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普洱茶
2019-06-30姜玉桂
姜玉桂
在大英博物馆里,一截古茶树静静躺了上百年。作为普洱茶的祖树之一,它的家乡在遥远东方——中国的云南。
博物馆是历史停留的地方,而历史与现实中的普洱茶都在不断演变与成长。4月26日,云南昆明,在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云南茶博会)上,记者感受到的,正是普洱茶不息的活力。
普洱茶的岁月
“普洱茶是活的。”在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的眼里,在芸芸众茶中,普洱茶最是与众不同,“普洱茶制成后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越陈越香……它是有生命的。”
普洱一词,源于哈尼族语,本为地名,普为寨,洱为水湾,普洱即水湾寨的意思。普洱茶始载于唐,成名于元,盛于明清。
作为云茶的核心,现在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地理标志产品,其产量占据云茶的半壁江山,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经过特定加工工艺制成。
“普洱茶之所以越陈越香,是缓慢的酶促氧化以及微生物活动的结果。”云南农大普洱茶学院院长吕有才告诉记者。
陈,对于普洱茶来说,并没有字面上理解的那么简单。在云南茶博会的各个展区,记者体味到的,分明是一种跨越千年的厚重。
展台里,一块灰白相间的化石,见证了历史:普洱茶诞生的这块神奇土地,也是茶树的世界原产地。
据考证,数百万年前,在澜沧江两岸的莽莽群山间,大自然就进化出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茶树。数千年前,云南的先民们最早发现和饮用野生茶,而后开始驯化和栽培茶树,逐渐形成了世界上最原始古老的茶俗,并传播开去最终孕育出中国茶文化。
普洱茶是活的。岁月,是普洱茶的灵魂。
当历史跨入新时代,这片神奇的土地,这片传奇的叶子,也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调研时,作出了云南要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指示。
源于少数民族,成于少数民族,也带领各族同胞共同致富的普洱茶,既是天然的生态农产品,也是云南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标志性商品。
2017年,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决策部署,茶产业即为“绿色食品牌”8个重要产业之首。2018年,云南省政府又制定了《关于推动云茶产业绿色发展的意见》。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魏民介绍,“《意见》明确了古树茶资源保护、茶园绿色化、扩大有机规模、提升精深加工水平、打造绿色云茶品牌等10条措施,对有机绿色认证、初制所规范建设、区域公用品牌打造等方面实施资金奖补,力度前所未有。”
岁月赋予了普洱茶更大的活力。
致富茶: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形容一方地理,往往可用“几山几水几分田”来概括。在云南,这种表达断不可行。这里94%的地方是山区、半山区。就这在群山当中,居住着25个世居少数民族、15个特有民族、16个跨境民族、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
茶业却与山区有着不解之缘,也是当地各族人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云贵高原上,重峦叠嶂,挡住了各族人民的脱贫路,一棵棵茶树却为他们开启了致富门。
正如总书记强调,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带动少数民族一同奔小康,关键在壮大当地产业。
“2018年云茶产业综合产值达843亿元,比上年增长13.6%。”魏民表示,2018 年是云南茶产业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产业发展了,带领农民致富也有了底气”,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董事长董祖祥深有感慨。祖祥高山茶园公司坐落于云南省西南邊陲的普洱市南屏镇整碗村——无量山中一个茶文化浓厚的傣族聚居地。通过成立技术服务中心,带着合作社,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直接带动了整碗村及周边村寨1300多户5200多人脱贫致富。
4月26日,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在云南茶博会上发布的《2018年云茶产业绿色发展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2018年云南省茶农人均来自茶产业收入达3630 元,比上年增加350 元、增长10.7%。
《公报》显示,2018年,云茶产业发展呈现“面积产量稳定,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的良好局面,云南省茶叶面积630万亩,采摘面积600万亩,比上年分别增1.7%、2.6%;茶叶总产量39.8万吨,比上年增2.8%。
云南茶企实力同样在不断提升。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茶企数量全省达到180户,较去年增加10户。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户,省级龙头企业75户,销售收入(交易额)达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5户。
《公报》还显示,根据2018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普洱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64.1亿元,比上年提高4亿元,再次居全国“十强”之首。
生态茶:增亮云南的绿色底色
绿色是云南的底色,也是云茶的底色。
对茶农、茶企而言,绿色云茶也是金色云茶。董祖祥告诉记者:“通过有机认证的茶叶,每公斤价格是普通茶叶的3倍,最贵的茶叶一公斤卖到2000欧元。”
种茶之初,董祖祥也没有“有机”的概念。一次偶然的欧洲之行改变了他的认识。对照欧盟有机茶的相关要求,董祖祥发现,自己种茶的理念跟其非常相似。
在政府的支持下,公司对合作社茶园进行有机转换改造,通过采取茶园环境修复、茶园病虫草害绿色防控、茶园培肥、茶园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最终取得了欧盟有机转换证书。到目前为止,祖祥已经连续10年通过中国、欧盟、美国、日本的有机认证。
《公报》显示,2018 年,云南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茶园面积37.98 万亩,占全省茶园面积的6.03%,约占全国获绿色食品认证茶园总面积的12.5%。通过绿色食品认证茶企56 家,占全国精制茶获证产品数量的13.09%。获得有机认证茶园面积达45 万亩,占全省茶园面积的7.14%,约占全国获得有机认证茶园的14.2%,获证企业超200家。
作为云南获得有机认证茶园面积最大的州(市),普洱市响鼓重锤。
4月26日,在云南茶博会上,普洱市委书记卫星宣布由普洱市9县1区54家企业发起的普洱市有机茶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普洱是地名和产品名称结合得最紧密的地方,茶是普洱的根、是普洱的魂、是普洱立市之本。”普洱市政府副市长杜建辉表示,成立普洱市有机茶产业联盟,就是想告诉大家,普洱市委市政府推动有机茶产业发展的坚定决心和信心,就是想告诉大家,在普洱买茶、买普洱的茶是安全可靠、尽管放心。
作为普洱市有机茶产业联盟的成员,景谷印象茶业专业合作社的茶园规模并不大,“通过有机认证,对我们这些小企业效益的提升,目前并不是非常明显,但是长远来看,肯定是对的。”合作社理事长温佳坛声称,尽管成本不低,自己还是坚持把自营的茶园做了有机转换改造。
普洱市还率先在云南省成立普洱茶生产企业诚信联盟。诚信联盟制定的联盟企业产品标准明显高于《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国家标准,农药残留检测项目也从常规的48项提升至108项。
同时,普洱市投入4亿多元资金在全国率先实施生态茶园建设工程。截至目前,全市164万亩茶园已完成生态化改造,完成农业农村部茶叶标准园创建14个,创建面积达1.5万亩。
除以上措施外,普洱市还通过以奖代补、示范户带动等方式,引导全市生态茶园有机转换,建成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立了云南首家直通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有机认证机构——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普洱分中心。
杜建辉介绍,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认证行政监管系统数据显示,截至4月24日,云南省普洱市有机茶认证企业达到95家,认证证书达到101张,普洱市有机茶认证企业和认证证书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按照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制定的《云茶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到2022 年,云南将实现省内茶园全部绿色化。
桥梁茶: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纽带
600多年前,从普洱走出了接内地、通邻国的五条“茶马古道”,被誉为“古南方絲绸之路茶马古道的源头”。
从久远的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到今天的“一带一路”,茶从彩云之南,穿越崇山峻岭乃至茫茫大海,成为云南联通西南、全国乃至南亚、东南亚及世界各地的桥梁。
当记者来到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展区时,一名来自美国迈阿密州的采购商,已在这品茗了多时。接待国外客户,对公司总经理桓靖来说,并不少见。“这是前不久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为了筹备中马建交45周年庆祝活动,从我们公司订的有机普洱茶。”桓靖指着展墙上的一款茶品告诉记者,公司已经有数款茶品被选为外交礼品,成为国际社会了解普洱茶的窗口。
魏民表示,云南茶博会已经连续举办了14届,云南茶博会既是发布会、订货会,也是招商会。“云南茶博会不仅是展示云茶发展成就、传播普洱茶知识、弘扬云南茶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塑造云茶品牌形象、提高云茶影响力、扩大云南与南亚东南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途径。”
大益茶业集团是云南普洱茶产业的“领军者”之一,其出品的“大益7542”普洱茶,在2018年摘得云南十大名茶桂冠。此次展会,大益搭建了占地150平方米的主题展馆,大气、雅致。
“我们的普洱茶,在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欧美等国家和港台地区都有销售点。”大益茶业集团市场推广部吴萌萌告诉记者,“大益茶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益实施“走出去”战略,也是为了让世界更多了解云南的茶文化。
“我们这次茶博会的主题是‘绿色云茶,天下普洱。天下普洱,既表明普洱茶的品质独一无二,也代表我们的茶产业要面向世界,走向世界。”有关负责人表示,云南茶博会虽在本地举办,但也着眼于把云南最优质、最生态的茶业资源推向世界。
以茶为媒、借茶传韵,云茶的经贸文化发展之路定能在茶香中愈行愈远。
岁月无声,时光有痕。云南的历史变迁中,时时透着普洱的香韵。在新时代,绿色发展引领下的普洱茶,必将不负使命,开创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