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合作或成印美关系常态(焦点话题)
2019-06-28钱峰
钱峰
进入21世纪以来的近20年内,历经印美多届政府立柱架梁,两国关系步步升温,其间虽也偶有龃龉与短暂失焦,但总体向好的大方向未变。美国防部在日前的《印太战略报告》中甚至明确将印度定位为“主要防务伙伴”,并冠以“独有地位”的殊荣,描绘了华盛顿欲将美印关系提升至“等同于最亲密盟友和伙伴关系”的愿景。
美国的心思谁都明白。在当前美国政府渲染“大国竞争”、处处以中国为标靶的背景下,美国意在借助印度这样大体量、分量重的国家,在更广的地理范围、更长的战线上与中国博弈,全力遏制所谓“中国扩张”。正如《印太战略报告》一方面污称中国为破坏现有秩序的“修正主义国家”,另一方面描述“美印战略伙伴关系基础是共同的利益、民主价值观”,宣称“美印将在印太地区以及区域之外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其矛头集中所指不言而喻。
美国借助“中国因素”拉拢印度,主要是想放大新德里对华政策里面的一些消极因素,尤其在前些年围绕印度加入核供应国集团、马苏德列名、中巴经济走廊等问题,中印纷争不断。也是在那段时间,印美关系越走越近。2016年印美签署《后勤交换协议备忘录》,同意互用对方军事基地。2018年9月,印美外长及防长举行首次“2+2”对话,签署《通讯兼容与安全协议》,推动印美军事装备实现通信联通,为美向印出口先进通讯安全设备铺平了道路。这种“印美结盟、联手对华”的可能性一度在2017年洞朗事件前后接近顶峰。
近20年来,对美外交似乎一直是印度外交政策的最优先方向,这是新德里着眼于世界力量格局不断变化、确保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务实考虑,在莫迪第二任期内恐怕也不会有大的变化。在印度看来,美国不仅是政治影响最大、军事力量最强、经济科技最发达的全球唯一超级大国,在投资、经贸、科技、防务、外交等诸多领域可以给予印度实质性的帮助,而且一个稳定向上的印美关系也有助于对冲中国崛起带来的地缘压力,增加与其他大国交往的战略筹码。
当前,莫迪顺利开启第二任期,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已启动竞选连任模式,影响印美关系的各种国际、地区和两国国内因素正在快速发展、变化,有的正在发酵,有的已经显现,有的仍处萌芽之中。综合来看,“选择性合作”或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印美关系的常态。两国在利益和理念相同或相近的领域将继续展开合作,以维系此前确立的战略伙伴关系,但在彼此立场与政策相悖和冲突的领域也将不时上演互怼、缠斗的场景。
印美在战略层面成为“最亲密盟友和伙伴”的可能越来越低。首先,“谋大国平衡、求战略自主”一直是印度外交政策的精髓和确保利益最大化的法宝。面对中国的崛起以及持续释放的善意,印度继续在大国间谋求战略平衡,有利于营造适宜的地区与国际环境,这仍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最优选项。当下美国这种聚焦中国、功利色彩浓厚,尤其在“印太战略”上促印选边站队的做法,对于众多小国恐都难以奏效,用在印度身上更是显得一厢情愿。
其次,世界在印度此次大选后已迎来“更加自信的印度和更加自信的莫迪”。而以“美国优先”为圭臬的美国政府选在莫迪甫一连任就挑起美印贸易摩擦。或许美国政府忘了:莫迪去年首次参加香格里拉对话会时,将“尊重”放在“对话、合作、和平、繁荣”之前,称之为印度与世界交往的第一原则。没有尊重,哪来盟友伙伴?
第三,印度不是没有看到,近年来在经贸协定、军费分摊等问题上,美国即便对日、欧等传统铁杆盟友都锱铢必较,下手毫不留情,今后成为盟友又能如何?更何况印度心怀大国之志,从来也不想沦为美国盟友阵营的“小伙伴”。
防务安全领域合作仍将是印美关系最大亮点,军品贸易、技术转让、情报合作、联合军演、反恐合作等领域可能继续深入,但合作范围、力度和节奏恐将受到更多来自政治、外交领域的制约。特别是近年来印美防务合作的势头已极大冲击印俄传统关系,引发俄方较大反弹,甚至出现了俄与“宿敌”巴基斯坦举行联合军演这一前所未有的尴尬场景。未来,为保持印俄关系的稳定,新德里在与美俄防务合作问题上或将适度向莫斯科回摆。
印美在贸易自由化、多边主义等问题上立场迥异。今后,围绕关税、普惠制贸易地位、印度IT人才赴美签证申请、电商监管、劳工和环境标准、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印美龃龉与矛盾将会明显增加。印式民族主义与美式民粹主义情绪的迎头对撞,对两国关系全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将不断显现。
印美因利益和理念的巨大差异,在地区热点问题上的分歧将越来越大。迫在眉睫的是伊朗问题。印度一直是缺油大国,对伊朗原油进口的依赖度很高,反对美对伊的全面制裁和原油禁运。此外,阿富汗局势现已进入关键阶段,特朗普政府欲全面撤军,开启与塔利班和谈。塔利班回归政治主流与美撤军恐将是时间问题。在此情况下,未来巴基斯坦的特殊作用和战略影响力将会再度凸显。如何在维系撤军后时代阿富汗稳定与缓解印方的担忧之间寻找平衡点,特朗普政府即便顾得上,目前也难寻两全之策。▲
(作者是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研究员)