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农机管理人员培训,提升农机管理水平
2019-07-01张春华
张春华
在我国现阶段,农业机械的部署具有实际意义。农业培训不仅是提高工人素质的重要工具,也是实施国家农业机械相关规章制度不可或缺的选择。在此基础上对农业机械强化技术培训进行分析和研究,有效评估农业机械技能。加强农业管理人员培训,加强农业机械管理,是促进农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准确界定农业管理的主要方向和工作重点,深入分析目前农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农业动员工人的培训,加强农学工人的培训,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农机管理的重点及主要内容分析
①加强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
农机管理是确保农机生产安全,提高农机化水平,确保农业丰产丰收的有效保证。农机管理的重点及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严格执行有关许可证管理的有关规定,规范和标准,按照规定的条件,要求和程序执行。严格控制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的登记,检验,认证;加强对拖拉机的监督检查,联合收割机及其司机档案,年检和安全检查,开展专项检查拖拉机和司机档案,规范农业机械监管。进一步加强农机监督机构能力建设,加强农机监督设备建设,开展农机检验设备验证,落实农机监管行业标识,加强农机监管人员培训,确保农机安全监管执法资金,确保基层监督队伍的稳定。
②强化农机安全专项治理
加强农业生产经营实体,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农机维修现场监督,农机安全生产重大检查,整改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和农机维修现场特殊项目,现场清理无照培训机构,以调查和惩罚非法行为。 我们将大力开展集中运动,提高拖拉机交通安全,重点抓好拖拉机人员,无证驾驶,道路报废拖拉机,处理拖拉机牌照等违法行为。
③夯实工作责任,提高培训质量
作为农业机械技能培训机构,其所面对的服务对象自然是农业机械生产经营企业、各级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农业机械维修服务人员以及廣大的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因而在现阶段培训中,就要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条件及时调整农机培训的思路,这当中就包括如何有效促进和加强组织农机生产企业的技术研发和销售企业与农业相关部门的协调及配合,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借此提高农机培训方面的有效性,以达到农机培训的最佳效果和目的;作为农机培训机构,一定要从新农村建设、着眼于大局、服务于企业与农民利益的认识上入手,创造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在本职工作上下功夫,尽快提高农机技能培训的数量与质量。另外,农机培训机构在做好专业技术培训的同时,还要广为开展农机行业特种职业技能的培训,力争做到农机专业技术培训项目全覆盖的要求和目标。总而言之,就是在不断增加培训学员数量的基础上,努力提升培训学员的专业素质,同时也在另一个侧面反映岀农业机械专业技术培训机构的工作好与否。
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更新知识结构
应该说,农机培训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员的学习质量,因而,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应与农机现代化发展的步伐相一致,因而农机技能教育培训教师队伍建设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如能有效地将专职与兼职讲师相结合,就会进一步提高教师在专业技能教育培训中的整体教学水平。 聘用高校以外的专家,学者,教授,采用对象教学,电子教学,研讨会,现场教学,培训等方法,教师和教练员对农业机械培训理论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更新知识结构,随着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步伐,努力建立坚定的思想观念,思路清晰,学风,技术精湛,指导农机专业技术人才。
2、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对农机化培训机构软硬件有待创新
加强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对农机化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当前,随着国家农机补贴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各级对农机发展重视的不断提高,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得到不断加强,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普遍存在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一些农机化学校基本上没有专业的、年轻的教师充实到学校来;在职的教师没有得到知识更新培训,普遍表现为年龄结构偏大、知识老化,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还存在教学条件差的现象。仍然停留在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待于加强。相关农机化学校大多属于财政拨款,因而在2009年取消农机培训收费项目以后,农机培训工作开展的没有以往顺利,这就给基层农机管理部门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普遍存在主动接受培训积极性不高,只注重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效益的想法普遍存在。一些农机管理人员对工作缺乏热情,对教育培训工作重视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
②加强农机管理人员培训对策
高度重视农机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是保障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地加大农机管理人员培训力度,推进农业机械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尤为迫切,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农机人才是农村人才的主要代表,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实施者。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来认识,把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列为重要议事议程,视为与“三农”、购机补贴等工作一样对待,把加强农机教育培训工作落实到实处。建立长效良性循环发展机制。进一步提升农机管理人员的农机化知识水平。要加强农机管理人员的培训,必须在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在农业机械化培训学校的平台上提高农机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是一项公益性企业。基层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学校是培养农村人才,促进当地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村农业经济需求的服务机构,而不是社会性质的高职院校。各级要大力支持,多方投资,统筹规划,促进农业机械化培训学校的正常发展。
③切实加大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投入
取消农业机械培训收费项目后,由于培训资金无法得到保障。制约了农业机械化培训的正常发展。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除确保农机教学人员工资福利外,对资金满足新时期教学需求,提高农业机械化培训学校软硬件教学条件,保证教学质量,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的不断完善,确保农机购置补贴和政策发挥其有效性。
新时期农业的发展对工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职业培训是提高工人素质的重要手段。结合工作实践和分析农业机械制造培训的实际重要性,扩大农业机械的覆盖面,提高农业机械的效率和促进高性能农业机械的示范倡导,对于提高农业工人的技能具有特殊的实际意义,以促进农业机械的示范工作。
(作者单位:150634黑龙江省尚志市庆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