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乡村小学的实践“突围” 甘 甜
2019-07-01
没有先进的仪器、专门的场所,一位乡村小学教师带着学生,利用随处可见的花草树木、山川河流,开展各类综合实践课程活动,在生活化的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近4年来,这所在校生刚过百人、留守儿童占比超八成的乡村小学,已收获30多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奖项。
这位教师名叫王林华,这所小学正是他任教的江西省吉安县敖城镇三锡坊前田希望小学(以下简称“前田小学”)。直到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公布,《乡土化、项目化、常态化:一所山村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经验》获得一等奖,他们的故事才逐渐被外界了解。
综合实践课上的“成长味道”
绿树红花、灰地白墙,乍一看去,坐落在井冈山脚下的前田小学与其他村小并无不同。
跟随王林华的脚步走过“探索路”“求知路”,在一片由各年级学生分区种植的菜园外,青石板上刻着的“南泥湾”三个字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为什么叫‘南泥湾?”记者提问。
“也有不少学生这样问过我,我就叫他们回教室,用电脑查查南泥湾的故事。”王林华说。
1941年,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延安南泥湾开展著名的大生产运动。给学生的小菜园取这个名字,既化用了南泥湾自力更生的故事,更是希望孩子们不忘南泥湾奋发图强的精神。
“这就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王林华不无得意地说。
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像“南泥湾”这样化教育于无形的尝试,几乎天天都在前田小学发生。
教学楼前的葡萄藤长廊,如今已是校园一景。王林华回忆,种葡萄的想法还是几年前带学生考察校外葡萄园时,一个孩子随口提出来的。
“种葡萄好啊,横江葡萄是我们县的一张名片呢!”王林华带着学生们种下了葡萄,而后是嫁接,插枝,浇水,卷须,打顶,除虫,并一一做了观察记录。
果子成长期间,五年级学生胡丽芳发现,大家细心呵护的葡萄不是被小鸟啄食,就是无故掉落,这可怎么办?
“我们一起来想办法。”在王林华的引导下,胡丽芳想到了利用葡萄袋。到了收获的季节,孩子们把劳动成果分给同学和老师品尝,大家发现受葡萄袋保护的果子长得又大又甜。
种植业离不开气象信息,学校气象观察小组的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小组成员们每天记录当日的温度、降水、风速、风向、湿度等数据,为同学们种植蔬菜、果树提供参考。
开启科学之门的尝试不仅仅在室外,对于年纪小一些的学生来说,教室里的一袋豆子就可以成为钥匙。
三年级的窗台上摆放着一块用水打湿的窗帘布。走近一看,针尖大小的豆芽儿幼苗已经探出了头。
在教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分工合作,把豆子种在沙子里、毛巾里、矿泉水瓶里,并发现同样细心照料,种在窗帘布下的豆芽儿长得最健壮肥美。
豆芽儿种好后,孩子们还要自谋销路。
“亲手种的豆芽儿,只要4元一斤!”“个头匀称,味道甜美!”……利用课余时间,他们将豆芽儿销售给学校食堂、当地饭店和附近村民。种豆芽儿、卖豆芽儿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的习惯,还锻炼了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我们全班决定,把最后一次种的豆芽儿炒一盘,给自己尝尝。”在豆芽儿种植观察日记里,学生王佳这样写道,“虽然每个人只尝到一点点,但这是我们亲手种出来的豆芽儿,味道真的不一样,是幸福的、快乐的、成长的味道!”
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别看今天的前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得丰富多彩,时间倒推七八年,整个敖城镇所有的小学都还没有真正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的只是传统的德育主题活动或兴趣小组活动。
事实上,早在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就提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但是,由于校长、教师普遍认为乡村学校缺乏相应资源、专业指导和可借鉴的实施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乡村的发展一度处于停滞状态。
在这样的背景下,王林华开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偶然中也有必然。
从小痴迷于各种发明创造的王林华,当了教师之后也闲不下来。自动开关、电动收割机、自动黑板擦……一样样“解放生产力”的劳动工具,总是让他情有独钟。
但王林华渐渐发现,和自己那代人相比,今天的孩子们在动手、实践能力上都有所欠缺。
有两件小事一直让他耿耿于怀。
一次课堂上,王林华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数数校园里有多少棵樟树。“28棵。”“29棵。”“36棵!”……孩子们转悠了半天,答案五花八门。
“实际是35棵。”王林华想不明白,平日加减乘除都不在话下的孩子们,遇到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表现怎么会如此不佳。
还有一次,王林华考察朋友开办的工厂。流水线上,一个学生模样的女工特别显眼——别人都做出了好几件产品,她好不容易才做出一件,還是不合格的。
“我实在看不下去,上前打断了她,叫她停下来观察观察身旁的人是怎么做的。”让王林华没有想到的是,女生的母亲就在现场,她说女儿是大学放假来工厂体验生活,并不指望赚钱,做不做得出产品都没关系。
“都接受大学教育了,动手能力和思维方式却没有跟上。追根溯源,问题还是出现在基础教育阶段,因为这些能力都应该从小培养。”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王林华都在思考,要办什么样的学校,做什么样的教师,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当时的王林华已经是安塘中心小学的副校长。为解决内心的困惑,他不停地看书、学习,抓住一切机会参加各类教师培训,成了县里有名的培训“专业户”。
2011年,旁听英特尔未来教育“基于项目的学习”培训活动时,王林华大受启发。这项培训提倡生活化教育、综合实践教学等,理念新颖、方法灵活、观念前卫,与王林华理想的教育模式“不谋而合”。
培訓结束后,王林华立马投入实干,指导学生以“我喜欢的老师”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调查。
学生们将观察到的课堂现象、存在的问题和讨论后的想法一一列出,形成研究报告,分析老师如何做才能受学生欢迎。他们还将这份“粗糙”的报告递交给校长,校长专门在教师例会上读了报告,在全校教师中引发强烈反响。接着,学校也从课程设置、校园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改进。
报告让王林华很吃惊。此前,他从未想过自己在学生眼中会是什么形象,更没有换位思考过,不清楚孩子们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什么样的课堂。在这份报告里,他看到了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
“方向没有错,坚持下去还是能看到改变的。”尝到甜头的王林华不仅成了敖城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吃螃蟹者”,更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和坚持下去的理由。
“无资源”还是“无视资源”?
在乡村学校,要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行下去,最关键也最现实的问题是资源。
每当王林华想动员更多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总会被各种各样的理由挡回去。身边人大多认为,这是一门全新且“高大上”的课程,与乡村小学并不沾边。
倔强的王林华并未气馁。
在网络上,他结识了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职教师黄利锋。两人志趣相投,跨地域开展了“校园植物大搜索”“我的生日我做主”等多个实践项目。黄利锋还推荐王林华参加海峡两岸校际主题探索网络合作学习活动。“活动结束后,我们选送的作品不仅得奖了,就地选取的材料还成了大亮点。”王林华说。
和一众大城市学校同台竞争,一所乡村小学为什么会得奖?起初,王林华搞不明白其中的缘由。
“这些材料最真实、最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也最深刻。”黄立锋的一番话让他意识到,乡村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并不是“无资源”,而是人们“无视资源”。如果能转变观念,抓住乡土特点,乡村小学完全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开辟出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几经辗转后,王林华于2014年调动到前田小学。“这里是我的母校,学校依山而建,有20亩地,物种丰富,生态良好。”在王林华眼中,这所地处偏远的乡村小学俨然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宝库”。
一到前田小学,他就带领师生栽种了10多种果树,加上原本就有的各种野生乔木,校园被装扮得满目苍翠,如同一个小型植物园。学校还先后与横江葡萄基地、井冈蜜柚生产基地等12个生产基地、校外教育场馆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将校园周边能够利用的资源都囊括了进来。
“王老师想干吗?”一开始被要求带领学生到校园里观察花草树木,前田小学的教师们都疑惑不解。一段时间之后,看到原来不爱说话的孩子有了表达欲,原来调皮捣蛋的孩子变得专心,教师们感受到了“不一样”,放下疑惑静静地参与进来。
没有先进的仪器,一草一木皆是教具;没有专门的场地,整个校园都变成了课堂空间。“目前,全校的8位老师都带起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前田小学青年教师邹祎说,王林华时常会兴冲冲跑到大办公室来和同事们分享新的创意,大家一起讨论、完善,一个个新课程由此诞生。
有多少付出才有多少回报
课越开越多,王林华在感到欣慰的同时,也陷入了困惑:“像打开了一张很大的网,但并未真正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体系化和操作系统化。”
探索遇到瓶颈时,王林华在2016年全省优秀案例比赛上,偶遇了江西师范大学孙锦明教授。
“绝非为了展示而展示。”通过简短的交流,前田小学的探索给了孙锦明深刻印象。他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地位虽上升到了国家课程层面,然而遗憾的是,过去十几年间并未真正呈现与课程地位相称的课程实施热情。”
在此后的交流中,孙锦明提醒王林华多做系统性思考,试着去建设校本课程。在孙锦明和他的两位同事的指导下,王林华团队开辟并总结出了植物观察类、动物观察类、气候观察类、植物栽种类、调查探究类、参观考察类、设计制作类、生活体验类和其它类共计9类77种综合实践活动。
区别于一般的学科课程,这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一个个项目的形式组织实施。项目实施通常分为“学—思—行—省”四个环节。
以植物观察类项目为例。在“学”的阶段,学生到达观察现场后,首先会“看一看”眼前的花草树木,对不认识的植物进行提问,教师有时会说给学生们“听一听”,更多的时候会引导学生上网“查一查”。“思”的环节,师生都会提出一些问题来。例如“这种草叫什么名字?”“这种花有毒吗?”“这种叶子能吃吗?”等。教师会引导学生“想一想”。在学生观察、教师提问之后,学生“行”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说一说”“画一画”“标一标”“记一记”“做一做”“尝一尝”“比一比”等。在“行”之后,教师会组织学生“评一评”活动记录、成果与作品,“谈一谈”自己得失成败的原因,完成“省”的环节。
“这种项目化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将已经习得的碎片化知识、小的能力模块耦合链接起来,定位于特定的情境背景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创造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交流机会,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素养;有利于增加学生创造性地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素养。”在项目成果介绍中,王林华团队这样写道。
如今,随着国家对创新的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越来越受到关注。王林华从当初“吃螃蟹”的“另类”变成了先驱者,收到的讲课、指导、合作邀请日渐增多。
但对于王林华来说,这些年最大的收获还是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得到成长。
在前田小学三年级教室里,班班通液晶电视上安装着一个小巧的器件。这是学生党文宇发明的液晶电视视角调节装置,能让全班每个同学不受座位方向和反光的影响,清晰地看到电视屏幕上的内容。
“教育就是有多少付出才有多少回报。”历数学生的小发明小创造,王林华脸上带着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