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基层党建创新引领和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2019-07-01张黎黎

中文信息 2019年6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党组织政策

张黎黎

摘 要:基层党组织工作是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提升的必要条件,也是创新社会治理所需要的最基础、最重要的一股力量。要引领和推动社会治理的创新,基层党组织一定要依据社会创新治理的原则,根据基层社会管理的需求,用基层党建创新来领导社会治理创新。

关键词:基层党建 社会治理 引领和推动 创新

中圖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6-0-01

引言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主动适应城市社会群体结构和社会组织架构的变化,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全国各地都开展了一系列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这些创新实践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通过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将党的领导深深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机制衔接、功能优化,为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也为大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坚实平台。

一、探索实践民情民意上达机制

从制定政策的角度出发,一部分公共问题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才能进入政策程序形成特定的政策,最后才能让问题通过政策途径得以处理和解决。在公共政策的形成过程中,公众的积极参与是保证政策符合民心以及政策合法化的唯一途径,政策的唯一目的是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这样一个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的反复沟通、实践、修正的原则,把人民群众的意见、利益、诉求体现到党的各项决策中,进而形成了党的一个最基本的经验——群众路线。

根据大城市的社会治理经验,那些创新实践都是在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上,然后走出机关、走向社区 、走向人民群众,把党的建设由党内拓展到党外。例如一些地方组团汇聚各界精英,用最直观的方式面对面听取群众的建议形成政策制定的依据,以此来修正工作,然后形成党和政府的政策、制度。也有一些地方以居委会为主导,通过开展“同心家园”建设“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加强居民参与小区管理和建设的责任心和意识,形成良好的基层民主协商和居民参与建设的氛围。上面所述的创新实践是党组织领导的收集民心民意、反映民意的团体行动,开拓了党和政府收集民意的渠道。通过对民情民意的信息收集,打造动态的民情信息库,通过对群众问题的反馈、跟踪,为政府政策的调整提供了现实依据,使政策自上而下的通道更加畅通,制定政策的针对性和城市管理精细化程度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二、实现八方参与的共建共享

大城市中不同地区的群众有着不同的公共需求和利益需求,群众对公共服务

的质量要求并不是多而广,而是切身地满足自身的要求;也只有满足群众的切身需求的公共服务才是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但是在现实中,当一项公共服务或产品需要两个或以上部门合作提供时,且公共服务多部门合作提供成为常态时,一旦各部门之间缺少必要的协调、合作和共享理念,那么公共服务的质量就得不到保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正在逐渐下沉,基层治理组织成为了基础力量,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深入到社区、家庭、和居民身边。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会有很多非政府组织积极地参与其中,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网络慢慢变成群众身边的“小事琐事”,公共服务网络的延伸包括公共部门职能的下沉,也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基础。

最近开始出现的社会建设创新项目可以回应基层群众的期望和需求,让群众获得极大的幸福感。例如商铺将自有车位在夜间向附近居民开放、相邻小区之间打通围墙合作停车等等,极大地提升了公共停车服务的效率。还有按照老年人对娱乐生活的需求组织书法、歌唱、舞蹈等群众表演团队,丰富了小区老年人的退休生活。再例如基层党员与小区年老退休人员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让这些年老独居的老人能够享受到24小时随叫随到的服务,感受到党对群众无微不至的关怀。这些创新实践利用党内资源带动社会资源、市场资源的调用,最大化地提升了公共服务的质量,依据不同群众的需求提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公共服务,提高了公共服务的精准度。

三、完善区域化党建平台

部分地方提出协调、整合、信任三大治理机制,通过消除不同层级、不同部门间的隔阂,将相关利益部门整合在一起形成协调效应更好地实现各个方向的整体行动。从这些创新实践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点,就是通过党建领导,形成特定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的沟通、协调机制,且这样的协调机制消除了城市基层组织的“整体行动困难”。这样的协调机制把权力下放到与现实问题和服务提供直接相关的部门,重视政府、市场、社会与群众的价值及能量的组合,特别是多方的合作参与,使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更加精准。

区域化党建平台是把基层党组织功能从行政管理向针对式服务去转变,党组织的运行机制也从垂直领导向民主协商转变,通过这一平台,统一调配区域内的有效资源,形成资源共享的良性循环。区域化党建平台是通过一定层级对区域内的资源做整体化的规划和分配,人员配备也尽量下沉,让公共服务更加广泛,面面俱到,从而可以更加敏锐地感知并满足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基层党建组织不只和群众站在一起,也是联系群众之间的桥梁,基层党组织的介入能够对市场、政府、社会等治理形式进行整体安排,修正不同治理机制间的平衡,让社会基层治理更加高效合理。

结语

中国目前正处于复杂艰难的转型过程,社会治理体系和现代会的治理能力的基础是基层,重点和难点也是基层。所以,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和推动是国家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基础和重点工程。在社会治理创新的过程中,基层治理是基础,基层党建工作是基层治理的基础和关键,基层党建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决定了基层治理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基层党组织要依据社会治理结构变化对基层党建提出的新要求,用基层党建的建设创新来引领和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参考文献

[1]王长江.当前推进基层党建理论与实践创新亟待探讨的几个问题[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1).

[2]徐京跃,厉正宏.习近平在上海调研时强调以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创新务实精神切实抓好党的建设[N].新民晚报,2010,(09):28.

[3]王海峰.服务社会与政党的社会化: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的逻辑定位[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1).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党组织政策
政策
政策
公共服务
清华党组织公开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助企政策
政策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