大渡河河谷至贡嘎山主峰,尽管直线距离不足30千米,地形落差竟达到6500米以上。而实际上,在340万年前,它们还几乎处于同一海拔高度(那时候贡嘎山的海拔还不到2000米)。作为青藏高原整体隆起的一部分,贡嘎山的隆起受到断裂的控制,是典型的断块山地。至今,我们仍能在贡嘎山的东坡看到一系列被断层改造的断错水系。发生于340万年前左右的多期次断块升降,使贡嘎山长高了5000米以上,至今仍以7.8毫米/年的速度向上生长。
科学研究表明,贡嘎山不但在往上生长,而且还在不断地水平行走(运动)。10万年来,贡嘎山的主峰断块一直在沿康定-磨西断裂水平滑动,滑动距离达2~3千米,甚至超过其向上生长速度的近3倍。所以说,贡嘎山不仅是一座生长的雪山,还是一座行走的雪山。
难以攀登的雪山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贡嘎山便已成为世界关注的名山。奥地利人劳策、英国人普拉特以及美籍奥地利人约瑟夫·洛克,都曾把脚印和身影留在贡嘎山。在此之后,有一句名言盛传于登山界—“花钱可以上珠峰,但上不了贡嘎”。
原来,贡嘎山之所以难以征服,首先“得益”于它特殊的地形和独特的峰体形态。在冰川长期的刨蚀作用下,贡嘎山的主峰发育为锥状大角峰,峰体尖锐而陡峭,它的四周更是绝壁环绕,攀登难度极大。西南壁坡度几乎达到70度,还有大量的悬冰层,几乎没有人能从这里通过;尽管东北山脊曾被日本和韩国登山队员挑战成功,但却付出了队员生命的惨痛代价;相对而言,西北山脊是一条相对容易的登顶路线,但仅仅是相对容易。这条线在翻上山脊之后,横风特别大,春秋季暴雪加大风,气温可能骤降到-40℃。
征服贡嘎山面临的另一个难题就是复杂多变的天气。贡嘎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但是,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高耸于对流层中的巨大山岭对气流形成阻挡,影响并改变了环流形势,导致了贡嘎地区气象条件多变且恶劣,尤其是东坡,降水极其丰沛,而且常常云雾飘渺。查阅历次山难,几乎都与恶劣天气有关。
借山看山
在贡嘎山的周边,环峙着一系列6000米级、5000米级的极高山,而之下便是深邃而幽长的深切峡谷,古今的各种交通孔道大多沿这些峡谷展布,在峡谷之中基本没有一睹“蜀山之王”风采的机会。加之贡嘎山地区气候温润,降水丰沛,雨雾天气较多,哪怕有机会登上高地,却常常因云遮雾绕,增加了观看贡嘎山的难度。
看山要看极高山,但如何才能突破地形的屏障,越过大山的阻挡,腾挪辗转,穷尽山水,体会到峰回路转,群山如丘,长峡如线,雪峰如玉的雄阔与壮美呢?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聪明的四川人想到了一种全新的看山方式:借一座山的高度,去看另一座山!以它為中心,寻找最佳观景平台,一时成为摄影爱好者和户外探险者乐之不疲的快事。一个观景平台一旦被发现,立即会成为热点,无数游客趋之若鹜,蜂拥而上。围绕贡嘎山,这样的观景平台数不胜数,如子梅垭口、雅哈垭口、四人同、光头山、王岗坪、牛背山、黑石城、达瓦更扎等。这些观景平台的海拔高度一般在3500~4000米之间,既达到一定高度,又在雪线之下。登上山顶,视野空阔,或雾涌群峰,或日跃云海。尤其是在朝晖晚霞时分,日照群峰,夕落金山的奇绝,其美非亲历所见难以想象,虽亲历所见亦难以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