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片田,几间房,一家人

2019-07-01杨纪

莫愁 2019年17期
关键词:洪泽湖刘杰芡实

文/ 杨纪

无为岛

为救孩子,他的父母放弃都市生活,跑到烟波浩淼的洪泽湖畔,栖居于无为岛……十年后,他们不仅创造了生命奇迹,还将荒岛变成了梦幻桃花源。

携妻带子去荒岛

诸志松系江苏常州人,大学毕业后在家族企业里跑业务。2006年,诸志松的妻子刘杰生下儿子渺渺。没想到2008年时,渺渺被查出患有淋巴系统疾病,医生叮嘱诸志松:“这种病很棘手,你们要有长期跟它作斗争的思想准备。”

诸志松和妻子带着儿子到北京、上海的大医院做检查,诊断结果并无差异。上海儿童医院的专家直言不讳地对他们说:“目前这种病无药根治,只能慢慢调养。如果你能找个空气好、无污染的地方长期住下来,也许会有好转……”

为了给儿子营造一个无菌干净的环境:他们买来了空气净化器、加湿器等,尽量让儿子待在家里。可是,几个月下来,儿子的身体不仅没有好转,发病的频率反而更高了。

恰在这时,诸家遭遇了一场火灾,诸志松这才下定决心:“这是天意。刘杰,我们带着儿子到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生活吧!”

诸志松早在心里选好了养病的地方:老子山旁的洪泽湖。因诸志松儿时曾听父亲说起,诸志松的爷爷早年曾得过肺结核,当时没有医疗救治条件,奶奶索性送爷爷去了淮安的老子山休养,因为空气质量好,后来慢慢有了好转。

正好当地政府要将湖中部分荒岛租给私人开发。诸志松通过几轮竞标,最后租下了无为岛三十年的经营权。

无为岛上有作为

刚到无为岛时,那种艰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他们把车停在老子山镇,临时请渔民把他们送上岛,一家三口只带着一顶旅游帐篷、一把铁锹、一把镰刀和一点零食。岛上到处是荒草和芦苇,先用镰刀砍去芦苇,再用铁锹整平土地,不知不觉中就天黑了。

诸志松不在意:“不要紧,今晚我们就在帐篷中过夜。”睡到半夜,刘杰忽然感觉身下有什么冰凉的东西在扭动,爬起来一看,居然是条蛇!幸亏当时帐篷是密封的,蛇并没有伤到人。

在岛上的第三日就断粮了。诸志松对愁眉苦脸的妻子说:“这么大片地,还怕没有吃的?”从最原始的生活方式开始,几棵矮小但挂满了果实的柿子树、猕猴桃树和石榴树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一家人坐在树下吃果子充饥,即便是略带酸涩的果实,也让诸志松感到满足。

寻找食物时,水中有一种形似鸡脑袋的植物吸引了诸志松。诸志松用手机上网一查,竟然是芡实,俗称鸡头果。他连忙喊来儿子:“渺渺,还记得你吃过芡实吗?”“记得。”“知道芡实长什么样吗?”“不知道。”诸志松卷起裤脚下水,伸手就去采芡实。谁知他刚碰到芡实就大叫一声,缩回了手,原来芡实的表面长满了刺!诸志松又想办法用帐篷上的遮阳网去捞芡实,芡实没捞到,却捞上来十几只大虾,父子俩乐得大呼小叫……

儿子久违的笑容被刘杰看在眼里,她暗下决心,条件再艰苦也要坚持在岛上留下来。从此,夫妇俩做了明确分工:诸志松负责岛上的开发,刘杰负责后勤和照顾孩子。

万事开头难。岛上没有任何人工设施,诸志松和刘杰花了半年时间,搭起了一个简易的铝合金泡沫板房。为了在岛上开辟一条道路,夫妻俩每天花费大部分精力在岛上除杂草,直到半年后,岛上才算有了生活气息。

夫妇俩尝试着种蔬菜、种水果,但他们不懂农活,播种常常弄错了季节。后来诸志松买种子时,就向卖种子的老农请教,再不懂就上网查资料。不仅如此,诸志松还给儿子做了滑梯、旋转木马、秋千,一家人在岛上过得有滋有味。

鸟瞰小岛

简单生活更迷人

这样的日子过了两年后,诸志松带着儿子到上海儿童医院检查,发现他的病情有了好转。在药物治疗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五年后,渺渺已基本康复了。妻子的过敏性鼻炎,也在不知不觉中痊愈了。

儿子的病好转后,诸志松开始考虑怎么经营无为岛,他想建立浩渺农业生态园。

为此,他在岛上布起高压电线和网线,接着建起了4栋房子,并在庭院的前后种植了海棠、桂花等数十种景观树和花草,再远些的地方,生长着成排的桃李杏柿等几十种果树,树下还圈养着鸡鸭,种着一些瓜类。树林中,夫妻俩还搭起了简易的吊床、单双杠等健身设施。

但岛上不只有美好,还有惊险。小岛在洪泽湖里,就像一粒沙子般渺小,遭受狂风暴雨肆虐也是稀松平常。一次,正好台风经过洪泽湖,漫天黑云密布,波浪涛天,分不清白昼还是黑夜,无为岛就像树叶漂在湖面上一样,似乎随时会沉入湖中。一天一夜的暴雨狂风后,岛上大部分人工设施都毁了,诸志松和妻子只得一点一点重建。

正是这些平常孩子没有的经历,把渺渺锻炼得见多识广、自理和生存能力极强,特别勇敢和坚强。

随着无为岛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人慕名前来探访,体验小岛生活。

无为岛上,一片田、几间房、一家人,质朴而平凡。

猜你喜欢

洪泽湖刘杰芡实
“中国·洪泽湖”渔业品牌发展观察
洪泽湖绿
洪泽湖渔家
借条风波
李梅梅、刘杰作品
秋补食疗话芡实
秋深进补前芡实先蹚路
芡实药膳4款
一张二寸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