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16/18 DNA在原发性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9-07-01郭丹郭建巍
郭丹,郭建巍
1北京市海淀医院消化内科,北京100080
2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检验科,北京1000480
胃癌的发生不仅与多种癌基因激活、染色体杂合缺失、抑癌基因失活等有关,还与吸烟、盐分过度摄入、长期摄入含有亚硝胺的食品及饮用水、微生物感染等有关,其中微生物感染包括幽门螺杆菌、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等相关病毒感染[1]。HPV是一类无包膜的双链DNA病毒,基因组长8 kb。HPV病毒常通过感染皮肤、黏膜上皮组织等,引起皮肤疣、肛门生殖器疣、喉乳头状瘤、肛门生殖器上皮内瘤等疾病[2]。已有研究表明,高危型HPV16/18的持续感染及多重感染不仅是导致宫颈癌变的主要原因,而且还与其他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3-5]。但是,目前中国关于高危型HPV16/18感染与胃癌关系的研究尚少。因此,本研究对HPV16/18 D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的行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胃癌患者。纳入标准:①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胃腺癌;②符合卫生部制定的《胃癌诊断标准(WS 316-2010)》[6]中的相关诊断标准;③术前未接受与身体耐受相关的药物化疗;④未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⑤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病例诊断标准不明确;②重复报告或资料雷同、质量较差等。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胃癌患者72例。其中,男48例,女24例;年龄39~78岁,平均(65.20±9.27)岁;贲门癌36例,胃体癌30例,胃窦癌6例;Lauren分型[7]:弥漫型37例,肠型27例,混合型8例;临床分期:Ⅰ期28例,Ⅱ期31例,Ⅲ期13例;有淋巴结转移22例,无淋巴结转移50例;有吸烟史33例;有饮酒史29例;有胃癌家族史4例。收集72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标本。
1.2 HPV16/18 DNA检测方法及判定标准
取胃癌组织标本25 mg,在液氮中速冻后采用液氮预冷的研钵研磨组织至粉末状,随后转移至1.5 ml的离心管中。采用通用型柱式基因组提取试剂盒(购自北京康为世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取基因组DNA,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收集的DNA溶液于-20℃保存,用作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模板。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收集的DNA溶液中HPV16/18 DNA,HPV16/18试剂购自中山大学达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采用AXYGEN 8联排PCR管,依次加入反应液 40 μl,Taq 酶 3 μl,核酸模板 2 μl,振荡均匀后瞬时离心15 s。PCR反应条件为93℃2 min;93℃ 45s,55℃ 60s,10个循环;93℃ 30 s,55℃45s,40个循环;收集荧光。判定标准以核酸检测水平大于1000 copy/ml为阳性。
1.3 资料收集
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吸烟习惯、饮酒等基本信息,以及临床信息,如肿瘤直径、解剖部位、分化程度、分期、转移情况等。分析HPV16/18 DNA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所有患者均至少电话随访5年,统计所有患者的生存情况,并分析HPV16/18 DNA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PV16/18 DNA表达情况
72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中,HPV16/18 DNA阳性表达41例(56.94%),阴性表达31例(43.06%)。
2.2 HPV16/18 DNA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不同Lauren分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HPV16/18 DNA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auren分型为弥漫型和肠型、TNM分期为Ⅲ期和Ⅱ期、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HPV16/18 DNA的阳性表达率较高。而不同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直径、解剖位置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HPV16/18 DNA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不同临床特征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HPV16/18 DNA阳性表达情况的比较( n=72)
2.3 HPV16/18 DNA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HPV16/18 DNA阳性表达胃癌患者的5年累积生存率为58.54%,低于HPV16/18 DNA阴性表达胃癌患者的74.1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09,P=0.167)。(图1)
图1 HPV16/18 DNA阳性表达( n=41)和HPV16/18 DNA阴性表达( n=31)胃癌患者的生存曲线
3 讨论
临床中,超过60%的胃癌患者确诊时已为晚期,错过了根治性切除手术的治疗时机。由于胃癌的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调控,因此寻找可以直接影响肿瘤细胞增殖、侵袭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关键因素并加以干扰,对改善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意义重大。HPV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子,99%的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织中可以检测出HPV,尤其是高危型HPV16/18的阳性检出率更高[8-9]。此外,HPV16/18 DNA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肺癌等肿瘤中的阳性表达也逐渐引起临床的广泛关注[10-11]。但目前中国关于HPV16/18 DNA对胃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报道尚少,董卫国等[12]提出了高危型HPV16型感染可能与胃癌发生有关的观点。Ding等[13]研究显示,HPV16型感染为食管癌、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Zeng等[14]进行的一项荟萃分析纳入了1917例胃癌患者,结果发现28%的胃癌患者合并HPV感染,因而认为HPV感染可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Fakhraei等[15]采集了100例胃癌患者的手术标本,采用PCR扩增检测了胃癌组织中HPV D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HPV DNA表达与胃癌患者吸烟习惯、饮酒量、体重、胃癌家族史、解剖部位、病理诊断情况的关系,结果发现HPV DNA的阳性表达率为40%,并认为HPV感染是胃癌发生的高危因素。
为进一步明确HPV DNA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本研究选取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标本72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所有组织标本中HPV16/18 D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HPV16/18 DNA的阳性表达率为56.94%,提示原发性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HPV16/18 DNA的阳性表达率较高,与相关报道具有一致性[12-15],推测其原因为泌尿生殖道的HPV可能上行感染进入结肠、胃,继而引起胃部感染或病变;或HPV通过口腔,下行感染至食管,再到胃。已有研究发现,HPV感染与口腔癌、肛门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的发生有关,而且口腔癌和肛门癌中HPV的感染率可高达58%、80%[16-19]。还有研究从基因角度分析了HPV与胃癌的关系,结果发现HPV感染与p53基因的表达具有相关性,而作为一种肿瘤抑制基因,p53基因的突变促进了人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20]。王佐君等[21]的研究发现,在胃癌发生过程中,HPV16感染与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的表达呈正相关,故认为HPV与幽门螺杆菌导致的恶性病变具有密切关系。由此可见,胃部HPV感染可能最初由口腔、肛门、结肠引起,并逐渐由前体病变转化为恶性病变,在此过程中,可能受到相关基因调控或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影响,最终导致癌变组织中HPV16/18 DNA阳性表达,但其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分析。同时,本研究分析了HPV16/18 DNA表达与原发性胃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发现不同Lauren分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HPV16/18 DNA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auren分型为弥漫型和肠型、TNM分期为Ⅲ期和Ⅱ期、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HPV16/18 DNA的阳性表达率较高。Lauren分型中,肠型胃癌以高分化、中分化腺体为主,弥散型则由散在于胃壁、无或只有少量腺体形成的肿瘤细胞构成,通常侵袭性强,易发生浆膜侵犯和淋巴结转移,因此预后更差[22];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则可直接反映患者的预后,由此可见,HPV16/18 DNA表达与Lauren分型、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并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本研究结果还显示,HPV16/18 DNA阳性表达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HPV16/18 DNA阴性表达胃癌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少及患者病情情况有关。综上所述,HPV16/18 DNA的检测有助于评估原发性胃癌患者的病情,并指导辅助治疗,其预测预后的价值仍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