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改进对策
2019-07-01黄卫东
黄卫东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农业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处理策略,以期在有效提高基层农机推广工作质量和效益的同时,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基层农机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推广的运行机制过于单一,推广体制与经济发展不同步
经大量科研數据分析可知,农业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其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率受到了社会各界及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当前城镇一体化建设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下,人口数量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故此为从根本上在有限土地资源中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将农机应用于农业的生产过程是当前基层产业机构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但从目前来看,在实际推广过程中,一方面由于部分基层产业机构受传统计划经济根深蒂固的影响,在进行农机推广时仍依靠传统“技术+行政”的推广方式,不仅极大地降低了推广效率,也对农业的整体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而另一方面农机在推广过程中,由于对农业机械部门的依赖程度较大,导致在推广过程中,其推广工作未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发生改变,依旧是沿用传统的体制框架,从而导致管理体制不兼容现象较为严重,不仅不能满足当前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需求,同时也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1.2推广经费不足,推广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较低
经大量科研数据分析可知,在当前农机推广过程中,财政部门的推广资金大多只是用于支付推广人员的推广费用,对于机械的补贴却未涉猎,而从某方面来讲对于经济实力较为薄弱点地区,人们往往出于对机械购买以及其它因素的考虑,仍选择采取传统的耕作方式,导致农机推广工作未能落实到实处,特别是在当前伴随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农业生产正朝着高产低耗的方向发展,而倘若农机推广工作未能取得预期的目的,则导致后续的施工作业无法有效开展。除此之外从目前来看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从事基层农业作业的大多是文化水平较低的人员,对于农机的应用与接受度存在一定的问题,与此同时从目前来看,市、镇农机推广人员年龄也逐渐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技术力量较弱等问题屡见不鲜,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农机的推广质量和推广效率,与此同时也使得其使农机工作难以发展。
2基层农机推广过程中采取的优化策略
2.1加大基层政府产业机构对农机推广的力度
从目前来看,伴随人们生活质量和生活效率的不断提高,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对于粮食作物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机技术推广需要,争取政府等有关部门加大对农机推广投入力度,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农业机械投资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根据相关数据调查可知,近年来“三农问题”受到了中央基层部门的高度重视,早在十六届五中全会对于农村建设作业更是提上了报告日程,而为从根本上确保项目实施的程序化和促销方案的现代化,在进行农机推广过程中,政府机构一方面需给予基层劳作者一定的机械购置补贴,以激发劳作者购置欲望的同时,增加农业机械和设备总量,而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在进行农机推广作业过程中,还需充分结合当地的生产条件,围绕当地经济支柱产业研制推广农业机械,以保证机械最大化利用的同时,切实提高当地农民的经济效益和生活品质。
2.2提高对农机推广人员的选拔标准,加大人员的培训力度
从目前来看,推广人员作为推广作业的实践者,其自身文化水平和综合素养的高低对于推广质量和推广效率具有重要影响,故此为从根本上确保推广工作的高效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对农机推广人员的选拔标准,加大对农机推广人员的培训力度是当前基层市、镇基层产业部门的核心发展方向,以期在通过采取必要的手段鼓励农机推广人员学习各项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为其后期农机推广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除此之外,组建较高业务素质的农机化技术推广队伍也是当前农业机械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即具体来看,农机高业务素质推广队伍的建立,也从根本上为推广工作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有效提高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对于粮食作物的需求量也在持续上升,故此为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提高产业的生产效益,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对于粮食作物的需求,将农机应用于农业的生产作业过程中是提高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但从目前来看在实际推广过程中,由于受某些外在或内在因素的影响,农机推广往往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故此不断创新基层农机的推广,深入分析和探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现阶段基层产业机构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
(作者单位:246300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王河农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