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州“1+4+1”模式建设“清廉国企”的实践和思考

2019-06-30吴泰青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10期
关键词:温州

吴泰青

【摘 要】国企健康发展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礎和保障。温州国资委自2019年8月加快推进新时代“清廉国企”建设,着力打造规则明、关系清、行为廉、风气正的国企。文章在深入温州国企访谈、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概括总结了温州“清廉国企”建设的“1+4+1”经验,思考并探讨了相关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方向,助力国企更好发展。

【关键词】温州;“清廉国企”;国企监督

【中图分类号】D2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10-0099-03

1 温州“清廉国企”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1.1 背景

(1)政策背景。2018年7月20日,浙江省委做出了推进“清廉浙江”建设的决定。之后,浙江省国资委颁布了《关于推进清廉国企建设的实施意见》。8月24日,温州国资委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清廉国企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工作保障;9月6日,又印发了配套文件《清廉国企建设主要任务责任分工》和《评价内容及评分细则》,温州“清廉国企”建设隆重拉开序幕。

(2)实践背景。一是国企反腐的需要。国企资源密集,其腐败具有专业性、隐蔽性和高发性,一直是反腐的重要区域。近年来,不少国企高管落马,其中下属二级或三级企业的领导人员腐败尤为突出,引发普遍关注。二是温州国企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比如“人员多、效益不高、债务风险大”;而且变异“四风”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极少数人员还心怀侥幸,公款吃喝、送礼办事等顶风作案的情况还时有发生。三是温州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清廉浙江”示范区的需要。2018年是温州致力于再造发展新优势全面提升营商环境的专项行动年,同时也是打造“清廉温州”成为浙江示范区的重要开端年,“清廉国企”建设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2 意义

首先,从政治和全局的角度来看,“清廉国企”建设既能增强党的生命力,又能提升国企竞争力。在政治上,建设“清廉国企”,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贯彻全面从严治党。从全局来看,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建设“清廉国企”,营造国企规则明、关系清、行为廉、风气正的良好发展环境,能够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升国企竞争力。其次,“清廉国企”建设还是“清廉温州”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温州国企现实问题的良药名方,是温州奋进新时代谱写新篇章的有力推手。

2 温州“清廉国企”建设的“1+4+1”模式

近一年来,温州国资委认真践行“两个维护”,坚持政治引领,坚持“把监督挺在前面”,制度监督、关键监督、风险监督和日常监督齐头并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耕“清廉国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形成独具特色的“清廉国企”的“1+4+1”建设模式。“1+4+1”,即“一个统领、四个监督、一个创新”。模式内容简述如下。

2.1 以加强政治建设、践行“两个维护”引领“清廉国企”建设

温州“清廉国企”建设把践行“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实际行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使全面从严治党在温州国企落地生根。一方面,温州国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各国企根据自身实际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和学习方式,积极开展“两学一做”,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展形式丰富的主题活动。有的企业向全体职工征集“我最喜爱的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有的企业举办“不忘初心跟党走”主题演讲比赛;有的企业督导全体党员在“学习强国”平台上共同学习;还有的企业积极创建党建App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喊一喊,线下齐出发”党建活动。另一方面,严明政治纪律,严肃政治生活,把党组织嵌进国企治理结构之中,把党的领导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之中。有的企业深入开展“铁腕纠四风、重拳治怠政”专项活动;有的开展自查自纠,落实整改阳奉阴违、党内政治生活不认真、不严肃等问题;有的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肃查处违规借贷、违规房产交易、公款旅游等问题;还有的重点查处办公用房、公务接待不规范和工作纪律不严格等问题。

2.2 以构建制度监督、关键监督、风险监督和日常监为一体的常态监督体系助力“清廉国企”建设

(1)制度监督。温州坚持制度先行,制度固廉,为“清廉国企”固本强基。问卷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341名对象中,75%的人认为“三重一大”、财务管理、投资办法、融资办法等内控制度“健全”。具体内容如下:?譹?訛“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得到切实履行。温州国企严格按照《温州市国有企业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监督检查试行办法》规定,定期对“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调查显示,93%的人认为“三重一大”实施情况“较好”,仅6.45%的人认为“一般”。?譺?訛建立健全企业内审制度。有的国企推行审计“全覆盖”计划,对下属20多家企业进行审计监督。有的国企对集团及二级企业在国资委平台的采购项目严格监督把关。还有的国企重点严抓年报审计,健全月报制度,充分发挥内审制度纠错防弊、防范风险、完善管理的作用。?譻?訛落实廉政谈话制度。要求集团范围内廉政谈话工作全覆盖,常态化开展廉政谈心谈话,形式有集体谈话、例行谈话、警示谈话、任前谈话,坚持逢会必谈、逢节必谈、逢事必谈。问卷表明,70.4%的人表示“一年来,上级领导找自己谈心谈话的次数”至少2次,4次以上的达到25.2%。

(2)关键监督。让监督围绕“关键人”和“关键领域”精准有效开展。?譹?訛监督好“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包括各集团领导班子成员、集团中层干部和二级公司的“一把手”等人,既督促其履行好政治责任,又督促其落实好主体责任。有的国企建立和完善集团领导干部廉政档案,有的深入领导干部“八小时”内外动态,密切关注领导干部婚丧嫁娶、子女就学、住房乔迁等特殊事宜。?譺?訛监督好关键领域。问卷显示,温州国企内部廉政风险最易发生的环节,首先是工程方面(53.7%的人选择),其次是选人用人方面(25.6%的人选择)。温州“清廉国企”建设紧盯选人用人、资源开发、金融信贷、投资融资、大宗采购、产权处置、房产开发、工程招标投标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的放矢。有的国企深入实施重点监督项目管理;有的组建重点项目专项巡察组;有的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有的定期开展“三重一大”、资产管理、选人用人等“六大领域”重点监督项目的专项检查。

(3)风险监督。国企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风险防范尤为重要。温州国企加强风险监督,着力在“防控”上下功夫,对企业风险进行事前、事中防控,事后查处问责。①廉政风险大排查,明确个人岗位风险点。温州国企积极制定廉洁风险防控措施,编印《廉洁风险防控手册》,开展廉政风险大排查,梳理出岗位风险点,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回头看”活动。风险防控取得良好成效,调查显示,99.4%的人清楚知晓自身岗位及部门的廉政风险点。②用好巡察利剑。通过巡察形成上下联动机制,将监察触角延伸至国企基层一线,起到查找短板、规范管理、扶正祛邪、防范风险的作用。温州国企相继制定了《巡察工作实施办法》,坚持政治巡察与业务巡察双管齐下,常规巡察和专项巡察相结合,对集团内部和所属二级企业开展基层巡察工作,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或者化解。

(4)日常监督。①常态化开展纪法教育。持续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做到“一季一主题,一月一重点”,保持廉政教育的密度和频率。调查显示,在被询问“集团廉政教育的频率是多少?”时,超过95%的企业达到了至少每月1次,每月3次以上占比为22.6%。②加强对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和二级单位“一把手”的日常监督。健全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督促落实“一把手”“五不直接分管”和重大事项讨论末位表态等制度。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业务工作同步开展。调查显示,对于“领导干部做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吗?”,认为“做到了”的占比为70.7%,认为“基本做到了”的占比为27.9%,只有1.4%的人认为“没有做到”。

2.3 以开拓创新深入推进“清廉国企”建设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清廉国企”建设的深入推进离不开创新的推动。温州国企主要实现了以下两大创新:①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模式创新。有的国企开发并投用了资产(房地产类)管理平台,对集团和成员公司所属国有资产(包括办公用房、厂房、土地等)的监督检查实现全覆盖,进行互联式动态管理。有的建立了资产租赁“互联网+”风险管控平台,规范集团公司资产租赁管理。有的开发上线了房源资产租赁信息化管理系统。有的全面启用资产身份证管理系统,给每一宗资产分配一个“身份证”识别码,通过手机App可以随时掌握资产相关信息;同时,启动租赁权线上竞拍,有效防止了招标投标市场“熟人圈”现象发生。②财务管理创新,推行集团公司和子公司财务一体化。财务监督是“清廉国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州积极探索财务管理创新,以期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独具特色的财务创新之路。温州国企结合现代科技手段,积极运用“互联网+”手段,已经初见成效。比如,有的国企把所属二级企业的财务人员整合到集团财务处,重新成立了集团统一的财务管理中心,实现财务管理纵向一体化。二级企业保留财务报账员处理具体财务手续,但是资金划转改由集团财务管理中心统一操作。这样一方面可以统一监管集团的资金运转,使资金流动更合理,资金利用效率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二级企业的财务腐败。此外,财务纵向一体化大量使用了新的科技手段和网络软件,大大减少了对财务人员的需求,有的国企在财务管理创新之后,财务人员减少了一半,实现了提质增效。

3 思考和建议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分外香”。经过近1年的深耕细耘,温州“清廉国企”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清廉国企”建设获得普遍认可,84.1%的人对“清廉国企”建设的评价为“高”;“清廉国企”建设逐渐深入干部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98.8%的人表示“清楚‘清廉国企建设的内容”,99.4%的人表示“对自身岗位以及部门的廉政风险点很清楚”。成绩固然可喜,一些问题仍需要正视和化解,一些经验还需要提炼。

(1)“清廉国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整体性,必须系统思考、统筹谋划,全面强化规划统筹、制度建设、人员投入、物质供应、技术保障等,缺一不可。在战略上,要从政治和全局的角度深刻认识“清廉国企”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认真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在制度上,既要建章立制,做好制度保障,还要进一步在制度的落实和可执行性标准上深思笃行。在执行上,既要考虑共性又要考慮个性,要把国企的清廉建设和机关的清廉建设相互借鉴又有所区分,“一刀切”就忽视了国企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自身特点。

(2)“清廉国企”建设是一项合力工程,还需要进一步在上下联动、企业合力、部门合力上深耕细作。在上下联动上,既要加强国资委与下属国企的上下联动,也要加强国企集团与下属二、三级企业之间的联动。建议国资委牵头搭建一个统一的“清廉国企”信息交流平台,通过此平台向上可以询问政策法规执行标准,解疑释惑,横向可以彼此交流“清廉国企”建设的经验心得,交流日常信息等。在企业合力上,要避免各大国企各自为战的情况,一方面要树立榜样典型,广泛宣传,传播经验,充分发挥示范效应;另一方面要积极促进各国企之间相互交流“清廉国企”建设的经验心得,做到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此外,在监督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各个环节,目前主要还是依赖纪检监察和内部审计,职工代表、法务监督和监事监督仍然相对薄弱。虽然“清廉国企”建设的信息在这些部门之间已经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共享交流,但是距离同步运行、同步发力还有一定差距。

(3)“清廉国企”建设是一项龙头工程,纪检监察是龙头部门,要提升纪检监察人员队伍素质,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的龙头带领效应。一方面要看到“清廉国企”建设中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工作量大人手欠缺、能力水平不够高、工作作风不够实等。另一方面要着力打造一支“打铁必须自身硬、全面过硬、一直过硬”的纪检监察队伍。要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切实加强党风锻炼,提高政治站位;要大力开展业务培训,继续强化“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培训;要加强岗位练兵实践,始终坚持干中学、学中干的方式方法;要加强国企之间的纪检监察工作交流,搭建微信交流平台,建立纪检监察定期交流机制,开展国企交叉检查、联合办班等;要增补人员,优化结构,选调具有专业特长的年轻人充实到国企纪检监察部门中。

(4)“清廉国企”建设是一项创新工程,要继往开来,革故鼎新,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一是要正视目前国企纪检监察部门存在身份和职责错位的现实困境。许多国企的纪检监察干部身在国企,接受国企主要负责人的领导,同时又肩负监督国企领导人的职责,导致监督无力甚至无效。二是要重视国企纪检监察部门职能被泛化。纪检监察的职责本来是监督相关部门,现实中却被动地成为直接参与相关部门的具体工作。建议深化国企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一是建立国企纪检机构垂直(中心)+派驻管理模式,增强其独立性和权威性。二是推行国企纪检监察负责人交叉任职制,可以考虑轮流交叉,定期交换,试点进行,效果良好的话可以扩大推行。三是进一步明确“清廉国企”建设的内容和具体标准,增强国企各部门的独立操作能力,为纪检监察部门有效松绑。

参 考 文 献

[1]薛有志.国企监督制度的“困境”摆脱与创新[J].改革,2018(3).

[2]杜文青.从五个方面提升对省属国企监督实效[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01-16(3).

[3]杨作军.有效落实主体责任 推进“清廉国企”建设[N].温州日报,2018-09-25(2).

[4]甬萱.廉洁教育“虚化空转”怎么办?——宁波市国资委量化考核促虚功做实[J].中国纪检监察,2018(20).

猜你喜欢

温州
好玩的温州乐园
温州:设立“温州民营企业家节”
温州模式已经成为明日黄花?
温州30年为何被抛弃到第50名?
“民营制造业之都”的“跑路”效应
“民营制造业之都”的“跑路”效应
温州式困局
新闻浮世绘
温州模式: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温州发展的复归与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