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发展中的意义分析
2019-07-01马立海
马立海
1黑龙江绥化北林区地形地貌的基本概述
北林区地处黑龙江省中部,是绥化市唯一的市辖区,地处东经126°25′-127°27′与北纬46°19′-47°09′之间,北与绥棱县、海伦市为邻,东与庆安县毗连,南与哈尔滨市的巴彦县和呼兰区隔泥河相望,西南与兰西县交界,西与望奎县以呼兰河、诺敏河为界,从相关调查来看,北林区境内天然水资源储量和可利用水资源储量充足,属松花江流域呼兰河水系,主要河流有呼兰河、诺敏河、克音河、泥河、泥尔根河和津河六条大小河流贯穿全境,水域面积广阔,水资源丰富,与此同时北林區还拥有这世界上得天独厚、弥足珍贵的寒地黑土土壤资源,这些外部条件都给农业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上升的同时,对于粮食作物的需求量和质量要求标准也在不断提高,故此为从根本上提高黑龙江绥化北林区的农作物生产质量和产量,将农业机械化应用于农民的日常生产中是目前当地基层产业机构和劳作者的主要生产方式。
2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探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上升的同时,对于粮食作物的需求量和质量标准也在不断上升,故而为从根本上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力,采取“科技兴农”的发展战略是目前基层产业机构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即在当前现代化产业下,将农机机械应用到劳作者日常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是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劳动率的重要措施,经大量科研数据分析可知,农业机械化的应用从某方面来讲不仅能有效地提高了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与此同时还具有以下显著意义,即:
2.1农业机械化的应用与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畜力耕种是黑龙江绥化北林区劳作者主要的耕种方式,从某方面而言这种耕种方式虽然极大地降低了劳作者的劳动力,但在当前人们对于粮食作物需求量不断增大的时代背景下,这种耕种方式的弊端也日益显露,特别是在运肥、耕地、播种、打碾等的作业环节中,更存在严重的不足,进而给企业的整体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故而为从根本上有效地改变当前的农业发展现状,用农业机械取代畜力从某方面来讲,不仅能显著地提高耕种效率,同时在粮食收割过程中,通过采用现代器械——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不仅能显著地提高收割质量和收割效率,同时还极大地缩短了作业的时间,改变了传统黑龙江绥化北林区“种一春,收一秋,打一冬”的状况,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的劳动生产力。
2.2农业机械化的应用与发展显著地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传统农业种植过程中,由于黑龙江绥化北林区劳作者生产力低下,无法有效地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蚀,从而导致农业的整体生产力水平较低,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极大地降低农业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故此在当前现代化产业发展下,将农业机械化大面积地应用于农业的生产过程中,从某方面来讲不仅强化了农业的生产力,同时在增强粮食作物抗御自然灾害中,也表现出了显著优势,例如旱作机械及灌溉机械的应用,从某方面来讲,显著地增强了粮食作为抗御旱灾的能力,而植保机械的应用也从根本上提高了农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总而言之,相较于传统的生产方式和劳作行为,农业机械化的大面积推广,实质上就是普及农业和非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推动科技兴农实施的过程,将其应用于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能为粮食作物的生长提高良好的环境,进而显著地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3农业机械化的应用与发展极大地增加了粮食产量,节约了生产成本
从某方面来讲,粮食产量、生产成本和农民收入是黑龙江绥化北林区劳作者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最为关心的几项问题,而根据相关数据调查可知在,在当前伴随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农机机械化的使用不仅能显著地提高粮食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在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故而将农机机械化应用于日常的劳作物生产过程中是目前黑龙江绥化北林区劳作者的主要生产劳作方式,除此之外经大量实践证明发现,农业机械作为科技人员按照先进的农业技术要求和机械原理设计制造出来的机械设备,是农业科学技术的载体和物化,将其应用于粮食作物的收割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实现了农业从掠夺型经营到节能环保型经营、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同时也从根本显著地提高了农业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进而为国民经济水平的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从目前来看,为从根本上显著地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从而满足当前人们日常和社会发展对于粮食作物的需求,将农业机械化广泛地应用于农作物种植和生产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是显著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条件,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152000黑龙江省绥化市农业机械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