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俗旅游调研报告
2019-06-30袁红
【摘 要】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湖北民俗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为了解湖北民俗旅游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文章以问卷星形式对湖北区域内外的消费者进行调研,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以期为湖北民俗旅游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关建议。
【关键词】湖北文化;区域特色;民俗旅游;产品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10-0289-03
1 民俗旅游产品的归属与界定
旅游产品按其性质一般可分为以下4类:以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城市风光为目的的观光旅游产品;以海滨、山地、温泉、乡村、野营为旅游目的的度假旅游产品;文化、商务、体育、健身、业务等专项旅游产品;以保护环境、回归自然为主旨的生态旅游产品。
民俗是广大民众创造传承并享用的文化现象,它位于文化的最底层,因而民俗旅游应归属于专项旅游产品的文化旅游,又因其亲民性而在文化旅游中占据了龙头地位。但由于以下两个原因,旅游业界和学界却一直没有对民俗旅游做出明确的界定:一是民俗是民众的文化,民俗旅游是文化旅游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又不能涵盖文化旅游;二是民俗旅游产品是以民俗事象为核心资源,但通常又与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及生态旅游相互穿插交错。尽管如此,民俗旅游作为一种综合性、发展性的旅游形式,近年来彰显出鲜活的生命力。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湖北民俗旅游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本调研尝试以狭义的民俗旅游,即民俗旅游是以民俗事象为核心资源的旅游形式为前提,在湖北省区域内外的民众中采样调查,用问卷星软件对调研结果进行科学分析,了解湖北民俗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湖北民俗旅游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关建议。
2 调研方法、调研主体内容及结论
通过查阅文献、走访旅游业界人士等方法,结合专家意见设计了调查问卷,以不记名形式,使用问卷星软件对湖北民俗旅游产品进行了一次初态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3份,回收有效问卷113份,回收率为100%。调查在大家的配合下进展顺利,基本达到预期目的。
本问卷关于人们对湖北民俗旅游的调查主要设计3个部分、12个问题。第一部分为受访者基本信息的调查,主要有4个问题;第二部分为消费者选择旅游产品类型的调查,设置了1道排序题;第三部分为对湖北民俗旅游产品现状的调查,主要有7个问题。各部分的统计结果整理如下。
2.1 参与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1)参与调查者中居住地为湖北的有49人,占43.36%;其他省份有60人,占53.1%;“港澳台”地区有4人,占3.54%。此次问卷调查采样对象湖北区域内外占比相对均衡,基本能够反映真实情况。
(2)参与调查者中男性62人,比例为54.87.43%,女性51人,比例为45.13%。说明受访者男女比例均衡。
(3)参与调查者的年龄主要为5个层次,其中18~24岁有30人,占26.55%;24~30岁的有7人,占6.19%;30~40岁的有17人,占15.04%;40~50岁的有23人,占20.35%;50岁以上的有35人,占30.97%。说明受访者为成年人,且覆盖了各个年龄段。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湖北民俗旅游產品的消费主体为18~24岁(占26.55%)与50岁以上(占30.97%),学生及退休人员比上班族占比高。如果能设计满足上班族需求的民俗旅游产品,一定能够大幅度地拉动湖北民俗旅游市场。
(4)参与调查者的月收入水平主要为5个层次,其中无收入有22人,占19.47%;收入为2 000~4 000元的有31人,占27.43%;收入为4 000~6 000元的有24人,占21.24%;收入为6 000~10 000元的有17人,占15.04%;收入为10 000元以上的有19人,占16.81%。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湖北民俗旅游的消费人群以较低收入者为主,应有针对性地开发高端旅游产品,以满足较高收入群体的需求。
2.2 消费者选择的旅游产品类型
本问卷关于人们对旅游产品类型的认知程度的调查,设计了1个排序问题,要求对全部选项进行排序,具体问题如图1所示。
上述数据说明,在所有受访者中,各年龄、各地域、各收入层次的消费者选择旅游产品时依然侧重于传统的“旅游观光”,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其他旅游产品存在巨大的开发空间。
2.3 湖北民俗旅游现状调查
关于湖北民俗旅游现状,本调查问卷设计了4个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1)关于“您了解湖北旅游产品的途径”这一问题,52人选择了“亲友介绍”,48人选择了“网络和旅游论坛”,相对于这一数据,选择“旅行社推荐”和“媒体宣传推荐”的分别为30人与40人,占比低于“亲友介绍”与“网络和旅游论坛”这两个途径,说明湖北民俗旅游市场尚处于消费者自觉消费阶段,政府宣传力度有待提高,旅游企业销售手段有待加强。
(2)关于“您对湖北哪些民俗旅游产品最为熟悉或印象深刻”,选项为湖北节庆民俗产品,其中“端午节祭拜屈原和赛龙舟节”“武当山节庆九月九祈福法会”“神农架炎帝神农氏祭典”为前三名,且占比远高出其他选项,说明湖北传统节庆文化已经生根于民众心中,而其他的一些诸如“咸宁温泉文化节”“咸宁黄袍山红色文化旅游节”等新开发的民俗旅游产品,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
同时,在把“您来自哪里”与此题交叉进行分析,得出以下数据(见表1)。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对于“端午节祭拜屈原和赛龙舟节”“武当山节庆九月九祈福法会”“神农架炎帝神农氏祭典”等具有鲜明荆楚特色的民俗节庆文化的认同度,湖北区域外民众高于区域内民众。说明如果充分挖掘这类民俗文化,开发民俗旅游产品,会增强湖北文化的认同感,扩大荆楚文化的辐射面积,这有利于湖北文化自信建设,以及湖北文化软实力的提高。
(3)关于“湖北哪座城市的特色景区给您印象最为深刻”“十堰武当山风景区”“神农架旅游区”依然遥遥领先,与“您对湖北哪些民俗旅游产品最为熟悉或印象深刻”,出现了相同结论,这说明湖北知名度较高的旅游产品依然囿于传统的几个,亟需宣传新开发的民俗旅游新产品。
(4)关于“您认为湖北民俗旅游宣传力度和影响力度如何”一题,认为“一般”的占44.25%,说明加大宣传力度仍是目前湖北民俗旅游亟需解决的问题。
(5)关于“您认为湖北民俗旅游服务在哪些方面让您感到很满意”一题,53.98%的接受调查者认为“景区景点建设,配套设施齐全”,说明湖北民俗旅游的硬件设施基本能够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而选择“旅行社服务到位”“购物便利”均为15.93%,说明湖北民俗旅游服务软件方面还需加强。
(6)关于“您对湖北民俗旅游整体环境评价如何”,70.8%的接受调查者選择“基本满意,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说明近年来湖北在民俗旅游发展方面有了较好的成绩,但仍需进一步的努力。
(7)关于“您希望湖北旅游管理部门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一题,在“加强旅游监管及时处理旅游咨询求助或举报建议”“监督检查旅游市场”“提高服务质量杜绝安全隐患”“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严格审核旅行社资质,杜绝黑旅社现象”等几个选项的占比十分接近,说明这正是在今后开发建设湖北民俗旅游的抓手和着力点。
3 对湖北民俗旅游的思考与建议
首先,政府部门应做好顶层设计,利用官方新闻媒体及网络巨大的影响力,通过举办或参与国内外各种旅游推介展会、重点宣传推介湖北民俗旅游产品;并积极招商引资,通过市场化的运作使各种社会资本自觉自愿地进入湖北民俗旅游场域,进行投资开发与建设,提升各种软硬件设施档次。在资本的推动下,使湖北民俗旅游产品达到新的高度。
其次,旅游业界应科学运用创新思维,坚持原生性、整体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的原则,凸显区域特色,融入区域民俗文化元素,不断开发优质、富有民俗文化特色、具有荆楚气质的旅游产品。让湖北民俗旅游产品因民俗文化而富于鲜明的区域特色,并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同时,在设计产品时还应注意迎合不同收入、不同年龄层次尤其是“上班族”、中年人的消费者需求。
最后,学者应走出办公室,深入实地考查研究,并多方走访民众,取得一手素材,以此为基础深挖荆楚文化内涵,通过科学有效的路径进行文旅融合创新研究,取得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各级政府规划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为旅游业界设计产品提供技术支持。
4 结语
本次调查报告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民俗旅游、湖北文化旅游、自然景观旅游等各类旅游产品存在内涵交叉融合现象,界限模糊,给问卷设置选项带来了难度,因此对真实情况的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调查数据展示以基本数据为主,有待对其深层次原因进行进一步分析阐释等。这些问题将在后续研究过程中矫正并深入探讨。
参 考 文 献
[1]文凌云.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模式探析[J].农业经济,2019(4):52-53.
[2]石定乐,袁红.旅游产品开发中应凸显区域民俗文化特色——以湖北旅游为例[J].荆楚学刊,2013(6):68-72.
[3]唐烨.浅议湖北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5):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