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持性血液透析肾功能衰竭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原因及临床特点

2019-07-01单樊华

医药前沿 2019年13期
关键词:内瘘动静脉血肿

单樊华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 甘肃 白银 730900)

动静脉内瘘是CRF持续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生命线,一旦血栓形成会诱发多种并发症,导致血管通路功能障碍[1]。因此,掌握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栓形成原因和临床特点,有助于临床上早期防止血栓,延长CRF患者的生存时间,节省医疗费用。本研究将120例CRF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原因和临床特点,为防治血栓提供有效的意见,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1月本院肾内科收治的120例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均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33例为动静脉内瘘血栓患者,有10例男、23例女;年龄为23~68岁,平均(52.43±5.48)岁。对照组87例为未发生动静脉内瘘血栓的患者,有52例男、35例女;年龄为23~68岁,平均(51.48±5.58)岁。组间基础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实验室指标数据、血液透析指标情况。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CRF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情况(女性占比、透析龄、超滤量、穿刺血肿)、实验室指标(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红蛋白、血小板)及原发病分布情况(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炎)。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得所有项目数据资料均纳入SPSS21.0软件分析,t检验与χ2检验,P<0.05可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资料对比

组间透析龄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的女性占比(75.76%)高于对照组(30.59%),观察组超滤量大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穿刺血肿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对比 (±s)

表1 两组临床资料对比 (±s)

组别 n 女性 透析龄(月) 超滤量(kg)穿刺血肿(次/月)观察组 35 25(75.76) 21.42±3.22 3.71±1.25 2.03±0.63对照组 85 26(30.59) 22.12±3.23 2.23±0.52 2.12±0.31[χ2]t - [40.971]1.150 9.049 1.036 P - 0.000 0.252 0.000 0.301

2.2 实验室指标与原发病分布情况对比

两组的实验室指标数据、高血压病例数与慢性肾炎病例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糖尿病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实验室指标及原发病分布情况对比

3.讨论

对CRF血液透析患者来说,保持良好的血管通路是延长透析生命的重要条件,血管通路功能丧失会是导致血液透析患者死亡、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多的重要因素[2]。本研究表明,观察组的女性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其超滤量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穿刺血肿明显多于对照组。提示动静脉内瘘血栓主要由过度超滤、穿刺不当、血压过低三个因素所致,均可作为血栓形成三大危险因素。由于女性患者的动静脉管腔直径较细,在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容易穿刺失误情况或穿刺不当情况,会对血管内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穿刺血肿的发生频次增多,显著增大了血栓风险[3]。若患者机体处于过度脱水状态时,会严重影响低血容量,显著增加血液的粘稠度,促进血栓形成;患者的血压处于水平状态时,吻合口的血液速度较慢,血栓形成几率较高。相关文献报道,合并糖尿病的CRF血液透析患者,其血液多处于高凝状态,极易造成内瘘堵塞,血栓形成。为有效防止血栓形成,提出以下建议:(1)恰当运用降糖药物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有益于降低血栓风险。(2)在动静脉内瘘过程中,护理人员保持动作轻柔,以快速、准确的穿刺操作,正确穿刺,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护理,有益于防止血栓形成[4]。(3)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注意超滤量。

综上所述,CRF血液透析患者极易受过度超滤、穿刺不当、血压过低因素的影响,显著增大血栓形成风险,临床上需注意适度超滤、恰当穿刺、有效控制血压,防止血栓形成。

猜你喜欢

内瘘动静脉血肿
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8要点
高频超声监测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髓周动静脉瘘1例报告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肺动静脉瘘38例临床分析及诊治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
动静脉内瘘应用单纯纱布折叠指压法压迫止血效果观察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