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9-07-01闫斌贾斌
闫斌 贾斌
习总书记提出的脱贫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下一个人。虽然经过全国范围的扶贫,我国贫困人口大量减少,但是剩下的还未脱贫人口都属于难啃的“硬骨头”,扶贫工作任务还很重。虽然我们已经针对贫困村户致贫原因,因人而异、因户施策。但是对于一些无劳动能力、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户,始终有着返贫的风险。从这方面来说,通过建设合作社进行产业扶贫,壮大集体经济,能够使农民达到稳定脱贫。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沙家店镇李家站村属于贫困村,位于米脂县城以北34公里处,西邻榆阳区清泉,紧邻镇清公路。山地地形,传统农业,主要种植玉米,养牛羊。全村共314户812人。其中有贫困户41户100人。我们根据李站村的养殖习惯,以及退耕还林后有大量种植的苜蓿、玉米未有效利用等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走上了养殖互助合作社的道路。村里的贫困户全部加入合作社,使老弱病残可以有一份长期的稳定收入。2018年9月、10月、11月,经过严格检验检疫程序,分三批共购进88头肉牛,合作社正式进入养殖运营阶段。合作社从成立到正式运营期间,也遇到一些问题,走了一些弯路。虽然这些问题最后都解决了,但是浪费了人力、物力和时间。对这些问题的提出,希望能够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同时对解决方法提供参考。
遇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例如牛槽不合适。由于牛场里的牛大小不一,对于大牛来说栏杆的高度刚好,但是对小牛来说栏杆成了摆设。统一设置成适合小牛高度的栏杆,大牛吃饲料又够不着。牛舍顶棚太阳板太少,光线不明亮。牛舍四周漏风,冬季保温困难。使用普通水槽,冬季水槽结冰肉牛饮水困难等。
二是肉牛饲养不到位。主要体现在饲料单一。合作社肉牛养殖人员是当地农户,喂牛还是传统肉牛饲养方法,以当地种植的玉米秸秆为主。肉牛喂养的饲料太过单一,不能满足肥牛的生长需求。未区别饲养。对育成牛、妊娠牛、种牛采用同样的饲养管理方式,造成肉牛生长发育缓慢,不能适时出栏。
三是肉牛管理不科学。刚开始一段时间,合作社里公牛、母牛放在一起,未分栏喂养。导致育成牛很早妊娠,使得育成牛不能提高产量,生下的小牛体弱容易夭折。
四是疫病防控意识差。肉牛养殖人员缺乏防疫意识,牛有了寄生虫也习以为常。平时只常规性的进行消毒,很少有针对性的给牛驱虫。使得肉牛体内外常感染寄生虫,肉牛反复磨蹭疼痒皮肤后破皮流血,易感染疾病。
五是缺乏养殖知识。主要表现在肉牛饲料配合不合理,在基本的营养成分如能量、蛋白质和钙、磷不足或不平衡的情况下,总是寄希望于饲料添加剂或增重剂能大幅度地提高肉牛的生产效率;氨化技术不成熟,不注意防霉变;不能保证原料质量,饲料种类与配方差别较大,饲料转化率低;不注重引进牛的适应性;过度依赖抗生素的防病作用,混用、加大剂量使用普遍存在;对杂交牛的养殖技术掌握不够;犊牛早期生长发育不良,直接影响到其中、后期的育肥效果等问题。
针对合作社养殖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反复调研,从良种引进、标准化养殖、科学喂养、防疫防病方面进行了整改。
一是良种引进。榆林地区的黄牛具有耐粗饲、抗不利环境等优点,但它也具有生长慢、产肉少、饲料转化率低等问题。选择产肉质好量高的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和秦川牛进行良种引进。
二是适度规模的标准化养殖。根据合作社自身规模选用低槽喂牛。将牛槽置于地面上,底呈弧形。这种槽相比高槽喂料省力,便于打扫;相比无槽喂牛卫生,牛进食方便。将牛舍四周围上可开关的太阳板,解决了牛舍光线不明亮和冬季保暖的问题,夏季牛舍通风干燥。将普通水槽改为加热水槽,冬季水槽不结冰,便于肉牛饮水。在建设牛舍时与饲料青贮、氨化池等设施配套,提升整体环境卫生,推进肉牛标准化养殖。
三是标准化管理。随时观察牛群健康状况,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和治疗。肉牛长途运输到场后,休息半小时后再根据体重大小进行定量饮水。喂量应限制,根据体重大小每头从2公斤到5公斤,由少到多逐渐增加。按大小强弱分群,每头牛占围栏面积4平方米。用塑料耳标进行编号并建立档案。
四是科学喂养。首先对饲料深加工,提高产能效率。目前合作社饲养以秸秆为主,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方法加工处理,可以提高秸秆适口性,增加肉牛采食量,提高消化率,改善生产性能。再在牛不同的生长阶段,供给不同的饲料和营养进行饲养。在一年龄肉牛育成期间,以粗饲料为主,让肉牛消化器官生长快成熟;在一年至一年半的肥育前期,喂养配合料,提高肉牛肌肉生长;一年半以上育肥后期,增加喂养能量料,使肉牛肌间脂肪沉积好,提高牛肉质量。在饲料喂养过程中,注意及时补料,保障肉牛生长的需求,加快肉牛生长速度。
五是做好防疫防病。做好牛群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病牛。有病的肉牛鼻头无水,少食愛卧。一旦治疗不及时,极大可能导致死亡。为防患于未然,必须提前发现,采取对症措施治疗,提高牛群健康水平,把疫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六是做好养殖人员知识培训。定期邀请专业人员来合作社进行肉牛养殖指导工作,针对肉牛养殖中注意事项进行授课。组织养殖人员参加防疫讲座,以及去其他牛场进行参观学习等。由于养殖人员是本地村民,养殖思维固化,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培训,改变固有的、低效率的养殖水平。
总之,产业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一种有效途径。产业扶贫关键是要根据当前农村特点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区特色,同时优化升级产品。针对产业制定标准化的生产流程,规范化的生产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使贫困农户达到稳定脱贫、产业致富的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719000国网陕西省榆林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