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秸秆秧盘育秧技术试验总结

2019-07-01晁洪海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16期
关键词:秧盘秧苗苗床

晁洪海

秸秆秧盘代替苗床土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秸秆秧板育苗易控制苗床水分,有利于培育壮苗;但目前秸秆秧盘追肥技术与之不相匹配,对人工追肥的要求较高。秸秆秧盘易受鼠害,注意预防。生育进程秸秆秧盘与传统育秧无差别。秸秆秧盘的插秧掉苗率较常规育苗高5.4%。产量较常规育苗低8公斤/亩。

自推广旱育稀植技术以来,一直采用传统土育苗,用土量很大,取土越来越困难,随着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禁令的实施,秸秆秧盘化利用是解决水稻育苗取土难和秸秆产业化利用的一个有效途径,对发展绿色食品以及保护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品种:龙粳29主茎11片叶

秸秆秧盘: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农业生产部提供

1.2试验处理

试验设2个处理,大区对比,无重复,每个处理100盘。

处理1:秸秆秧盘育苗

处理5:常规育苗,使用壮秧剂采用当地机插毯式盘育苗。

1.3技术要点

置床:床面平整;

铺底膜:置床上铺设0.08毫米地膜。

摆盘:铺设秸秆秧盘时边缘留0.2cm缝隙,防止浇水后涨盘起鼓。

播种:浇透底水,分两次间隔浇水,播种时不能有明水存在。播后覆土0.5~0.7mm。

覆盖:盖拱膜保湿保墒,并防止高温烧芽。

追肥:立针后追施三元复合肥。

1.4生育进程与田间管理

本试验4月25日播种,5月3日出苗,5月24日采用洋马六行插秧机插秧。其余管理同田间三化两管。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秧苗素质及育秧期间问题分析

从秧苗基础素质分析表可以看到,秸秆秧盘育苗的秧苗基础素质优于常规育苗,主要表现在充实度上。由于今年试验材料到达较晚,所以播种期较晚,出苗后温度较高,常规育秧的秧苗生长较旺且不易控制,导致有轻微徒长现象,主要表现在1~2、2~3两个叶耳间距伸长过长。

从育苗过程观察到,秸秆秧盘的养分含量较少,出苗后即需追施一遍肥料,在2~2.5叶期间根据叶色情况进行二次追肥。秧苗生长中后期温度较高,通风量较大,秸秆秧盘需1~2天补水一次,否则秧苗萎蔫极快。秸秆秧盘基质带有特殊味道,容易吸引老鼠啃食秧盘,本试验点从播种后即在育秧区周围大量撒灭鼠药剂,且每次浇水后进行灭鼠药剂的补撒,但依然被老鼠啃食破壞部分秧苗与秧盘,相邻常规育苗区域则无老鼠破坏。

从生育进程分析,两处理的生育进程无差异,产量构成上分析,差异较大的收获穗数,分析差异原因,主要应是秸秆秧盘的处理空穴率较高,导致平方米的收获穴数少于对照。插秧后Z字型随机选五点,每点调查两平方米的穴数,五点平均结果为秸秆秧盘平方米27.8穴,而对照处理的平方米穴数为29.4穴。

从水稻育苗成本分析,平床、播种覆土、苗床管理、插秧运苗、种子等成本毯式育秧与秸秆秧盘育苗无差异,差异项目主要在下表:

从成本分析看,秸秆秧盘较常规常规秧盘节约成本1018元,主要节约在秧盘成本和三膜、弓条费用上。

3结论与讨论

3.1秸秆秧盘育苗,秧苗素质较好,主要原因是秸秆秧盘的透水、透气性较好,在追肥足量的情况下,较易控制水分,确保秧苗达到壮苗标准。

3.2 秸秆秧盘育苗插秧较常规插秧缺穴率高5.4%。插秧后,返青、分蘖、抽穗、成熟等生育进程较常规对照无明显差异。

3.3秸秆秧盘育苗追肥拌土人工撒施不易撒匀,易出现点块的缺肥或肥量过高,建议采用液施壮秧剂类肥料做追肥。

(作者单位:156202 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二九0分公司军犁管理区)

猜你喜欢

秧盘秧苗苗床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一种插秧机钵育秧盘的低成本3D打印技术研究
秸秆秧盘育苗效果研究
农民
水稻秧盘形变测度方法与等级评价研究
水稻秧盘高速播种配套技术的发展与分析
容器苗苗床施工技术
海南粗榧扦插育苗技术及苗床环境调控研究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