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利培酮片治疗癫痫性精神障碍临床效果观察
2019-07-01田应华赵小燕
田应华 赵小燕
(重庆市綦江区精神卫生中心 重庆 401433)
临床研究显示:一些癫痫患者,常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前后的精神障碍以及发作间歇期精神障碍等[1]。由于癫痫性精神障碍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较大程度的影响,需及时给予有效的医治干预方案。近年来,不少学者经研究表明,在治疗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中,利培酮片的应用疗效显著[2]。在本次研究过程中,一共纳入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2例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分析评价利培酮片治疗癫痫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成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的92例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我院,均符合CCMMD-3中有关“癫痫性精神障碍”的诊断;入组患者:观察组46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跨度为28~49岁,平均为(38.9±2.1)岁;病程平均为(8.3±1.1)年;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35分。对照组46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7例;年龄跨度为27~48岁,平均为(38.6±2.0)岁;平均为(8.4±1.2)年;BPRS评分>35分。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价值。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辅助检查均无明显异常情况,符合本次研究实验标准。
1.2 方法
本次纳入研究的对照组46例癫痫性精神障碍疾病患者给予常规剂量的利培酮片治疗,即:每天1mg,口服。观察组46例癫痫性形式障碍疾病患者,则根据患者病情状态酌情给予合理剂量的利培酮片对症治疗,将首次给药剂量控制为1mg/d;进一步根据患者的病情状态,酌情合理控制药物剂量,在2周内提升到最大治疗剂量,每次2~3mg,每天2次;同时,若患者睡眠状态不理想,可联合使用阿普唑仑,每次0.6~1.2mg,每天1次,睡前服用。
两组均持续进行8周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1.3 评价标准
BPRS:纳入缺乏活力、思维障碍、焦虑抑郁、敌对猜疑四项指标,对治疗前后的BPRS评分进行比较;评分越低,代表患者的精神状态越理想;反之,则代表精神状态越差。进一步根据评分情况,将疗效分为:①显效:经积极治疗后,BPRS评分下降>50%;②有效:BPRS评分下降30~50%[6];③无效:BPRS评分下降<30%;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此外,为了了解利培酮片药物的用药安全性,采取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方式,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本次涉及的计量数据和计数数据;其中,计量数据使用(±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数据用百分率(%)表示,并用χ2检验;此外,P<0.05表示两组数据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5.65%,与对照组的76.09%比较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在临床疗效方面的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在BPRS评分方面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BPRS评分中,缺乏活力(9.21±1.23)分、思维障碍(9.83±0.65)分、焦虑抑郁(8.44±0.32)分、敌对猜疑(9.16±0.73)分,总分为(36.64±2.93)分。对照组,治疗前BPRS评分中,缺乏活力(9.24±1.25)分、思维障碍(9.85±0.64)分、焦虑抑郁(8.46±0.31)分、敌对猜疑(9.15±0.72)分,总分为(36.70±2.92)分。
观察组,治疗后BPRS评分中,缺乏活力(3.01±0.11)分、思维障碍(2.81±0.24)分、焦虑抑郁(3.12±0.27)分、敌对猜疑(3.17±0.43)分,总分为(12.11±1.05)分。对照组,治疗前BPRS评分中,缺乏活力(6.21±0.34)分、思维障碍(5.21±0.32)分、焦虑抑郁(5.11±0.13)分、敌对猜疑(5.26±0.34)分,总分为(22.84±1.13)分。
由上述数据可知,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方面,治疗前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经积极治疗后,在BPRS评分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在BPRS评分方面的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在BPRS评分方面的比较(±s,分)
组别 n 治疗前BPRS评分 治疗6周后BPRS评分观察组 46 36.64±2.93 12.11±1.05对照组 46 36.70±2.92 22.84±1.13 t-1.483 10.268 P->0.05 <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46例患者,发生便秘2例、锥体外系副作用1例,发生率为6.52%;对照组46例患者,便秘2例、锥体外系副作用2例,发生率8.70%;给予相应药物处理后均有效缓解,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利培酮药物用药安全性高。
3.讨论
癫痫性精神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上部完全明确;临床表明,癫痫疾病患者的大脑器质性或结构性病变可能为诱发癫痫的主要病因,也属于癫痫性精神障碍的病因;同时,基于癫痫发作的情况下,大脑会存在一定时间的缺血缺氧情况,并某些部位会出现异常放电的情况,导致大脑神经元兴奋性增高,在使患者的精神行为受到影响的条件下,致使诱发精神障碍;此外,社会心理因素也会对癫痫性精神障碍造成一定影响,例如患者存在病耻感,或者感受到孤独和无助,便易诱发此病[4]。由于癫痫性精神障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乃至生存质量均会有所影响,因此需采取及时有效的医治干预方案。
临床诊断癫痫性精神障碍疾病患者,以往会使用抗癫痫药物与调节精神的药物并用的治疗方法,比如使用氟哌啶醇、氟奋乃静以及哌咪嗪等;但是,这种传统精神药物容易诱发严重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同时对患者的血液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也非常严重。因此,不宜提倡采取此类传统精神药物治疗[9]。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针对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重点提到利培酮片,对于利培酮,属于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使用广泛的一种药物,而对于癫痫性精神障碍疾病患者来说,其临床表现与精神分裂症类似,作为非典型性抗精神病类药物,利培酮亲和多巴胺D2受体的能力低,能够降低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率;而亲和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受体能力则较高。近年来,有学者经研究表明:在临床治疗工作中,针对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使用利培酮片,酌情给予合理剂量,能够达到显著的疗效,治疗治疗有效率高达95.00%,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用药安全性高;此次得出了与之较为相似的研究成果[5]。此外,还有国内学者经研究发现,利培酮片合理给药能够确保临床疗效,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为90.00%以上;可见,利培酮片相对于上述提到的传统精神药物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上高达95.65%,显著高于采取常规利培酮片剂量的对照组的76.09%;同时,观察组经积极治疗后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此外,也有研究结果显示,利培酮的用药效果不如奥氮平,认为奥氮平的用药安全性更高,此研究结论有待进一步考究[6]。这也是本课题将常规剂量和酌情合理使用利培酮剂量进行对照的研究所在。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本人认为使用利培酮,在合理控制初始给药剂量,然后根据患者病情酌情合理给予利培酮药物剂量,同样能够达到显著的疗效,且用药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利培酮片治疗癫痫性精神障碍的疗效显著,需根据患者病情,酌情控制药物剂量,确保药物疗效最佳。利培酮片疗效显著,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