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改革的探索
2019-06-28王天波贝绍轶张兰春
王天波 贝绍轶 张兰春
摘 要: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教育模式为研究对象,构建校企合作模式对比维度框架,选取德国、南非典型校企协同教育模式为基点,定性分析国内协同育人模式的优劣势,最终根据八个维度的对比结果,提出国内校企合作办学的改革措施,以期为相关院校开展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对比维度框架;德国;南非
中图分类号:G7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9)01-0115-05
目前,以校企合作为特征的高等教育模式已经对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职业教育的国家之一,巴符州州立双元制大学(DHBW)成立于1974年,有效解决了当时德国国内缺乏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人才的问题。[1]
南非自1979年就已发展校企合作办学的教育模式,采用前六个月理论学习、后六个月职业培训的模式。另外,依靠行政手段和政府力量驱动是南非职业教育改革的首要特征。
在我国,政府在校企产学研合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1992年,国家教委、科学院、经贸委等部委开始联合启动了产学研合作工程。1998年,国家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产学研合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在国家强调“新业态”和“新工科”发展的背景下[2-4],产学研合作教育正在对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本文构建校企合作模式的八个对比维度,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典型的德国“双元制”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和南非合作教育模式,结合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教育发展状况,相应地提出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的发展建议,为“新工科”建设与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校企合作模式对比维度框架
本文以德国“双元制”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作为研究的基点。针对德国“双元制”模式,笔者参照比较教育学典型的“模拟现象”原理[5],定义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8个对比维度,如图1所示。
这个对比维度框架在很大程度上与Groenewald[6]的协同教育系统模型一致。下面笔者分别从上述对比维度框架中的八要素探讨德国、南非两个国家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为我国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改进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校企合作模式对比分析
校企合作的具体形式和发展形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相互作用下的产物,是历史过程中的发展选择,并呈现各种类型的模式。德国、南非与我国的校企合作模式,有着以下的特点。
(一)育人模式
德国“双元制”DHBW大学采用在校园学习和在企业工作相交替的模式,将一学年分为“学习学期”和“工作学期”,实现工作经验与所学理论课程知识紧密相连。
在南非,很少有企业会直接聘用仍在攻读本科学位学历的学生,但南非大多数应用型大学强制性地将参加在职培训作为工科学生的学位要求。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国形成了多种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另外,在一些科研实力雄厚的本科院校中,部分院校通过申请国家项目基金,通过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实现人才培养。
(二)学生薪酬
DHBW的大學生在学习期间(包括理论学期)均可以获得薪酬、社会保障,这使得其在经济上具有吸引力。
而南非的CPUT大学,有大约60%的学生可以从他们的公司获得津贴[7],大约10%的学生享受到政府教育机构的专项拨款。
国内,校企联合培养的学生大多会获得一定薪酬,但仅限于工作学期,并且薪酬一般低于公司同岗位员工;实习生所获得的薪酬与工作量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同时,同工不同酬的现象非常严重。
(三)就业合同
在德国,学生与DHBW伙伴公司签署雇佣合同是前提条件,只要学生满足了大学的最低文化要求,伙伴公司就可以依据招聘标准和招聘流程聘用学生在企业工作。
而南非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则不需要雇佣合同作为前提条件。
目前,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还未出现这种“合同式”人才培养模式,仅有部分高职院校尝试这种模式,例如“三位一体”合同式人才培养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校与企业三方面的积极性。
(四)学术认可
德国普通大学的课程学习仅需要修满180学分,而DHBW的课程学习则需要修满210学分。反映出德国“双元制”模式对学生专业实践经验的偏重。毕业生还可以在工作一年后选择在职攻读专业硕士。
但是,Heinemann(1988)指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但学生的理论基础能力达不到普通高等院校的标准。[8]Du Pre(2009)与Heinemann的观点一致。[9]中央财经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洪煜认为,校企合作更偏向于短期研究,可能降低研究质量。
随着校企合作办学的进一步开展,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协作教育大学的毕业生比传统大学的大多数毕业生更能胜任工作,因此,也获得了更多的学术认可。
(五)企业作用
德国DHBW大学的伙伴公司具有较强的多样性,几乎涉及所有行业分支,且分布在世界各地。这些伙伴公司对于构建“双元制”模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参与学校所有决策、学生方案制定等。[10]一定程度上决定了DHBW大学的发展方向。
南非的合作办学模式与DHBW不尽相同,主要原因是没有足够的伙伴公司支持这种“企业作用”模式。然而,近年来,很多国外公司在南非投资建厂,因此,从长期发展角度考虑,南非有可能沿用德国DHBW模式。
近年来,国内一些工程类本科院校为了迎接评估加大了校企合作的力度,但鉴于教学资源有限,很多工程类应用型本科院校简化“理论学习——实训——顶岗实习”的培养过程,这样企业就很难介入到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不能给出具有实质内容的建议。
(六)就业保障
接近90%的DHBW毕业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和企业实习后,就直接与相应的合作公司签订了永久的雇佣合同;剩余约10%的毕业生则大多选择攻读专业硕士学位。
在南非,参加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毕业生多数也会在毕业前一年被实习所在伙伴公司直接聘用[11] ,就业率远高于普通高等院校。
加强基层一线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特征和人才培养的特色。然而,目前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这是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就业率甚至会低于普通高等院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七)教学方式
在德国DHBW,教师均可以直接参与学生教学工作,根据各自擅长的专业方向和偏重,开设专门的讲座,讲授最前沿的专业知识。
在南非,少数工科院校通过聘请工业领域的专家来学校开设讲座的形式与途径,进行校企之间的合作。
我国高校多数采用学校为主、企业配合方式进行校企合作,根据学期课程安排,企业教师主要针对学生专业技术提升提供帮助。企业教师长期在生产一线工作,虽有过硬专业技术,但受其教育教学能力限制,教学效果难以保证。随着高校扩招的推行,应用型本科院校所招收的学生素质有所下降,企业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变得更加困难。
(八)科研作用
DHBW大学研究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对公立院校科研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HBW逐渐与全球各地伙伴院校和企业合作,其进一步提高了本校的科研水平。[12]
近年来,南非政府逐渐加大对科技院校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主要用于支持应用研究领域。
我国高校几乎都属于事业单位,其科研经费和日常费用均由财政承担,这种体制上的设计使高校在很大程度上不须考虑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事宜;很多企业过分地关注自身的商业利润,或不具有足够的创新意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
根据上述八大对比维度,总结如表1所示。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发展对策
校企合作在德国、南非都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比之下,虽然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颁发了一系列推动校企合作办学的文件,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并未实现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型人才”。
“育人模式”方面。德国DHBW学生在本校和伙伴公司之间平均分配理论学习与实习时间,中国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也形成了多种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校企合作最终形态还是应由具体的合作目标和校企共同的协商结果决定。
“学生薪酬”方面。根据公平理论,德国DHBW学生在“工作学期”、“理论学期”均可以获得相同的报酬,并且享有与公司正式员工相同的福利保障;相反,国内高等院校毕业实习生同工不同酬、甚至多工低酬、无社会保障等问题突出,如果公司管理层能够意识到这些,降低这种不公平感,则能够提高学生参加企业实习的积极性。
“就业合同”方面。德国DHBW实行合同制,学生入学时就已签署雇佣合同,合同一方面保护各方的利益,另一方面又约束各方的行为。近年来,国内部分高职院校正在尝试这种合同制校企合作模式,但局限于部分服务行业。而对于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尝试通过签订三方合同,规范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行为和过程,保证各方利益。
“学术认可”方面。应坚持本科层次办学原则。这一点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提升行业技术服务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型本科院校坚持其“本科性”是其发展之根本,保持“本科性”最关键的是保持大学教育的使命。虽然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在专业层面上应以行业为主导,以应用性为载体,但是在知识层次和能力层次上应强调博雅教育与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企业作用”方面。必须重视行业作用的发挥。目前,我国行业协会行政化色彩明显,无法充分代表企业成员的利益。德国行会全过程全方位的参与双元教育。作为企业利益的代表者,行业协会为企业成员提供咨询、建议、鉴定等服务。我国应当进一步推进行业协会改革,使我国行业协会成为真正具有独立性、自主性的社会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
“就业保障”方面。如“就业合同”所述,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未见有“合同制”校企合作培养方式,毕业生就业意向与校企合作伙伴公司无必然联系,因此,借鉴德国DHBW“就业保障”源于伙伴公司的经验,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就业保障”这一方面进行一定的实验与探索。
“教学方式”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就业与市场需求为导向,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应有型本科高校应本着前瞻性、实用性和人才培养针对性的原则,与企业共同制定“双师型”师资培养计划、准入标准和考核办法,同时,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企业牵头的各种赛事和技能培训。
“科研作用”方面。在当前国家相关法规暂时缺失的情况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科研工作上应与研究型大学错位发展,充分利用区位优势,鼓励广大教师跨学科、跨专业组团下基层、下企业从事产学研合作。这类本科院校必须实现科研导向从“理论研究为主”向“应用研究为主”的转型。
参考文献:
[1] 陈德泉.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重新审视[J]. 中国高教研究,2016(2):92-96.
[2] 易资兴,王曉芳.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电气类专业校企合作新思考[J]. 教育现代化,2017,4(51):99-100.
[3] 林健. 新工科建设:强势打造“卓越计划”升级版[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3):13-20.
[4] GROENEWALD T,DRYSDALE M,CHIUPKA C, et al. Towards a definition and models of practice for cooperative and work-integrated education[J]. International handbook for cooperative and work-integrate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f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11: 17-24.
[5] REINHARD K,POGRZEBA A, TOWNSEND R,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and Work-Integrated Learning in Germany, South Africa, and Namibia[J]. Asia-Pacific Journal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2016, 17(3): 249-263.
[6] HEINEMANN H. Cooperative education and the academy[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1988, 24(2-3), 109-119.
[7] DU PRé R. The place and role of universities of technology in South Africa[M]. Bloemfontein: South African Technology Network, 2009.
[8] REINHARD K. Berufsakademie in Germany: Can this work-integrated learning program serve as an effective model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Western and Eastern countries[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2006, 7(1): 16-21.
[9] DU PRé R. Universities of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the South African higher education landscape[J].Kagisano, 2010(7): 1-41.
[10] REINHARD K, OSBURG T,TOWNSEND R. The sponsoring by industry of universities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a case study in Germany[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2008, 9(1): 1-13.
Exploration on the Reform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l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WANG Tian-bo, BEI Shao-yi, ZHANG Lan-chun
(School of Automative Engineering,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001,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operative education model,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framework of comparative dimensions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l, selects the typical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ve education model in Germany and South Africa as the basic point, qualitatively analys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omestic cooperative education model, and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eight dimensions, puts forward the reform measures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China, with a view to launching new work for releva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scipline, the reform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 provides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Key words: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l; comparative framework; Germany; South Af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