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夹板松牙固定术治疗伴糖尿病重度牙周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9-07-01余晓燕
余晓燕
(贵阳市口腔医院 贵州 贵阳 550002)
牙周炎是临床常见慢性感染性疾病,有较高发病率,多表现为牙齿松动移位,咀嚼功能受限,增加牙齿运动负荷量,使得大量食物堆积牙槽,最终影响正常进食[1]。牙周炎不仅影响口腔健康,而且还是糖尿病发生与发展的危险因素,可增加机体患牙周炎的发生率。同时,牙周炎可增加糖尿病发生率,有效的牙周炎治疗可控制血糖。本文分析了纤维夹板松牙固定术对伴糖尿病重度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所选54例伴糖尿病重度牙周炎患者来源于我院自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7例(47颗牙齿),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55.42±2.45)岁。实验组:27例(45颗牙齿),男性15例,女性12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54.23±1.56)岁。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清理患牙,采用连续“8”字结扎固定松动牙相邻的牙,清洁结扎后的牙列唇舌邻面,包埋结扎丝。采用光固定树脂修整牙齿外观,对其进行光照及抛光、打磨等处理。
实验组:采用砂纸条与橡皮杯清理牙面,下前牙采用牙线进行测量,根据测量长度确定所需要的高纤维长度。下颌前牙三分之一处,对其冲洗30秒,然后进行酸蚀、干燥及隔湿等。牙齿表面采用粘结剂进行覆盖,干燥后,光照20秒。将流动树脂涂抹于所需要的固定牙最远端,纤维末端2毫米处置于树脂之上,光照40秒,流动树脂涂抹于另一端,顺着牙面贴付固定纤维,接触树脂,光照40秒。连续以上操作到固定纤维末端,添加流体树脂于纤维表面,直到完全覆盖,对压面进行修整及抛光。
1.3 观察指标
对入组患牙的六个位点(唇侧近中、中央、远中,舌侧近中、中央、远中),检测术前及术后1月、3月、6月牙周指数。利用florida电子探针记录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探诊出血(BOP)、菌斑指数(PLI)、牙龈出血指数(BI)、牙齿松动度(TM)。
1.4 疗效标准
良好:夹板无松动,无疼痛、牙龈无明显红肿及炎症,患牙牙槽骨无继续吸收,咀嚼功能恢复;有效:患牙松动度减轻,咀嚼功能大部分恢复,无疼痛、无明显炎症及其它不适;无效:夹板折断或出现不适,疼痛,患牙松动度增加,牙槽骨吸收加重,咀嚼功能减退。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分析
实验组患者PD、CAL、BOP、PLI、BI、TM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分析(±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分析(±s)
组别 n PD(mm) CAL(mm) BOP PLI BI TM(mm)实验组 27 2.45±0.23 4.56±0.14 2.12±0.34 1.87±0.56 0.45±0.13 1.33±0.01对照组 27 3.25±0.23 2.45±0.23 3.78±0.23 2.67±0.12 1.67±0.34 2.67±0.23 t - 28.872 21.896 16.542 21.563 22.342 17.674 P - 0.012 0.024 0.031 0.002 0.001 0.023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患者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81.48%,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例)
3.讨论
牙周炎治疗中采用牙周夹板,通过建立新型的咀嚼单位,使健康牙齿与患牙共同承受咬合压力,从而发挥其他牙齿潜力,同时可起到较好固定、满足患者美观等多方面需求,延迟松动牙的脱落时间,改善患者咀嚼功能。尽管结扎丝夹板最先用于临床中,但由于金属丝与树脂结合后,降低了松动牙的固定效果[2,3]。而高强纤维牙周夹板使用的材料为纤维加强高分子符合材料,具有超高的抗张强度及弹性模量,有着较好生物相同性,且构成与牙齿高度一致,同时,具有体积小、空间紧凑的优势,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4]。本次对于糖尿病伴随牙周炎患者,通过应用高强纤维牙周夹板,可有效改善PD、CAL、BOP、PLI、BI、TM等指标,且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纤维夹板松牙固定术治疗伴糖尿病重度牙周炎患者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